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也是科技新闻报道应当聚焦的核心对象。快新闻时代,北京日报《京韵周刊·领创》坚持慢新闻理念,以高质量的长篇科技人物通讯展现科技工作者取得的重要成就,以及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良好风貌。
文章以《京韵周刊·领创》为例,探讨快时代做好慢新闻的路径。研究发现,《京韵周刊·领创》围绕“产学研用”全链条科研成果拓展选题范围,展现“科技+”重要成果,并在策划、采写中注重以人为本,强调报道的专业性、贴近性和人情味,发掘科技工作者的生动故事。面对科技新闻难写好、难写活的客观现实,《京韵周刊·领创》做好科学术语的翻译官,将晦涩难懂的科研概念转化为通俗形象和贴近生活的表述,有效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创刊5年多来,《京韵周刊·领创》在选题、版式、传播方式等方面持续探索求变,推出多篇系列报道,积极优化版式设计,立足全媒体浪潮探索“纸+指”融合传播方式,并结合科技新闻报道规律出台相关规范,持续讲好科技工作者的故事。
关键词:北京日报;《京韵周刊·领创》;科技新闻;科学家精神;快时代;慢新闻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2-0109-03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2021年9月,科学家精神被纳入为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1]。
北京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是科技基础最为雄厚、创新资源最为集聚、创新主体最为活跃的地区[2]。讲好科学家故事是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此背景下,北京日报创立《京韵周刊·领创》(以下简称《领创》周刊),以长篇科技人物通讯为载体,通过生动的故事、细腻的笔触,展现科技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本文对《领创》周刊在快时代做好慢新闻的路径展开深入剖析,旨在为业界提供有益参考。
慢新闻是一种注重深度挖掘和分析的新闻形式[3]。在新闻弹窗速度以秒计算的当下,坚持慢新闻理念,推出大体量的深度人物报道,是反其道而行的做法。但对于科技新闻领域而言,不一味迎合读者喜好,以报道质量赢得读者信任,不仅是党报责任与担当的生动体现,更是传播科学家精神的有效路径。
(一)拓宽选题范围,展现“科技+”重要成果
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科技成果持续产出。例如,围绕山麦冬等北京园林绿化常用的植物,北京农学院院长段留生团队深入研究其耐寒、耐荫等机制,为街巷公园增彩延绿;在节能减排的同时,让居民家中更温暖,是北京热力集团供热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海鸿带领团队研发的人工智能供热系统取得的成效……贯穿“产学研用”全链条,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力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的科研成果,是《领创》周刊报道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科研评价体系中,学术论文的发表是重要的标准之一。优质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佐证成果的科学价值,这也是《领创》周刊重要的选题来源[4]。
此外,权威部门的科技奖励评定也是富矿,国家科学技术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获得者,都是《领创》周刊的常客。
(二)注重以人为本,科学家形象跃然纸上
新闻事件的核心是人,科技新闻报道应更多关注科技工作者。《领创》周刊选题策划和行文的核心原则是:不要陷在技术里,要讲好故事。要将科研故事作为牵引绳,缩短读者与前沿科技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5]。
科技知识浩如烟海,科技新闻专业性极强,要求记者做好背景资料收集整理,在短时间内大致领会科学家深耕数年的事业,“不说外行话”[6]。只有记者足够专业,采访才能顺畅、深入地进行。
贴近性也是科技新闻不可或缺的元素,报道要让科技事件和科技人物成为公众可理解,乃至能够交流的存在。采访过程中,科技工作者往往更愿意谈论自己的科研成果,鲜少提及科研中攻坚克难的故事,认为科研工作并无值得大书特书的细节。遇到这种情况,经验不足的记者极易钻技术解读的牛角尖,忘记生动的科研故事,才能让科技工作者的形象变得鲜活。
科学家精神往往体现在细枝末节处[7]。细节能有效吸引读者,但也最难挖掘。这不仅要求记者在采访前做足功课,全面了解科技工作者的研究领域和工作、生活状态,还要在采访中敏锐捕捉生动的细节,充分了解科技工作者的个性。例如,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院长姚裕贵为了节省时间做科研,常会请学生从食堂带回两个馅饼填肚子,学生时常打趣“今天姚老师的馅饼是几点钟吃完的”。再如,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主任潘湘斌的关键词是“效率”,接诊时他只需短短几分钟即可判断患者病情、安排手术事宜,而他首创的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治疗把复杂的开胸手术变为门诊手术,3分钟直播完成心脏手术震惊世界。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研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一个个细节汇聚在《领创》周刊中。
(三)做好翻译官,让硬新闻变软
科技新闻是典型的硬新闻,写好、写活难度很大。记者要做好翻译官,把晦涩难懂的科研概念变得生活化、通俗化、形象化,让受众看得懂、喜欢看[8]。实际上,看似艰深的科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落点,只要记者拥有相应领域的知识储备,采写时多想一步、多问一句,先完成知识的良好输入,再进行加工、输出[9]。
一方面,要善用修辞手法软化表达。桥梁专家茅以升就很擅长用打比方的方式做科普,他曾把桥比喻成一个放大的“板凳”,比作“地上架起来的一条空中的路”[10]。这些比喻既准确又有趣,受众听后能够迅速在脑海中构建起桥梁的基本结构。这也是《领创》周刊行文中常用的方式。例如,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季节带领团队为老化的沥青寻找再生剂,以恢复其性能,这一过程便是“给废旧沥青‘补钙’”。再如,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文辉找到了乙肝、丁肝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共同受体,就像是“找到了病毒入侵肝脏的‘大门’”。
另一方面,标题制作也十分关键。精准凝练的标题是新闻之“眼”[11]。北京测绘学会理事长杨伯钢致力于测绘工作40余年,他推动测绘技术与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相融合,故取题《智绘北京》;《这一仗,赢了》生动概括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张罗带领团队与国际同行赛跑,最终成功改写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分期标准的惊险过程;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超声学实验室固体声学与深部钻测团队在8340米的深部地层井孔成功获取井外几十米的清晰地质成像图,成功《攀登“地下珠峰”》……《领创》周刊在制作标题时,注重科技元素与人文底蕴相融合,在确保通俗易懂的基础上出新出奇。
(一)主动探索求变,寻找更优展现形式
创刊以来,《领创》周刊的展现形式并非自始如一,版面经历了探索、稳固、创新三个阶段。
探索阶段,版面策划形式多变,常见模式为每期展现两名科技工作者,稿件体量轻重有别,版式简洁,栏目设置也比较自由,单篇稿件体量为2000~3000字。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要充分展现科技工作者数十年的科研成果,需要配以更重的笔墨。稿件体量限制使行文浅尝辄止,难以对创新故事和科研精神进行深入挖掘。于是,经过约半年的探索,《领创》周刊单期版面不再划分栏目,转而用整版集中展现一名科技工作者的故事。
版式固定后,选题角度继续拓展,选题和行文都引入了更多文化味道,稿件可读性越来越强。
进入创新阶段,《领创》周刊将科技元素充分融入版式设计。聚焦测绘工作者的报道,版面上增添直尺刻度元素;讲述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故事,配以长征火箭等图像、色彩和文字的融合搭配,让《领创》周刊的版面语言更加丰富。
(二)优化采编流程,推出系列报道
慢新闻需要记者有充足的选题操作时间。一篇稿件从确定选题、联络受访者,到采访成稿、稿件审核、版面编辑,通常需要3-4周,甚至更久。这样的成稿周期在快新闻时代可以说是件稀罕事。北京日报坚持慢新闻理念,守住了科技传播的阵地。
在重要时间节点,《领创》周刊策划推出系列报道。以2023年为例,2月至3月,在北京冬奥会一周年的节点推出“冬奥科技走进生活”;4月至5月,聚焦“科技‘星’青年”;9月至10月,围绕北京文化论坛推出文化科技系列报道“点亮北京文脉”。
系列报道集中度高,用丰富的报道角度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主题。例如,系列报道“冬奥科技走进生活”盘点了氢能技术、石墨烯加热、场馆数字孪生等冬奥科技成果的落地应用,文章不止于赛场,而是延伸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专题版面在版式设计上也实现了系列化,奥运五环的设计元素贯穿始终。该系列报道对打造《领创》周刊品牌、增强读者黏性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拓宽展现渠道,探索“纸+指”融合
全媒体时代,传播技术、传播方式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科技新闻报道必须适应新的时代要求[12]。《领创》周刊积极拓展版面呈现方式,从“纸端”走向“指端”,尝试报网融合。在“科技‘星’青年”系列报道中,记者不仅采写文字稿件,还拍摄制作新媒体短视频,并在版面上呈现视频入口二维码,让版面“动”起来。
系列作品以版面、图文、视频等不同方式多端发布,全网阅读量超1600万,其中《北京地下水的秘密》登上微博同城热搜排行榜第三名,很好地展现了北京高校青年科学家的良好形象。
(四)结合科技新闻规律,明确报道规范
科技新闻报道与人们生产生活结合度高、社会关注度高。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强调各类新闻媒体要提高科学素养,宣传报道科研进展和科技成就要向相关机构和人员进行核实,听取专家意见,杜绝盲目夸大或者恶意贬低,反对“标题党”[13]。
北京日报社积极响应,制订了《北京日报社科技报道规定》《北京日报社科技报道用语规范》,指导新闻业务工作开展。要求科技报道要做到“加油”而不“添乱”;在报道科普化、通俗化、大众化的同时,必须严谨求实,符合客观科学规律,符合采访对象的本意,符合科学成果的客观特点;用语要客观平实、适时适度等。
科技新闻报道是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研成果得以普及传播的重要方式。快时代下书写慢新闻,发掘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的故事,促进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能够充分体现党报的责任与担当。一篇篇有深度、有温度的科技新闻报道,不仅能打破公众对科技工作者的刻板印象,还能为科技工作者营造更好的科研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雪.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如何更好弘扬科学家精神:以科技日报社2019年新闻实践为例[J].科技传播,2021,13(2):59-61.
[2] 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DB/OL].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2024-03-23]. https://kw. beijing.gov.cn/art/2023/9/7/art_1140_647420.html.
[3] 杨正文.新媒体时代地市级党报慢新闻实践策略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2):105-107.
[4] 曹谦.科技报道选题及新闻价值判断[J].新闻世界,2000(4):7-8.
[5] 周浩喆.科技新闻报道应增强贴近性[J].视听,2020(6):198-199.
[6] 黄道弘.科技人物采写技巧[J].新闻知识,1995(10):26.
[7] 聂颖.媒体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报道方式探索[J].西部广播电视,2023,44(10):104-106.
[8] 张力.如何用平民化视角软化科技新闻[J].传媒评论,2014(6):90-91.
[9] 刘苏雅.科技记者如何打破“知识的诅咒”[J].青年记者,2023(23):32-34.
[10] 茅以升.没有不能造的桥[J].知识就是力量,1979(1):9-10.
[11] 王碧君.“快阅读”时代新闻标题如何更“亮眼”[J].新闻世界,2023(5):61-64.
[12] 王迎霞.全媒体时代科技新闻报道创新路径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2):111-113.
[13]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4-03-23]. https://www.gov.cn/zhengce/ 2019-06/11/content_5399239.htm.
作者简介 刘苏雅,记者,研究方向:科技新闻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