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佼佼者,发展迅速且潜力巨大。基于这一产业背景,旅游管理专业应运而生,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分支,并在管理学大类中排名第9,显示出其广阔的就业前景。本文旨在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要求切入,深入剖析当前的市场就业形势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旅游管理;就业形势;发展趋势
近年来,旅游业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态势,在拉动城市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就业以及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旅游业俨然成为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以此为背景,旅游管理专业应运而生,在旅游业发展及市场化管理中,发挥着良好的推动作用。而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壮大,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发展趋势也开始备受关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要求
旅游管理专业是高职旅游类专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专业,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是旅游策划、旅游景区管理、旅行社管理等。当前旅游业不断发展背景下,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就业能力要求,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优化,切实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以此来确保其在毕业后能够快速进入工作岗位。
为了保障研究结果的合理性,采用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互配合的方式来获取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整理结果,然后围绕结果分析高职旅游管理人才的就业能力要求。
高职旅游管理人才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职业素养是众多企事业单位最为重视的能力之一,这主要是因为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核心,对员工的职业素养有着特别的重视。尽管用人单位对职业技能的初始要求看似不高,但这主要是因为它们普遍认为员工在入职后需接受系统的职业培训,因此对其入职前的职业技能并没有设定过高的门槛[1]。
在职业素养维度上,用人单位普遍将人才的心理素质置于重要位置,特别关注其挫折抵抗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这个角度出发,旅游管理人才要想适应多变的工作环境,确实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专业知识维度上,用人单位更加关注旅游基础知识的掌握、旅游资源的了解以及产品运营的能力,这些都是旅游产品开发和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而在职业技能维度上,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是专业讲解能力,将其视为行业优秀人才能力的重要体现。此外,随着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用人单位也期望旅游管理从业人员能够掌握多元化技能,以适应产业不断升级的需求。
二、旅游管理专业市场就业形势
相对于普通的旅游专业学科,旅游管理专业有着更广的覆盖面和更加专业的知识,能够很好地适应旅游业发展中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已经不再是以往单纯地对旅游某个层面进行学习,开始体现出了更强的综合性,集成了旅游、住宿、餐饮、历史、咨询等,学科本身的实用性,也决定了其知识的多样性及复杂性。旅游管理专业更加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2]。
(一)就业现状
当前,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从事旅游管理相关的工作,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超过95%,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8%,专科生就业率超过90%。同时,伴随着旅游市场的扩大及多元化发展,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二)就业前景
在国内,各大城市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旅行社和酒店的数量持续增长,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日益增长的就业机会。同时,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许多国际知名酒店集团和旅游公司纷纷进驻中国市场,进一步丰富了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在国外,受全球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影响,众多国际旅游企业和相关机构为了增强竞争力,开始积极寻求具备跨文化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有机会进入国际知名酒店或跨国旅游公司工作,实现职业生涯的国际化发展[3]。
此外,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领域也在不断拓展。除了传统的旅行社和酒店外,毕业生还可以涉足旅游营销、旅游策划等新兴领域。在双创(创新和创业)的浪潮下,毕业生还可以尝试自主创业,如开设特色民宿、旅游咨询公司等。同时,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旅游电商或在线旅游规划也成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就业方向。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丰富的就业领域,为毕业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然而,我们也应认识到,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市场是动态变化的,毕业生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在逐渐增大。因此,为了顺利进入心仪的岗位,毕业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以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三)就业方向
从目前来看,旅游管理专业市场就业的方向包含了几个方面:
1.旅游企业
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企业的数量持续增长,对旅游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以到旅游企业就业,负责预订、接待、销售、导游等工作。
2.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同样是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一个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景区从事规划、运营、管理、营销等一系列相关工作。最近几年,全域旅游概念提出,景区之间逐步实现了互通互联,旅游行业变得更加智能化和信息化,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景区有着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与此同时,不少旅游景区都属于事业单位,员工拥有事业编制,这也使得不少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最终会选择考取事业单位,虽然薪资水平一般,但工作相对稳定,福利待遇也较好[4]。
3.旅游餐饮业
旅游餐饮是旅游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产业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以到酒店、餐饮企业以及旅游交通等部门就业,符合餐饮企业的运营管理、品牌策划、产品营销等工作。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休闲旅游和餐饮旅游等新业态开始越发受到人们的青睐,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在相关领域有着更多的就业机会。
4.旅游咨询公司
旅游咨询公司可以为旅游企业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如旅游投资、旅游规划、市场调研等,从事的工作主要是旅游策划、旅游咨询等。
5.旅游教学
除去进入旅游行业工作,也有不少毕业生在深造后,进入到高职或者中职院校,从事旅游教学工作,在市场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这同样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就业方向。
6.后勤服务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以考虑进入到旅游相关的后勤服务领域工作,如保险、物流、人资管理等。在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旅游后勤服务领域同样需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支持,其能够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7.自主创业
近年来,旅游行业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也带来了大量自主创业的机会,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而言,在专业素养的支持下,具备相比普通旅游企业更加敏锐的触觉,能够及时察觉行业发展风口。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自主创业。
三、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趋势
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在未来的发展中,旅游管理专业必然会越发强调人才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深度结合,培养出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另外,在国内旅游市场进一步开放,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具备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需求越发强烈。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旅游行业发展迅速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意识的增强,旅游行业在最近几年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达到了14.19亿,同比增长16.7%,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52万亿元,同比增长17.0%,并且首次超过了2019年同期,标志着旅游业的全面复苏。这样的背景下,旅游行业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整体向好。
(二)实践能力更受青睐
在以往的发展中,旅游管理专业往往过分强调理论知识教育,将扎实的理论知识视为首要之重。然而,随着新环境的变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产生了显著变化,单纯的理论知识已难以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如今,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具备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毕业生。
鉴于此,旅游管理专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针对教育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具体而言,应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学生将能更好地适应旅游市场的发展需求,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5]。
(三)学科融合趋势明显
以往的旅游管理专业包含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规划开发、旅游管理服务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是在教育教学环节,多是将重点放在单一学科内的理论和实践,忽视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伴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和其他学科的融合趋势变得越发明显,如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和景观设计、旅游管理和市MiizU7PKkAszG9A0Mg/ypQ==场营销等,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就业选择。学科的交叉融合能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深度及广度进行拓展,在引入地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方法的情况下,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旅游管理背后的社会、文化、经济因素,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以地理学为例,通过对旅游点的地理信息学分析,能够帮助旅游管理人员准确把握游客的偏好和分布情况,以此为依据实施旅游资源开发,提升旅游资源开发的科学性。
(四)国际化趋势明显
新的发展环境下,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各国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越发密切,以此为背景,旅游管理专业也呈现出了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毕业生更受欢迎。不仅如此,在“一带一路”政策持续推进,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海外就业的机会也会不断增加。
(五)数字化转型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浪潮已席卷各行各业,旅游管理行业也不例外。在未来,旅游管理专业的数字化转型将愈发显著,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不仅能够推动旅游业态的优化升级,还能显著提升旅游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这种转型将助力旅游业在数字化时代取得更加繁荣的发展。
(六)文化旅游
在全球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的背景下,文化旅游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加强对文化旅游的研究,做好本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适应人们的文化旅游需求,推动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
四、结语
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良好,发展趋势积极向上,是未来数年内的管理领域的热门专业。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壮大,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高职院校在开展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切实做好市场调研分析,明确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做好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调整优化,推动旅游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科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综合素养,确保学生能够满足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能力要求,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为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曹小曼.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以G县为例[J].现代农村科技,2024,(06):107-109.
[2]刘佳,王海凤.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乡村旅游地居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机制研究[J/OL].旅游科学,1-18[2024-06-06].
[3]吉胜男.旅游管理市场就业问题分析[J].今日财富,2022,(01):133-135.
[4]林晓敏.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开发[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1):62-66.
[5]詹艳杰,方成元.从就业市场需求看旅游管理本科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构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36(08):107-109.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24年度广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课题: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见习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为例(GXRS-2024-064)〕
(作者简介:廖莎,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