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古诗文教学研究

2024-08-28 00:00黄雪梅
家长·下 2024年7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详细阐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内涵,并提出“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的要求。古诗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程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使教师可以利用古诗文的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运用素养,利用古诗文中深刻哲理培养思维能力,利用古诗文的优美意境培养审美创造素养,利用古诗文的文化形式培养文化自信。鉴于此,教师应进一步将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融入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保证教学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古诗文教学特点

古诗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从部编版教材的发展变化来看,古诗文始终存在且篇幅不断增多,并经过不断地筛选与调整,在保留经典内容的同时,也增加了一些新内容,体现着民族文化精华和民族语言文字运用典范。通过古诗文教学,教师能促使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知识,感悟博大情怀、幽深意境。因此,为了满足“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以此彰显古诗文教学的特点。

(一)目标、导向明确

毋庸置疑,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古诗文教学的目标与基本导向。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发展其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为此,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不应再以解析语言文字、全文翻译为重点,而要挖掘古诗文中的育人元素,全面发挥古诗文的育人价值,促使学生同步完成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逻辑锻炼、审美鉴赏、文化传承与理解。

(二)感知、体验增强

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指引下,教师应清晰地认识到,需要调整古诗文教学方法,以此带领学生深入分析,使其深刻理解古诗文知识、内涵,体会古诗文意境等。基于此,语文教师应积极带领学生体验古诗文内容,使其自主体会古诗文的情感、哲思,体验作者的心境,从而真正理解古诗文的内涵。由此可见,在核心素养下,古诗文教学具有感知、体验感强的特点。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古诗文教学策略

(一)反复诵读,建构语言系统

诵读是最基础的古诗文学习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能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印象,逐渐将陌生的文字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并在脑海中联想相关画面,加深体会,尝试应用这些文字,从而通过理解、画面、体会、应用深刻感知汉语言,为建构完善语言系统奠定基础。

1.朗读诗文,感知语言。

朗读是建构语言系统的第一步。教师应借助音频、范读录音,引导学生准确朗读,读出古诗文的节奏与韵律,初步感受格律和谐、对仗工整的汉语言表达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力,提升捕捉古诗文关键信息的敏锐度,使学生的感受与理解更丰富,从而在朗读古诗文中有所收获。

例如,在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池上》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范读音频,引导学生随音频朗读,解决“踪、迹、浮、萍”等生字词,将字词读准,理解它们在诗中的含义等;反复播放音频,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朗读节奏,在“小娃、偷采、不解、浮萍”后停顿,有节奏地诵读。基于此,学生可以结合已有语言经验,在脑海中构建“娃、小艇、白莲”等清晰意象,准确把握“撑、偷、藏”等动作。这样,在准确且有节奏地朗读古诗文中,精准捕捉关键语言信息,结合经验感知、体会古诗文语言特点。

2.掌握学法,理解语言。

古诗文具有文字凝练、内涵深刻等特征,对小学生来讲,理解难度大。教师应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指导学生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过程中,把握古诗文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汉语言,并用所学知识完善语言系统,进一步完善知识建构。

例如,在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古诗题目,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题目后,观察教材中的插画,并描述插画内容,初步体会李白在看到并写下庐山瀑布之景的过程。随后,组织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猜测李白运用的表现手法,如是否使用写景抒情法,使学生带着猜测再次阅读,通过查字典、注释等方法解决不能理解的字、词,进一步把握古诗大意。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挖掘诗中写景、抒情时所用的表现手法,使脑海中“飞流直下的瀑布景象”更加立体、清晰。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插图、解决疑难字词、了解写作手法等方法准确理解古诗文含义,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二)探究学习,锻炼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培养是古诗文教学的核心环节。简单地理解古诗文并不足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处,进行探究学习、想象辨析,在能力发展与提升中,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

1.利用留白,锻炼想象力。

留白是古诗文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减少语言文字表达、描写,赋予古诗文更多想象空间、意境,使读者产生深入思考、猜测推断或者深入探究的欲望。因此,留白也成为锻炼学生想象力的绝佳契机。教师应善于利用古诗文中的留白之处,引导学生主动挖掘、展现想象,从而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锻炼学生能力。同时,教师也要把握好尺度,既不阻止学生大胆地想象,也要确保学生进行合理合情的想象。

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三衢道中》的教学中,作者抓住黄梅时节少有的无雨反晴特点,以转折、回旋、递进的手法以及质朴的笔触,将平凡的出游写得妙趣横生。通过分析,学生会发现诗人在首句描写了天气特点与出游的愉悦,在次句描写了地理特征与游程,第三句描写山道绿树,末句则描写黄鹂鸣叫。而作为一首写外出游玩的诗,作者并未在游玩过程上着笔,这便是诗人运用的留白手法。借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作者心情、全诗意境与氛围,想象游玩过程,并以书面或口头表达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抓住古诗文中的留白,引导学生延续诗情、诗意,发挥想象,将留白内容补足完整,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这既是一次语言表达训练,又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

2.利用存疑,锻炼辨析力。

孔子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古诗文是一种文体,更是一种语言表达形式。诸多诗文语言经过演变后,在含义上已发生重大变化,容易引发人们的“疑”。同时,学生之间因认知能力差异,对古诗文会出现不同的理解,也会产生质疑。语文教师可以将此作为组织学生的探究学习点,用“疑”锻炼学生的辨析力,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辨别分析,探究正确答案,实现拓宽思维广度、提高思考深度的目的。

例如,在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中,学生对“唯戎不动”产生了不同理解。有学生认为这句话不客观,认为王戎不可能没有动,他看见李子把树压弯、看着其他孩子摘李子,眼睛仍然在动。也有学生反驳,结合上下文,这里的“动”是指许多孩子去摘李子时王戎没有动,应该从引申角度理解此处的表达,即王戎没有任何摘李子的动作。面对解释,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疑问,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理解。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探究,还原当时情境,让不理解的学生扮演王戎,体会当时的“动”与“不动”,使他们真正从“唯戎不动”中体会王戎的冷静。疑问之处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契机,语文教师应正视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结合体验辨别不同观点,使学生产生自己的理解,从而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三)品读感悟,发展审美能力

古诗文中塑造的形象精练,展现的人文情感深厚。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悟,感知语言文字传递的形象美、思想美,并利用多元手段,引导学生投入情感,体悟情感美、人文美,进而创造美,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

1.主动思考,感知美。

古诗文的美寓于形象、意境、语言之中,教师应多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使他们走进古诗文,主动地接受古诗文所传递的信息,经过思考、分析、探索,打破思维局限,识别不同层次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审美态度,也使学生深入探究古诗文内涵,充分感知其中的美。在实际教学中,经学生主动思考感知的美,必然无法做到完全统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考成果以及个性化审美体验。

例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的教学中,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1)山中有人、有水、有树,作者为什么要写“空山”?(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勾勒一幅怎样的画面?美在哪里?(3)为什么在生动描写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后,要写浣女的喧笑声与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在这些问题的指导下,回到诗文深入分析诗句与诗意,感知以“空”表静所传递的宁静美、心境空明之美,以及幽静雅致山间月夜图传递的和谐美,体会诗情画意之中动静映衬下的自然之美。这样,通过搭建问题支架,启发学生思考、体悟,教师无须多讲,便可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透过表象探究诗情,感知诗文中的丰富美。

2.多元结合,创造美。

感知美、品悟美,最后引导学生主动创造美、准确表达对美的体验与理解,以此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对此,语文教师应借助古诗文中的美以及学生感知的美,引导学生创造美。美是私人的,符合主流审美价值观的美都是允许存在的美。教师要提倡并鼓励审美多元化以及多元表达美,从而在教学中打破常规,立足古诗文本身,建立跨学科联系,使学生创造独特且富有吸引力的美。

例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简短的内容感受语言简洁之美、中华礼仪之美、诙谐趣味之美。基于对美的感知与理解,鼓励学生任选一种方式创造美。一是立足语文学科特点,将古文与故事结合,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故事,既突出语言凝练、精准、诙谐,也体现九岁孩童深谙待客之道,突出中华礼仪。二是立足跨学科视角,实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根据对古文的理解,将简短的内容改编成漫画,细致描绘杨氏之子与孔君平之间发生的趣事,促使学生将体会到的美表现出来。这样,在古诗文教学中,借助多法结合打造创造美的空间,使学生自由发挥,呈现多样且独特的美,使学生以真实的审美及创造体验,树立正确审美观念,具备利用语言文字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拓展积累,积淀文化底蕴

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深刻的人文精神,但个体文化底蕴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实践。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内容与形式有限,要想向学生持续输送“营养”,教师应向课外拓展,借助拓展阅读、实践,促使学生不断积累、内化,形成一定文化底蕴。

1.拓展阅读,积累语言、拓展思维。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指明了每个学段学生应该学什么,什么适合学生。对此,教师应该具备由一篇引出多篇的能力,拓宽知识范围以及阅读广度。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寻找合适的拓展点,延伸类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引导学生积累语言、锻炼思维、拓宽视野,使学生将对人文内涵的思考与理解内化于心。

例如,在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的教学中,古文讲述了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真挚情谊。自古以来友情都是值得赞颂与歌咏的主题,因此教师可以由主题切入,拓展《送别》(王维)《管宁割席》《刎颈之交》等古诗文,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从语言以及情感表达方式入手,积累用于描写真挚友谊的词语,总结真正的友谊是什么,从而通过古诗文学习古人的交友智慧,提高学生的学识修养与精神修养。以课外阅读资源拓展学生积累与思考的空间,使他们理解传承千年依然熠熠生辉的人文内涵。

2.拓展实践,内化素养、综合提升。

拓展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将知识、技能内化为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实践可以改变学生的认识、情感、态度等,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经验、丰富情感体验,将感受与理解的人文文化运用到实际中,加深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也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古诗文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拓展实践活动,创造积淀人文底蕴的条件。

例如,在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后,教师可以围绕两小儿辩论的内容展开一次科普活动。面对古老而有趣的问题,学生化身为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孔子,回答两小儿的问题。本项活动需要小组合作,制作图文、视频相结合的科普PPT,生动地讲解相关知识。在这一环节中,各个小组比拼科普内容的丰富性、真实性、科学性。在搜集资料、整理PPT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认识到文中的问题属于天体物理学范畴,目前的研究成果已经能够解答这一问题,但仍有未明确之处。科普过程应秉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原则,保证真实性,并引导学生继续关注该领域,勇于追求客观真理。这样,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践行了古诗文中的人文内涵,使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内化为素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的古诗文教学需要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融入教学过程中,体现对学生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的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调整古诗文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多读、多思、多悟,并积极拓展、全方位发掘古诗文的育人价值,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价值观念、语文学习关键能力以及个人发展的必备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