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融媒体教材建设策略探究

2024-08-28 00:00:00魏小玲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2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理念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传统的纸质教材由于内容展示方式有限,版面设计较为正式,且附加的学习资源主要依赖光盘或USB设备,已经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教育需求。而融媒体教材立足于纸质教材,辅以多样化的数字教育资源,打造出“纸质书+融媒体”一体化的新型教材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教科书的教育效率,促进了跨学科交流与发展,能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文章采取文献研究法,结合高职融媒体教材的概念,分析建设融媒体高职教材的现实意义,阐述高职融媒体教材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高职院校融媒体教材建设策略。文章认为,在高职院校融媒体教材建设中,还存在教材理念亟待革新、体制机制仍需完善、复合型人才亟须培养、教学模式的适应性不足等问题,须把握教材编写要素,优化教材开发流程,编辑应转变身份,提高综合素质,构建与现有教育模式相辅相成的智能服务框架,才能推动高职院校融媒体教材更为科学、合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融媒体教材;建设;编写;要素

中图分类号:TP3-4;G7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2-0235-04

一、引言

高职教材作为传播学术知识和教学规范的关键媒介,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桥梁,为提升人才培育质量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高等教育制度是教育系统的先导,应在加速推进高素质教育系统的进程中处于领先地位。科技进步浪潮下,高职教材建设经历深刻变革,线上教学的广泛应用推动高职多媒体融合教材快速发展,进而推动“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深化。

二、高职融媒体教材的概念

高职融媒体教材是一种创新的教育资料形式,结合了传统的纸质教材和先进的数字媒体技术,其核心理念是运用各种媒介的特性增强内容的表现力。为全面激发教师的教学活力,并响应学生对数字化和个性化学习的追求,一种创新性的教材设计应运而生,目标是专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打造深度学习平台。这种教材巧妙融合了文字叙述、视觉艺术、漫画插图、声音记录、动态视频,甚至引入了前沿科技,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以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知识。其不仅承载了科技进步的文化内涵,还通过多维度的交互体验,丰富了学习路径,高度契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方式,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兴趣[1]。

三、高职院校建设融媒体教材的现实意义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发生变化。作为主要的教科书使用群体之一,职业院校学生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为更多依赖电子屏幕,而较少使用纸质书籍。

因此,高职教材的编创者和出版机构亟须革新教材的内容结构,并探索新的出版形态,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新理念[2]。

高职融媒体教材建设的各个环节,包括创作、发行、推广和服务,应积极汲取现代科技的力量,如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算法等,适应教育与媒体行业深度融合潮流,推动自身转型升级,迈向数字化、网络化的前沿和智能化的新高度。这种转型旨在深化新型业务模式的整合与创新,顺应时代的新要求。尤其在当今,多媒体教材,无论是数字还是实体,都在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构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二)高职师生的需求

面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革新,以及慕课、在线公开课程、微课等新型教学手段的兴起,传统的课堂构造,即主要依赖课堂上的纸质教材教授和课后的数字化辅助,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资源设计的需求。教材设计应从教学实践出发,密切关注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确保其能无缝融入各种教学情境,提高课程资源的设计和利用效率。倡导师生共同参与数字教育的分享教学计划,不再局限于学习资料本身,而是延伸到学习的整体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数字教学资源转变成核心的工具,促进信息化的教学改革[3]。

(三)高职融媒体教材优势

探讨高职教材建设与实际教育需求的融合路径,主要体现在丰富的辅助资源上,如互动式多媒体、教学视频案例库、扩展主题研究和在线测试等,为教学提供全方位支持。实时的内容更新机制允许教材内容随着教学需求动态调整,打破传统教材的局限,赋予教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也能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灵活学习,适应现代学习的个性化趋势[4]。

四、高职融媒体教材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教材理念亟待革新

融媒体教材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产物,在高职教材设计中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融合模式:“融媒体+”与“+融媒体”。前者以融媒体为核心,侧重于通过媒介载体的革新,重塑教育体系和生态环境;后者着重于教材创新,凭借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全方位响应教育者和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提升传统教材的革新性和服务质量。因此,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发展路径,应制定以融合媒体为核心的创新策略[5]。

“+融媒体”并不排斥媒介形式的革新,反而强调内容建设的基础性,目的在于激发创新科技对现代教科书的强力推动、激发和导向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强调技术革新与内容构建的双重重要性,提出新技术应当引领这一融合革命,驱使媒体迈向更为先进的发展阶段。

(二)体制机制仍需完善

当前,受教材建设机制不完善的影响,教材融合出版受到限制,进展缓慢,反映出在多个层面需要革新。教材融合出版面临的挑战包括:缺乏明确的顶层设计理念和长远发展战略,这使教材的开发缺乏系统规划和持久动力;部门职能划分模糊,缺乏有效的协调者,运营效率低下,工作流程断裂且过于复杂,资金分配的经济考量使投资决策显得迟疑不定,缺乏对数字产业长远发展的实质性承诺。同时,缺乏实时捕捉产品的市场反响、评分与动态的环境,其在新媒体教材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直接塑造教材的生命周期。作为新媒体教材建设的基础,搜集与解析用户数据的重要性不容忽视[6]。

(三)复合型人才亟须培养

在传统出版机构中,编辑工作占据中心地位。然而,构建多媒体融合教材需要具备互联网视角的多元化人才。近年来,尽管这类新型教材的数量持续增长,但不少教材在市场份额和运营成效上并未达到预期。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具备产品经理眼光的编辑来全面策划教材。对多媒体整合型教材的需求催生了对跨领域才能的渴求,包括编辑能力、出版学识、市场营销策略、互联网技术等多元技能。专业人才应能贯穿整个流程,从研究、策划、构思、制作、审查、试用、发行、出版,直至运营、推广和持续更新,应擅长整合资源,精准把握用户需求,并全面掌控产品从诞生到消亡的全生命周期[7]。

(四)教学模式的适应性不足

近年来,教育转型步伐不断加快,课堂教学模式日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但这种变革并未充分实现预期效果,学生在学习中依然处于被动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融媒体教材的效能发挥。丰富多样的教材内容反而可能淡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师往往局限于传递教材附带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而未能进行深度开发和扩展,导致教育方式从“纸质传递”转变为“电子传递”,停留在表面。融媒体教材应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加强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实现渐进式和情境化的学习[8]。

五、高职院校融媒体教材建设策略

(一)教材编写要素

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独特性及专业人才培育计划的标准,高等职业课程的教材制作应在教学材料中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同时结合最新的技术、工艺和行业标准[9]。此外,教学材料应巧妙融合职业资格证书和新型X证书的教育元素。在教材编纂团队构建上,必须与前沿工业技术保持同步,积极引进行业最前沿的知识、创新技术、先进工艺和策略。通过校企深度协同创新,定制开发契合行业脉搏的专业教材,确保内容全面反映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顺应科技革新潮流,并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教材设计应同步构建适应在线学习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10]。

(二)优化教材开发流程

在教材构建框架中,“需求分析、培养定位与课程框架”这部分是针对特定专业设计的核心要素,强调精准把握需求,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使之与职业培养方案相适应。而课程设置、内容编排、教材建设、资源发行是一种面向单个科目的教科书的精细化运作。打造优质的教材,须深入挖掘每个步骤,力求卓越、精湛和精致。首先要清晰定义课程目标,明确在塑造专业人才方面的功能,以及通过学习能提升学生的知识结构、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11]。

在教材内容构建上,应重点考虑如何巧妙地平衡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如何强化学生对职业岗位的理解和职业素养的形成,以及如何培养他们的思考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必须融入最新的行业动态、技术革新、工作标准和规范,使之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保持同步。在教材形式上,积极采纳最新的教学理念,革新教学策略时,应当将工作流程导向、实践导向的学习模式,如项目探究、案例分析和目标导向的任务设计,以及沉浸式情景模拟等多种方法无缝融合进教材建设中[12]。

在教学资源构建层面,必须依据课程实质内容的需求,精细雕琢数字化教育素材,设计出充满活力的交互式学习环节。同时,确保这些数字化元素与传统课本形成互补,共同构建出一种创新的教材呈现模式,涵盖线上数字课程的全方位发布(见表1)。

(三)教材编写的关键要素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有三个核心要点值得注意:首先,教材的内容设计关乎教材传授的知识主题;其次,教材的结构布局,即如何有序且有效地组织和展示选定的内容;最后,与教材配套的数字化教学材料,这些资源用于创建在线开放课程和多媒体融合教材。教材与数字化课程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支撑教学进程[13]。其一,教材内容。职业教育的根基在于职业本身,其与实际工作岗位紧密关联。在建立专业课程结构时,首要任务是理解学生的学习特性,并深入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技术运用和职业规范等要素。接下来,必须贯彻岗位、课程、竞赛和证书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工作环境不仅能够为人才发展规划提供关键坐标,而且是衡量教育成效的最终试金石,深刻反映了服务业的内在价值。作为教育架构的基石,课程体系肩负着装载教育实质内容和教学策略的重任,是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路径。为此,要精心构建教学资源库,并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和实践活动。技能竞赛不仅是检验教学内容的平台,也是评估能力的重要工具,应秉持以竞赛推动教学改进、以竞赛激励学习进步的理念[14]。其二,教材体例。教材体例设计是其内容展现的模式。这种设计可能包括单元划分,每个单元由任务说明、技术解析、任务执行、相关知识点及课后习题等环节构成,以此引导教学进程。同时,根据教科书内容及课程特点,选取一套综合性试题,以保证每一单元及范例都与该专题密切相关。此外,以工作流程为中心,教材可采用收集信息、决策制定、计划拟定、执行操作、检查反馈、评价总结的框架来展示教学材料。同时,案例研究、行业实践、知识延伸和课外阅读等活动也能巧妙地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职业素质培养[15]。

(四)构建与现有教育模式相辅相成的智能服务框架

融媒体教材的独特之处在于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潮流,持续演变并提升,不断创新内容、形式和使用方式。目前的重点在于建立一个精确、高效且个性化的智能知识服务体系。首先,通过联合职业教育机构、出版商、行业联盟、政府部门及企业的力量,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搜索工具,实现“离散信息聚合”。这能够推动教师和学生从常规的全文阅读方式转变为即时、灵活的检索方式,极大地提高教育质量和自主学习效率。其次,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教材服务中心。该中心将整合最新的政策导向、行业标准、课程计划以及真实的项目实例。依据各校师生的独特需求和大数据洞察,平台会提供适应性强、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这将孕育出融合线上线下的个性化教材,有效满足个体化学习需求。

六、融媒体教材的形式和呈现方式设计——以广告专业为例

(一)教材形式设计

在编写教材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培养目的,同时要结合新时期的多媒体教学特点,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构建教材形态时,可探索电子书籍、在线教程或移动端应用等数字化模式来承载教学内容。这些数字化教材具备便捷性和交互性,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访问信息。同时,通过整合多媒体素材和互动学习工具,能丰富教育资源,拓展学习途径。

(二)呈现方式设计

首先,互动性。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目的,可以利用问答环节、论坛讨论、虚拟实践等线上交互平台进行即时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与经验。其次,智能化、个性化。融媒体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应包含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的个性化、智能性元素。设计针对每个学生的定制化学习路线,或是运用自适应学习平台,确保教育资源的有效分配。最后,实践性。广告专业融媒体教材的编写要注重实际操作,以夯实理论基础、增强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可以采用建立实践模块、搭建虚拟广告制作环境、推行网络实践任务等策略,让学生亲身体验广告创意与执行的全过程。

七、结语

教材不仅具有传递知识和塑造人才的关键功能,更是国家文化影响力的核心体现。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日新月异的环境下,高职教材建设应紧随时代浪潮,借助融媒体技术,构建一套契合学生认知特性的融媒体教材。这种教材设计旨在适应现代生活节奏,让学生能利用零散时间高效学习,提升学习效能。

参考文献:

[1] 刘叶.高校融媒体教材建设与实践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4):115-117.

[2] 庞海龙.浅谈融媒体教材研发中编辑角色的转变与应对[J].出版广角,2023(8):60-63.

[3] 宋雯.基于PBL教学模式的融媒体教材开发与建设[J].法制博览,2024(6):166-168.

[4] 李翠玲.中职服装工艺融媒体教材开发可行性研究[J].西部皮革,2023,45(15):44-46.

[5] 滕腾.音乐教育融媒体教材赋能研究[J].中国音乐,2023(6):145-152.

[6] 夏小雪.高校融媒体教材开发的探索与实践[J].传播与版权,2022(11):25-27.

[7] 单淮峰.职业教育融媒体教材开发探析[J].职业教育,2021,20(7):85-89.

[8] 牟迪,马宏骞,夏金伟.职业教育新型融媒体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4):83-87.

[9] 黄利.高职旅游类融媒体教材开发研究与实践探索[J].科教导刊,2022(14):58-61.

[10] 祁小冬.新时代高等教育融媒体教材出版研究[J].传播与版权,2021(9):11-13.

[11] 廖延,刘逸,刘馥萍,等.高职院校融媒体教材建设的创新思路研究:以《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为例[J].大众科技,2022,24(7):169-171.

[12] 董海云,佟宝波,丁宾.新型融媒体教材编写的探索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24(1):95-99.

[13] 刘红梅,刘立君.多元参与融媒体教材开发模式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2(23):23-25.

[14] 赵玉梅.高职院校在线精品课程与融媒体教材一体化开发策略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2,20(5):23-26.

[15] 赵玉梅,张冉.高职院校数字化融媒体教材开发研究与实践[J].电脑爱好者(校园版),2022(1):169-171.

作者简介 魏小玲,编辑,研究方向:编辑策划、融合出版、 专业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