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电视文化栏目创作的优势探析

2024-08-28 00:00:00郑虹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2期

摘要:文化是具有审美价值、思想意义的精神现象或心理状态。随着电视台内部的改制、4K超高清频道的开播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视台的原创文化栏目迎来新机遇。作为城市电视台的文化栏目,要传播优秀先进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应高举旗帜,勇立时代潮头,融合城市资源,探索全媒体融合转型的进路。经典书籍提供了开放性的有意味的阅读文本,相通相生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形态赋予了文化栏目高度的文化自信,使其成为赓续文脉的内生力量。广州电视台《开卷》栏目抓住发展4K超高清电视的机遇,坚持融合发展、出新出彩、科技创新的基本原则,在“四全”媒体格局下,以制作传播文化栏目作为创新实践的契机,探索全媒体融合转型的进路。栏目邀请文学、训诂学、法律、美术、人类学、历史、书法、中医、博物馆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出镜,讲述书籍里有价值的知识内容,介绍创作背景、创作故事,并点评作品,呈现专家学者的精神气质和思想状况,帮助观众寻找精神家园,体味阅读的乐趣。同时栏目制作发布短视频,通过全媒体矩阵呈现,优化了传播效果。

关键词:全媒体;文化栏目;《开卷》;创作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2-0136-04

“文化”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易经》:“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文,是人文;化,是教化。文化是具有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的精神现象或心理状态,是能够被传承和传播的有意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艺术文化、科学技术等,是对客观世界感性知识与经验的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2]。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之一,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论与精神来阐述现代精神,“揭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形态相通相生的发展规律”[3]。

传统媒体时代与全媒体时代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阅读方式的转变等。随着平板电脑等电子移动设备的普及,以及电子书的流行、电视电台节目的增加,传统的纸质书籍阅读方式受到冲击。“碎片化阅读逐渐替代了以往连续、有序的阅读,成为一种普遍的阅读方式。”[4]

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的传播。互联网时代,大众可以轻松、快捷地获取海量信息,但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在此背景下,“文学经典的传播与优秀文化的传承出现了异化危机”[5]。“娱乐化阅读现象突出”[6],人们逐渐失去了深度思考和严肃表达的能力。电视文化栏目主要利用视频画面搭配背景音乐和解说词等形式,将优质内容呈现在观众面前,践行传播经典、创新知识、传承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使命。

2020年5月,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开播的4K超高清频道为城市电视台的文化传播事业注入新活力。借此契机,精品文化阅读节目《开卷》在广州市广播电视台4K超高清频道、广州综合频道、花城+App等平台同步开播。节目组通过走访和邀请文艺界作家、专家、学者,以推荐与讲述的形式,博采众长,为观众打开阅读的大门,诠释书籍文化内涵。

一、思想层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形态相通相生

“中华文化在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亘古亘今、不断延续、历久弥新,成为世界几大古文化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靠的就是其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质的、具有内在联系的遗传密码和核心元素——中华文化基因。”[7]

书籍正是传递文化基因、传承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要想繁衍昌盛,永世长存,敬畏传统、传承文化便是最可行的生存策略,研究典籍、弘扬观念便是最有效的传播手段。”[8]向社会大众普及精选出来的经典名著和当代的畅销书籍是文化栏目义不容辞的职责。

广州电视台《开卷》栏目在策划上涉及文学、训诂学、法律、美术、人类学、历史、书法、中医、博物馆等领域,邀请各领域的杰出人物出镜,讲述书籍里有价值的知识内容,并且注重展示嘉宾的最新学术成果和前沿视野。

例如,《开卷》栏目针对《博物馆工作指南》一书,邀请嘉宾介绍典型博物馆,包括北京老牛儿童探索馆、阿什摩林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东宫博物馆、史密斯桑尼亚博物馆群、古根海姆博物馆、斯里兰卡邮政博物馆、纯真博物馆、休斯敦墓葬博物馆等,这些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价值较高或极具创新性的博物馆,也是《博物馆工作指南》一书中没有展开讲解的内容。栏目让社会大众感受到了世界的多样性,突破了固有的“信息茧房”,引导人们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生活和世界。《开卷》还针对《〈论语〉最新英文全译全注本》,采用儒家经典格言与故事介绍内容,促进了传统蒙学经典的传播,让经典解释更加通俗,发挥了经典的教化作用。

二、“四全”创新,成就主流舆论阵地

全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舆论生态变得更加复杂。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新媒体形式不断涌现,媒体格局发生较大变化。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逐渐被双向互动传播模式取代,用户可以直接参与信息生产和传播,信息传播效率大幅提高,信息传播方式更加丰富。“四全”媒体格局下,主流媒体以文化栏目的制作传播作为创新实践的契机,探索全媒体融合转型的进路。

(一)打造全程媒体,全时空全维度全覆盖

和传统媒体相比,全程媒体拥有持续在线的传播状态与全流程的传播环节。媒体捕捉事件内容,并镜像般精准地反射传播。“全程传播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把握网络传播的规律、用户的信息接收习惯,第一时间占据舆论高地。”[9]30“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中央厨房”[10]模式已成为新型主流媒体的标配。

《开卷》栏目在策划时已经制订好全程传播的计划,在录制节目时同步记录信息或事件,从而达到提升时效性、真实性、社会影响力、公众满意度等目的。例如,录制李山教授讲解其著作《司马迁的坚守与超越》,录制名家刘斯奋、蒋述卓等讲述《读懂广州》书系时,将嘉宾发言转录成文字,加上后期剪辑包装,当天同步制作若干短视频投放到电视台官方App花城+,通过审核后在手机端及时传播,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取得了高效率多预热的传播效果。

(二)打造全效媒体,更精准高效

全效指“通过多种媒体、载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给受众更深刻的体验并释放出更加强大的效能”[11]。

全媒体时代,媒体不再仅仅停留在单纯向用户传递信息的层面,而是更注重用户需求,在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提供符合用户期待的内容和服务。除了提供传统的信息内容,还提供社交平台、个性化推荐、互动服务等,实现用户价值转换。“全效媒体的关键是如何找到最有效的转换路径,实现社会正能量的传播。”[12]

城市台的文化栏目充分利用文化书籍的价值体系和自身的媒体矩阵,强化舆论引导效果,趋向“全效社会效益+全效经济效益”。例如,在用4K超高清摄像机多机位录制节目的同时,安排用手机拍摄并剪辑《开卷》的宣传短视频,配合全媒体矩阵和“两微一端”发布,优化了文化栏目的传播效果,让受众获得了更丰富的体验,释放出更强大的效能,达到一体优化效率、效果与效能的目的。

(三)打造全员媒体,人人都是传播主体

“全员传播涵盖主流媒体、商业平台、政务新媒体和个人社交账号的协同发展格局。”[9]31全媒体背景下,“主流媒体+现场直播+个人社交账号”的形式得到广泛使用,信息传播模式从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传播,即同频传播。在这种模式下,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摆脱传统媒体时代单一的信息接收者的身份。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掌握了话语权,可以在媒体生态和舆论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鉴于此,信息传播基本摆脱了传统媒体的束缚,信息传播涉及更广泛的参与者,这也意味着舆论场的形成和信息传播不再由少数权威机构掌控,而是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平等化的特征。

《开卷》栏目在早期征集选题时,广泛发动嘉宾提出意见建议,很多书籍由嘉宾推荐。行业嘉宾深度参与选题策划,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了媒体人的职能。嘉宾也乐意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现场录制照片,转发电视台的节目。全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生产者,传播从“一对多”转变为“多对多”,互动性明显增强。多层次传播有利于扩大影响力,通过关联社交账号,节目实现二次传播甚至多次传播,影响力不断扩大,热度不断提升,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横向多元格局由此形成。

(四)打造全息媒体,拟态环境高度呈现

“全息”是指完全的信息。“全息媒体强调给每一个媒介接触者看到一个共同的世界,也是最美好的世界。”[13]“全息传播模糊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界限,构建了一个虚实共生的环境,产生全新的场景。”[9]31

每期《开卷》录制前,节目组都会制作专门的背景图片并在演播室的大屏幕上予以展示,形成物理空间。全息媒体时代,可以根据书籍内容,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营造特定的文化氛围,促使文化栏目更好地迎合时代发展潮流。例如,录制人类学专家邓启耀教授介绍《非文字书写的文化史——视觉人类学论稿》时,经过沟通,预先开启演播室背景大屏幕中的小窗口,投放相关PPT,在演播室营造出特定的人类学氛围,使物理空间、大屏小屏不断拓展延伸。

三、全媒体时代,媒体形态融合发f098aba935bdd0ed94ab26b9e3be173846e2163ec229ddb0abb00bdc6144f587

全媒体的发展推动了媒体形态的融合发展,也促使媒体行业呈现出更加专业化和细分化的趋势,给电视台的原创文化栏目带来了新机遇。

在纵向融合方面,《开卷》栏目的运营团队同时参与大型活动、打造公益节目以及生产短视频等,形成资源聚集融合共享。选题策划综合考虑网络和电视等不同媒体平台的报道方式和特点。统筹、外联、撰稿、外拍、制片、剪辑等每一个岗位都有专人跟进,这有利于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优势,实现精细化分工。例如,羊城书展期间,因为已有书展主办方,所以不需要外联,直接录制名家李山的新书《司马迁的坚守与超越》、蔡崇达的新书《命运》等相关节目,并且同步剪辑若干短视频,以最快的速度在手机端传播。而且以名家签售、新书首发、名家见面会等阅读推广活动为抓手,扩大了文化栏目的品牌传播力和舆论影响力。

在横向融合方面,不同于以往相对封闭的文化栏目,《开卷》栏目利用同一团队参与大型活动的契机,和各大文化出版社、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等联动,深度参与广州文艺百年大展、羊城书展“花城书房”名家分享会、“读懂广州,热爱广州,奉献广州”学习大讲坛等活动,汇聚传播精品文化的正能量。《开卷》栏目还联合城市最美书店,包括唐宁书店、钟书阁书店、1200书店、学而优书店等录制节目,邀请文化名家走进最美书店,讲述先进文化,努力打造市民家门口的文化栏目,让文化记得住、留得下、传得开。

四、4K超高清,带来震撼视听的文化盛宴

4K超高清技术让画面更逼真、场景更丰富、视听更震撼。《开卷》栏目抓住发展4K超高清电视的机遇,坚持融合发展、出新出彩、科技创新的基本原则,依靠书籍内容连接观众与节目,让观众获得净化心灵、引起共鸣、产生领悟等独特体验,用具有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的内容,加上震撼人心的视听效果,强化节目吸引力,促使文化和美学进行对话,带来震撼视听的文化盛宴。

文化栏目是指以电视媒体为载体,展现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各类文艺形式的节目。优秀的文化节目要能够实现知觉力、情感力、想象力的相互交融。

对于《开卷》栏目而言,书籍仅仅是知识文本,并不具备诠释功能,也难以满足观众的视听需求。而从文化接受的层面来看,只有经过复述解释,以及视听功能的参与,读者才能理解文本的复杂意味,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深刻剖析文本隐喻,共享文化中的集体情感和经验。

对于主创而言,丰富性体验、超越性体验、崇高体验、优美体验,乃至缺失性体验、愧疚体验,都是创作过程中的动力机制。主流媒体文化栏目必须给人带来崇高、优美的体验,呈现出主旋律的磅礴之美。从内容出发进行形式选择与创造,能够呈现不同的审美趣味,发挥形式对文化变现的能动作用。《开卷》栏目和4K超高清的融合,在带给观众沉浸式视觉体验的同时,重视保持形式独立,体现相应的审美价值,完成了文化接受上的内蕴真实、主观真实、诗意真实。《开卷》栏目中的书籍经过嘉宾的介绍,通过4K超高清技术呈现在观众面前,极具文化张力,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五、打造期待视野,书写命运共同体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一个概念,包括“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14]。大众传播虽然难以满足每个人的期待,但通过把握和适应群体或民族的期待视野,可以强化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这需要媒体在内容选择、传播方式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适宜的“母题”是抵达期待视野的桥梁。“有些母题超越国家、民族和文化,是人类共有的主题,如母爱、亲情、友情、爱情、乡情、爱国情、生与死、正义与邪恶等。”[15]母题具有普适性,借助母题讲好文化故事,能够提高观众对节目的接受度。

《开卷》栏目关注古诗词、书法、美术等领域,涵盖爱国主义、良好家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正能量价值观。例如,针对《非文字书写的文化史——视觉人类学论稿》一书,《开卷》对“穿在身上可携带的百科全书”“针笔线墨”的介绍,是对溯源这一母题的诠释研究,触及人类共同的情感和文化历程,引领观众对“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产生更深刻的认知,体悟守望相助的深沉情感。

六、结语

全媒体时代的文化栏目创作具有前所未有的优势。经典书籍为文化栏目创作提供了开放性的有意味的阅读文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形态的相通相生赋予了《开卷》栏目高度的文化自信,激发了栏目赓续文脉的内生力量。在全程、全效、全息、全员的媒体维度,《开卷》栏目积极探索全媒体融合转型的进路,拓宽文化传播渠道,丰富文化传播方式,扩大文化栏目的品牌传播力和舆论影响力。节目在移动社交媒体的播出,打破了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观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视、手机等收看节目,获取和经典书籍相关的内容。

《开卷》促进了读者和作家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搭建起作家、嘉宾与观众沟通的桥梁,拓展了书籍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享受和参与阅读的平台。4K超高清技术的高质量赋能则使节目成为兼具文化张力和体验感受的高质量作品,达到了向观众呈现丰富多元的文化内容的目的,更好地传递了书籍的魅力和价值。形式为媒,内容为魂,文化经典和高科技应用给《开卷》节目注入能量,引领人们寻找精神家园,领略阅读乐趣,从而传播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建设。

全媒体时代文化栏目的创作,要深耕厚植、落细落实先进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参考文献:

[1] 诸华,邓启铜,杨权.易经[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61.

[2]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397.

[3] 蒋述卓.“‘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的超越性[N].南方日报,2024-03-17(A04).

[4] 凌华.碎片化阅读时代下编辑出版的“守”与“变”[J].文化产业,2023(21):76-78.

[5] 张志刚.融媒体时代文学经典的异化危机[J].名作欣赏,2024(2):126-128.

[6] 许陈颖.当前全民阅读的现状及其推广路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6):87-90.

[7] 邵培仁.文化基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根基与力量源泉[J].现代视听,2020(3):84-85.

[8] 莫砺锋.何为学术,学术何为?[N].中华读书报,2024-01-17(05).

[9] 罗昕,张瑾杰.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基本内涵、评价标准与建设路径[J].中国编辑,2023(10):30-31.

[10] 柳长盛.城市广电深度融合发展的破与立[J].新闻传播,2023(17):6-9.

[11] 李峙江.“全效媒体”以“效”为先[J].记者摇篮,2023(9):84-86.

[12] 沈阳.“四全”媒体的新内涵与技术新要求[J].青年记者,2019(7):29-30.

[13] 朱春阳.全媒体建设之全息媒体价值探寻[J].当代贵州,2019(23):79.

[14] 王梦梦.论公共艺术中的期待视野[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22.

[15] 曹茹,郭小旭.从接受美学看媒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隐喻、母题与适度陌生化[J].出版发行研究,2018(10):27-31.

作者简介 郑虹,编辑,研究方向:电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