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真实生活与发展需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多种探究、制作及体验的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成为我国小学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必要载体。而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极为契合。本文将立足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优势,分享项目教学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运用价值、原则与实践策略,以期为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一、项目教学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价值
(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丰富项目实践体验
《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大自然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而项目教学法主张以项目任务为主导,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内容的实践性。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可以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积极参与项目实践的全过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到项目成果的展示,都是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项目实践活动中获取丰富的、真实的实践体验,还能让学生在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自主建构知识,促进综合素养发展
项目教学法的本质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创建一个主题鲜明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包括任务目标、任务要求、任务内容、任务评价等,形成一个完整化的项目任务,然后引导学习者去探索、完成学习任务。项目教学法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创新思维等。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项目教学法,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巩固与应用知识、发散思维、提升综合素质等。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有助于形成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而项目成果的完成,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另外,教育者通过客观评价学习者的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可以发现学习者在学习与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便于后续指导学习者完善学习方法,使他们实现可持续性学习成长,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实践,还能让学生在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实现个性化发展。
二、项目教学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原则
(一)项目活动目标设置应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纲要》明确强调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要重点发展学生的价值观、责任担当、问题解决能力及创意物化能力,这些构成了学生作为个体所需要具备的综合素养。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基本前提是设计项目活动目标,要求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项目活动目标时,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需求。因此,在设置项目活动目标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确保活动目标能全面覆盖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多个方面。
例如,在“社区公益服务我行动”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访问等形式做好需求调查,然后根据需求制定社区服务计划,按照计划分组到社区进行公益服务,如到社区老人会为老人送温暖,到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到社区参与环境整治活动,用自己的行动为社区作贡献。在这个项目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关爱他人,如何为社区作贡献,还锻炼了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体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项目活动主题与内容追求丰富、多元及创新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重点是创建项目活动主题与设计内容。教师设计项目活动主题与内容时,需要贯彻《纲要》的相关要求。如《纲要》中强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追求多元化,不管是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科研还是科学艺术,只要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具有潜在教育价值的主题或项目均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因此,教师设置综合实践项目活动主题时,需要避免设计单一的项目活动主题,要立足主题多元化、丰富化,让学生在不同的项目活动中获得成长发展。教师设置综合实践项目活动内容时,应关注一个项目主题下的多个实践内容或模块,如科技类的实践活动主题,其内容应包括科技产品参观与体验、科技作品的制作、科技交流与学习等,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多个实践模块,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实践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项目任务实践重视学生自主参与、小组合作
项目教学法的本质是一种以生为本,且强调学生自主参与、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主张学生唱“主角”,教师为“配角”,将项目实践活动的执行权、主导权交给学生,教师主要发挥着为学生提供帮助与引导的作用,使学生在项目活动实践中开拓思维、积极思考、认真解决问题、充分参与交流与合作等。在自主参与实践中,学生可以获取知识、锻炼思维及提高素质。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在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遵循学生自主参与、小组合作的重要原则与思想,切忌出现“一言堂”的现象,既要尊重学生,也要鼓励学生,更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在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项目时,教师要允许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项目,鼓励学生根据项目需求自主制定实施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会自主分析问题、寻求解决方案,通过自主解决问题与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项目教学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践策略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需要立足项目驱动型、任务导向型,教师围绕着综合实践课程目标,明确每一个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的立意,创设相适应的实践主题与任务,丰富项目内容及流程,完善学生参与过程。这样,学生可以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广泛合作、自主参与、积极探究,在项目探究中发展自我。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的项目实践结果给予相应指导,循循善诱,一步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结合具体案例谈谈项目教学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实践。
(一)面向真实生活,开发生活类项目主题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教育就是生活本身。”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应聚焦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实际,通过开展一些现实生活主题的综合实践项目活动,让学生在项目活动实践中学习生活技能、获取知识,感悟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热爱,塑造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认识传统美食,体验多彩生活”项目主题活动。首先,在校园内开展一个“传统美食日”活动,将地方传统、特色美食摆放在展台上,让学生一一参观了解,引导学生探索与学习地方传统美食的名称、由来、特点等,借助这一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地方传统美食,通过询问家长、教师或自行查询资料等方式,了解自己喜爱的传统美食文化,如一些传统美食背后蕴含着“民以食为天”的文化思想,蕴含着当地老百姓珍惜粮食、勤劳种植的精神内核;一些传统美食背后蕴含着当地人制作美食时的工匠精神;一些传统美食背后则蕴含了许多温情、动人的民间故事与传说等。学生通过探索传统美食背后的文化,增进对美食的了解。在最后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烹饪美食,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美食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本土传统美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他们爱学、乐于探究、乐于分享的品质。
(二)立足传统文化,开发文化类项目主题
地方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民俗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纲要》强调中小学大力开展传统文化类的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树立文化自信。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应立足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设置项目活动主题。
例如,可以开展“体验艺术创造,弘扬春节文化”的项目主题活动,旨在通过项目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发展学生的艺术审美。项目教学法强调项目内容精准,对此,本项目活动内容立足春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深挖地方与春节文化有关的民俗与技艺,开展项目实践活动。考虑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小组参与、合作探究,在本项目活动实施时,教师可以立足项目活动主题,给学生布置项目探究任务,如“探索与春节有关的地方民俗活动”。根据项目任务,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利用咨询家长、老人或上网查询等方式,获取与春节相关的地方民俗特色,增强学生对春节文化的了解及地方民俗文化的认识。与此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亲自参与春节有关的手剪窗花、写春联、制作花灯等艺术创作活动,使学生在项目实践活动中,回归并体验传统文化,将剪纸、面塑、春联、花灯等文化艺术与春节有机联系。这样,学生不仅能体验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刻感受地方文化的精神内核,也为传统节日营造浓厚的氛围。
(三)关注自然资源,开发自然类项目主题
自然科学、生物类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类型。考虑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真实体验,教师可以面向学生开展自然科学与生物类的综合实践项目活动,让学生在自然科学实践中感知自然,获取知识,实现素质发展。
例如,可以开展“亲近自然,探秘植物”的项目主题活动,运用项目教学法,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植物导览手册制作”项目。引导各小组选择校园内的一个区域,对其中的植物进行深入观察与研究,学习识别不同植物的特征,了解其生长环境和生态习性。通过实地考察、记录、拍摄照片等方式收集资料,同时查阅相关书籍和网络资源,访问专业人士,深入探究植物的知识。将小组合作整理收集的资料,制作成校园植物导览手册,包含植物的名称、特征、生长环境等信息,图文结合,并设计趣味性文字介绍。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项目教学法的优势,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知识。在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制作导览手册的项目任务中,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这个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亲近自然,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总之,项目的实施过程与真实生活紧密结合,有效增强学生对自然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四)挖掘红色基因,开发爱国类项目主题
国防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应从儿童抓起,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家国观念、民族意识,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在项目教学法视域下,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挖掘红色基因,开发国防与爱国主义主题,设计综合实践项目活动,秉承实践要素多元化思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责任担当。
例如,在“红色文化宣传册设计”项目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定项目计划,讨论确定制定宣传册的内容框架、设计风格等。然后,由学生按照计划自主收集红色文化资料,深入了解红色基因,发挥团队合作力量,在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中,共同完成宣传册的设计与制作,包括素材整理、排版设计等实际操作。同时,教师也要注重项目成果的展示,积极组织各小组展示、评议制作的红色文化宣传册。项目化教学法的应用,让这个主题活动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自主学习,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红色基因的内涵和价值,增强了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感,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思想的同步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机制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教师的亲自指导下完成项目活动,并在项目活动的主动探究中、任务解决中获取知识,实现思维提升、素质提升与视野扩展,最终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实践性、多元性、自主性、合作性、综合性等应用原则,积极探索项目教学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