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友人离别之思,亦于酒杯中真真切切。皎皎月光下,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送别,亦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纠结,皆是应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规律。山中人家,遇陌生客,却以丰足的鸡豚相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热情开壶,以思念填满,以真心拉近。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于凄凉秋天、枯枝烂叶中,他却吟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仿佛眼前的死寂之景,在他心中却是百花怒放、百鸟争鸣。日光下,他仰望飞瀑吟道“遥看瀑布挂前川”,似逍遥神仙,快活无边。烂漫丛中百花开,他说“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他亦不忘初心,坦白直率地说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追溯于宋朝,翠绿竹林中,一匹马、一斗笠、一点浩然气,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明月下,“花有清香月有阴”,良景甚好。洞庭湖畔,岳阳楼上,遥想千里之外的一位政事沧桑者,却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月夜小屋前,总有一点灯光,又是谁在“醉里挑灯看剑” ?
面对仕途前景,有人以乐观之心面对,有人以拼搏之力追逐,亦有人不为五斗米折腰,怀初心而不改。
天地浩大,万物可爱。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煮茶,悠闲自在。“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抬头是湛蓝天空。因路过竹院,遇到僧人,才“偷得浮生半日闲”。去劳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坐在屋中,见夕阳西下,品茶相聊,相谈甚欢。人与自然的距离,本就是亲密无间的。
现在,我不是古籍,而是我自己——一名少年。
抬眼黑板,垂头书桌,琅琅读书声中,我深知自己的梦想在何方。窗外已是夕阳西下,晚霞满天,辉耀高楼大厦。忽想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之梦想,如今已成现实。
我谨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圣贤志向,鲜衣怒马少年时,我当以少年之拼搏,一日看尽长安花。
老师评
作者构思巧妙,以第一人称来叙述,先想象自己是“一部典籍”,感悟古代圣贤的豁达乐观、忧国忧民;后回到现实,以“少年”的身份抒发爱国热血、少年豪情。文笔典雅生动,能诗善词,意境深远。结尾处,作者祝福祖国盛世,并心怀天下,立志拼搏,可见其坚韧不拔的力量。
(指导教师:殷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