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进入新时代,江苏省各级人社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决策部署,妥善安置去产能职工、长江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有效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冲击,不仅保持了全省就业形势稳中向好的态势,而且为全国就业大局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踏上新征程,党的二十大作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也先后对江苏工作提出“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重大任务,这为做好江苏就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为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江苏省各级人社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着力建设高质量充分就业先行区,为助力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力量。
一、建设高质量就业充分先行区的总体思路
建设高质量充分就业先行区,目的是为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夯实稳就业的基础,紧跟市场脉动促进就业和产业协同,更好实现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匹配、劳动者技能与实体经济发展联动,健全产业结构变迁中的失业风险监测预警和劳动力协同适配机制,更好为宏观决策提供支撑,进一步深化拓展升级促进就业工作的载体、抓手和措施,推进理念重塑、系统重构;重点是围绕就业机会更加充分、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就业环境更加公平、就业能力持续增强、就业保障稳步提升的目标要求,以强化就业优先为导向,以促进供需匹配为关键,以夯实基层服务为基础,以推进数据赋能为支撑,以加强风险防控为底线,加快构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服务精准、管理科学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推动江苏就业工作走在前、做示范、多做贡献。
到2025年,预期目标包括:就业更加充分。全省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保持在120万人,占全国1/10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低于全国水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保持平稳。就业更高质量。三次产业就业比例与产业结构相匹配,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数字经济产业吸纳就业比重显著提升,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到980人;扶持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15万人;社会保险覆盖面和参保率持续提升;职工工资收入增长与GDP增长相同步,与CPI变化相适应。工作走在前列。就业核心指标完成情况、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就业促进和劳动关系协商协调“两项机制”更加完善,就业公共服务、重点群体就业支持、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三大体系”更加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劳动者权益保障“三项制度”深化提升。
建设高质量就业先行区还要处理好四对关系:一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既要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在就业高度市场化的情况下,强化政府在就业调控、政策扶持、市场培育、职业培训、服务优化、就业帮扶、环境改善等方面的主体责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是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的关系。既要千方百计开发更多就业岗位,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着力促进就业量的合理增长;又要顺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注重就业质的有效提升,推动实现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就业环境更加公平,就业能力更加良好,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劳动关系更加和谐。三是当前建设与长效机制的关系。既要立足当前办实事、着眼长远建体系,集中资源,精准投向,统筹城乡就业,完善公共服务,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又要加强就业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健全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形成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长效机制。四是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既要紧盯就业领域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瞄准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群体,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举措,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又要结合江苏财力物力实际来设计实事项目,制定相关政策,完善财政保障,确保聚焦重点,守住底线。
二、建设高质量充分就业先行区的重点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经济社会发展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人口老龄化、产业智能化、就业多元化、诉求多样化等影响叠加,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任务艰巨繁重。江苏省各级人社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部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把稳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加大政策支持和工作力度,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夯实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基础。
聚焦就业扩容提质,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江苏实体经济发达,制造业门类齐全,在全国率先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提升到战略层面通盘考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一是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大力发展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积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力稳增长、稳预期、稳就业,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容协同联动、转型升级和就业提质同频共振。二是建设就业友好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更大力度强链补链延链,打造“1650”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就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聚化。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就业创业扬帆计划,深化人才使用评价机制改革,健全人才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培育更多的“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吸纳就业。强化人社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从创办到注销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更好发挥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更大力度支持“智改数转网联” ,加强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开发更多数字领域就业岗位。三是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促进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科技、环保、教育、社保等政策和就业政策协调配合,建立健全重大政策和重要决策影响就业、公共投资和重大项目拉动就业、人才项目就业贡献等评估评价机制,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力。
聚焦人力资源开发,促进重点群体就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既是促进就业的首要任务,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潜力所在。要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与政府帮扶相结合,促进重点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人力资源塑造。一是内外并重。加快构建覆盖校园内外、贯穿就业全程的帮扶机制,在校时开展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创业意识等培训,毕业前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介、求职技巧等服务,离校后跟进技能培训、就业见习、托底安置等援助,让更多的省内高校毕业生留苏就业。加大宣传、推介和招聘力度,落实生活补助、租房补贴、购房优惠等政策,营造良好的引才用才环境,吸引更多的省外高校毕业生来苏就业。二是城乡互动。持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大力培育劳务品牌带动规模化,开展东西劳务协作和南北挂钩交流提升组织化,全面推行常住地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均等化,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落地生根。支持返乡入乡下乡就业,深化就业富民助力乡村振兴行动,逐步将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就业政策扶持范围,探索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拉动当地农民就业评估和以工代赈吸纳低收入农民就业的有效途径,走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三是老幼共促。进一步完善大龄劳动者就业帮扶措施,研究制定鼓励企业吸纳大龄人员就业的激励政策,对公共就业服务场所进行适老化改造,设立老年人求职专区,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低龄老年人提供技能培训、岗位推介、权益保障等服务,实现老年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健全女职工产假期间企业用工成本分担机制,调整优化女职工产假期间社保补贴政策,鼓励企业推行弹性工作制,开发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方式“定活两便”的“妈妈岗”,做到工作照护“两不误”。
聚焦创业带动就业,突出人才创新驱动。江苏科教发达,人才众多,以人才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要不断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构建高素质人才驱动高水平创新、高水平创新促进高层次创业、高层次创业带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新机制。一是坚持高端引领。将支持高校毕业生、博士后、专业技术人员等高端群体作为推动创新创业的优先目标,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携带科技成果,以兼职、挂职、参与项目合作、离岗创业等形式开展创新创业,充分发挥人才创业指数效应。鼓励事业单位设置创新型岗位,选派科研人员到企业工作或者参与项目合作,引导激励更多科研人员创造更多优质市场主体,增加就业岗位。开展高校毕业生、高层次人才、创投资本、创新项目“四对接”,促进人才引培与创业就业深度融合。二是推动以点带面。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抓好创业环境优化、创业主体培育、创业服务护航、创业培训赋能、创业政策扶持、金融产品助力和创业载体筑巢“七大计划”,力争每年支持城乡劳动者成功创业20万人,最大限度地释放创业动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开展创业训练营、创业实训等活动,提供项目指导、风险评估、商业实战模拟等“沉浸式”体验,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意设计成果落地转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聚焦农民工能力短板、产业特点和创业阶段,强化培训、资金、场地、用工、营销等扶持,助力返乡创业项目更好发展。支持就业困难人员创业,鼓励发展夜经济、“后备箱”经济等特色经营,引导其创办投资少、风险小的创业项目。三是放大品牌效应。整合资金、项目、载体和活动,聚力打造“创响江苏”品牌,办好大学生创业大赛、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大赛等精品赛事,建好大学生创业园、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等各类载体,提供全周期、全链条、全方位政策支持和服务,实现创业资源开放共享。建设长三角区域公共创业服务联盟,聚集创业要素资源,促进服务对接共享,打造核心城市区域性创业就业生态圈。
聚焦人岗精准匹配,创新职业培训机制。江苏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不断加快,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更为迫切。要坚持服务发展和服务就业并重,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开展“技能江苏行动”,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一是模式上推行“培训+就业”。深化职业培训体制改革,实现培训政策、培训项目、培训经费、管理机制“四统一”,建立以技能培训上岗率、提升培训稳岗率和创业培训合格率为核心的培训质量监测指标体系,促进“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深度融合。建立培训成本调查机制,制定职业培训政府补贴目录和市场急需紧缺工种清单,对参加培训人员实行阶梯性补贴。二是内容上推行“制造+数字”。聚焦打造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优势产业链,组织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依托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每年培训制造业技能人才40万人以上。聚焦推进“智改数转网联”,组织实施数字技能提升行动,依托互联网头部企业建设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每年培养数字技能人才10万人以上。适应“数实融合”发展需要,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高标准建设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培养一批既懂编程又懂操作的综合性技能人才。三是评价上推行“技能+技术”。建设“新八级工”制度,深化职业技能评价社会化改革,支持行业协会、链主企业、标杆企业等参与职业技能评价,提高证书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国外境外、企业权威技能认证互认共享,满足技能劳动者的评价需求和就业需要。创新技术技能导向的评价机制,打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与职业技能评价界限,支持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推进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与职称制度有效衔接,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发展通道。
聚焦供求有效对接,建设统一市场体系。江苏经济发展离不开充足的劳动力要素保障,同时也为城乡劳动者就业创造了众多机会。要积极推进《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地方立法,建设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实现人力资源更高水平的优化配置和供求平衡。一是推动创新发展。重点发展猎头服务,成立猎头机构联盟,培育本土猎头机构,培养引进猎头专业人才,完善通过猎头机构开展市场化引才机制。鼓励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才测评等高人力资本、高技术、高附加值业态。实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创新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推动招聘、培训、外包、劳务派遣等业态提质增效。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现代服务业相关细分行业拓展经营范围,探索开展与互联网、教育、医疗、养老等行业的跨界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几家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人力资源服务龙头企业,支持骨干企业做强做优打造品牌,加快培育一批业务产品创新型、细分领域精耕型、科技赋能驱动型中小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二是推动集聚发展。围绕我省先进制造业集群、“531产业链”,依托各类新区、开发区等产业聚集区域,继续培育建设各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加强中国苏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指导南京市做好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验收工作;继续推进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统筹全省布局,支持苏北地区建设省级产业园;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有特色、有活力、有效益的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产业园运营管理,探索符合市场规律、适应发展需要、运转灵活高效的运营管理模式。拓宽产业园功能,将符合条件的园区纳入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范围。鼓励各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搭建交流对接、合作发展平台。大力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力资源市场。三是推动规范发展。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法规,制定出台《江苏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年度报告公示等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开展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强化市场管理和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整治非法劳务中介。规范发展网络招聘等人力资源服务,规范劳务派遣、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人力资源服务,研究“订单型”制造类企业用工服务模式。以加强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为重点,着力解决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中的保障缺失和不足问题,对平台就业等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打造人力资源服务大数据平台,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探索实行人力资源数据资源分类管理和风险评估,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统计,优化统计分类标准和指标体系,加强监测预测和风险预警。健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信用评价标准,推进“红黑榜”建设,建立行业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制度。
聚焦就业质量提升,依法维护劳动权益。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群众要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坚持共建共商共享,打造和谐稳定又充满活力的劳动关系,让高质量充分就业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劳动者。一是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建设多层次协调劳动关系工作组织体系和工作模式,开展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持续推进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工业园区、镇街、行业创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标准化。加强行业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推动外卖、快递等行业开展集体协商,推进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扩面提质。密切关注新业态用工等灵活用工形势发展,切实维护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二是加大工资分配宏观调控力度。适时适度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释放积极的增资政策信号,促进低收入劳动者增收。加大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和工资集体协商推进力度,促进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深化国有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国有企业重大科技创新薪酬分配激励机制,落实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管理规定,理顺内部分配关系。开展企业薪酬调查,适时发布人力资源市场工资价位等信息,引导企业加强和改进工资分配管理。三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劳动关系分析研判,建立群体性纠纷经常性排查和动态监测预警制度,依法及时有效处置。健全劳务派遣用工长效监管机制,强化合规用工指导。强化重点领域用工整治,依法查处违法超时加班、非法劳务中介等行为,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大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力度,对重点地区实行包片实地督导,深入开展根治农民工欠薪专项行动,积极创建“无欠薪城市”。全面畅通维权渠道,做到接诉即办、快查快处,及时化解矛盾问题。健全信息通报、联合会商、快速对接、高效处置工作机制,牢牢守住不因欠薪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舆情事件和极端事件的底线。严格纠正性别、户籍、学历等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三、建设高质量充分就业先行区的保障机制
建设高质量充分就业先行区是一项长期、复杂、繁重的任务,必须解放思想、与时倶进、开拓创新,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机制,形成推动工作的合力效应。
构建一体化推进的就业工作格局。纵向上,提请各级党委、政府将城镇新增就业等关键核心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将帮扶重点群体就业作为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就业优先责任体系;建立健全省、市、县(市、区)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调度和监测预警,每月向党委、政府动态报告,每季向下一级政府反馈提醒,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横向上,联合财政部门开展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地区督查激励,强化地方财政投入责任,消除县级财政“零投入”现象;联合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支持个体工商户和平台企业发展创造就业,联合工信部门实施数字经济人才攻坚和数字技能提升行动,联合教育、国资、民政、工商联多方筹岗加大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帮扶力度,联合统计部门开展分地区城镇调查失业率统计监测,通过与各成员单位密切协作,助力我省高质量发展,夯实稳就业基础。
打造数字化赋能的就业工作模式。依托全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深度开发“就在江苏”智慧就业服务等应用场景,推进业务联动、数据共享、数据挖掘和集成应用,精准落实政策,科学服务决策,主动防控风险,使“拿数据说话,靠数据分析,用数据决策,依数据执行”成为就业工作新模式。联合发改、工信、教育等部门及互联网头部企业共建共享省就业运行监测分析系统,逐步做到用工企业和劳动者信息实名、实时入库,建成分产业、分行业、分区域、分规模的全口径企业用工数据库。推动“政策找人”,统一归集发布全省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规范化零工市场求职招聘信息,健全就业困难人员精准认定、帮扶、退出机制,精准为符合条件人员落实保生活促就业政策;推动“政策找企”,运用就业大数据交汇终端开展比对分析,锁定符合条件的企业,免申即享为各类企业落实社保降费、稳岗返还等援企稳岗政策。
健全多元化参与的就业服务体系。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调整优化《政府购买就业公共服务实施办法》和项目清单,在推动落实中把服务对象转化成促进就业的工作力量。联合社会组织建设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和规范化零工市场,通过一体化信息平台实时回流的“大数据”和劳动保障协理员敲门服务的“铁脚板”,推动就业服务五级贯通、多方参与、均等可及。联合人力资源服务互联网企业拓展就业公共服务,与通信企业共建就业流向数据监测系统,与社保卡合作金融机构实施稳就业金融产品“苏岗贷”,增加优质就业服务供给。
建设专业化管理的就业基层队伍。突出党建引领,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落实基层综合执法改革部署,针对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阶段性问题,鼓励指导各地人社部门主动联合编办、财政、民政出台加强基层人社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在窗口设置、人员招聘、待遇提升、考核管理、职业发展等方面深化改革,开展劳动保障协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建立与之挂钩的待遇调整机制,明确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村居“两委”后备干部选拔向考核优秀的协理员倾斜。通过多措并举,努力涵养一批活跃在一线、扎根在基层的就业服务力量,推动党的就业惠民政策在群众中间生根开花。
(作者系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处处长)
责任编辑:张蔚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