摘 要:在我国人口负增长的背景下,内蒙古人口形势显得颇为严峻。人口负增长伴随的人口规模缩减和年龄结构老化对经济供给侧及需求侧形成双重冲击。在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要使人口因素由前进阻力转变为动力,内蒙古有两大抓手:一是大力实施人才引进计划,短期即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二是建设全方位的人口生育支持体系,长期从根本上破解内蒙古人口负增长难题。
关键词:内蒙古 人口负增长 老龄化 经济增长 人才引进
根据历年国家和自治区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内蒙古劳动年龄人口和人口总量均在2010年出现转折,并从此一直处于负增长;而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和人口总量拐点分别在2011年和2022年出现。因此,内蒙古人口形势相比全国更为严峻。
一、内蒙古人口现状分析
(一)人口总量及其结构演变
如图1所示,内蒙古人口总量及人口结构体现出如下特征:一是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人口总量由2012年的2463.9万人下降到2023年的2396万,总人口减少了67.9万人,年均下降近6万人。二是伴随城镇化率提升,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形成了剪刀差。城镇人口由2012年1440万人增长到2023年1667万人,增加227万人;但对应乡村人口由1024万人下降至729万人,减少295万人。三是男女人口数量差距逐步缩小。
(二)各盟市人口总量及其变化
根据内蒙古12盟市人口数量的变化分析,以2016年划分,除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外,其余盟市人口数量均表现出下降特征。2016年之前赤峰市具有显著的人口数量优势,但在2016年之后赤峰市的人口呈显著下降趋势。呼和浩特市人口整体呈上升的趋势,2016年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鄂尔多斯市的人口变化与呼和浩特市相似,总体呈向上状态,由低于呼伦贝尔市到实现赶超(如图2所示)。
(三)人口变动与产业结构关系
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调整、变化,而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对人口分布状况产生重要的影响。由图3可知,从2012年到2022年内蒙古的三次产业结构从业人口发生了较大变动,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口持续下降,第三产业从业人口稳步上升。从就业人员产业结构分析,内蒙古的产业结构由“一二三”逐步转变为“三一二”。服务业从业人数已经超过一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但上述产业结构也反映了内蒙古农业人口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未来城镇化仍有上升空间;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偏低,反映出内蒙古的制造业规模与结构有待提升。
(四)人口负增长背景下内蒙古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凸显
1.老龄化加剧,正从人口红利期转入人口负担期。按照联合国关于老龄化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分别超过10%、20%、30%,表示进入轻度、中度、重度老龄化社会。国家和内蒙古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46.38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总数的22.8%,而同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占总人口比重达21.1%。可见内蒙古老龄化已超过全国水平。
2.少子化加重,实际生育低于意愿生育水平,生育成本决定之间的差距。依据国家和内蒙古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区出生人口12.0万人,出生率5.0‰,与2022年相比,出生人口减少1.4万人,出生率下降0.58个千分点,显著低于同期全国水平6.39‰。
3.不婚化成趋势,带动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中国统计年鉴2023》公布2022年31个省份的结婚率,内蒙古结婚率为4.77‰,全国排名21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8‰。
二、内蒙古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分析,人口负增长会在伴随人口规模缩减和年龄结构老化的趋势下,通过供给侧和需求侧对经济增长形成双重冲击。供给侧决定一个经济体潜在产出水平,而需求侧决定其实际产出水平。
(一)供给侧冲击
内蒙古劳动年龄人口在2010年达到峰值,并从此开始负增长,导致的典型冲击是供给侧。一是劳动力减少引发劳动力相对稀缺,使内蒙古企业生产成本提高,比较优势下降,影响制造业的竞争力。二是劳动力减少使内蒙古人力资本改善速度变慢。三是随着劳动力减少,迫使企业加快机器替代人的速度,替代速度过快会出现资本报酬递减。四是在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中,劳动力转移是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贡献。在劳动力减少的背景下,内蒙古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劳动力速度也在大幅下降,这个转移本来可以带来资源配置改善,但随着转移速度减慢,会影响到内蒙古经济增长中生产率的提高。以增长经济学视角分析,以上4个因素组合在一起,放在生产函数中,意味着内蒙古潜在经济增长率是下降的。
(二)需求侧冲击
人口负增长会通过三大效应严重影响消费水平。一是经济增长效应,GDP增速下滑首先会使国民收入减速,进而使消费减速。二是人口总量效应,消费者数量伴随人口负增长而减少,最终抑制社会总需求。三是人口老龄化效应,人口负增长会导致老年人口占比较高,从而使整体消费水平下降。目前消费水平已经逐渐成为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中的主要动力,但以上三大效应对内蒙古消费水平形成抑制作用。在没有人口负增长问题时,由于经济呈周期性波动,经济体也会受到需求侧的冲击,但是这种冲击作用是短期现象。由于人口问题导致的需求侧冲击对经济增长形成常态性制约,成为内蒙古经济发展一个全新的挑战。
三、内蒙古人口负增长治理对策
在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要使人口因素由前进阻力转变为动力,内蒙古有两大抓手:一方面是大力实施人才引进计划,短期即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建设全方位的人口生育支持体系,长期从根本上破解内蒙古人口负增长难题。
(一)建立内蒙古人才引进机制
1.构建对各盟市政府的奖惩机制。内蒙古可以运用财政奖励办法充分调动各盟市政府提升当地人才吸引力的积极性。根据任泽平团队2023年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100强榜单,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乌海市上榜,排名分别为第51位、第53位、第56位、第78位。这也说明内蒙古在打造人才吸引力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2.内蒙古各盟市政府设置人才引进业绩考核指标。内蒙古要在全国新一轮人才抢夺战的热潮中脱颖而出,就需要率先实行将人才引进纳入地方政府业绩考核指标。各盟市要构建GDP、招商引资、人才引进三位一体的新型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让三者在相互促进中发展,在发展中得到突破。
3.实施急需人才汇聚项目(“需才汇”)。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高端装备、低空经济、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一事一议”引进内蒙古重点产业急需人才,提供事业平台、科研经费、团队支持、生活保障等一揽子“政策包”。强化对重大载体平台的投入,实行“平台+团队”整建制,引进首席科学家及团队成员,健全人才引进全周期服务机制,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闭环。
4.实施企业人才汇聚项目(“企才汇”)。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营商环境,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未来产业等,突出市场需求导向,分类分档确定高端紧缺岗位清单,对企业聘用清单内人才给予补贴。聚焦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关键领域,大力引进全球创新人才,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强化“双招双引”联动效应,在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过程中同步匹配人才与产业政策,一体推进、一体落地。
5.实施创业人才汇聚项目(“创才汇”)。打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创业生态,以项目为牵引,贯通人才和产业、科技、金融政策,助力人才创业提速增效。对各盟市政府认定的各类人才创办的企业或领衔的重大项目,在项目落地、科技研发、知识产权、投融资等方面给予一揽子支持。强化创新创业团队支持,对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重大技术攻关领域人才团队给予资助。绘制全景式创客空间地图,让创业人才一图速览内蒙古创业资源分布,及时获取创业补贴、税费减免及共享办公等优惠政策信息。
6.实施青年人才汇聚项目(“青才汇”)。对新引进入户50岁以下的本科、硕士及博士毕业生,分别给予相应的生活和住房补贴;各地可结合重点领域和产业发展需要细化补贴实施措施;符合条件的外籍和港澳台青年可同等享受补贴。坚持不唯名、只唯实,在内蒙古科技计划和人才项目评审中向青年人才倾斜,引导支持其在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加强各盟市联动,着力解决青年人才子女入托入学、住房等实际困难,让其在内蒙古安身、安心、安业。
(二)构建内蒙古生育支持体系
1.现金补贴:给予二孩家庭的每个孩子每月1000元现金补贴,多孩家庭的每个孩子每月2000元现金补贴,直至补贴到孩子20岁。很多发达国家为了生育减负,会针对多子女家庭直接发放现金补贴。比如:法国孩子出生即可获928欧元奖金,0-3岁每月有185欧元补助,3-20岁每月有65-231欧元补助,每月还可获得169欧元的额外补助。德国每个家庭的前两个孩子每人每月可获184欧元,第三个孩子每月获190欧元,第四个孩子起每人每月获215欧元。相比这些国家,中国乃至内蒙古目前面临的低生育率危机要严重得多,也需要推出同等甚至更大力度的现金补贴政策。
2.税务与社保补贴:实行二孩家庭所得税和社保减半,三孩家庭所得税和社保全免除。以现金和减税的方式,是考虑到城市抚养小孩的成本比农村要高很多,而城市里的父母也要缴纳更高的所得税和社会保险。此外,可针对上述税务补贴政策再打一个补丁,即对于特别富裕的家庭而言,通过该项政策所获的补贴设置上限,进而确保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3.购房补贴:通过房贷利息返还或房价打折进行补贴。对二孩家庭的房贷返还利息的50%,三孩家庭的房贷利息可全部补贴返还;或者在高房价的地区,可实施一孩房价九折,二孩房价七折,三孩房价五折的补贴政策。房地产主要成本是地价,等同于地方政府的一种税收。如地方政府能够拿出一部分土地出让金收入通过房贷免息或者房价打折的方式补贴多孩家庭购房,可减轻养育孩子的住房成本压力,同时还能有效化解当前各地方的房地产库存。
4.托育机构补贴:使0-3岁的入托率从4%提高到50%左右。发达国家尤其是法国和一些北欧国家,由政府提供普惠性的托育机构,帮助职业女性产后尽可能地回归工作。但在中国托育服务严重缺乏。国家卫计委数据显示,0-3岁婴幼儿在我国各类托幼机构的入托率仅为4%。建议把 0-3岁婴幼儿的入托率提高到50%左右。要实现这一目标,当地政府有必要直接或者牵头兴建一批托育机构,按照每个0-3岁婴幼儿20,000元的营运费用进行补贴。
5.高考加分激励:实施一孩家庭不享受加分政策,二孩家庭的每个孩子高考加20分,三孩及以上家庭的每个孩子高考加50分。中国家庭相比欧美国家更重视子女教育,高考加分政策不仅使政府在不花费财政资金的情况下,对内蒙古家庭多孩生育形成强大吸引力,同时为社会营造以多孩家庭为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一至四项生育减负政策所需要的财政支出总额,预计要达到内蒙古GDP的4%-5%,这也是曾经鼓励生育成功的代表国法国、瑞典、德国等,实施生育减负的财政支持力度。目前全国经济普遍面临内需不足、消费疲软、产能过剩等问题,可通过生育减负,来刺激消费,提振经济。当前内蒙古人口老龄化还不是很严重,有较高的储蓄和投资率,现在鼓励生育要比未来人口严重老化和养老的财政负担加重之后付出的代价低很多。而且生育减负的投入属于对未来人力资源的投入,长期视角对于政府有很好的投资回报。
参考文献:
[1]金光照,郭亚隆,陶涛. 人口负增长的内涵演变、多维区分与经济影响路径[J]. 兰州学刊,2024(2):64-76.
[2]蔡昉.人口负增长的经济影响[J]. 新金融,2023(7):4-10.
[3]金智,张心睿.地方人才引进政策与企业成本管理决策[J]. 世界经济,2024(3):124-150.
[4]范子英,曾艺.人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促进积极生育的财税政策研究[J]. 税务研究,2023(10):12-17.
[5]叶欣.中国人口负增长的现状、挑战及对策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7(5):76-92.
(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