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无形资产管理是事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从内部控制管理的角度出发,加强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能有效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文章指出事业单位无形资产包括商标、专利技术、著作权、文化软件等类型,在阐述无形资产管理问题的基础上,从强化认知、完善机制、内控管理、价值核算、内部监督、技术应用、激励保障七个层面出发,指出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的具体措施,期望能进一步提升无形资产管理水平,保证国有资产收益,继而促进事业单位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 无形资产 内部控制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8-080-03
事业单位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其在社会基础事项管理及公共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长期的实践中,实验单位积累了大量的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化地开展这些无形资产管理是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发挥国有资产价值的必然选择。在《政府会计准则》中,我国对无形资产的定义和管理规范进行了清晰说明,这为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在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背景下,在对外投资中,无形资产作为资本可占到总投资的20%,特殊情况下可达到50%[1]。可见深化无形资产管理已经成为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的迫切需要。但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事业单位在实际管理中存在对无形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这使得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认知不清、制度不全、核算不清晰、管理效率低下等,故而有必要从内控管理的角度出发,创新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方法,助力事业单位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类型
通常,人们将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资产称为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具有可辨识性的证。在长期发展中,事业单位拥有众多的无形资产,分析这些无形资产的属性,大致可将其分成三类,即商标、专利技术和著作权、文化软件等。
(一)商标
商标是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下,创新成为事业单位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其也是事业单位产品及服务有别于其他单位的重要标志。基于这一特殊的定位,商标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不断突出;一般商标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色彩及声音等要素构成,在上述要素的控制下,事业单位的商标具有易认易读、易懂的特征,而且名实一体,重点突出。事业单位商标的知名度越高,表明在竞争服务中的影响力便越强[2]。
(二)专利技术、著作权
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还包括专利技术和著作权。事业单位的专利技术往往具有先进性、创新性、成熟性的特征,并且这些专利技术的实用性较强,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较多。在过去,著作权也被人们称为版权,与专利技术相同的是,著作权同样是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一般事业单位著作权的对象为作品,这里的作品包含了文学、艺术、科学等内容在内的智力成果,这些智力成果往往具有制度创新的特征,现阶段,除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作品外,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计算机软件、工程设计模型等都是事业单位著作权保护的重要内容。
(三)文化软件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在经营发展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软件和电子程序,这些软件程序多是由事业单位自身研发设计,或者由事业单位委托其他公司设计,而事业单位具有这些文化软件的拥有权。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将这些文化软件和程序归属到企业无形资产的范畴,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管理,能有效保证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这对于事业单位的效益增长和职能发挥具有积极作用[3]。
二、无形资产管理问题
(一)对无形资产管理认识不清
无形资产是事业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这些资产的管理及利用水平直接关系着事业单位的经营效益,对于事业单位的职能发挥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正确认识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有助于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但是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对于无形资产价值及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这使得事业单位内部存在重有形财产管理轻无形资产管理的问题,致使单位对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且管理过程不规范。另外,从对无形资产具体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程度来看,当前事业单位还缺乏必要的无形资产管理及保护意识,并且在无形资产开发利用中缺乏风险控制意识,这引起了无形资产流失的问题,新时期,有必要强化事业单位对无形资产管理的认知,形成良好的无形资产管理环境。
(二)无形资产管理制度不全
无形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现阶段,事业单位在无形资产管理中还存在制度缺失的问题,一方面,从宏观层面来看,事业单位存在无形资产管理制度不全的问题,在具体管理中,针对无形资产的评估、认定、审批及核算缺乏相应的管理细则,这使得无形资产在实际管理中缺乏相应的标准,降低了无形资产管理的规范性。另一方面,事业单位本身缺乏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这使得在无形资产管理中,没有明确权威的执业部门,这使得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管理难以落到实处,且无形资产管理改革工作难以有效推进。此外,受风险管理意识缺失等因素的影响,事业单位在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中还未能设计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致使无形资产风险管理缺乏有效依据,很难实现无形资产管理过程风险问题的有效识别、监测、分析和控制,这给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了较大的风险和损失。
(三)无形资产核算难度较大
现阶段,事业单位在无形资产管理中还存在资产核算较大的问题:首先与其他资产相比,无形资产没有固定的形态,并且在实际开发应用及管理中,无形资产对事业单位所起到的作用难以确定,这使得事业单位工作者很难精准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和成本,这使得后期无形资产核算缺乏有效依据,增加了无形资产核算计量的难度。其次与固定资产相比,无形资产的性质存在较大的难度,但是在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一些管理者为简便预算,通常会将无形资产归并到固定资产中进行核算管理,这容易因无形资产价值估量偏差造成事业单位资产损失,阻碍了事业单位经营发展的稳定性。最后在无形资产核算管理中,事业单位未能科学建立无形资产管理的相关账目,这造成了单位资产管理中无形资产不入账的问题,最终事业单位资产流失问题较为严重,降低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效果,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水平[4]。
(四)无形资产过程管理缺位
对无形资产进行跟踪管理是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的现实需要,然现实情况是,事业单位在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过程管理缺位的问题。一方面,事业单位针对无形资产管理的台账设计并不规范,这使得无形资产的盘点、核算漏洞较大,造成了无形资产流失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无形资产过程管理中,对于无形资产的审批管理不够规范,一般在无形资产核销、转让及调出工作中,需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批,但是目前无形资产的这些管理活动存在先作业后审批的问题,这使得无形资产管理过程混乱,降低了无形资产管理的整体效果。
(五)无形资产科技转化效率较低
作为事业单位的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形资产应快速的用于事业单位业务实践,并在实践中完成科技转化,提升无形资产的使用效率。但是受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无形资产转换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当前事业单位未能及时有效地将无形资产转化成科技成果,这使得无形资产的使用效益较低,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资产闲置问题。譬如,事业单位无形资产中包含了较多的专利,使用出资、专利融资、专利实施许可、专利权转让等方式,均能将这些无形资产转换为科技成果,但现实情况是,事业单位很少会使用这些方式进行无形资产管理,这在降低无形资产科技转换效益的基础上,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市场效益,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事业单位无形管理措施
(一)强化对无形资产管理工作的认知
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工作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在实际管理中,管理者还需要深化对无形资产管理工作的认知,创造良好的无形资产管理环境。首先,管理者需要正确认识无形资产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树立较强的管理意识,然后以此为基础,在企业管理中将无形资产管理放在重要问题,积极开展无形资产管理工作。其次,无形资产管理受诸多因素影响,在具体管理中,还需要树立较强的风险意识,重视这些外在因素控制,降低无形资产管理的风险。最后,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本身是一种知识财富,故而在实际管理中,管理者还应具备一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化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保护,最大程度地发挥无形资产优势,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服务[5]。
(二)完善无形资产管理内控机制
传统管理模式下,事业单位在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内控管理机制不全的问题,这降低了无形资产管理的规范程度,故而在新时期的无形资产管理中,管理者还需要建立系统完善的无形资产内控管理机制,积极建设无形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并且在该制度下,需系统编制无形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明确无形资产管理的具体目标、指标和标准,助力无形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另外,在无形资产管理中,企业还需要系统组建无形资产管理组织框架,选用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人员开展无形资产管理,在实际管理中,要求管理人员不断创新无形资产管理办法,并强化管理人员的权责管理,使得全体管理人员认真负责,提升无形资产内控管理的整体质量[6]。
(三)重视无形资产风险管理
考虑到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的风险性,在实际管理中,还需要将无形资产内控管理工作与风险管控工作衔接起来,系统化地控制无形资产开发、应用及管理中的风险问题。一方面,事业单位需要建立系统完善的无形资产风险管理机制,明确无形资产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标准,并协调无形资产管理目标与风险控制目标的关系,形成良好的无形资产风险管理环境。另一方面,在无形资产风险管理中,还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模型,要求结合无形资产管理的实际,做好具体风险的识别、监督、评价和控制管理,实现无形资产管理风险的闭环控制。此外,在无形资产风险控制中,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业单位还需要系统编制风险防控方案,通过事先防控的方式来减少企业无形资产管理中的风险,为无形资产的高效利用奠定良好基础。
(四)做好无形资产价值核算
开展无形资产管理还需重视无形资产价值的有效判断,并做好这些资产价值的核算和计量管理。首先在无形资产核算中,先应做好无形资产价值类型的准确判断,该环节中,应从初始价值和持有价值两个层面开展无形资产的管理。其次在无形资产管理中,管理者还需要考虑其在事业单位经营发展中所起作用的基础上,为无形资产进行赋值,通过权值分析等方法的应用,实现无形资产的量化管理,为后期无形资产的核算提供有效依据。最后,事业单位在无形资产核算中还需要建立相关账目,精准化的进行无形资产入账管理工作,以此来减少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流失问题保证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整体效果。
(五)强化无形资产管理过程控制
在无形资产管理过程控制中,管理者需要重视三个层面的控制:其一,事业单位需要建立相应的资产分类账、台账,在此基础上,管理者需要定期进行这些账目的全面清查,做好无形资产的定期盘点管理。在此过程中,为保证无形资产判断的规范性,还需要做好资产分类账、台账具体条目类型的系统管理,以此来减少无形资产盘点漏洞,减少资产流失问题。其二,无形资产的开发应用涉及一定的核销、转让、调出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应建立相应的管理部门,由专人进行这些业务流程的审批,在消除先使用后审批问题的基础上,确保无形资产核销、转让、调出操作的规范性。其三,管理者需要加强无形资产开发利用过程优化管理,在此过程中,应对无形资产增加不真实、计价不正确、摊销期限不符规范等问题进行处理,提升无形资产管理的这个念头效果[7]。
(六)建设无形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
信息时代下,运用现代科技探索建立现代化无形资产管理模式,并建设现代化的数据管理系统,能有效提升无形资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无形资产信息化管理中,一方面,事业单位首先应加大在信息技术层面的投入,通过充足的资金采购计算机等设备,同时完善本单位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无形资产信息化管理的硬件平台,为无形资产信息化管理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在实际管理中,结合无形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实际,建设相应的软件系统,在该系统下,还需要系统设计无形资产管理的功能模块,分模块进行无形资产信息化管理,以此来保证无形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此外,在无形资产信息化管理中,还需建立相应的网络安全防护机制,以此来消除网络风险,确保事业单位无形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
(七)重视无形资产的科技成果转化
要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水平,在实际管理中,还需要在市场效益导向下,重视无形资产的科技转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无形资产的利用效率。一方面,事业单位需要建立科学的无形资产科技转化机制,并加强无形资产科技转化过程的保证管理,创造良好的转换条件。另一方面,在无形资产转化过程中,应重视无形资产科技成果转化方法的有效使用,该环节中,除出资、专利融资外,专利实施许可、专利权转让等均是较为主要的转化方式,通过这些方法的合理使用,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提升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经济属性,为事业单位创造丰厚效益,助力事业单位的稳步发展。
四、结语
无形资产管理事关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安全,对于事业单位的业务开展和职能发挥具有深刻影响。新时期,事业单位工作者只有充分认识到无形资产的类型和管理价值,将无形资产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然后从内控管理的角度出发,积极开展企业无形资产管理,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使用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管理水平,助力事业单位稳步发展。在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开展无形资产管理,事业单位首先需要强化无形资产管理意识、风险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此基础上,需要积极完善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机制,强化内控管理,在此基础上需强化价值核算和监督管理,并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提升无形资产管理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这样才能提升无形资产管理的综合效益,助力事业单位的持续、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敬毅,周莹,王雪晨,等.完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资产管理部分的几点建议[J].财务与会计,2020(06):45-46,48.
[2] 覃文利.浅议基层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与内部控制措施[J].市场观察,2019(03):54-55.
[3] 王立杰.基于内部控制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研究[J].区域治理,2019(12):106.
[4] 张威.浅谈建立健全科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J].中国集体经济,2019(26):37-39.
[5] 段逆.浅议成本价值在科研事业单位无形资产计量的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19):9-10.
[6] 张佩娟,李蕊,金飞飞.浅谈军工科研事业单位自主研发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与管理[J].财务与会计,2021(04):78-79.
[7] 袁诗奇,赵海侠.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核算管理改进探讨——基于政府与企业会计准则的比较[J].现代企业,2021(04):167-168.
(作者单位:秦鹏飞,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山西古建筑博物馆、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管理中心> 山西太原" 030010)
[作者简介:秦鹏飞,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山西古建筑博物馆、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管理中心)经济师,馆员,研究方向:事业单位财税管理。]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