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趣味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4-08-28 00:00詹柳珍
家长·下 2024年7期

在当代教育大背景之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应当尤其重视运用富有创意且互动性极佳的游戏元素。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让小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能满足各类小学生的学习需求,迎合学生形成学习思维的需求,并进一步提升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然而,目前仍然有一部分学校和任课教师对这类游戏教学法缺乏足够的理解和关注,以至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困境,教师需要寻求有效措施将游戏元素引入数学课堂中。与此同时,教师也要看到小学数学教学本身确实存在某些局限性,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有趣的游戏元素,提升教学效果,为小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趣味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展现出来的价值

在小学数学课堂应用趣味游戏教学有着丰富的教学价值。

首先,通过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活跃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当前,许多小学生在面对数学学习时,会或多或少地产生困惑和退缩的念头,甚至有些学生会选择逃避。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觉得数学知识太过抽象、生涩,学习过程显得十分枯燥乏味,因此很难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然而,把游戏带进数学课堂,充分发挥游戏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让数学课堂更富生活气息,也能让数学知识的传授过程变得更有乐趣。

其次,通过降低数学的学习门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理解各种复杂的数学概念、掌握大量的数学符号格式等,更涉及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学生必须具备相当出色的创新思维和较强的认知能力。对于年纪尚小的小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游戏恰恰具有挑战性,比起单纯的解答数学难题,学生更喜欢去挑战游戏里的题目。

最后,游戏通常设定了各种情境,引导学生沉浸在特定的场景中,为学生提供了有益的思考环境,帮助他们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基于此,当学生在游戏中取得胜利,他们的自尊心会得到极大的满足,这也会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信心不断攀升,从而减轻对数学的畏惧感,使得学习数学的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和高效。

二、“互联网+”背景下趣味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游戏情境,打造数学游戏课堂

具有强大感染力及吸引力的游戏活动,往往具备特定的游戏情景环境,使得学生得以在此氛围下开展相应的游戏互动。因此,在数学游戏的策划及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尊重这一原则,善于利用互联网创新手段,为学生打造相应的游戏情境,使其更投入游戏之中,从而提升整体的学习成果。在游戏情境塑造的手法方面,可依据具体情况采用多样化的策略,如运用视频展示、提供图片资源、构建虚拟游戏空间等。

以四年级“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课程的教授为例,依据这个部分的知识特性,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为学生创造实验游戏情境,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呈现如五颜六色的颜料、透明的水杯等实验道具。另外,利用动画图像设计卡通角色和实验室场景等,作为情境元素。接着,提出“实验探究”的具体问题,如挑选游戏中出现的一种果汁,制作出同样比例的美味果汁。借助类似的话题,引导学生在游戏指引下,用各种材料调配果汁,并标注好调配数据。在此期间,教师可随着游戏的进展,逐步引入“小数”的概念。例如,询问:调配A果汁需要什么调料?有多少种颜色?每种颜色用量如何?1和2之间、整数之间能否进一步刻画实验所需的数据?如何记录这些数据,保证实验不会发生重复?借助这样的引导,学生能在游戏中逐步加深对“小数”的认识,同时,实验游戏也能让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更为深入且准确。这样一来,该部分课程的教学目标便能得以顺利达成。此外,学生亦可从中获得新颖的数学学习体验,激发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

(二)多元化游戏品类,扩充学习体验

游戏的类型极为丰富,信息化的推动使得游戏元素及玩法得以极大的改进,为寓教于乐式的数学教育提供了完善的条件。为了最大化发挥游戏的作用,提升数学课堂的综合效益,教师还需要重视教学内容与游戏设计的融合,确保游戏形式与教学目标相互协调。

以三年级“位置与方向”课程的教学为例,本课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方位辨识能力。结合此部分知识特性,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为学生量身打造具备地理性质的游戏活动,如利用多媒体展示“迷宫”地图,并标示建筑位置,同时注意采用色泽明丽的色彩构图。随后,教师将受欢迎的某一卡通角色设定为主角,带领学生通过接龙和抽签的方式,利用东南西北指明方向,直到主角成功走出“迷宫”。这一游戏模式,巧妙地结合了数学知识点,既富有趣味性,又有利于学生明确并掌握南北东西方向,以及以此进行表达和运用的能力,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数学素质。除了“迷宫”类型外,教师还能利用网络科技创造“旅游”游戏,根据旅游景点照片、旅游路线图等信息,设计游戏素材,让学生以“导游”或“游客”的身份完成相应任务。比如,“导游”需要向“游客”介绍目的地走向;“游客”应该认清自己的位置,并依据地图确认接下来的游览地点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开发“寻宝藏”“探险”等游戏,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适当调整和选择。

(三)指导自主学习,发挥趣味游戏优势

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要求将教学重点从“教”转向“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学习意识,以及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尤其是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唯有深度参与知识探索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并提高学习成绩。以互联网为背景,教师运用趣味型游戏,能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帮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并以自主探究的方式获取数学知识。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把游戏作为教学的开场白,通过游戏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的积累。

例如,在教授五年级的“植树问题”时,教师可设计一个“闯关游戏”,分阶段、由浅入深地引入“植树问题”。通过不同游戏关卡,逐步展现出“植树问题”中隐藏的数学特征及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相关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植树问题”设置一段主要故事情节,使各关卡与剧情紧密相连,增进游戏与数学的关联度,协助学生清晰构建解题思路。如在首轮关卡,提供多种情境引发学生探寻规律,引出“植树问题”概念,使学生在开始游戏前就能大致了解“植树问题”的含义;在第二关,则可融合“树两侧种植与否”的问题,采用抽签决定情境走向,如选“双侧种植”的学生将面临相应的问题,顺利进入后续关卡等。基于此,通过这种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游戏,使数学学习变成一种自主式过程,也增加了学习乐趣和锻炼数学思维能力的机会。

(四)学以致用,数学游戏大显身手

趣味游戏不仅在课内得到广泛应用,课外亦有亮眼表现。在现代网络技术支持下,教师可以将数学游戏用于作业设计,增强学生做数学作业的兴趣,消除学生的厌恶感。在课后作业的游戏设计上,应赋予游戏明确的目标以及巩固知识、结构梳理、实践应用以及预习新知识等针对性功能。

以预习新知识为例,在五年级“概率论”的教学中,数学老师可以在课前利用互联网技术,设计一款“抽奖”游戏,让学生通过这个平台或者通过微信群、QQ群里发布的抽奖转盘自发进行抽奖,同时记录自己的抽奖次数以及抽到的奖品类型,再据此进行进一步研究分析。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享彼此的抽奖结果,以便互相借鉴并深化分析。如果条件合适,教师甚至可以设立具有实际意义的奖励措施,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进一步激发他们深入剖析游戏体验的积极性。如此一来,学生在日后的课堂学习中,能与教师进行更高效率的互动,从而更顺畅地融入课程学习,提升数学知识学习品质。至于知识强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随时在课室内外设计与实施各种趣味游戏。例如,针对运算类知识点,教师可以在课上基于学生已掌握的程度,通过游戏设计随堂练习;课后则利用网络资源设计多种多样的在线游戏,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五)收集教学数据,深入了解学生学情

随着现代互联科技迅猛发展,网络技术正逐步走向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这一变革对于教育领域同样产生深远影响,尤其能助力教师获取多样化、高价值的数据支持,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剖析教学数据。这样,教师便可依据客观数据动态调整教学策略与内容,进而实现教育质量的显著提升。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之下,教师完全可以尝试利用各种充满乐趣的游戏,收集相关教学数据。

例如,部分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灵活安排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电子书包、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过程中,教师得以从系统后台实时掌握学生的游戏数据信息,进而洞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需要充足的设备资源作为支撑,并且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科学设计游戏内容,既可以作为课堂互动方式,也可以用于课后练习,让学生在家中通过互联网设备登录相关平台参与游戏,进一步锤炼数学知识,再由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回来的游戏数据进行教学分析与反思。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教师都应把控好“适度使用趣味游戏”这个原则,避免过度迷信游戏练习效果,仍然保持常规的作业练习频率,以确保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六)计算机教育游戏

将教育元素融入趣味游戏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教育部门需要及时摒弃老旧思想理念,融合吸收先进的教学技术和理念,积极推动“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互联网,教育学生将其有效运用于小学数学学习中。

为此,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手段: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搜索查阅各种教育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借鉴名家课程范例,引导学生体验学习之乐,促使学生自觉参与数学课堂。此外,教师还应当善于利用游戏化教学方法,拓宽教学设计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需强调的是,尽管在游戏设计阶段需要加入计算机等媒介元素,但教学重点应当依然放在数学知识点本身。总之,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教学,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互联网应用上,而忽视数学知识点的传授。在重视数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之上,合理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让学生享受优质的数学学习体验。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和多媒体展示相关图形,辅助学生理解各种特征。基于此,通过这样生动直观的教学演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垂直和平行概念,并且能够主动深度思考相关数学问题。

(七)及时建立评价机制

在实施数学游戏化学习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快速地评估学生表现及其学习成效,使之明确自身欠缺之处,进而发掘思维层面的多样性。该举措能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尤其是在赢得赞扬之后,学生将养成正面的求知态度,从而积极投入到学习场景中。此外,建立全面深入的评价机制,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全面评估,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展及能力发展趋势。这样的评价,既可以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控程度,又可以将重点放在挖掘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这种评价反馈也是十分有用的资源,教师可根据这一依据调整并改善教学方针,以更为有效推动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比如,在游戏化学习教学开始前,教师可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预设在游戏进程中会面临的难题。然后在正式上课时,对那些对游戏规则和所学内容有深度理解的学生给予鼓励,使学生做好充分的游戏准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推进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需关注每位学生的行为,力求给予公正的奖励、激励,引导学生认识个人优势,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至于在游戏过程中表现不甚理想的学生,教师亦须指正,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数学游戏。这样的评价机制,还应以师生共同参与为主导,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加深对自身的认识和了解。

三、结语

总结来说,趣味游戏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具备诸多优势,这一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帮助学生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并强化课堂效果,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趣味游戏可以明确课程目标,促进学生交流互动,全方位地发挥自身优势。因此,在制定数学课教学方案时,教师应该灵活地推行趣味游戏化教学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他们后续的学习打好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