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研究

2024-09-02 00:00:00顾亚
中国经贸导刊 2024年8期

摘要:文章旨在探讨光伏组件建造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的核心要素及其应用方法,通过对市场、行业、项目可行性、投资决策方法、风险评估等多个维度的综合分析,提出一套系统的项目投资决策支持框架。笔者在文中主要阐述了投资决策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步骤和分析工具,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该框架的有效性,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套实用的决策支持体系。

关键词:光伏组件;项目投资;投资决策分析

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可持续、低碳化转型的步伐加快,太阳能作为丰富、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其开发利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光伏技术,尤其是光伏组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下降,成为推动太阳能电力从辅助能源逐渐成为主流能源选择的关键[1]。在此背景下,对光伏组件项目的投资决策进行深入分析,不仅对于促进能源行业的绿色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企业把握未来能源市场机遇、规避风险的重要依据。

本研究旨在通过综合分析当前光伏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技术革新、政策导向及经济可行性等多个维度,为光伏组件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全面的参考依据。通过案例分析,笔者期望能够清晰展现光伏组件项目的投资价值、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助力决策者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更加精准、前瞻的投资决策,共同推进全球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一、光伏组件项目投资决策分析框架

(一)光伏组件项目投资市场与行业分析

1.全球能源转型需求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和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追求,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加速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减少化石能源依赖,增加清洁能源比例。太阳能是最丰富、最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光伏行业因此成为实现这一转型的关键领域,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2.政策支持与激励措施

各国政府为促进光伏行业发展,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包括补贴、税收优惠、上网电价(FIT)、绿色证书制度等,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光伏项目的投资和安装。例如,欧盟提出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40%,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些都为光伏行业创造了巨大的政策性市场需求。

3.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

光伏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和生产成本的大幅降低,使得光伏发电成本在很多地区已经接近或低于传统化石能源,实现了“平价上网”。这极大提高了光伏电力的市场竞争力,拓宽了其应用范围,从大型地面电站到分布式屋顶光伏,市场需求多样化发展。

4.储能技术的配套发展

随着储能技术的进步和成本降低,特别是锂电池技术的成熟应用,有效解决了光伏发电间歇性的问题,提升了光伏电力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刺激了光伏市场的增长。

综上所述,光伏行业市场需求的增长受到全球能源转型趋势、政策支持、技术创新、成本下降以及储能技术发展等多重因素的驱动,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光伏行业的市场需求预计将持续

扩大。

(二)光伏组件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

1.“碳中和”大背景下的光伏组件需求提升

受益于全球市场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推动,全球光伏组件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在“双碳”目标下,我国光伏组件环节产业规模也保持了较快增长,随着国内装机规模增长,以及全球市场需求增长,光伏组件整体需求进一步提升[2]。

2.响应市场需求,推动组件产品技术提升

随着光伏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下游市场客户对光伏组件产品的技术创新需求日趋增大,对降低光伏平衡系统成本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由于光伏发电系统容量设计优化难度较大,逆变器、支架等材料成本降低有限,光伏发电系统的降本需求主要通过提升光伏组件功率和规格来实现BOS成本摊薄,因此市场对高效率组件有着强烈的需求。

3.技术可行性分析

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与积累,光伏技术在产品应用过程中不断升级,且经过多年在技术上的持续投入,市场上拥有了成熟的N型硅棒、TOPCon电池量产技术及N型光伏组件生产技术,项目投资成本可控、方案可操作性强,具备量产优势。

(三)光伏组件项目投资决策方法

项目投资决策的财务评价是评估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的关键步骤,主要通过财务指标来衡量。这些指标帮助投资者和决策者从不同维度理解项目的盈利能力、投资回报情况。以下是常用的项目投资决策方法:

1.净现值法

净现值(NPV)是指未来现金流折现后的总和减去初始投资的成本。从财务角度看,如果NPV为正,意味着项目的预期收益超过成本,为投资者创造了额外的价值,该项目是可行的。反之,如果NPV为负,则表示项目的预期收益低于成本,项目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通常,投资者或企业会比较不同投资机会的NPV值,选择NPV最大者进行投资。

选择合适的贴现率是使用NPV法的关键,因为它体现了对风险的考量和资本成本。较高的贴现率意味着对未来现金流的折现更为严格,适用于风险较高或资本成本较高的项目。

2.内部收益率法

内部收益率(IRR)是指使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现金流入现值等于现金流出现值的折现率。IRR大于或等于基准收益率时,项目被视为可行。IRR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直观地反映项目的盈利能力;同时,它便于在多个投资项目之间进行比较。但IRR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产生误导,尤其是在项目现金流发生变化方向时,可能会出现多个IRR,导致决策困难。此外,IRR假设了所有现金流可以重新投资并获得与IRR相同的回报率,这在现实中往往不太可能实现。

3.投资回收期

这种方法关注于资金的流动性,指项目从投资开始到累计现金流达到初始投资成本所需的时间。较短的投资回收期通常被视为较低的风险。对投资者越有利。如果一个项目的投资回收期超过了投资者可以接受的时间范围,该项目可能就不会被采纳。投资回收期法通常作为投资决策的初步分析工具之一,尤其适用于那些关注资金流动性、风险规避程度较高的投资者或项目。然而,在做出最终决策时,应结合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进行综合考量,以获得更全面的项目评估结果。

(四)光伏组件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光伏组件项目作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然而,任何投资项目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光伏组件项目也不例外。以下是对光伏组件项目投资风险的几个主要分析点:

1.政策风险

政府政策对光伏行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包括补贴政策、税收优惠等都可能发生变化。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项目收益预期的波动,是投资光伏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2.技术风险

光伏技术快速迭代,新产品的推出可能使现有设备迅速过时,影响其效率和经济性。同时,技术故障或质量问题也可能导致维护成本上升,影响项目整体回报。

3.市场风险

包括电力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加剧、光伏组件价格波动等因素。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可能影响项目的销售价格和市场份额,从而影响收益。

4.融资风险

光伏项目通常需要较大的初期投资,融资成本和条件直接影响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利率变动、贷款条件收紧或融资渠道受限都可能增加项目的财务压力。

企业在决策前应进行详尽的市场调研、技术评估、政策分析,并制定灵活的应对策略。同时,建立良好的政企关系、选择信誉良好的合作伙伴、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制定合理的财务规划及风险管理措施,都是有效控制风险、保障项目成功的关键[3]。

二、案例分析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拟自建厂房及相关配套建筑设施用于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后,可实现新增光伏组件产能8GW/年的生产能力。

(二)项目内容及投资概算

建设投资150861.06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3643.94万元,共164505万元。

(三)项目效益预测的假设条件及主要计算过程

假设宏观经济环境、光伏行业市场情况及公司经营情况没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本项目财务评价计算期11年,其中建设期为9个月,运营期10年零3个月,项目计算期第1年产能利用率15%,第2年及以后各年产能利用率按100%计算。

项目详细测算过程如下:

1.收入测算

本项目产品为太阳能电池组件,面向下游客户销售。N型产品处于推广期,目前市场尚无N型产品可参考的历史价格及未来预测价格,2022年上半年,N型组件销售均价比P型组件高0.15/W,出于审慎考虑,假设N型组件较P型组件溢价0.02元/W,因此本项目N型组件销售价格参考项目测算时点市场的P型组件价格情况,以PVInfolink等第三方机构对达产时点及未来P型组件价格预测为基础上浮0.02元/W的N型组件溢价进行谨慎预测,同时考虑未来供给增加及技术升级影响,销售价格呈下降趋势。

2.总成本费用测算

本项目的总成本费用包括原辅材料成本、燃料动力成本、工资及福利、资产折旧摊销、期间费用等。

①原辅材料成本

通过原辅材料采购价格和材料采购量测算原辅材料成本。本项目所用主要原材料为电池片、玻璃、边框、封装胶膜等,核心原材料电池的采购价格参考项目测算时点市场的电池片价格情况,以PVInfolink等第三方机构对达产时点及未P型电池价格预测为基础上浮0.05元/W的N型电池溢价进行谨慎预测,同时,考虑未来生产工艺进步,预测未来年度采购成本有所下降。其他辅材的采购价格参考测算时点市场价格。

②工资及福利

结合公司的薪酬福利制度及项目建设当地市场工资水平,测算本项目人员工资及福利情况。

③制造费用

资产折旧摊销: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分类直线折旧方法计算,房屋建筑物原值折旧年限20年,残值率10%;机器设备原值折旧年限取6年,残值率10%;软件类资产按5年摊销。修理费: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固定比例进行估算。其他制造费用:按照直接材料和人工的固定比例进行估算。燃料动力费:主要包括水、电等,根据预计消耗量,结合市场价格确定。

④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主要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主要参考历史水平、经营预期予以综合确定。考虑部分组件销售给境外公司并由境外公司最终面向海外市场,预计项目公司实际销售费用金额较小,预估销售费用率为1%;考虑组件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较高,且项目公司作为生产型子公司管理费用率低于公司总体管理费用率水平,预估管理费用率为1.5%,N型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考虑未来亟须加强研发保持技术及工艺优势,预估研发费用率为3%。

3.税金及附加测算

增值税税率为13%,城市维护建设税按实际缴纳的流转税的7%计缴,教育费附加按照应缴纳增值税的5%计取。所得税以利润总额为计税基础,项目实施公司适用税率25%。

(四)项目效益总体情况

项目建成且达产后,净现值为231963.26万元(按10%折现率)预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35.15%,投资回收期(税后)3.89年(含建设期),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且整体风险可控。

(五)项目主要风险及应对策略

1.技术风险及应对策略

光伏技术更新迭代较快,需要考虑后续新技术的发展,充分考虑市场情况,当前TOPCon为市场主流产品,运营期可控。公司需要加大研发投入,追求更高的转换效率和更低的成本,还向着智能化、轻量化等方向发展,以适应更广泛的安装环境和需求[4]。

2.市场风险及应对策略

当前组件行业竞争加剧、产能过剩,光伏组件未来存在价格下跌的风险,从而影响收益。公司需要持续降本增效,防止价格下跌对收益带来巨大冲击[5]。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某光伏组件建设方案背景,对N型光伏组件项目建设方案的效益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项目的效益较高。建议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务必要进行充分的论证,重点包括:(1)市场分析,深入了解光伏市场的规模、增长率、竞争格局、客户需求及变化趋势。(2)技术与生产分析,充分评估项目采用的技术可行性、生产效率、成本控制以及质量保证能力。(3)财务分析,这是投资决策的核心部分,包括预测项目的收入、成本、利润以及现金流。(4)风险评估,识别可能面临的风险,并评估其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应对措施。(5)持续监控与评估,投资决策并非一劳永逸,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绩效监控和评估,及时调整策略应对新情况。

参考文献:

[1]李立国.投资项目评估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赵晶,赵争鸣,周德佳.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现状及其发展[J].电气应用.2007,26(10):6-10

[3]王磊;陈晓东;吴孙阳;李宗佰;王春成.光伏组件项目建设方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及应用[J].太阳能.2007

[4]杨玉龙.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决策分析[J].新型工业化,2022,12(12):11-14.

[5]张金林.新形势下中国光伏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3.

(作者简介:顾亚,北京晶澳太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