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国家,有许许多多壮美的河山:长江似一条巨龙横穿东西;五岳支撑天穹,气势磅礴;黄山奇松怪石,云海翻腾……也许在有些人看来,与这些河山比起来,京杭大运河稍显逊色,但它在我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在我的印象中,运河上航行着三条船,它们来自三个不同的时空。
第一条船是这样的。烟雨江南,运河上漂着一条条船。别以为这是一幅唯美的水墨画,实际上这是一个战争的时代。彼时日寇入侵江苏,开始洗劫村庄。兵荒马乱的环境下,人人都只想保住自己的性命,无暇顾及别人。然而,大运河上的一位船夫却不这么想,他在逃亡时,发现了一名年轻的姑娘,只见她跌跌撞撞地往前跑,他决定帮助她。他捎上她,沿大运河逃向杭州临平。这两人便是我的太外公和太外婆。
太外公向太外婆伸出了援手——第一条船小而破,却在战争年代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代表的是温情。
第二条船出现时正值20世纪80年代的奋斗岁月。每个周末天蒙蒙亮,外公就会划着一条小船向着各个门市部行去。等他采购完需要的东西后,再划着小船,在流淌的大运河上行驶。有时风向不好、天气不好,他得花上更多的时间,划船前往临平五杭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在五杭,外婆经营着一家小便利店。那时,妈妈才刚出生,一家人依靠这家小店维持生活。妈妈10岁那年,外公外婆终于在临平城郊买了一间小小的仓库房。
外公在大运河上划着小船,与外婆一起打造了温暖的小家——第二条船虽小,但充满爱与奋斗,代表的是拼搏。
上学后,我更是深刻地感受到了大运河与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没有大运河就没有我。而第三条船直接拉近了我与大运河的感情。
第三条船的故事是这样的。我就读的杭州长江实验小学就在大运河畔。有一天,老师安排我次日到小舞台表演吹奏笛子,可我的曲子《小白船》还没练熟。次日上学路上,我非常紧张,生怕自己吹不好。此时,车子行驶到了大运河的上方,那河水就在我的脚下流淌,好似在鼓励我,我突然就不怎么紧张了。来到学校——“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只小白船……”我顺利吹完了曲子,还赢得了一片掌声。
第三条船并不是真实的船,而是一首充满童真的曲子,代表的是成长的勇气和快乐。
这就是我心中流淌的大运河,它流淌着许多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