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互联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技术日新月异,商业环境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被看作是塑造企业战略优势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依托价值共创理论,选取互联网企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深入剖析了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独特性质,随后揭示了这些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接下来,本文从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及价值实现这四个维度,系统地构建了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施路径,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研究不仅丰富了价值共创理论,还为互联网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价值共创;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一、背景
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3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提到202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至77.5%。众多的网民组成了我国强大的消费市场,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商业模式创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新兴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的出现,为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赋予了强大技术力量。
整体而言,我国互联网行业总体收入在过去几年里虽出现波动,但总体发展趋势向好。2023年我国大型(指收入500万元以上)互联网企业业务总收入为17483亿元,增长率达到19.83%,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推动了价值创造模式的转变,由企业单方面的价值产出转向与消费者的价值共创。价值共创理论强调,价值创造是一个多方参与的集体行动,在价值链中共同创造价值、优化决策,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和传递客户价值的重要方式,它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方向、顾客需求和盈利逻辑。从价值共创的角度来研究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有助于互联网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与整合,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进而增加企业价值。
二、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特点分析
(一)以顾客需求为导向
价值的产生源于客户的需求。企业应根据客户需求来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真正抓住市场机遇并挖掘客户潜力。互联网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及时确定目标客户群体,并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以及潜在需求。与其他创新形式不同,这一特性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不仅使企业获得销售利润,还能为用户提供卓越的体验价值[1]。
(二)重塑产品服务价值
首先,互联网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精准的用户需求识别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研究等手段,深入了解和捕捉用户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需求。只有真正了解了用户的需求,才能提供符合市场期待的产品和服务。其次,互联网企业应不断丰富和创新服务形式。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优化,通过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同时,追逐技术跃升也是互联网企业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企业必须保持敏锐的市场触觉,及时跟进并应用新技术,以持续强化自身的竞争力。除了以上几点,互联网企业还需从多角度推广产品,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方式,打造品牌优势,进一步提升核心商品的销售能力。
(三)多方积极参与合作
信息的实时传递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加剧了互联网企业间的竞争,同时也为这些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合作机遇。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互联网企业必须认识到,单打独斗已不再是明智之举,与产业链内部的企业进行合作才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互联网企业可以利用外部资源来弥补自身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还能提高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和创新能力[2]。同时,多方积极参与合作还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加强行业内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市场挑战,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四)打通多元销售渠道
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今天,线上线下渠道融合的经营模式已成为企业营销的新常态。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打通多元销售渠道是提升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的关键举措。
线上平台具有覆盖广、传播快、互动强等优势,可以帮助企业迅速扩大商品或服务的覆盖面。通过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的实时信息获取、统计及分析能力,互联网企业可以实时监控各环节的业务情况,准确追踪目标群体的消费偏好和趋势,从而及时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然而,线上销售并不能完全替代线下实体零售。线下实体零售在信息展示、产品体验、即时服务等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因此,互联网企业应根据线上提供的数据支持和营销策略,在线下建设沉浸式的体验服务场所,让消费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产品、感受服务,从而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忠诚度。
通过打通线上线下的多元销售渠道,互联网企业可以实现市场的全面覆盖和消费者的全方位服务,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三、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价值主张滞后
一方面,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理念本应将客户放在首位,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互联网企业未能明确划分客户群体,导致发展方向模糊。若对目标市场把握不准或过于局限某一市场,皆有可能错失潜在客户,从而降低企业的收益;另一方面,在经济调整期,互联网企业产品和服务若无法获得市场认可或技术选择失误,都可能导致巨大损失,从而限制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因此,互联网企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新产品服务升级,打造多元服务策略,塑造核心竞争力[3]。
(二)价值创造空间局限
许多互联网企业都在技术创新方面遇到困难和瓶颈,无法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后续的创新和研发会受到很大限制,从而影响到整个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因此,互联网行业要在核心技术和关键业务上进行创新,在细分领域率先突围,不断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创造新的价值空间,才能彰显出持续的竞争优势。
(三)价值传递受阻
许多互联网企业可能会忽视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的融合问题。一部分互联网企业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在经营过程中未能突破时空束缚,引导消费者参与线上交易。而一部分互联网企业过于侧重线上,忽略了线下的重要性,导致有消费意向的顾客或寻求合作的伙伴未能与他们建立进一步的联系和沟通。同时,很多互联网企业忽略了跨界合作的优势,未能与不同领域的企业或专业人士进行业务、技术等方面的交流,无法产生经验和技术的冲突和碰撞,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思维难以激活[4]。
(四)价值获取引发风险
较多的互联网企业在初创阶段往往通过融资来维持运营,收入来源单一,在战略上过于依赖个别业务,从而忽视了多元化和创新的机会,限制了长期增长的潜力。同时互联网企业存在成本控制欠缺的问题,这意味着互联网企业可能没有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其运营成本,导致利润率下降或亏损。由于互联网企业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或充足的客户群体,其盈利水平无法得到保障,现金流运作出现困难。此外,片面追求收益、库存管理不合理等也可能引发财务风险。
四、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
(一)价值主张方面
基于价值主张的商业模式创新可通过目标市场、产品、服务定位等创新实现,互联网企业需具备快速完成数据操作的能力,深度挖掘客户和潜在客户需求。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对客户服务体验、消费心理等数据进行分析和洞察构建,捕获客户对企业产品服务的评价、提及量,了解消费者对互联网的满意度和抱怨点,快速消除负面舆论,提升形象。既引导用户促进消费,又可以培养用户忠实度和信任感,既降低了获取客户的成本,又减少了用户流失[5]。
(二)价值创造方面
互联网企业需整合核心资源与关键业务,通过企业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网络的创新发展,实现价值创造层面的商业模式创新。在互联网企业内部价值链里研发是起点,即提升产品与服务相关技术和竞争力,确立价值链环节的优势,从而实现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创新。在互联网外部价值链方面,通过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客户之间的交互和协作,建立紧密的战略同盟关系,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
(三)价值传递方面
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在价值传递方面的创新,关键在于充分利用互联网外部联系网络,构建更加完善的战略合作体系和价值网络,并持续优化企业的价值链,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实现价值的安全高效传递。企业可以通过与各类外部合作伙伴建立紧密的联系,构建起完善的战略合作体系。这不仅能够拓展企业的价值链,将传统的生产商、供应商、分销商、销售平台等关系网络扩展至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还能够建立起更加广泛和紧密的价值网络。另一方面,价值传递创新需要重塑企业的价值链。互联网企业需要打破传统的单向价值传递模式,从被动接受消费者需求转变为主动创造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趋势,并据此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持续优化和创新。
(四)价值实现方面
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既可以帮助互联网企业提前洞察市场动态,发掘新的盈利机会,又能够精细管控各项成本,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互联网企业要将新兴技术融入新型商业模式中,提高平台智能化水平,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此外,除了大数据分析,互联网企业在价值实现方面还需要注重整体运营效率的提升。比如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产品研发效率、改善客户服务等,都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重要途径。只有在价值链各环节持续优化管理方式,互联网企业才能真正实现持续盈利,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五、结束语
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能够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决策效率,增强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然而我国大部分互联网企业仍存在商业模式创新意识缺位,没有真正发挥企业商业模式的价值转化功能。因此笔者建议,互联网企业应加快转变传统商业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提高客户黏性,优化产品和服务,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同时要注重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整合产业链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1]应航,向永胜,魏来,潘佳妮.盲盒经济下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研究——以泡泡玛特为例[J].时代经贸,2021,18(09):23-25.
[2]张新民,陈德球.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商业模式、价值共创与治理风险——基于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2020,36(05):74-86+11.
[3]江积海,李琴.平台型商业模式创新中连接属性影响价值共创的内在机理——Airbnb的案例研究[J].管理评论,2016,28(07):252-260.
[4]罗珉,李亮宇.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01):95-107.
[5]张帆,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2022(6):139-141.
〔基金项目:2022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题目,大数据能力驱动下高新技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及实现机制研究(2022SJYB1231)〕
(作者简介:乔盈,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讲师。周凡祺、王宇洁,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