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传统期刊想要在时代大潮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实现融合发展。从内因来看,新媒体的特性决定了它可以快速积累读者和广告客户,而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又为其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未来的期刊竞争,一定是全媒体平台的竞争。如何通过整合资源,结合现代传播技术进行全域传播,走出一条融合发展之路,对传统期刊来说任重道远。基于此,文章对《恋爱婚姻家庭》杂志融合发展之路展开探索。转企改制后的《恋爱婚姻家庭》杂志,一直在融合发展的路上摸索前进。不论是从家庭文化内容生产向家庭文化服务转型,还是扩大数字出版的传播面和影响力,做好主题出版,以核心内容进行扩展,抑或是深化部门融合,培养融合型编辑,都是全社在树立融合发展意识后作出的探索与尝试。从现阶段来看,这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离市场需求、读者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作为一个以讲故事、做服务为特长的融媒体团队,《恋爱婚姻家庭》以讲好中国故事安徽篇、讲好安徽故事妇女儿童篇为己任,服务于时代,服务于读者,服务于市场,尽最大努力提升安徽家庭文化的影响力。
关键词:融合发展;期刊;《恋爱婚姻家庭》;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2-0239-04
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对宣传工作、媒体人作出的重要部署和要求。作为传统媒体,期刊实现融合发展势在必行,这是由期刊的属性决定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期刊要进行全域传播,形成宣传矩阵,占领舆论引导的主阵地。同时,作为商品,期刊还要销售出去,服务于时代,服务于读者,服务于市场,实现融合发展。
(一)融媒体发展背景
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1]。在此之前,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阵地。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2]。我国移动互联网月人均使用时长近160小时[3]。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形式多样、互动性和时效性强的新媒体逐步崛起,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轻松玩转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也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各类文章、发表观点。在这种大环境下,作为传统媒体的期刊,实现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二)期刊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1.传统媒体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011年,为改变报刊市场散、乱、小的情况,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成为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核心工作[4],全国5000多家非时政类报刊开始转企改制[5],进行市场化运作。新媒体的崛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读者、广告、发行渠道都在减少,传统媒体的市场正被新媒体蚕食。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传统媒体被淘汰出局,另一些实力较强的传统媒体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并发展,选择与时俱进,重组优势资源,并与新的传播方式融合。
2.新媒体发展趋势与用户信息消费需求特征
新媒体迅速发展,能够快速积累读者和广告客户,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特性决定的。新媒体覆盖面广,可以将信息传播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而传统期刊发行范围有限。传统媒体时效性不足,即便是夜间排版印刷的晨报,也需要早上才能送到读者手中,更别说出版周期更长的期刊了;而新媒体时效性强,事件发生后现场照片及视频能很快传播开来。过去,传统期刊只能通过线下见面会或编辑部信件、电话、邮件与受众交流,互动成本高、频率少;而新媒体交互性强,可以实现即时互动,同时互动的成本低、速度快、覆盖面广、效果好。
(一)缺乏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6]。但现阶段,期刊在从相“加”到相“融”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在推进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部分期刊特别是地方期刊融合发展流于形式,追求“有了就行”,仅仅把纸质期刊内容原样不动地放到互联网上,美其名曰实现了数字化融合。有的期刊成立了新媒体中心,入驻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但和传统编辑部工作完全是“两张皮”,缺少融合甚至沟通,是两个独立运作的部门。期刊只是在原有采编、发行的基础上叠加了一个互联网出口,看上去好像搭上了新媒体的快车,但与真正的融合相去甚远[7]。
(二)融合效果和预期存在较大差距
一些传统期刊虽然入驻了微博、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但阅读量较少,传播力、影响力远没有达到理想效果。传播渠道是内容的载体,最终能留住读者的还是内容。无论信息传播的介质如何变迁,人们对高质量深度信息的需求都不会改变[8]。如今新媒体内容同质化严重,和读者需求的契合度不高。在网络出版环境下,首先要有用户思维[9],注重市场需求才能形成良性互动。但很多期刊在融合发展中没有实现供需平衡,不了解用户的需求;还有一些期刊为实现转型,把全部精力放在开拓各种新媒体渠道上,忽略了本该是传统期刊优势的内容建设。
(三)把“融合+”当成救命稻草
2015年,“互联网+”概念提出后[10],全国掀起了一股“互联网+”热潮。有些传统期刊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套用“互联网+”概念,把“融合+”当成救命稻草,但融合的对象并非熟悉或主营的业务,最终只能惨淡收场。究其原因,是对融合发展缺乏规划,融合发展方向不明。
(四)缺少融合型编辑
近年来,传统期刊编辑流失的现象越发严重,优秀人才的流失直接影响了融合转型的效果。年轻编辑网感较好,但业务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老编辑在采写编方面能力突出,但在融合转型意识上没有跟上新媒体的步伐。另外,融媒体时代,内容的发布不再局限于传统纸媒,这就要求编辑有较强的内容融合意识和内容创新能力,熟练掌握各种媒介技术,能结合多种媒体平台的传播特性进行融合式、创新式报道[11]。
(五)缺少流量,盈利模式不成熟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流量都是期刊生存发展的关键。过去,传统期刊盈利主要依靠广告、发行,发行市场就是流量,市场向好、订阅量大,广告也就水涨船高。而现在,读者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阅读转移到线上,纸本刊物的订阅量在不断减少,只能从线上争取流量。但目前来看,大部分传统期刊缺少流量,盈利模式也没有因为融合转型发生本质改变。
虽然不少期刊开始实行融合转型,但由于没有流量,能反馈到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广告、发行上的效果并不明显。更重要的是,没有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反哺期刊。实际上,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融合发展需要在硬件、软件上投入大量资金,有了流量,付费阅读、广告收入等才有了可能,有了资金,才能在经营模式上谋篇布局。同样,拥有成熟的盈利模式又会让期刊的阅读市场不断扩大,形成良性循环。
在这个方面,《三联生活周刊》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其每天都有阅读量“10万+”的原创文章,其微信公众号和微博都进入了头部位置,获得了大量的流量,最终建造了自己的互联网阵地,掌握了新的运营方式。
2024年,《今日文摘》《做人与处世》《爱格》《杂文选刊》等纷纷停刊或休刊。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期刊发展,但大多是科技期刊、学术期刊[12],综合性文化期刊只能在融合发展中求生存、要效益。《恋爱婚姻家庭》作为上市30多年的老刊,曾存在于很多70后、80后儿时的记忆里,如今也在融合发展中摸索前进。
(一)从家庭文化内容生产向家庭文化服务转型
随着出版行业的不断转型发展,传统媒体封闭的运作模式被打破,新的传播格局和产业结构形成[13]。期刊如果故步自封,固守传统模式,就只能逐渐被市场淘汰。恋爱婚姻家庭杂志社原为省属事业单位,2013年转制为省属国有独资企业。除了期刊出版,杂志社还涉足文化教育、互联网服务、职业技能培训等领域,销售盈利模式也从单一变为多元。目前,杂志社的自画像是以传统媒体为基础的融合发展的传媒企业。近几年,在转型发展的基础上,《恋爱婚姻家庭》逐步以传统期刊内容为基础,以特色精品活动为抓手,从家庭文化内容生产向家庭文化服务转型。
1.利用新媒体技术乘势而为
恋爱婚姻家庭杂志社目前自有官微3个,并依托自身优势,代理运营了2家省级政务微信、6家市级政务微信、6家县区级政务微信。结合新媒体技术,杂志社承接多场主题宣传活动视频策划与拍摄,包括安徽省妇联“我和我的祖国”快闪视频、安徽省妇联“徽姑娘普法”宣传系列视频等。
杂志社还充分发挥传统编辑的采编优势,承接各类出版项目。2020年,为更好地宣传记录安徽省1362名医疗卫生人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风采,编辑印制了《致敬最美逆行者——安徽援鄂医疗卫生人员抗击疫情纪实》画册。2022年,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展示安徽省三八红旗手(标兵)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奋斗精神和良好形象,策划编辑印制了《巾帼绽芳华——安徽省三八红旗手演讲录》。
2.提升对市场的敏感度
市场的变化反映读者诉求的变化,期刊想要实现融合发展,就要提升对市场和信息的敏感度。家庭教育一直是《恋爱婚姻家庭》的重要内容,也是家长重点关注的对象。编辑对接中小学、高校、科研院所、名师工作室等优秀教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发全媒体内容,包括读本、杂志、音视频微课、直播等。
为进一步了解家长、学校对家庭教育的真实需求,2023年4月,杂志社配合合肥开放大学、合肥市教育局走访了合肥市各县区12所中小学,在全市开展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调研,回收问卷共69723份,并编制《2023年合肥市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调研报告》。同时,编辑以家长普遍关心的家庭教育难题、热点为切口,变学校“端菜”为家长“点菜”,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名师进乡村街道、进社区、进学校,提供普惠式的优质“家庭教育菜单”。在此基础上,围绕“三个注重”拓展家庭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举办、承办大型家庭文化活动,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美好家风宣讲宣传,在全省范围内积累了10多万优质家庭用户。
(二)扩大数字出版传播面和影响力
近年来,数字出版发展势头迅猛,2022年我国数字阅读市场总体营收规模达463.52亿元[14],数字逐年递增。恋爱婚姻家庭杂志社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要求,制定《公司数字出版转型发展规划》和《公司媒体融合发展转型规划》,并成立全媒体运营中心,致力于通过平台、渠道、活动和用户的提升改造,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提升在妇女儿童领域的传播能力,使传播形式更加多样。
2009年之前,恋爱婚姻家庭杂志社就已经有了数字化出版意识。最早是和龙源期刊网合作,然后是知网、博看网。数字版权合作,一方面能扩大杂志社的传播面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其获得收益。另外,杂志社承接了安徽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文化惠民工程“安徽数字农家书屋”的建设和运营工作,并成立安徽恋爱婚姻家庭文化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完成全省15445家农家书屋的数字化建设,平台用户达30.6万人,全省年度总借阅人数为573.5万。
(三)做好主题出版,双管齐下拿效益
新时期的主题出版,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和拓展。当前,主题出版已成为学术出版、教育出版、大众出版之外的第四种出版形态,成为出版机构年度选题规划的重要议题和主要抓手[15]。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恋爱婚姻家庭》紧扣时代主题,出版了《为了总书记的嘱托,为了大别山母亲的期望》大别山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主题专刊,系列报道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大别山革命老区的足迹和殷殷嘱托,回顾了革命先烈的大别山小康梦想和新中国成立后大别山儿女建设家乡的历史印迹,全景展示了作为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大别山革命老区,以“基因红”为底色,以“生态绿”为主色,发展多种产业,汇聚政策红利、扶贫干部的付出和大别山儿女的实干,描绘出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多彩画卷。专刊受到安徽省乡村振兴局、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的高度肯定,在广大读者中引发强烈反响,成为中宣部“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主题宣传资助项目,并获得安徽省级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精品出版奖励。
在日常工作中,编辑也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创业奋斗等各赛道涌现的优秀人物、典型案例,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故事折射大时代。
(四)以核心内容进行扩展,推进“融合+”
2023年构建新型婚育文化的倡议在全国得到积极响应。《恋爱婚姻家庭》很多栏目设立的初衷就是加强对青年人“三观”的引导,讲好新时期美好爱情、幸福婚姻、和谐家庭的故事。但只是内容传播还不够,要结合线下活动,推进“融合+”,才能解决年轻人当下的痛点。2024年初,安徽省暨合肥市青年人才交流交友首场活动在中安创谷科技园举行。来自科大讯飞、国轩高科等专精特新企业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200余名青年人才浪漫相约。
早在2019年,恋爱婚姻家庭杂志社就瞄准这块市场,以青年婚恋为目标,创新服务方式,搭好“情感留人”平台,写好“情感聚人”文章,做好“情感暖人”事业,切实帮助广大单身青年解决婚恋交友的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引领他们在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伟大事业中扎根安徽、奉献合肥。目前,恋爱婚姻家庭杂志社已成功举办、联办相亲交友活动近百场,累计参与人数上万,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也为杂志社转型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五)增强部门融合,培养融合型编辑
编辑是期刊的第一生产力,期刊融合说到底要靠编辑来完成,增强编辑的融合意识,培养融合型编辑,显得尤为重要。自全媒体中心成立以来,恋爱婚姻家庭杂志社就有意识地将纸质杂志和新媒体相结合,加强传统编辑和新媒体小编的互动。接受能力更强、转型更快的传统编辑还承担了部分新媒体工作,一方面把编辑部严格的“三审三校”流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带到全媒体中心,另一方面把新媒体技术、新媒体语言等带到编辑部。这不仅加强了部门间的沟通交流,还对培养融合型编辑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市场的变化、供需矛盾的变化、发展趋势的变化让期刊人不得不与时俱进,创新内容生产方式,拥抱新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摸索多年,恋爱婚姻家庭杂志社全员融合发展意识有所增强。不论是编辑,还是经营管理人员,都笃信只有融合发展做好了,才能迎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未来,《恋爱婚姻家庭》将继续立足内容,在把内容做精做强的基础上,将服务向周边不断延伸,使内容和服务更好地融合。
参考文献:
[1] 《融合元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年度报告(2014)》出版座谈会举行[N].人民日报,2015-05-19(04).
[2] 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4-03-22.
[3] 温婧.中国互联网核心趋势年度报告发布:12.24亿用户每月上网160小时[EB/OL].北京青年报客户端,(2023-12-19)[2024-01-22]. http://t.ynet.cn/h5/34914549.html.
[4] 杨春兰,黄逸秋.难中求进坚韧攻关: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阶段性成果综述[J].传媒,2011(11):11-14.
[5] 杜丁.非时政类报刊将全面转企[N].文摘报,2011-05-17(02).
[6] 习近平谈媒体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EB/OL].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8-08-22)[2024-01-25]. 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8/0822/c40606-30244361.html.
[7] 秦亚堙.如何改变“伪融合”:从报纸采编实践入手谈新媒体融合[J].科技传播,2018(5):34-35.
[8] 姜华山.只有夕阳媒体没有夕阳新闻[J].企业观察家,2014(6):52-53.
[9] 周明燕.媒体融合发展中的用户意识[J].西部广播电视,2018(6):16.
[10] 姜奇平. 2015年互联网总结及2016年互联网展望[J].互联网周刊,2016(1):28-31.
[11] 王鑫哲,覃艺淋,吴静涵.媒体融合,纸媒人如何克服“本领恐慌”[EB/OL].南方传媒书院,(2020-07-09)[2024-02-06].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8194576.
[12]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EB/OL].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06-23)[2024-02-21]. https://www.nppa.gov.cn/xxfb/tzgs/202106/ t20210623_666272.html.
[13] 黄晓朦.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125-128.
[14] 尹琨.我国数字阅读市场总体营收规模超463亿元[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3-04-25(A2).
[15] 金鑫荣,还星.促进学术成果与主题出版有机融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5-13(A6).
作者简介 王茜,编辑,安徽恋爱婚姻家庭杂志社有限公司下半月刊执行主编,研究方向:融合发展、网络与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