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2024-09-03 00:00:00阮琦玮
课外语文·上 2024年9期

人物是记叙文当中的重要元素。作文中人物的个性如果不能凸显,这样的作文也算不上是一篇真正好的记叙文。

许多经典篇章的人物塑造都可圈可点。《景阳冈》对武松的刻画是非常成功的,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豪爽开朗、武艺高强的英雄形象;在《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我们看到了谈笑风生、临危不惧的智谋型人物——诸葛亮;在《红楼春趣》这篇课文中,我们看到了天真、率直的宝玉和聪慧、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这些形象,即使经历岁月流逝,依然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谓“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不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因此,要想写好人物并不容易。为此,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刻画人物的有效方法。

一、定性——设定人物精神

人有众生相,更有自己的内在精神,所谓“内在精神”,也就是人的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这是人物的闪光点。当我们打算在作文当中加入一个典型人物的时候,需要先琢磨人物具有怎样的个性品质,此谓“定性”。我们不能在作文当中生硬地说他/她具有怎样的个性,而是先要让读者在脑海中对这个人有一个基本的印象。

比方说在鲁迅的《少年闰土》这篇文章中,少年闰土具有天真、活泼的小孩天性,这是任何一个时代少年个性特征的呈现,因而,闰土具备了共性的精神品质。当我们谈及鲁迅的文章的时候,“少年闰土”这个人物便自然而然地在脑海中浮现。我们分明能够通过作者的描述自然而然代入,理解人物的言行举止,从中窥见人物的精神品质。这种对人物形象浑然天成的把握,得益于作者在执笔前的思考。对人物精神的先行设定无形地为后续的人物描写和事件的记述铺好了路,从而让人物形象仿佛有明确的指向性。

二、选用经典事例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谈及一个人具有哪些品质的时候,往往通过一些事例来阐述,从而让论证更具说服力。毕竟,人与事是不能相互割裂的,一个人在做事情、与别人相处时,往往会显出自己的特点。因此,写作时应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件。不妨再次以《少年闰土》这篇文章为例。

作者设定闰土具备天真、活泼的特点,那么,有什么事例能够表现闰土的这些特点?鲁迅写了发生在少年闰土身上的几个典型事件: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这四件事无一不体现少年闰土的闪光个性。更为重要的是,所选用的事件一定要是典型的。所谓“典型”就是具备一定代表性的事件,从而让人更能接受。

在经典的《父爱之舟》当中,文章通过写父亲在庙会吃粽子的瞬间,凸显了父爱的伟大,父亲是一个极其节省的人,却舍得为“我”买零食,这个事件具有深刻的说服力。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要用典型的事件去刻画人物的个性。同时,我们也因此明白选材在写作上的重要性。我们所选取的一定要是最典型的事例,那些体现不了人物特点的事例干脆去掉。

三、运用多种描写手法

除了运用精选经典事例来反映人物个性,还可以运用多种手法来刻画人物的个性。细细说来,人物描写手法有以下几种。

其一,外貌描写。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是对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等)进行描写。比方说在吴冠中的作品《父爱之舟》中,文中“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汗巾可以围腰两三圈,那还是母亲出嫁时的陪嫁呢”,形象地刻画了父亲在恶劣的天气下背“我”艰难前行的场面,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同时也侧面交代了“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的原因,让整个故事显得真切而动人。

其二,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呈现人物个性的重要方法。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能够表露他的个性特征。比方说在《少年闰土》当中,闰土讲述雪中捕鸟的经历时说:“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扫”“撒”“看”“拉”等一系列的动词,让我们分明看到了农村孩童特有的乡村生活瞬间,趣味十足引发联想。

其三,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人们在对话的时候,讲话的语气、姿态、语速都能体现人物的品质。我们不妨看《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篇经典文本。

当主人公董存瑞看见一个又一个战士倒在了自己的面前,他对连长说:“我去炸掉它!”言语中的那份坚决让人动容。当他用手托起炸药包的时候,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语调高昂,那份视死如归的精神让人动容。由此,一个心怀祖国、无私奉献的英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少年闰土》中,闰土讲话的语速很快,表达非常清晰,反映了少年时代的闰土口齿伶俐的个性特征。

其四,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真切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技巧,能体现人物“真”的特点。心理描写有时候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呈现,有时候需要与别的手法相互结合在一起。

例如,在《那个星期天》这篇文章中,作者在描写“我”等待母亲带“我”出去玩时,借助周围环境描写来烘托自己的心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像“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这个语段,其中“再不”“再不”“决不”三个词,深刻呈现了男孩那种期盼的心理,后续的“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一句,更是结合了环境描写,通过环境照应了“我”的希望渐渐破灭的心情。

以上三个技巧是层层递进的。如果以建筑物来比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首先以人物个性/思想的设定打牢坚实的基础,再以经典事件来打造建筑的框架,后以人物描写手法来充实和装饰建筑物,从而让这座建筑更坚固、更美丽。

四、结语

人物刻画是记叙文当中的重要元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写好记叙文,人物的刻画很重要。我们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等进行有效描写,可以增加作文的情感表达力。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同学们需要在写作的路上慢慢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