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社交语言的内在特征及传播动因探究

2024-08-28 00:00:00唐莹言鑫成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2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语言已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流符号,并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和典型化等语言特征。网络语言作为青少年人际交往中惯用的一种语言载体,会给青少年的交流方式、思维模式、语言习惯甚至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念带来深刻的影响。为丰富相关理论成果、净化网络语言生态环境并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文章综合传播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数据爬虫等研究方法,通过梳理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的网络语言使用习惯,深度挖掘青少年群体的文化体验和心理特点,最后归纳出青少年网络社交语言的内在特征。同时,文章基于媒介可供性理论、迷因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等,充分结合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环境和结构特性,从媒介赋能、迷因创作、主体需求三个层面深入理解青少年网络社交语言的传播动因和在此过程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本质。

文章以网络社交语言使用为切入点,分析青少年网络社交语言的内在特征和传播动因,为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社交语言提供方向依据,以期更好地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语言空间氛围,为青少年建构和谐有序的网络社交模式。

关键词:社交媒体;青少年;网络社交语言;内在特征;传播动因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2-0100-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于短视频平台的未成年人网络社交现状与引导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202310542188

一、网络社交语言的定义

网络语言是网民创造的、用于网络交流互动和信息传播的语言,它以互联网时代的社会表达为本质,建构了网络传播场域中独特的社会文化[1]。而网络社交语言是网民在网络交往中产生并使用的语言,侧重于网络语言的社交属性,是一种以社交媒体为主要传播渠道的话语实践。

二、青少年网络社交语言的内在特征

(一)参与式互动:迷因视域下的集体狂欢

海拉恩认为迷因的生命周期包括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等具体过程[2]。同化是迷因演化的初始阶段,主要由关注、理解、接受三个环节组成。网络世界里众多语言迷因涌入青少年的视野,通过凸显自身特色获得青少年的关注。青少年在关注并理解网络语言迷因的过程中,积累符号元素、归纳生成规律、内化创作路径,并将其嵌入认知层面,彻底接受迷因。

在记忆阶段,被接受的迷因会存留在大脑中,形成不同程度的记忆效果。青少年可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对语言本体结构的简单复制和模仿来实现记忆效果的强化,并且当记忆效果强化到一定程度后,会推动迷因在表达阶段广泛传播。

在表达阶段,青少年所接受的迷因内在“空白”召唤结构会激发个体主动参与文本创作。他们通过谐音、隐喻、挪用等创作方式糅合符号元素,遵循生成规律,创造出新的网络语言[3]。

在传播阶段,借助迷因传播的特性,网络社交语言往往能传达青少年无处宣泄的情绪,使他们真实地释放自我。例如,“发疯文学”因内容的无厘头和情绪化,被网友争相模仿和再创作。这种创作实践在发泄情绪、表达自我的同时,推动了迷因式传播,而反复传播实践最终会产生集体记忆,形成参与式的网络狂欢。

(二)圈层式分化:趣缘联结中的自我实现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圈层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延伸,圈层不再局限于血缘和地域关系,职业、兴趣、文化等都可以成为划分圈层的依据[4]。

活跃在趣缘文化前沿的青少年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文化品位等聚合成一个个文化圈层。他们借助社交媒体,在各自的圈层内分享信息、交流情感,并创作和使用流通于圈层内的网络语言。这些语言符号会随着传播场域的流动不断变化,直至形成稳定的语言惯习。这种群体共享的语言符号和语言惯习会构成圈内独特的话语体系,成为内部成员的身份标志、进入圈层的“门槛”以及圈际的区隔[5]。

同时,个人的圈层交叉性促使圈层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6],青少年可通过在圈层间使用网络语言,来完成网络语言的圈层化传播。青少年会在圈层话语体系的实践过程中,构建起对世界、社会、自我的认知,并将这种心理认知和情感体验赋予共享的网络语言系统。青少年通过使用系统中的网络语言参与圈层互动,分享彼此的情感,以获得精神慰藉,满足自身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需求,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仪式化展演:生活映射下的表意实践

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链需要满足身体共在、对局外人设置边界、相互关注的焦点、共享的情感这四个要件[7]。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青少年热衷于在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开展互动传播,使用网络语言来表达自我情感、展演日常生活。而具备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社交媒体为贴近现实的身体共在提供了可能,营造了虚拟交往主体的沉浸感和参与感。那么,作为仪式化展演的网络语言是如何生成的?网络社交生活的情境映射和青少年能动的文本创作是两个关键要素。

例如,“鼠鼠文学”作为青少年对自身生活经历的表达,经常是一种“丧”形象的自我展演。青少年在关注和认知“鼠鼠文学”背后的情感状态时,也会对“鼠鼠文学”进行模仿和改编,以此完成自我情感的建构。虽然表达的内容大不相同,但他们共同传播了同一种语言形式。在这种情境下,“鼠鼠文学”这种仪式现象被建构起来[8]。借助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的点赞、评论、转发等行为,“鼠鼠文学”在仪式化展演中得以进一步传播,并形成共享的情感。

三、青少年网络社交语言的传播动因

(一)可供性视角下的媒介赋能

潘忠党将新媒体可供性界定为三个层面: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9]。就网络语言而言,生产可供性指媒介对用户生产与传播网络语言的支持程度。社交媒体搭建了开放包容的话语空间,其低门槛的准入机制为青少年提供了生产、使用和传播网络语言的自由路径。除此之外,其还赋予了青少年多样化的传播技能,包括视频剪辑、图片拼接、字幕配音等,丰富了网络语言的传播形式[10]。

社交可供性指用户在网络语言生产与传播中传递情感、建立关系的媒介支持程度。在社交媒体上,青少年可随时表达心意、传递情感,成为网络语言的主动传播者和接收者;也可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等方式参与互动,推动网络语言传播[11]。这不仅为网络语言传播赋予了社交属性,还增强了受众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有利于青少年建立起情感关系,产生更强劲的社交传播链。

移动可供性指媒介对网络语言进行场景传播的支持程度。一方面,社交媒体的可携带性和可获取性使网络语言传播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使青少年能随时随地获取和发布信息,促使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跨场景传播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的大数据算法能精准定位传播受众,服务青少年的个性化需求。借助平台精准推荐机制,青少年能够以文字、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打造网络社交语言的个性化传播场景。

(二)迷因理论视角下的文本生产

布莱克摩尔将迷因的创作类型分为两种:基因型迷因创作和表现型迷因创作[12]。前者是基于不同形式变化来表达同一内容,后者是基于相同形式来表达不同内容,二者都能借助社交媒体推动网络语言迷因的病毒式裂变传播。

网络社交语言的基因型迷因创作是借助媒介技术的兼容性,将稳定内容延伸为多样化的话语形式体系。例如,“鼠鼠文学”因内容稳定、结构完整而不易被改变,但在媒介技术的支持下,其往往能延伸出多样化的话语形式。青少年在参与“鼠鼠文学”的生产与传播时,除了编辑文字来表达消极情感,还会创作带有“鼠鼠”形象的表情包、动图、视频等来呈现自己的悲情体验。多样化的话语形式优化了传播效果,并且凭借图文复制成本低、视频容量小等优势,进一步推动了多样态的迷因传播。

网络社交语言的表现型迷因创作是通过补充内容元素来创造更多的意义空间,从而丰富使用情境。例如,“疯四文学”经常以“今天是肯德基疯狂星期四,V我50请我吃”这一固定文本结构结尾,来传达“今天是肯德基疯狂星期四”的意义,但它开放式的开头、中间往往能衍生更多的意义。青少年会基于各自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自主嵌入八卦热点、狗血爱情、悬疑推理等素材,创作出适用于各种社会语境的内容[13]。而在这种创作实践下,前后内容的无厘头和反差感也会激发受众的分享欲和创作欲,推动多语境的迷因传播。

(三)使用与满足视角下的主体需求

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以满足自身需求[14]。依据该理论,青少年使用网络社交语言也是受自身需求的驱使。

第一,受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需求驱使。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会逐渐增强,渴望在社交中获得他人认可和接纳,而使用网络社交语言正是融入群体、获得认同的一种方式。通过使用网络社交语言,青少年可以与他人建立共通的意义交流空间,并在持续交流中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满足。

第二,受释放压力和表达自我的需求驱使。青少年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生活压力等,亟须寻找情绪表达的出口。但现实生活中交流对象的匮乏、表达渠道的缺少,往往让他们转向网络社交以获得表达需求的满足[15]。语言是最直接、最便捷的表达方式,青少年可以主动将自己的情绪融入网络社交语言,通过与他人交流来缓解焦虑、释放情绪,乃至产生共鸣。

第三,受追求反叛和抵抗主流的需求驱使。青少年是互联网中最活跃的群体,他们热爱新潮,追求创新,不愿被传统话语范式束缚。因此,灵活随意、诙谐形象的网络社交语言获得了青少年的青睐。他们通过创新网络社交语言的生成与传播模式,来彰显求新求异的个性,获得抵抗主流话语体系的快感,以满足自身需求。

四、结语

本文基于社交媒体、网络语言、青少年三个要素,分析青少年网络社交语言的使用习惯。研究发现,网络社交语言不仅是一种符号表达系统,更是各种文化生活和心理镜像的映射。具体而言,网络社交语言在迷因演化过程中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性和狂欢性;某些网络社交语言是趣缘圈层的产物,反映了青少年的文化取向和审美追求;网络社交语言作为日常生活的展演方式,表现了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

从内在特征视角审视青少年生产、使用、传播网络社交语言后,本文从媒介赋能、迷因创作、主体需求三个层面进一步探讨了网络社交语言的传播动因,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交媒体、网络语言、青少年三个要素的交互关系,从而引导网络社交语言朝积极的方向发展,为青少年建构和谐有序的网络社交模式。

参考文献:

[1] 隋岩,等.网络语言与社会表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5-6.

[2] 常江,田浩.迷因理论视域下的短视频文化:基于抖音的个案研究[J].新闻与写作,2018(12):32-39.

[3] 孟丽媛.污化处理:青少年网络污语言的生产机制与传播情境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23.

[4] 郑欣,朱沁怡.“人以圈居”:青少年网络语言的圈层化传播研究[J].新闻界,2019(7):25-36.

[5] 倪璐瑶. 00后网络“黑话”传播机制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1.

[6] 霍元杰.网络流行语的演变研究(2012—2022)[D].长春:吉林大学,2024.

[7] 邓昕.被遮蔽的情感之维: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诠释[J].新闻界,2020(8):40-47,95.

[8] 余忆文.“微博体”语言:一种作为仪式现象的传播活动[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0):217-219.

[9] 潘忠党,刘于思.以何为“新”?“新媒体”话语中的权力陷阱与研究者的理论自省:潘忠党教授访谈录[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7(1):2-19.

[10] 葛鹏辉.融合文化视角下网络语言的参与式传播转向探究[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2.

[11] 张晨雨,朱洁欣.基于技术可供性的戏曲文化传播研究[J].传播与版权,2023(6):82-85.

[12] 苏珊·布莱克摩尔.谜米机器[M].高申春,吴友军,许波,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42-46.

[13] 韩模永,潘婷.强势“迷因”与仪式体验:论“疯四文学”的文本特征及生产逻辑[J].文艺评论,2023(3):10-19.

[1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65-167.

[15] 史宏波,黎梦琴.网络亚文化场景中青少年角色定位的现实困境与出路[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1,40(5):60-67.

作者简介 唐莹,研究方向:出版传播。 言 鑫成,研究方向:网络与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