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共北满分局从1945年11月成立到1946年6月初并入中共中央东北局,虽然存续时间不长,但在分局书记陈云的领导下,通过集体努力,认真执行了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作为党中央的领导人之一,陈云为北满根据地的巩固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领导党员干部发动群众,扩大人民武装,清剿土匪。同时,反奸清算,分配敌伪土地,完成了根据地的创建,使北满根据地成为解放战争东北战场的大后方。
关键词:陈云;北满根据地;中共北满分局;哈尔滨
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中共北满分局时期,遵照党中央“发展东北我之力量并争取控制东北”指示,陈云扎根东北,带领党员干部清剿土匪、反奸清算,开展经济建设,巩固革命后方,为北满根据地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科学客观分析形势,
提出建立根据地战略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坚决斗争。
根据党中央确立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和“发展东北我之力量并争取控制东北”的战略决策,党的大批干部和指战员陆续与东北抗联及地方党组织会合,共同消灭在东北的日伪残余势力,积极开辟巩固东北根据地。此时,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尚未取得全面优势,大批土匪和反动武装尚未剿清,广大人民群众尚未发动起来,一些群众对国民党还抱有幻想。另一方面,国民党与苏联政府签有条约,规定战后苏军控制的中国东北地区交由国民政府管理,要求中共军队撤出在东北占据的大城市。在此情形下,陈云审时度势,客观分析国内外形势、美苏政策、国民党战略和国内各阶层思想动向,制定相应路线方针,逐步形成了在北满地区创建根据地的战略构想。
从延安到东北后,陈云在几次谈话中都谈到了建立根据地的问题。1945年9月下旬,他在接见中共北满临时省委负责人时,对北满工作作出四点指示:接收政权、建立武装、发动群众、收集敌伪物资。10月7日,在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次工作会议上,陈云指出,要尽最大的努力控制满洲全域,要达到的最低标准是控制北部和广大地区。11月16日,中共北满分局正式成立,陈云任书记,开始主持北满分局各项工作。
随着东北局势的变化,中共中央将东北的战略方针调整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把工作重心放到建立巩固的根据地上。陈云立即根据东北的实际情况,主持起草《对满洲工作的几点意见》,系统阐述了在东北建立根据地的思想主张。他强调北满工作的中心应在广大的乡村和中小城市,以及铁路支线的几个根据地的建立,指出了东北斗争的艰苦性[2]301。陈云等的汇报和建议为中央在东北问题上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对北满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起到了指导作用。
12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由毛泽东起草的《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这一指示全面阐述了在东北建立根据地的重要性以及工作中心、具体工作任务等[3]1179。东北局接到中央指示后,于12月31日向北满、西满等各分局,各省委,各师、旅发出指示,强调“目前关于创建根据地工作的中心一环,是首先肃清土匪,发动群众,肃清敌伪残余,进一步减租”。遵照指示,北满分局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大规模剿匪减租斗争,全面展开根据地建设工作。
二、扩建人民武装部队,
指导开展剿匪斗争
(一)扩建人民武装
在北满建政的同时,中共北满分局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扩建人民武装,肃清敌伪残余,消灭土匪,镇压反革命,迎击国民党军队的进攻,稳定了地区秩序,推进了北满根据地的建设。
中共北满分局和松江省工委成立后,考虑到领导机关的安全,陈云抽调新四军第3师部分营、连级干部到哈尔滨,加强市保安总队的领导力量。同时,请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萧华派遣所属原山东吴克华部三支队1个团、3个营先期抵达哈尔滨。他集中统一调配这些骨干力量,在各地组建和扩编了8个团,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1945年11月,北满军区成立,高岗任司令员,陈云任政委。北满军区下辖第7师、第359旅及所属各省军区。11月16日夜,陈云主持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在北满开展工作的问题。会议决定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松江军区。松江军区成立后,确定了发展部队,搜集物资搞枪械、搞仓库的任务。陈云指出,发动农民起来斗争,要掌握武装,从经济斗争到武装斗争,再深入经济斗争,再进一步转入武装斗争。宾县县委书记马斌发动群众搜缴地主枪支,成立村屯自卫队,推动群众运动蓬勃开展。陈云称赞“这是一种伟大的壮举”,并将其工作经验推广到北满及各省。
此后,黑龙江军区、嫩江军区、合江军区和绥宁军区陆续建立并发展扩建了人民军队,为北满根据地建设提供了支撑,在稳定政治局势、安定社会秩序、支持各级党政机关打开工作局面以及开展剿匪斗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指导开展剿匪斗争
1945年底,土匪武装占领了北满大多数战略要地和交通线,掌握了北满56座县城中的29座和三分之二的乡镇。人民军队刚入东北时,由于部队、干部力量不足,且对当地情况不熟悉,致使在扩大队伍时收编了一些土匪和社会上的散兵游勇,导致后来新队伍中出现一部分叛变分子。他们与惯匪和敌特勾结,杀害了很多干部与群众,给根据地的创建造成极大危害。陈云将剿匪视作“当前急务”“决胜的一环”。他在《对满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提出,应调一部分党员干部和军队到北满、东满、西满地区,扫荡并肃清此地区的反动力量[2]300。
第359旅及第7师进军北满后,北满军事力量大增,剿匪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基于剿匪战场特点和敌我力量对比,陈云在指导部队作战时特别重视“兵力须使用于必要时间和地点的决定环节上”,以求得最大效益。1946年上半年,他主持制定了部队的主要作战方针:在敌强我弱的客观条件下,应广泛运用运动战和游击战,诱敌深入,待敌分散之时,力求以优势兵力各个消灭敌人,最终达到保卫根据地的目的,同时也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2]311。
在剿匪过程中,陈云特别重视部队的战时物资给养情况,强调各省工委要将战时部队冬装的补给作为政治任务,要教育部队预防并避免战时冻伤减员的情况发生。为使部队在到达剿匪战区时能够“统一计划,配合各原有力量彻底肃清顽匪,以便建立根据地”,陈云要求各省工委将剿匪的战斗情况及时、详细报告,以便上级作出决策和部署。到1946年5月,北满土匪总体上被击溃,大股土匪基本被歼灭。
剿匪斗争锻炼和壮大了人民武装,使许多地方部队、二线兵团整建制转为主力部队,为解放战争前线及时输送了优良兵力。剿匪斗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企图利用匪乱破坏根据地建设,以配合其军事进攻,最终独霸东北的阴谋,使北满地区各级政权牢牢掌握在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手中。
三、领导机关撤出大城市,
制定根据地经济政策
根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国民党要求苏军将战后控制的东北地区交由国民政府军队接收管辖。依此,苏军对中共和人民军队在东北的活动予以限制,要求中共党政军机关及武装部队全部撤离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城市。
1945年11月20日,陈云主持召开中共北满分局松江省工委、省军区和哈尔滨市委联席会议。会议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部署了创建北满根据地的任务,讨论研究了如何回应苏军要求党的机关及部队撤离等问题。会议认为,哈尔滨市东部的宾县属半山区,进可攻,退可守,中共党、军机关撤退到此地比较合适。同时,会议还确定了今后的中心任务为依靠群众,艰苦斗争,创建包括中小城市与铁路支线在内的广大农村根据地。
22日,陈云致电林彪、彭真,指出:“我们的方针仍是将主力部队及军事干部分散到各个县,放手发动群众并组织群众武装,肃清反动力量,建立政权。在城市内也是要力求争取广大群众,孤立国民党,为将来重入哈尔滨创造有利条件。”撤出哈尔滨之前,陈云召集松江省委和哈尔滨市工委有关人员开会,布置了军队撤出哈尔滨后的各项工作。指示党的干部退出滨江省政府,除少数人外一律转入地下,军队部署在哈尔滨市外围积蓄力量,随时准备转入反攻。
中共北满分局和松江省工委等各机关进驻宾县后,宾县的生活物资供应出现紧张。一些不法商贩投机倒把,致使宾县城内物价高涨。为减轻群众负担,陈云着手制定合理经济政策。1946年2月18日,北满分局召开经济工作会议,陈云综合大家的意见,提出稳定经济的实施办法,解决了宾县城内生活物资紧张的问题。
针对根据地支出多收入少、物资匮乏、财政困难的情况,陈云提出紧缩开支、提倡节俭,财政收入应主要以没收敌伪的资财以及税收、公债、公粮、发行钞票、开展贸易为主,并强调要努力搞好生产。2月22日,北满分局《关于目前解决财政问题的几点意见》提出:第一,妥善保管征收来的救国公粮,以便将来进行对外贸易,解决财政困难;第二,清算和搜集敌伪资产,恢复和发展工矿业,征收必要的税收;第三,暂时不宜发行大量纸币,以免通货膨胀。这些措施的实施,为解决当时的财政困难、建设革命根据地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日后中共掌握政权后发展东北经济提供了有益经验。
四、发动人民群众,
推进反奸清算与土地分配
发动群众是创建北满根据地的关键所在。1945年11月7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给党内的指示,提出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指出“只有减租和生产两件大事都办好了,才能克服困难,援助战争,取得胜利”[3]1172,强调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12月20日,东北局发出《发动群众是各项工作的决定一环》的指示,强调“反对汉奸、特务、警宪的控告与算账运动,仍然是最容易发动群众的口号”。在东北局号召下,北满分局将反奸反特、清匪反霸,控诉、清算汉奸、特务作为发动群众的切入点。其间,陈云就开拓地、满拓地的分配提出相应政策,指出“在原则上要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同时,地主现有土地一律不动,只进行减租减息,并保证地主的地权”。
宾县期间,陈云根据党中央、东北局的相关指示精神,要求所属各省工委积极发动贫苦群众,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动员群众参与清算汉奸、大地主、大恶霸的斗争。他指出,县委就是民委,民委就是农委,县委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
为做好群众工作,北满分局将马斌派到宾县担任县委书记,带领宾县县委深入农村,初步掌握了农民“要求减租”“要求办汉奸”“凡剿匪军所至,农民盼我驻军”等要求。陈云及时向东北局报告宾县县委实质上变成农民委员会的情况,编成《宾县农运经验》小册子,并总结马斌群众工作经验,在北满地区进行推广,对创建东北根据地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陈云领导的反奸清算斗争取得很好成效。1946年5月,哈尔滨掀起以工人、贫民为主体的清算大配给店斗争。6月,仅三十六棚地包分区,就清算出230余万元,最贫户每户分得3000元。反奸清算斗争震慑和打击了反动势力,削弱了城市与农村的封建势力,瓦解了国民党在东北的社会基础,维护了北满地区的社会安定,稳定了群众的生活秩序,使群众获得了实际的经济利益,提高了工人、农民地位,扩大了党的影响。
在总结宾县群众动员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陈云提出将北满建设成为全东北的大后方、最巩固的根据地的三大任务,即继续积极主动地肃清残匪,把发动群众看成一切工作的根本,使北满成为兵源及练兵的基地。他下派干部开展群众工作。1946年3月至5月,宾县工作队下乡发动群众,将2.46万亩开拓地、满拓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7月,东北局扩大会议召开,陈云为会议起草的“七七决议”突出强调要发动群众参战,指出“创造根据地的主要内容是发动农民群众,要尽可能的组织多种形式的人民武装,促使农民积极参与到东北自卫战争中的各项工作中”。为贯彻会议精神,他亲赴各地检查指导,充分发动群众,壮大主力部队。
五、指导夺取中心城市,
巩固革命战略后方
(一)指导夺取中心城市
1946年3月,李兆麟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于哈尔滨后,陈云亲自领导和处理哈尔滨市各项工作,同时指示省市领导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艰苦卓绝的战斗经历,扩大党的政治影响。
4月23日,苏联红军开始撤离哈尔滨。27日,陈云、高岗、张秀山、冯仲云等从宾县来到哈尔滨郊区,召开党政军联席会议,部署各部队进攻哈尔滨的任务,确定行军路线,商讨有关进驻事宜。28日,解放哈尔滨的战斗打响。按照计划,东北民主联军迅速向指定地点攻击前进,在战斗中共歼敌500多人,顺利解放了哈尔滨市。陈云等领导同志率领中共北满分局、军区和松江省党政军机关进入哈尔滨市区。
哈尔滨市解放后,为尽快稳定城市秩序,保证经济迅速恢复发展,陈云决定从松江军区机关抽出一部分军政骨干人员,组成哈尔滨市卫戍司令部,对哈尔滨市实行军事管制。随后,陈云将战斗力较强的朝鲜义勇军第三支队调回哈尔滨,负责市区重要设施的警卫任务。由此,哈尔滨卫戍部队增加到3000余人,对维护城市治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为稳定市场、安定人心、改善市民生活,陈云等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如禁止买卖黄金、鸦片,取缔投机倒把、非法集资和流氓罢市,规定交易只允许使用东北银行币等。他们组织有关部门和干部,紧急调运和抛售340多万斤粮食和大批木材、煤炭等物资,有效平抑了混乱的市场物价。陈云提出的管理大城市的具体措施,对解放战争后期大城市的接管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二)制定起草“七七决议”
1946年6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东北根据地方针的指示,要求东北局仍应以运动战和游击战相结合的战术策略,继续在中小城市及广大乡村建立根据地,并要做打持久战的准备。东北局根据指示精神,在哈尔滨召开东北局扩大会议,详细分析国际、国内尤其是东北地区的形势,总结近一年来创建东北根据地的经验教训,进一步统一了中共中央对东北工作方针的认识,具体研究了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任务。
7月7日,会议讨论通过了由陈云起草的《关于形势与任务的决议》(简称“七七决议”),肯定了近一年来东北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正确估计了建立东北根据地的有利条件,也指出了工作中的不足。决议从六个方面部署了日后东北工作的主要任务:第一,克服和战问题上的混乱思想,准备以长期艰苦斗争取得和平;第二,坚持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正确方针;第三,明确当前斗争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和保卫东北解放区和东北人民在经济、政治、军事上的民主与自由;第四,民主联军的作战原则是力求消灭敌人;第五,适应长期战争和创造根据地的方针,要适时地规定各种政策,及时交流并总结各地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干部能力;第六,鼓励并积极促使干部下乡,克服干部中的错误思想。“七七决议”使毛泽东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得到了进一步落实,是四平失守后对在北满建立根据地经验的正确总结,确定了党在东北的正确方针,对统一东北地区全党全军思想、转变东北局势具有决定性意义,使东北根据地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结语
在决定东北前途命运的历史时刻,陈云以丰富的实际斗争经验,认真分析研究当时国内国际形势,为实现中央战略方针的转变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在创建北满根据地过程中,陈云以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和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赢得了党和群众的称赞。北满分局在陈云领导下,按照党中央战略部署,贯彻执行正确工作方针,在北满制定的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保护工商业、稳定金融财经、管理交通等方面的政策,促进了根据地经济的发展,有效发动了群众,壮大了人民军队,为整个东北的解放提供了经验借鉴。经过8个月的工作,我党我军在北满掌握了主动,稳定了局面,使北满地区成为解放战场东北根据地的战略大后方,为全东北的解放打下了坚实基础。
注释:
[ 1 ] 习近平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6-13(2).
[ 2 ] 陈云.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3 ]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李大钊与哈尔滨红色交通站的建立研究”(21DJB052)
编辑/董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