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探究与实践

2024-08-28 00:00叶晓艳
家长·下 2024年7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让教学目标体现整体性和阶段性,确保从单元整体的角度设计教学方法,也强调教师要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这就意味着小学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树立大单元教学意识,推动新课标的落实。

在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可以充分结合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目标、课程标准以及培养目标等,梳理、归纳各单元的知识点,设计多样化的大单元教学方案。例如,2022年版新课标关于“真实情境”的要求,指引教师在数学课堂上构建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带回实际生活。此外,“衔接教学”是当下教育领域关注度较高的内容,新课标2022版也就小学教育如何衔接幼儿园、初中给出了详细指导,这些都可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组织大单元教学的主线索。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教学改革的指路牌,新课标不仅提出了单元整体教学概念,也给足了落实大单元教学的方法,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一、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探究

(一)实施大单元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正在以新课标为导向,要求教师从传授学科知识的单一层面,转向学生能力形成、品质塑造的全方位教学。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数学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思想的禁锢,站在教材之外整合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大单元教学消除限制学生全面发展以及自身专业成长的各种因素。所以,实施大单元教学是数学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实施跨越学科教学的表现,也是践行新课标相关要求的体现。

其次,小学数学知识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不管是数与代数,还是图形与几何,四大部分之间均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按照课时安排、单元小节对知识点进行单独教学,影响学生形成融会贯通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相比之下,实施大单元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够更好地体现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整个数学知识体系的角度展开探索。

最后,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实践,如利用真实情境讲解数学知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等,均指明数学教学在对接实际应用。大单元教学通过展示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充分对接了各个阶段小学生的认知需求,有利于顺应学生认知建构需求,促进数感、符号意识、逻辑推理意识等的形成。

(二)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中的不足

在探究落实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过程中,了解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面临的困境是至关重要的。本次探究主要就大单元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两点问题进行分析,这两点问题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也是当前较为突出的两大主要问题。其一,忽视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需求。大单元教学目标应该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力求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数学教师对大单元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入,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转而将重点放在整合教学内容上,导致教学围绕“任务”“教学大纲”开展,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二,忽略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需求。实施大单元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完整体现学科知识,并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都是重要前提,能够对学生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产生积极影响。然而,通过实际观察发现,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引导力度不够,忽略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需求,暴露出大单元教学不深入、不全面的问题。

二、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单元教学优势

在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的主体作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可以借助学生的参与,组织多样化、趣味性的数学活动。为此,数学教师要改变师生课堂关系,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从“听课”的角色转变为参与、创造的角色,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积极思考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借助亲身经历,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促进数感、量感、符号意识以及运算能力等的形成与发展。

以苏教版三年级中的“千克和克”的部分为例,这部分内容与二年级的“厘米和米”以及三年级下册中的“千米和吨”同属于一个知识结构,同样都指向“量感”这一核心素养维度。这部分知识需要学生初步形成“量感”意识,为养成用定量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以及形成应用意识等奠定基础。所以,在设计大单元教学时,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千克与克”的讨论、应用中,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将计量单位内化于心。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数学教师还可以借助数学观察活动,合理选择计量单位。如,先从学生已经熟悉的“厘米和米”入手:将一根50厘米长的木棍与1米长的木棍放在一起,让学生先做练习题:短木棍长50(),长木棍长1()?根据计量单位的换算1m=100cm,可以知道:()根短木棍与一根长木棍长度相同?在这一练习题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练习重量单位的换算习题。题目如下:一、1kg=()g;二、短木棍重500(),长木棍重1()或者1000(),()根短木棍与1根长木棍的重量相同?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前,教师可以结合量感的内涵,引导学生从观察物体开始,通过分析短木棍和长木棍的长度,联想实际生活中“是不是大的物体更重”,借此让学生将生活经验带入数学问题,同时发展用度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一单元设计中,数学教师借助“温故”,拉近学生与新知识的距离,让学生可以快速理解千克与克的度量含义、掌握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等,为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起到积极影响,充分发挥了大单元教学的优势。

(二)创设数学真实情境,贯穿单元教学过程

在《课标(2022)》中,关于课程性质明确指出“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并且课程目标也聚焦于“现实世界”“实际生活”,要求教师借助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所以,大单元教学作为新课标指明的改革方向,自然需要教师立足于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设计具有真实情境的大单元教学方案。需要强调的是,“数学真实情境”需要取材于现实生活,需要有客观存在的数学问题,也需要确保数据的可靠性。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注意观察与小学生有关的生活素材,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大单元情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以一年级下册中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部分为例,这部分知识与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和二年级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属于一个知识模块。考虑到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学生年龄尚小,认知能力有限,所以在创设情境时,尽量做到每个单元的各个环节,都基于学生的亲身经历创设情境。例如,在第一课时中,利用学生排队、班级少先队员人数、年级人数等作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10以内加法过渡到100以内整数加法。构建的场景如下:先用多媒体展示排队的小朋友,并让学生数一数每一列有多少名小朋友,有什么规律?学生纷纷回答:每一列都有10名小朋友!随后,数学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一列有10名小朋友,那么两列一共有几名小朋友?学生回答:20名!接下来数学教师继续依次提问“N列共有几名小朋友”,并引导学生总结规律:“20就是两个10相加,30就是3个10相加,40就是4个10相加……”,在学生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7个10相加与3+4个10相加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理解30+40相当于3+4个10相加做铺垫。在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后,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少先队员人数作为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第一批加入少先队员的有10人,第二批加入的有20人,问咱们班现在有几名少先队员?这样,从学生熟悉的排队场景开始,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整数的加法,再借助班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练习应用,让整个“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模块都与真实生活挂钩,既有利于串联三个单元的知识点,又可以做到循序渐进,让学生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地掌握加减法。

(三)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单元教学效果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之间已经产生了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使得教学方式更加多样、教学效率更加高效。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信息化教学表现出诸多优势,例如协助教师更好地展示教学素材,辅助学生快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形成空间观念等。所以,在落实数学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同样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大单元教学效率和质量,促使学生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为例,这部分内容共计14个课时,需要教师从立方体的特征讲起,直到让学生掌握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本单元知识点较多,属于重要的基础性内容,并且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在设计大单元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在各个节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向学生展示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展示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图,建立几何直观;让学生理解表面积、体积、容积等新概念,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例如,在引导学生认识立方体的长、宽、高时,数学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立体物品,以此取代实物展示,确保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看清楚、学明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教学立方体的展开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从多个角度展示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平面图,提高教学效率,为引导学生在大脑中构建平面展开图提供充足时间。同时,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数学教师还可以融入第一课时的内容,在视频中标注长方体的长、宽、高、面、棱和角,并联系之前学过的图形面积,让学生计算各个面的面积,为接下来探究立方体的表面积作铺垫。此外,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这一单元的教学也可以与实际生活对接,让学生认识到掌握表面积、体积、容积的重要意义。例如,在讲解“体积”时,教材中创设了“玻璃杯中放桃”的场景,旨在让学生掌握对比物体体积大小的严谨方法。为了增强趣味性和应用性,数学教师可以延伸问题,让学生利用教材中的方法算出桃子、荔枝的体积。并在这一探究任务的基础上,引入历史典故“曹冲称象”,引导学生构建体积与重量之间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

(四)做好衔接工作,顺应学生认知建构

《课标(2022)》对落实衔接教学提供了具体思路,例如在一二年级的教学中,要“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以此做好幼小衔接;就小初衔接,《课标(2022)》将义务教学阶段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都是连贯且递进的。因此,在设计大单元教学方案时,数学教师要紧密结合《课标(2022)》的要求,注重学段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的“数一数”单元教学中,由于这一阶段的小学生NcB+CoGYiyRRwTPj9qmpNg==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对事物的认识依然是具象思维做主导,还没有形成数感。所以,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数学教师可以融入色彩艳丽的图片、视频,并引入游戏化元素,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从具体场景中抽象出“数”。如引用小学生都熟悉和喜欢的儿歌——《数鸭子》,播放儿歌卡通动画视频,让学生帮助老爷爷数一数鸭子。利用这一模块让小学生有意识地提取图片中的信息,为接下来准确数数做铺垫。在随后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展示池塘里鹅妈妈带着4只宝宝游泳的场景,引导学生数一数鹅妈妈有几个宝宝?借助编故事的方法,让场景具备游戏特征,如“鹅妈妈要带孩子回家了,于是上岸,数数鹅宝宝,看鹅妈妈发现了什么?”此时展示的PPT中只有3只宝宝,教师追问道:大家发现了吗?引导学生说出:“丢了一只鹅宝宝”。在之后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将“数数”的活动应用到更多场景中,例如“森林开会”,哪些小动物来了,各种小动物的数量是多少;“公园里有什么”,有滑梯几个?有秋千几个?有蝴蝶几只?有气球几只?这样,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游戏场景,让小学数学第一单元衔接幼儿园教学,并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引导小学生初步建立数感。

在第二、三单元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同样可以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进行“比一比”“分一分”。以数学游戏为桥梁,让一年级小学生逐渐适应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循序渐进地发展理性思维,不仅将各个单元有效地串联起来,还让单元教学顺应了学生的认知构建规律,确保单元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是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基石之一,结合新课标提出的单元整体教学推进改革势在必行。数学教师要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新课标为指引,利用多样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知识,并构建清晰的数学知识框架。在本次探究实践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创设真实情境、引入信息技术以及开展衔接教学,均源于《课标(2022)》,赋予单元整体教学较强的时代特征,体现了《课标(2022)》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所以,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继续深入学习新课标,深入探索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策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让大单元教学不断趋于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