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研究

2024-09-02 00:00:00杨佳敏
红岩春秋 2024年8期

摘要:延安时期,为积极响应抗日战争的动员需求,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全边区开展以冬学为主的社会教育。1937年,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初露端倪,1938年迅速发展,1939年至1940年达到高潮。受限于当时边区相对落后的经济社会条件,冬学运动在起步阶段就面临教育资源匮乏、启动时间滞后、宣传覆盖面有限以及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等一系列问题。为此,边区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改进。经过不懈努力,冬学运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仅极大提升了民众的抗战热情与政治觉悟,有效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了民众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而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教育事业的推进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延安时期;冬学运动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文化比较落后,据不完全统计,“文盲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虽然边区政府给民众分配了土地,废除了苛捐杂税,极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状况,但要让这些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众完全脱离生产去接受教育,实际上面临诸多困难。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农业和工业生产技术滞后,民众整天忙于农耕,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学习文化,只有极少数能够全年全天候接受学校教育。为改变边区文化落后的现状,陕甘宁边区政府努力推动深入而广泛的社会教育,充分利用群众生产之余的空闲时间,为他们提供补习教育的机会。

冬学是一种时间相对集中的学习形式,办学方式比较灵活,适合边区实际情况。在历次边区社会教育运动中,冬学成为边区政府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的发展

1936年12月13日,《红色中华》刊登《关于冬学运动的指示》,号召各级教育部和团组织立即行动起来,在各地积极组织开展冬学运动。

陕甘宁边区政府积极行动,紧密结合实际情况,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提升和优化冬学教育成效的创新性举措。这些举措包括但不限于精选优秀师资力量、精心编写贴近实际的教材内容、灵活调整教学计划、积极树立先进典型并强化示范效应等。在教材方面,边区教育厅负责统一编印冬学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和规范性。在办学时间上,边区政府鉴于农民冬季农闲,以不耽误春耕为原则,决定冬学运动于“十一月底开始,三月初结束,共计八十天。但在旧历新年后,春耕尚未开始时,再继续延长办,一直到春耕开始为止”[1]。在办学数量上,“全边区要办500个(处)冬学”,各省县冬学数量如下:“延安60,延川35,延长30,安塞30,保安15,安定50,靖边25……陕甘宁50,关中100”。在办学课程上,包括军事、政治、文化三方面,“每天上午有军事课和国语课,下午有政治课和唱歌、珠算、抗战常识等;以政治课和国语课为主要课”。为吸引农民积极参与冬学运动,边区政府精心设计了以实用为核心的文化课,让农民能够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在教师队伍上,对选任的冬学教师作出基本规定:“(1)能读《新中华报》或看简单文件的;(2)思想观点正确,能刻苦耐劳的;(3)善于领导群众,工作积极的;(4)身体健康的。(最好也可利用区乡工作人员兼课)。”

除上述具体要求外,中央教育部还强调要“用更艰苦的宣传工作发动组织和推动冬学”。“一是要召开群众大会,宣传解释冬学的意义;二是采用民主的方式,组织冬学委员会(当选者要负责任);三是动员群众组织冬学时,避免教育机关强迫的命令方式,并注意和各群众团体取得密切联系的联络,如自卫军,农民会”。经过边区政府和各地基层组织的认真实施,1937年边区冬学教育初战告捷。

为进一步提升冬学运动的质量,边区教育厅发布了一系列通令和指示信来精心筹备当年的冬学工作,并重申:冬学不仅是为农民提供宝贵教育机会的重要途径,更是普及教育、消除文盲现象的关键举措之一。

为确保冬学运动顺利开展,边区教育厅向各地冬学工作者发出号召,要求大家振奋精神,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不要因为时局紧张、经费困难、冬学教师训练班的停办而放松冬学工作,相反地,应该用更灵活的革命精神和方式,克服一切困难,积极去努力。”同时,边区教育厅强调要在1937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冬学数量,“争取完成去年的冬学数目(619处),超过去年的冬学学生数额(10337人)……进行冬学工作时,不应该妨碍或放弃夜校识字组工作,同时应该抓紧夜校同识字组的工作进行,并得到冬学的充分帮助”。为配合冬学工作开展,边区教育厅还提出许多鼓舞人心的宣传口号,如“人人要劳动,人人要识字,人人要抗战”。尽管最初进展不尽人意,但后期工作及时跟进,1938年陕甘宁边区“共兴办冬学723所,学员人数为12824人”,办学规模及学员数量均超越预定目标。

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政府对陕甘宁边区进行严密封锁,边区面临的挑战与压力日益加剧。对此,边区政府积极响应毛泽东提出的文化抗战策略,深入推动民众教育,以期通过文化力量的发挥,为抗战胜利贡献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边区教育厅高度重视冬学结束后学员的继续教育问题。

1939年3月,边区教育厅颁布《冬学结束后社会教育工作的通令》,详尽阐述了学员继续教育的细则,旨在确保教育工作的连贯性与实效性得到保障。通令规定:“一、把不是主要劳动力的冬学学员(主要是儿童)转到小学里去,如当地没有小学可另成立。二、把冬学学员中的妇女动员到夜校里去,最好能单独成立妇女班。三、把冬学学员中的成年、青年男子改为识字小组或夜学班。”为充分调动冬学学员投入扫盲教育工作的积极性,通令要求做好学员们的思想工作,提高觉悟,承担起教育文盲的重任,成为识字的引领者。同时,在学员周边设立专门的识字小组,积极鼓励他们担任小组长,共同推进扫盲工作深入开展。1939年的冬学,“不仅在量上扩大了冬学校数与人数(今年冬学举办八百多处,学生一万五千人,比去年的校数与人数,约增加百分之二十五),同时因为工作经验的增加,社会文化政治的条件的改进,在冬学的质量方面也提高多了。比如今年冬学的对象,确实保证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成年人和青年,尤其妇女数量的激增。冬学学生的流动现象是普遍的减少了”[2]。

二、冬学运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冬学运动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不可避免地存在需要改进之处。

一是“冬学在数量上大部分没有完成,除延安市、县、绥德分区,甘泉,安塞,环县完成了数量,并有些超过以外,一般县分是没有完成数目的,甚至有的县分不但没有完成,而且就没开办,庆阳、镇原就是例子”[3]。

二是“工作启动晚,宣传不够。靖边、延川、安定等地,都有学员逃跑现象发生”。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及工作人员在执行上级任务时,缺乏足够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往往未能深入开展宣传动员工作,甚至采取简单粗暴的强制命令方式。这不仅损害了群众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教育工作的开展。比如以“强迫、命令、摊派、固定、抄名册、捎日信等方式代替宣传解释”,一些地方甚至出现“雇人代替、应名不到、经常流动、装病不起、隐匿逃避”等现象。此外,罚款、罚物、体罚等各种处罚措施层出不穷,引起了恐慌。强制高压下的冬学教育,虽然完成了规定的办学数目,但许多冬学名不副实。

三是“过去三年中,陕甘宁边区在冬学运动中所收到的效果跟工作中所投下的人力物力比较起来还远不相称,许多冬学学生今年毕业,明年来时依然是个文盲”。尤其是社会教育脱离实际,“没有针对人民生活的迫切需要。又如大部分文艺工作者,忽视了为群众所欢迎的抗战剧团、民众剧团、烽火剧团,以及刘志仁式的民间革命艺术家们的正确方向”[4]。

针对冬学教育运动初期涌现出的诸多问题,边区政府深刻认识到,对既有社会教育政策进行果断且有力的调整势在必行。

一是坚持群众路线,以说服劝导的方式,积极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学习。首先,成立冬学委员会,旨在强化冬学的组织工作,确保学习活动有序进行。其次,巧妙地将冬学设在初小之内,让初小校长兼任冬学校长一职,有效利用了教育资源,使得学习氛围更加浓厚。边区政府教育厅在《关于一九四二年冬学的指示》中指出,“只有做到民众自愿的上冬学,冬学才能办好”。提出青壮年男子、无小孩拖累的农妇、家庭有两个以上劳力者是冬学动员的主要目标,但又指出,不能将该目标作为强迫命令的固定对象。

二是整顿办学机构,调整办学规模。边区政府着力进行精简和合并学校工作,力行“充实组织,减少空架子”,“着重组织管理,提高内容”,“把不能经常进行工作的,有名无实的夜校改为识字组,把过去三五里路的识字组取消”,“妇女组和妇纺组结合进行,夜校在人口集中的地方办理等”。陇东地区在进行冬学布置时强调,“以开办冬学为中心,集中社教工作领导力量,奠定今后冬学的社会教育的基础。在开办冬学有利条件的地区,建立真正有内容的冬学71处,学生1420人”[5]。1942年后,边区教育厅对冬学校址的设立及设施明确规定,“校址要设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方,有足够的校舍,也有上课的桌椅板凳、黑板用具、报章等,其规模约等同一个初小的样子”。

三是注重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边区教育厅认识到,没有日常学习配合冬学运动,识字效果很难得到保证。因此,他们号召“不仅要教给学生具体的知识,更应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养成他(们)的学习习惯”[6]。同时,边区教育厅改变此前注重办学数量、忽视质量的倾向,要求各地注意冬学教育效果。“今年(1941年),不论哪种冬学,一定要把握少而精的原则。反对只求数量,不顾质量。质量的好坏是评判今年冬学成绩大小的主要因素。”[7]陇东地区在进行冬学布置时强调,“重质为主,为此必须达到以下的标准:1.每校最低20人,并保证从始至终不得缺学。2.学习的时间保证三个月足。3.教育的成果,要达80%”。

三、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的历史影响

全民族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边区冬学运动在推进群众文化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紧密配合党中央中心任务,积极开展支持生产、助力抗战、拥军优属等工作,为革命事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中共最终赢得全国胜利、建设新中国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一)增强了民众的抗战意识和政治觉悟

对于深处边陲、与外界交流有限的广大农民群体而言,培养并激发他们的抗战意志,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党中央巧妙运用冬学教育这一普及手段,深入挖掘并激发了民众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觉,显著增强了他们的抗战意识。在冬学教育实施过程中,各种形式的教育材料都成为传播抗战精神的有力载体。无论是识字课上所用的《抗日三字经》,还是免费发放供人传阅的抗战图书和木刻作品,乃至教员在课堂上深入浅出传授的抗战知识,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民众,让“坚持抗战”“抗战胜利”“团结抗战”等口号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使广大农民对外部世界的抗战形势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还使他们深刻体会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与担当。同时,这也为抗战动员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了抗战事业深入开展。

(二)提高了民众的文化知识素养和生活质量

通过冬学的集中学习,众多农民实现了从“文盲”到“文化人”的转变。在毛泽东提出的扫盲号召引领下,各地冬学不仅积极开办汉字冬学,还大胆尝试新文字冬学,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这种积极的教育实践使参与冬学的人数不断攀升,最终冬学人数超过了边区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为边区农民的文化普及和进步注入了强大动力。经过学校的系统培训和个人的不懈努力,众多农民能够流畅地阅读简易报纸,撰写书信和契约等日常文书。

(三)促进了民众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冬学运动的开展,特别是动员女性同胞的参与,不仅提升了女性的识字能力,更带来了全新文化理念的冲击。妇女勇敢走出家门,投身学习,逐渐摆脱了对丈夫的依赖,树立了男女平等的先进观念。这一变革对新型家庭关系构建和乡村社会风貌重塑产生了深远影响。众多农村女性通过参与识字学习,积极投身各类社会活动。其中一些优秀的女性脱颖而出,成为基层组织和政府部门的骨干力量。

结语

在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的号召引领下,广大农民群众纷纷投身社会建设,不仅大力发展生产、积极参与民主政权,还致力于开展扫盲教育,努力摒弃各种封建陋习。

总体来说,陕甘宁边区冬学运动以其独特的运行机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随着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逐渐走向全国,并在广大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一源自延安的宝贵经验,更是成为中国共产党推动农村社会深刻变革的重要革命性资源,丰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教育事业的内涵。

注释:

[ 1 ]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老解放区教育资料:第二辑(下册)抗日战争时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

[ 2 ] 刘端棻.陕甘宁×区的冬学运动[N].新华日报,1940-1-12(4).

[ 3 ]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编.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社会教育部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 4 ] 西北五省区编纂领导小组,中央档案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献卷·下)[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389.

[ 5 ] 陇东布置冬学工作[N]解放日报,1941-10-21(4).

[ 6 ] 开展冬学运动[N]解放日报,1941-10-24(1).

[ 7 ] 根据去年经验教育厅发出指示信—要求质量优越改良动员方式 课程以识字为主慎重请教员[N]解放日报,1942-9-9(1).

编辑/王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