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断腕(下)
跟在后面的轮船一艘接着一艘开往江心,仿佛一位位舍生取义的勇士,用自己的身躯阻断敌人的航道。悲壮苍凉的气氛让所有人的心情沉重起来,鲁小花在心中默默祈祷,盼民族崛起,盼中华崛起,盼早日结束这漫长的战争,还祖国和人民以尊严和自由!
很快,“明天号”已经开到了指定区域,杜辉安排人带着几个孩子上了小艇,自己拿着把斧子,进了船舱。
天边已有些微亮,江上的清晨起了浓浓的雾,杜柯怔怔地望着这艘比自己年纪还大些的船,紧紧捏着拳头。
鲁小花拉拉他袖子,道:“杜柯哥哥,别难过了,或许这也是‘明天’最好的归宿呢。船不在了,希望还在,我们还有许多许多的明天呢,你妈妈也希望你和杜叔叔在每个明天都能好好的,不是吗?”
杜柯点点头,眼里含了泪,却倔强地不肯流下来。
又是一声沉重的敲击声,大家明显感觉到“明天号”船身一震,巨轮一点一点沉没,却没见杜辉出来。
杜柯焦急地在小艇上走来走去,鲁小草和项何纷纷劝道:“别担心,叔叔不会有事的。”可随着时间一点一滴过去,船身越来越倾斜,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就在杜柯已经准备带人跳上“明天号”找人的时候,浓雾中终于现出了杜辉的身影。
杜辉带着释怀的微笑,大踏步走出一片浓雾,身手矫捷地沿着悬梯跳上小艇,在大家惊讶的目光中拍了拍杜柯的肩膀:“你老子可不会就这么跟着船沉了,我从前答应过你妈,带她去欧洲吃洋人吃的新鲜玩意儿,她吃不了的那份,我还得替她吃呢!”
杜柯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感动地喊了声:“爸!”
杜辉爽朗地笑道:“船沉了就沉了,咱们也算是为了抗日出了一份力!你们几个小朋友,可别再哭
丧着脸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老杜亏待你们了!走吧,回去请你们到最好的酒店撮一顿,算是给‘明天’送行!”
孩子们欢呼起来,凝重的气氛轻松了许多。
鲁小花终于明白,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记在心上只是徒增烦恼,不如就好好珍藏在记忆中,留下最美好的时光。
这次上海商界沉船的行动,成功阻断了日军航道,也引起了国际舆论的震惊,这样壮士断腕的气魄,和企业家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决心,令人震撼。
沉船事件之后不久,洛婷婷争取到了交大和英国剑桥的交换生名额,决定远赴他乡学习国际法,用法律武器维护父亲的权益。
离别前的最后一次相聚,是在杜柯家的花园里。
鲁小花和洛婷婷自己动手,弄了一桌子形象全无、咸咸淡淡的菜,大家却吃得津津有味、风生水起。杜柯从杜辉的酒柜里偷了一瓶红酒,不停怂恿着大家交杯换盏。
鲁小花第一次喝酒,只觉得这一杯小小的红色液体,竟仿佛酝酿了整个夏天的葡萄香气。
孩子们暂时忘记了战争的苦痛,却染上了离别的悲伤。
鲁小花还记得,洛婷婷流着眼泪念了一句很美很美的诗: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项何准备在学生联合会组织一场关于日本历史的讲座,让爱国青年们多多了解日本,也是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讲课这回事,原本一向是洛婷婷负责,可现在洛婷婷走了,项何自然就盯上了品学兼优的鲁小草。
鲁小草临危受命,连着泡了三天图书馆,又拉着鲁小花和杜柯一起,混到交大的人文学院听了几堂世界史和经济史,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整理出了一套满意的讲稿。
意外的是,鲁小花去听过几堂课,居然上了瘾,非缠着鲁小草带她去医学院见见世面。战争时期,学校的课程并不如平日里紧凑,一等再等,鲁小草终于带着鲁小花听了一位教授讲的《系统解剖学》,直把鲁小花听得两眼放光,心花怒放。
★人物简介:许诺晨
安徽省文联文学艺术院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八届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代表,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四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安徽省青联委员,《艺术界》杂志副主编,安徽大学兼职教授。作品曾获安徽文学奖、两届冰心儿童图书奖,入选中宣部“书映百年伟业”推荐书单,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好书”月榜,连续三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出版物”。致力推广少儿阅读,担任全国数十家书城、学校的“阅读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