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级学院信息化建设的意义、现状与路径

2024-08-23 00:00:00梁佳刘军
经济师 2024年8期
关键词:二级学院信息化建设困境

摘 要:二级学院作为高校重要的基层教学科研单位,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机构,在高校办学治校中具有特殊而又重要的核心地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加速了社会各行各业的进步,同时也对教育领域的传统办学理念和教学管理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变革、挑战和发展,文章指出二级学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信息化建设的路径包括组建信息化机构,建立信息化平台,增加资金投入,加强信息化人才培训,加强信息安全建设,以及优化管理信息化水平等。

关键词:高校 二级学院 信息化建设 困境 路径 探究

中图分类号:F062.5;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8-173-02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节奏,同时也对教育领域的传统办学理念和教学管理模式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有效促进了社会各个领域和各行各业的快速进步与提升[1-2]。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变革、挑战和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要[3]。二级学院作为高校重要的基层教学科研单位,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重要职责,在高校办学治校过程中具有特殊而又重要的核心地位,二级学院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国内各高校都希望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对资源的配置与管理,通过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学院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促进学院教学与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实验室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的规范化、精细化和专业化。

二、高校二级学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加速教育教学的转型,更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合作等方面为高校高质量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对高校确立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体现时代精神的办学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5]。

(一)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信息化建设有利于高校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二级学院借助专业的教育软件和在线教育平台,可以更为有效地进行教学管理、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估,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学习支持和服务,提升教学质量。同时,通过信息化建设,大学生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论文提交、答疑解惑及在线交流等,实现共享学习资源和无时空限制的信息沟通。

(二)有助于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信息化建设也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好的平台。对于二级学院的科研人员来说,在线查阅文献、数据库检索、会议组织、学术研讨等都可以更加高效而无阻的在线完成。通过信息化建设,高校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提取出有用信息,实现信息与人工智能的打通,为科学研究成果提升了科学性与可信度。

(三)搭建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桥梁

信息化建设还可以搭建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交流的桥梁,提高二级学院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效率。二级学院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企业和行业的专家、学者、领导保持联系和进行交流;企业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挖掘所需人才、扩大招聘范围、开设实习实践基地,也可以提供关于行业的新技术新动态及应用需求等资讯,促进二级学院与企业间的合作共同发展。

(四)促进学院管理服务水平提质增效

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学院行政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二级学院通过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校区内部信息办公自动化,方便教学、科研、人事、学生管理等核心业务办理,学院广大师生的各类重要业务都可以在互联网、移动平台上呈现和协同进行[6-7]。“让信息多跑腿,使师生少跑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站式”服务,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二级学院的行政管理效率,还可以减轻人力资源的负担,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三、高校二级学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信息化建设在全国高校大规模地全面展开,二级学院有序地逐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在实际中取得阶段性成绩,但信息化发展程度和水平还不尽相同。总体来说,二级学院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现行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由于二级学院承担着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和职责,日常工作繁重,在现行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导致信息化建设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例如,信息化建设中存在人员责任不明、职责不清、管理机制不健全和思想意识不到位等问题,学院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将引领学院发展的地位和作用,需要在实际中不断思考和探索更加完善和科学的管理模式。

(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大部分二级学院的基础设施仍然不够完善和发达,例如数字资料室、计算机室、智能会议室、智慧实验室等相对薄弱,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支撑面积仍没有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和条件。除此之外,也有些高校网络速度较慢、网络中断、断电等情况时有发生,制约了信息化对学院各项工作的有效支撑。

(三)建设安全性不足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攻击、电脑病毒等网络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二级学院的信息化建设在网络安全方面更加需要关注和加强。学校和学院应该加强网络安全防范,制定网络安全管理规定,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对安全风险的识别和管理,保障教育教学等信息的安全。

(四)师生的信息化水平不高

二级学院师生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还存在多种问题,例如,学生在使用信息化设施时,存在缺乏利用技巧和信息素养等问题;而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该继续加强信息技术的培训和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认为不需要通过信息化也可以实现高效管理,运用信息化水平不高,主动学习意识不强,运用信息化解决在实际工作中的遇到难题较少。

(五)物资和经费投入不足

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投入成本大,建设周期长,需要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和投入。在当前的情况下,二级学院的经费投入还比较欠缺,无法满足教育教学对信息化的需求[8]。因此,学校应该积极申请政府或企业的资金支持,扩大校内信息技术设施的建设和投资,而二级学院应该加强内部资金的筹集与利用,努力提升物资与费用的财务保障能力。

四、高校二级学院信息化建设的路径探究

二级学院信息化建设从宏观上来讲涉及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领域,从微观上来说包括高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涉及面广,建设难度大,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来解决和实现,才能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9]。

(一)组建信息化工作机构

为了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开展,需要在学院层面单独建设信息化专业工作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责任关系,提升工作效率。在同步加强组织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信息化研究机构,及时了解信息化建设的最新技术、新经验和新动向,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引导和支撑。同时,明确高校二级学院信息化建设目标,完善相关建设规划方案,将二级学院管理信息化建设纳入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之中。

(二)建立健全信息化平台

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建立信息化平台[10]。高校二级学院应该根据各项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建立健全功能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并实现数据共享,以支撑在线教学、学生信息管理、教师业务管理、项目申报和实验室管理等多个功能。同时,信息化平台需要具有可扩展性和服务可靠性,能够满足高校二级学院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教学科研需求。

(三)增加投资和积极申请资助

加大学院内部资金投入、加强财务管理,逐步增加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优化内部资金运作方式等,同时要积极向政府、企业、校友单位等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和资金资助。二级学院需要更多的资金资助来开展信息化建设,这有助于推进校内信息技术设施的建设,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四)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训

信息化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高校二级学院需要制定一些中长期规划,积极打造一支具有理论基础、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注重教师在线教学、教育科技和教育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师资队伍的信息技术和在线教育技能,满足教学和管理的需求;加强师生信息化培训,培养师生信息化素养,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11-12]。为师生提供适合他们完成任务的正确信息,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从而提高对关键信息的正确解释和理解,并利用信息化技术减少教师负担。

(五)加强信息安全建设

制定规范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强化信息安全检查和监督管控,加强网络和信息的安全保护,加强设备和软件的安全性,对线上信息和线下会议安排的重大活动加强保障,提高信息系统的防护能力,保护学院内部数据的安全性。同时,行政管理者应该对学院的师生信息、教学科研信息和学科建设等重要信息做好数据备份工作,以应对信息丢失,避免发生重大损失情况。

(六)优化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硬件和软件的问题,还需要高校二级学院制定一系列服务规范和标准,以保障信息化能正常而有序地运行[13-14]。在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将广大师生服务质量作为优化办事流程的关键点,尽可能地简化操作流程和优化管理流程,为师生提供更加便利、贴心和高效的服务,比如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学习资源、通过线上服务优化信息交流、通过线上手段实现办事流程等,以达到高效管理的目的。

五、结语

信息化建设已然成为高校在办学治校过程中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门径,二级学院信息化建设也在逐步有序推进。通过信息化建设,高校可以在原有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完善,提升管理效率和治理的现代化水平。然而,如何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解决现有执行过程中的新问题,是二级学院信息化在未来建设中需要不断探讨和总结的一个问题,高校应该不断加大力度进行相关探索,充分利用科技创新为教育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基金项目:1.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机械类专业的师资培训”(2023122938650);2.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SGH22Y1274);3.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JT2022YB222)。]

参考文献:

[1] 周南平,贾佳.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信息化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9):75-80.

[2] 蔡飞.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J].经济师, 2022(09):9-12.

[3] 王丹飞.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地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12):5-9.

[4] 余高.“大数据+人工智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必经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0(19):59-61.

[5] 王文鹓.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2):263-264.

[6] 李明波,李辉鹏,郑泽涛.高校信息化精准建设的价值指向与路径优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23,45(2):316-322.

[7] 林斌.高校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对策探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2):132-133.

[8] 李聪.人工智能时代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2(22):112-113.

[9] 翟雪松,史聪聪.《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实施现状、挑战与展望[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12):20-27.

[10] 齐雪.“互联网+”时代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6(8):227-229.

[11] 陈蓉蓉,韦建文,林新华.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现状与改进策略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41(10):282-286.

[12] 王瑾.“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5):154-155.

[13] 宋玉钰.基于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办公室信息化建设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3(14):122-123.

[14] 陈美容.信息化时代高校师生信息素养提升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18):115-117+164.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4)

[作者简介:梁佳(1984—),男,陕西西安人,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学;通讯作者:刘军(1977—),女,陕西西安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学。]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二级学院信息化建设困境
困境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08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加强高校二级学院党建工作的若干思考
亚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19:16:09
二级学院学生干部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
东方教育(2016年3期)2016-12-14 22:32:23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32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环境科技(2016年3期)2016-11-08 12:14:20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3:19:12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关于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