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融合

2024-08-28 00:00黄晓凌
家长·下 2024年7期

闽南地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沉淀了许多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和艺术资源,这些优秀的民间资源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元素。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将闽南民间美术资源进行巧妙地融入,可以进一步促进美术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善,为教师创新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提供更多新的思路。基于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地发掘民间美术资源的可用素材,将其巧妙地融入小学美术的课堂中,让学生在多元化的美术学习活动中感受民间艺术的熏陶和感染,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文化传承的意识,助力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闽南民间美术资源的类型

(一)特色古迹资源

闽南地区位于福建省的东南部,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闽南特色古迹资源是闽南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中包含了许多优秀的木雕文化以及石雕艺术场所,如开元寺、泉州古厝、漳州土楼等,都是极具闽南艺术特色的古迹资源。这些特色古迹资源融合了闽南地区的文化历史、人文艺术等诸多元素,集中体现了闽南地区在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而言,教师需要让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参与、绘画体验等多种形式进行互动学习,引导学生汲取美术基本知识的同时,也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让学生在美术绘画和美术欣赏的过程中感受美的熏陶。将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古迹资源与美术学科进行巧妙地融合,可以为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可用素材。在参与课堂学习的活动中,学生也能近距离感受闽南文化的艺术魅力,以此达到拓宽视野的目的。

(二)漳浦剪纸艺术

漳州地区的漳浦剪纸是闽南地区传统民间资源的又一重要形式。剪纸一直以来都是小学美术教学的基础构成要素,在美术课堂活动中通过开展剪纸活动,能够让学生对这种镂空艺术有一个直观且具体地了解,给学生带来更多视觉和美学上的享受。漳浦剪纸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据史料资料显示,漳浦剪纸的发展在唐宋时期十分活跃,且凭借独特的剪纸艺术风格和充满原始情趣的剪纸特点,被民间手艺人广泛传承。因此,在当代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这一极具地方民俗特色的剪纸艺术引入课堂,在学生对剪纸艺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之后,结合漳浦剪纸艺术,循序渐进地引导小学生掌握剪纸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以此提高学生美术剪纸的综合技能,为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技艺奠定基础。

(三)德化陶瓷艺术

泉州德化县以盛产瓷器出名。据史料记载,德化陶瓷最早始于宋代时期,在明代以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成为以白瓷雕塑佛像为艺术特征的瓷器产地。在德化县,各种自然资源丰富,其中用于生产瓷器的土质资源丰富,且本地区的瓷土质地优良,是生产陶瓷工艺品的重要材料。德化瓷器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文化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也形成了极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在小学美术的课堂中,教师可以从本土化的陶瓷艺术形式中提取可用元素,以陶土泥塑为载体带领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雕塑活动,让学生通过塑、捏、雕、刻等手法的应用,自主设计富有创意的泥塑作品,循序渐进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艺术,让美术课堂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和有趣。

二、闽南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国家对地方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逐步深入,闽南民间艺术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加大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融入,成为众多学科关注的重点,由此也带来了闽南文化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广泛推广和普及。小学美术作为学生美术启蒙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夯实学生美术绘画基础、发展学生美术审美素养等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将闽南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美术课堂,可以进一步提升美术课程的人文教育水平,为学科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注入更多鲜活的动力。从当前小学美术实际教学现状来看,民间美术资源的融入价值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民间美术资源的融入有助于丰富当前美术课程的教学资源。在闽南地区的文化体系中,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民俗资源以及文化内容,极具地方民族特色。这些富有传统艺术特征的民间艺术资源形式,极具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将这些优秀的闽南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美术课程,可以进一步丰富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艺术呈现方式。对于美术教学工作而言,丰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美术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载体,而闽南民间美术资源中的建筑文化、色彩艺术以及雕塑和手工艺品等,可以作为优秀的美术教学素材。在美术课堂中,将这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进行巧妙融入,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闽南文化的魅力,在学习与实践中深刻体会闽南人民的生活智慧以及文化精神,进一步拓宽美术学科的内容体系,为学生更好地继承和传承本地优秀文化资源提供平台。

第二,民间美术资源的融入有助于提升当前美术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在融合了闽南地区的民间美术资源之后,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借助这些类型丰富的素材资源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设计。在泥塑、绘画以及雕刻等美术活动中,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都将得到进一步地激发,进而结合教师的引导和帮助,高效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与此同时,在学生积极参与的互动体验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能借助多元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实践学习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性思维,促进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均衡发展。

三、闽南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融合策略

(一)立足学生兴趣,提供丰富民间素材

对小学美术教学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及教学素材的选择都会直接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整合闽南民间美术资源,要科学平衡美术教学与学生学习兴趣之间的关系,根据当前小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更好地参与美术课堂学习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素材和资源,助力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同步提高。

例如,在“左邻右舍”这一课时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闽南民间美术资源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些刮画、版画相关的材料,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大胆的创作和绘画。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美术绘画能力,在学生参与到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给予相应的绘画指导,并借助类型多样且参与性较强的美术素材和创作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兴趣。在制作“房屋”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儿童剪刀作为辅助,指导学生以剪纸的方式剪出房子的窗户、外形等元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在拓展学习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制作卡通人物的提线木偶、各种生活小饰品等。通过这种多样化的课堂学习活动,让学生置身于学习体验中,自主感悟闽南地区的民间美术艺术,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又如,在学习“家乡的古建筑”这一课时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闽南红砖文化进行巧妙融入,透过这些古建筑的雕刻图案,为学生直观呈现极具历史文化特色的闽南古建筑,激发学生探究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学生自觉传承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二)营造文化环境,活跃美术课堂氛围

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而言,教师需要考虑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思维特点等,这些客观因素会对教学产生影响。为此,在融入闽南民间美术资源的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民间艺术特征的文学资料、文化图片或者剪纸作品等辅助素材,营造民间艺术文化的主题氛围,为创新美术课堂教学活动提供有力支撑。具体而言,在美术课堂中,教师首先需要从小学生的实际认知特征以及兴趣特点入手,制定明确的美术课堂教学目标,然后再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多维度地整合课程教学资源。面向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设计美术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尽量从传统文化资源中选择那些具有绘画属性或者创作属性的元素辅助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绘画实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熏陶。

例如,在教学“有趣的线条造型”这部分内容时,课堂教学目标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丽图案和纹理,感受线条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欣赏并参考彩陶的纹样,初步掌握用线条装饰物体的基本步骤以及一般方法,尝试用美术绘画的方式描绘坛坛罐罐。从课堂教学目标不难看出,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线条的应用以及绘画设计展开,如何让学生体会线条的美感,以及学会运用线条组合的规律装饰、美化生活,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融合闽南民间美术资源的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融入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古厝建筑图片,指导学生观察这些古厝建筑的外形特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些闽南古厝建筑在结构、外形上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的学习认知和思想中初步建立线条的概念。然后,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发言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呈现德化陶瓷的作品,并针对性地引领学生从陶瓷作品的整体造型构造和线条视角进行审美分析,用直观、具象的教学材料辅助学生理解线条的应用特点和实际价值。在做好以上导学活动之后,教师可以从课本教学需求入手,借助德化陶瓷作品的欣赏和观察过程,循序渐进地渗透在美术中的应用技巧与方法,让学生对“有趣的线条造型”这一教学主题,有一个更为深入的理解。这样,在闽南民间艺术文化的熏陶下,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

(三)丰富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将闽南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进行巧妙地融入,不只是为了推动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在多元化的课堂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文化传承意识。为此,教师在利用民间美术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当着眼于学生创新性意识的培育,并在学习活动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

第一,借助闽南民间美术资源开设版画课程。版画是一种结合了绘画和印刷的民间艺术形式,在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版画艺术形式。在版画课程设计活动中,教师可以将雕刻艺术、绘画艺术等进行巧妙地融合,并围绕闽南特色的纹饰图案等元素展开教学活动,如寓意硕果累累的石榴、福寿安康的蝙蝠等,都是闽南地区传统纹饰和装饰元素。在引领学生进行版画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的艺术创作思维得到充分锻炼和发展。第二,立足课内教学活动,开设乡土文化课程。要想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美术学习需求,单纯依托现行的课本教材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在闽南民间美术资源的融入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美术学科的实际教学需求,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实际要求,开发适合本班学生学情的乡土教学资源,为促进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素材保障。在乡土美术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闽南石雕艺术、木版年画以及花灯等素材进行巧妙地融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元素为载体,搭建美术学习和实践平台,在师生共同参与的美术课堂互动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围绕文化特色,构建系统教学体系

闽南民间美术资源内容丰富且类型多样,为了切实发挥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教师可以围绕闽南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特征,构建系统化的教学体系,确保闽南民间美术资源能够最大化地发挥美术育人价值,同时推动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在具体教学应用环节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构建系统的教学体系:第一,结合闽南地区的特色民俗文化,将美术课堂作为传承民俗文化的载体,以此构建系统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资源整合方面,将闽南文化中的建筑艺术、剪纸艺术以及雕刻艺术等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分类开发对应课程,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体验中逐步深化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做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铺垫工作;第二,设计各类美术实践和欣赏课程,以视频教学或者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带领学生直观地感受闽南地方文化,以此形成符合小学生学习认知的美术创意课程。例如,在周末时间,带领学生一起走进闽南特色的古迹会所,让学生在参观和实践体验中,真实地感受古建筑和传统艺术的熏陶。通过建设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循序渐进地推进美术教学创新工作,在实践应用与教学总结中,逐步发掘闽南民间美术资源的育人价值。

四、结语

在闽南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传统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再结合课程教学的实际需求,多维度整合民间美术资源,进一步丰富美术课堂的教学形式与内容。在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辅助下,促进学生高效地学习和发展,同时搭建学生了解传统民俗艺术和文化的平台,助力学生美术技能和审美素养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