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并联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探索出一条能够克服产业周期波动与城市永续发展之间矛盾的产城融合发展道路。产城融合需要加快区域中心建设,以新技术的快速研发和广泛应用开辟发展新领域,以制度创新聚集各类创新要素,以创新生态的构建快速组合创新要素,大幅度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区域创新中心 产城融合 内在逻辑 实现路径
一、产城融合发展需要走新路、开新篇
2020年第21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文章指出:“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是客观经济规律,但城市单体规模不能无限扩张,要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传统发展模式下,地方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招商引资,以土地换投资,以优惠引项目,产业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城市不仅是人口集聚和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创新活动的中心,区域创新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当前,在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生命制药等新技术爆发性涌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度发展的背景下,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心更多地要转向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创新生态和创新资源吸引项目投资,以区域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
二、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的内在逻辑
(一)技术创新为产城融合提供发展动力
技术创新对于产城融合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技术创新赋能传统产业,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催生新产业,通过先发优势赢得市场。区域创新中心为企业创新提供多样化的知识,不仅有利于企业在新领域的快速整合,而且降低了探索和学习所需付出的成本。此外,技术创新也间接地促进了研发伙伴的多样化发展,研发伙伴的多样化和互动不仅会促进研发联盟的产生,也会影响提升整体价值,从而激发城市的内在动力。技术的创新会进一步要求各种组织对于研发的合作,从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这就使得更多的企业不仅要重视内部研发,也要注重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创新和研发伙伴的多样化发展既突破了技术和创新边界,也提升了创新绩效和城市的内部活力。
(二)产业结构升级为产城融合提供发展空间
产城融合新布局需要实现多元化和协同发展,这就需要以均衡的产业结构为支撑。传统城市规划中,往往以单一产业、单一产业环节为主导,容易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可以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应。这有助于城市的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减轻城市发展对单一产业的依赖性,降低经济风险。
(三)制度创新为产城融合提供发展环境
城市不仅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引擎,更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产城融合新格局必然是以城市治理现代化为基础的新格局。城市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既要求通过制度创新为城市现代化治理的空间提供支持,也要求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城市治理模式的现代化。因此,以现代化来促进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就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协同治理和智慧治理为逻辑起点。
三、以区域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产城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以产促城、以产聚人:强化创新链产业链体系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的产业链和技术创新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和技术外溢,但是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要想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和技术提高,就必须打破过去几十年的“雁阵模式”。既要通过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充分打开国内市场来强化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又要通过发展新兴产业来促进技术创新,实现核心技术的独立自主和成果转化,推动以往的模仿再创新向自主创新和引领创新转变,从根本上实现产业链拉动创新链。
第一,发展壮大战略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通常以高科技、高附加值为特征,能够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引擎。这些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不断涌现,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创新与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了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绿色能源等领域,例如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能源等产业,其发展可以有效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制造业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通过机器学习和自动化流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并实现定制化生产。同时,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升了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此外,还要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涵盖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有助于减少传统产业的依赖,提高城市的产业链水平,使城市更加适应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第二,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要素。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引领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能够为企业提供创新支持,加速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同时还可以承担技术孵化和转移的角色,将研究成果迅速应用到产业中,这有助于将实验室的创新推向市场,培育未来产业。此外,国家实验室还可以成为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基地,向企业和社会展示其实际应用效果,这种示范作用有助于提高产业界对新技术的认知和接受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未来基础性学科研究的投入力度。政府可以加大对未来基础性学科研究的资金支持,如量子计算、生物技术、新材料等。这些研究领域的进展将推动新产业的兴起,例如量子计算将影响通信、金融和医疗产业。同时,鼓励跨学科的研究合作,使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能够相互融合。这样的跨学科研究有助于培育创新思维,产生更具有颠覆性的科技成果,推动新产业的涌现。此外,还要实施未来产业所需的人才培训计划,以确保有足够的科技创新人才,满足未来产业的发展需求。
第三,升级改造传统产业。一方面,鼓励传统产业在城市内形成集群,减少产业的空心化。产业集群有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促使企业之间形成更为紧密的协作关系,提高整体效益。对于传统的工业园区或产业集聚区,可以进行升级改造,吸引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入驻。可通过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服务和税收激励等方式来实现。另一方面,加速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建设高效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宽带、云计算等,为传统产业数字化提供支持。这有助于提高信息流动效率,加快决策过程。此外,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生产流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这样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以城兴产、以城引才:优化协调空间结构布局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要素资源在城市中的过度集聚所带来的拥挤效应必然会对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抑制作用,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的优化调整成为释放城市空间压力、提升城市发展活力的关键环节。因此,通过科学规划、合理用地、优化产业布局和保护生态环境,城市能够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从而在产城融合的道路上取得更可持续和全面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更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第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产业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做好城市的整体规划和用地管理。在城市规划中明确划定产业集聚区域,集中发展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集群。通过相近产业的集中布局,促使产业互动,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集聚度,促进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同时,在城市规划中引导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与现有产业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将产业用地与城市功能区域相互融合,鼓励企业建设研发中心、科技创新园区,实现产业和城市功能的深度融合。此外,在制定科技创新园区规划的时候,要考虑为高科技产业提供专门的场地和支持设施,科技创新园区的规划还应考虑产业配套、绿色环保等因素,促进科技产业与城市其他部分的有机衔接。
另一方面,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还需要考虑交通枢纽的设置,以确保不同产业区域之间有便捷的交通连接。既要制定多层次、多模式的交通网络规划,包括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等,以满足不同出行需求。同时也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时监测交通流,通过数据分析优化交通信号灯控制、车道设置等,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此外,还可以鼓励和推动电动汽车、新能源公交车等环保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对传统燃油车辆的依赖,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第二,统筹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提升城市辐射力和吸引力。一方面,在制定综合城市规划的同时,要确保新区有明确的产业定位、商业功能、居住区域等,新区的功能规划应与城市整体发展战略相协调。同时,新区建设还要注重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采用现代智能科技手段,如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管理等,以降低新区建设和运营的环境负担。另一方面,在对旧城区进行改造的时候,要对旧城核心区进行功能提升,在旧城改造中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使其成为城市的独特吸引点,同时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增强其产业活力,使其成为城市的创新和文化中心。此外,要进行老旧城区的基础设施改造,包括道路、水电气等公共设施的升级,从而提高老旧城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第三,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生态环境。首先,在新区和旧城区均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包括学校、医院等,通过引进优质教育和医疗机构,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同时还要完善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鼓励人们留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其次,加强环保监测,改善生态环境。在城市规划中注重建设绿地和公共休闲空间,提供居民休憩和娱乐场所。同时,鼓励市民使用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推动城市能源结构向更为环保的方向调整和优化。
(三)以人为本、重视人才: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变革使得技术、管理、数据等成为了生产要素,而创新要素中最核心的就是人才。如何加快创新人员的集聚是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关键,而科研人员则是城市中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城市的创新不仅要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来吸引人才,更要为人才提供健全的保障制度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推动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和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使创新要素真正成为推动创新的动力源泉。
第一,重视科研人才,保护科研成果。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要加大各类人才计划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不断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流创新团队。”重视科研人才,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科研人员的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成果、创新绩效之间的正相关性决定了政府要加强对于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从行政执法、司法保护和社会保护三个角度出发,构建起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监管机制,净化城市的创新环境和法制环境,进而促进创新成果的产出和提高城市的创新绩效。
第二,优化营商环境,扶持创新型企业。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城市吸引人才和企业竞相进入的关键因素之一,具有竞争力的城市能够更好地参与全球产业链建设,提高城市的国际竞争力。营商环境的优化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进行科研活动,通过降低创新门槛、提供研发支持、保护知识产权等措施能够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推动城市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心。在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关键是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在科技创新的进程中,创新型企业发挥了关键作用,积极扶持创新型企业也逐渐成为了各国政府实施创新战略和科技政策的重要着力点。不仅要以财政拨款、贷款贴息等方式直接帮助,更要以税收减免、政策倾斜等方式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撑,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第三,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强多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为不同的创新主体提供创新平台。面对新科技革命的重大机遇,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是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和降低城市治理成本的有效途径。绿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撑,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必须以知识创新为基础,因此推动知识创新整体利用效能的提升是城市转型道路中重要的一环。知识创新的模式经历了以大学-企业-政府的“三螺旋”理论为支撑的创新系统建设向以多主体、多路径和多模式并存的“多螺旋”理论为支撑的创新生态系统范式的转变。随着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创新风险和试错成本较高、不同创新主体合作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传统的创新系统建设也必须随之改变,加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创新生态系统建设通过政府发挥引领作用、企业发挥主体作用起“生态化”“立体化”的系统,实现由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的转变,从而提高城市创新的整体协同效率。
参考文献:
[1]毕静煜,谢恩.研发联盟组合伙伴多样性与企业创新:研发联盟组合特征的调节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0,41(12):35-51.
[2]Powell W W, Smith-Doerr K L. 1996.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locus of innovation: Networks of 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41(1):116-145.
[3]杨震宁,吴剑峰,乔璐.企业研发伙伴的多样性、政治嵌入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经济管理,2016,38(01):51-61.
[4]任兵,陈志霞,张晏维,曾伶.首都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基本逻辑、理念与路径构想[J].城市问题,2021(12):4-13.
[5]蔡昉,王德文,曲玥.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J].经济研究,2009,44(09):4-14.
[6]刘海兵,许庆瑞.后发企业战略演进、创新范式与能力演化[J].科学学研究,2018,36(08):1442-1454.
[7]吴超鹏,唐菂.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6,51(11):125-139.
[8]王璐瑶,曲冠楠,Juan Rogers.面向“卡脖子”问题的知识创新生态系统分析:核心挑战、理论构建与现实路径[J].科研管理,2022,43(04):94-102.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