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亚有座龙城”

2024-08-26 00:00:00冯璐白情情
环球人物 2024年16期
关键词:斯洛文尼亚

2024年7月,苏岚在斯洛文尼亚驻华大使馆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陈浩 / 摄)

《环球人物》记者每次在公开场合见到苏岚大使时,她都穿着一袭优雅简洁的连衣裙,戴着同色系的精致耳饰,有种春风化雨般的柔和美。她来自欧洲东南部的斯洛文尼亚(英文为Slovenia)——世界上唯一一个名字里有“love”的国家。这里十分重视绿色环保,充满浪漫气息。

正式采访苏岚是在位于北京亮马桥外交公寓的斯洛文尼亚大使馆。使馆内部陈设简洁明快,摆放着很多书籍。2019年9月,苏岚搬进这栋红白相间的小楼,度过了难忘的5年时光,如今即将离任回国的她说:“中国印记永远不会消失。”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我出生在一个古老的小城镇,名叫新梅斯托,这里是斯洛文尼亚的音乐、文化与历史之城。很适合旅游度假。”在采访中,苏岚提到自己的家乡。她说,新梅斯托有斯洛文尼亚最大的跨国制药公司总部,以及一条深绿色的美丽河流克尔卡河。那里还有一个由木头制成的游泳池,里面的温泉水直接来自地下。在新梅斯托上小学的时候,苏岚很喜欢物理学。“小时候以为自己会成为一名物理学家。上世纪80年代末,东欧进入局势交替的过渡时期,我又对社会学等人文学科产生了兴趣。于是,在大学第一年的学习之后,我选择了国际关系专业,后来又学了经济。”回顾自己30多年外交生涯的起点时,苏岚有些感慨。

完成学业后,苏岚进入斯洛文尼亚外交部工作,见证了斯洛文尼亚主权独立的历史时刻。在一次演讲中,在被问及作为外交官所经历的最兴奋的事情时,她回答说:“最令人激动的时刻可能已经发生了,那就是当斯洛文尼亚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时候,我选择加入了外交部。”苏岚告诉记者,“我热爱工作,外交官确实是适合我的职业”。

作为一名女性外交官,苏岚经常强调共情和理解。“我坚信人类是一体的,有着共同的特征。无论被派驻哪个国家,都要真正花时间在那里,去加深对它的理解,去了解对方的立场,从而更欣赏它。”

在斯洛文尼亚,许多驻外大使或政府官员由女性担任。“这需要有意识的努力。”苏岚本人也时常为此做出努力。“有次开会,我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女性演讲者,于是我向会议主办方提议明年邀请更多的女性专业人士。”

在苏岚的讲述中,多数工作经历都是有趣的。她提到一件多年前的轶事。当时她去机场迎接一名和自己平级的访客,没想到对方把护照和行李递了过来——“或许因为我是女性,他把我当成了服务接待人员。我和他握手时,说明了自己的身份,气氛多少有点尴尬。”

平衡繁重的工作和家庭责任也是很大的挑战。“我很内疚,因为工作太忙,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总是缺席。”苏岚说,不过现在女儿长大了,成了一名电影导演和编剧。有假期的时候,女儿也经常来中国和我团聚。

"“中国迷人而广阔”"

“担任驻华大使前,我来过中国4次,但都是短期出差,开完会就走了。不过,我有一个习惯,每去一个国家,至少会参观一个文化机构。我在第一次访华时,十分想了解当代中国视觉艺术,就特意去了北京798艺术区,那是非常难忘的经历。”苏岚说,“2019年9月起,我常驻北京,这才有机会深入接触中国文化,进一步了解中国。”

在欧洲,斯洛文尼亚人以崇尚文化著称,苏岚更是如此。在驻外职业生涯中,她坚信人文交流的重要性,倡导了许多富有创意和影响力的人文项目。在中国,她经常召集斯洛文尼亚和中国的学者、艺术家、诗人、策展人,举行对话、展览等活动,拉近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她本人也曾体验书法、簪花、漆扇、蓝印花布印染等中国传统文化。在苏岚看来,文化和艺术能让不同国家的人更充分地了解彼此。

“在斯洛文尼亚年轻人面前提起中国时,我会推荐他们阅读中国的民间传说故事,比如端午节的起源。那些古老的节日传统至今仍然存在,这是非常迷人的。”苏岚说。

苏岚朗诵中国诗歌。(本刊记者 陈浩 / 摄)

给苏岚留下深刻印象的是2022年12月的一场文化交流活动。斯洛文尼亚驻华使馆组织了4名斯洛文尼亚诗人和4名中国诗人进行线上对话,并收录这些诗人的双语版诗作,出版了《诗是天下盐》一书。

“烤鸭冥想着春江水暖,他冥想着南方温柔的妻子……”采访过程中,苏岚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书中这首名为《他和烤鸭》的诗歌,并告诉记者:“作者是一名中国厨师,我很喜欢他的诗。在斯中商务委员会的晚宴上,这首诗也被朗诵过。这首诗很短,而且讲的是食物,表达方式非常特别。”她还表示,“诗歌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带我们走进自己的文化空间,并将其与他人分享。”

环游中国是苏岚驻华生活的另一大乐趣。在她看来,中国是一个迷人而广阔的国家,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她的足迹遍及中国大多数省份。苏岚发现,由于幅员辽阔,在文化、饮食以及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中国的南方和北方之间有着很大差异。成都是她最为着迷的中国城市,尤其是麻辣火锅和可爱的大熊猫,令人十分难忘。“成都是美食之都,也是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之一。成都和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结为友城已有40 多年,卢布尔雅那还有一条‘成都大街’。”

苏岚告诉记者,采访后的这个周末,自己将去桂林,“我对此次行程充满期待,将在那里参观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了解斯中两国在岩溶地质领域的具体合作成果,推动两国在岩溶地质学科发展上取得更大进步。”此后,她还将陪伴家人开启一段旅行。“我计划带他们去北京、上海和景德镇。”苏岚说,“陶瓷艺术是中国的宝藏,我一直期待带家人去世界瓷都景德镇看一看。”

苏岚用 “热情、勤奋、努力”来形容自己对中国人的印象,“中国人和斯洛文尼亚人一样,工作非常勤奋,同时非常珍视家庭,会在重大节日时举行家庭聚会”。

她回忆说,“我与中国人接触时,他们总是对我表现出善意,带给我很多温暖。比如刚刚来到中国时,我去超市买东西,偶尔会出现沟通不畅的情况,很多中国人都会来帮忙。每年春节,我都会被邀请到中国家庭,跟他们一起包饺子,以传统方式庆祝中国新年。这些都是非常美好的记忆。”

斯洛文尼亚大使馆摆放的孔子雕像。 ( 本刊记者 冯璐 / 摄)

“中国的影响永远不会消失”

“龙年是幸运的一年,斯洛文尼亚和中国举行了许多交流活动,取得了很多成就。”苏岚说,我为见证这一切而深感骄傲。今年4月,斯洛文尼亚副总理兼外长法永访华,随行的还有一个庞大的经贸代表团,这展示出斯中两国经贸合作的潜力。法永此次访华,距2019年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访斯已近5年。这期间,中国从斯第十三大贸易伙伴上升为第四大贸易伙伴。

“我们两国需要保持这种高层对话的势头,在传统友好关系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在苏岚看来,龙代表着力量与活力,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也是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的守护者。

“卢布尔雅那也被称为龙城,如果你来到卢布尔雅那,会看见到处都是龙,有矗立在桥梁两端的,有盘踞在房檐之上的,还有趴伏于井盖台阶的。对中国游客来说,市中心的龙桥是必须自拍打卡的地标性建筑,还有店主卖中国制造的龙布偶。‘龙’成为沟通两国民心和双方人文交往的桥梁。”

中斯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清朝乾隆年间,担任钦天监监正的是斯洛文尼亚人刘松龄。在清朝主管天文观测、制定历法的部门中,刘松龄主持制作了当时最为完备的天文仪器——玑衡抚辰仪。苏岚说:“为纪念斯中建交30周年,中国将重达5吨的玑衡抚辰仪1:1复制品作为礼物赠送给了斯洛文尼亚。”

苏岚特别提到,斯洛文尼亚民族志博物馆今年举行过一个非常棒的展览,展示了收藏家伊万·斯库谢克100多年前从中国带回的130件收藏品,其中包括专程来斯洛文尼亚的中国专家历时数月修复而成的古建筑大门模型和木质花罩。“斯中合作修复藏品,这本身就是文明交流互鉴。”

“一旦去过中国,那么此后一生中无论去到哪里,中国对你的影响永远不会消失。”苏岚引用首位斯洛文尼亚驻华外交官的话来表达自己的不舍之情。

她说,自己回去以后,还会经常吃中餐,会想念很多事情,也希望有机会能再来中国。

编辑 毛予菲/美编 苑立荣/编审 张建魁

苏岚

1962年出生,卢布尔雅那大学国际关系学学士,萨格勒布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斯洛文尼亚外交部经济和公共外交司司长、驻纽约总领事、驻以色列大使等行政职务。2019年9月起任驻华大使。

猜你喜欢
斯洛文尼亚
2017年斯洛文尼亚奥赛不等式试题的推广
联合国举行活动庆祝首个“世界蜜蜂日”
中国蜂业(2018年7期)2018-07-27 03:49:58
斯洛文尼亚:上帝宠爱的中欧人间天堂
华人时刊(2017年13期)2017-11-09 05:39:08
斯洛文尼亚克尔什科核电厂将延寿20年
国外核新闻(2016年6期)2016-03-17 11:21:26
限2500名斯洛文尼亚每天限2500名难民入境
祖国(2015年20期)2015-11-06 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