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201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新型的“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亲”“清”政商关系有效抑制了真实盈余管理,但是对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的作用不明显;企业产权性质会影响“亲”“清”政商关系作用于盈余管理的效果,相较于非国有企业,新型“亲”“清”政商关系能够更加有效抑制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新型政商关系 真实盈余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8-042-02
一、引言
在当前形势下,企业发展与政府的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关于政商关系对企业的影响研究成果较多。传统的政商关系常常体现为政治关联,即政府与企业所建立的一种非正式的社会关系。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清”“亲”政商关系以来,新型的“清”“亲”政商关系成为政府与企业互动的新生态。新的关系重构了企业与政府的交互模式,对企业的各种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包括盈余管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是指管理层通过人为手段调整其财务信息,达到操作企业盈余及财务状况的目的。现有的关于新型政商关系的文献均表明,其往往能对企业产生正向影响,即新型政商关系与传统的政治关联对企业的作用路径是截然不同的。
二、理论分析和假设提出
(一)新型政商关系与企业盈余管理
依据前文所述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企业作为一个组织是嵌入在制度环境中的,其活动会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首先企业通过“亲”“清”政商关系的构建具备了合法性,可能减少寻租的动机和费用支出,降低进行盈余管理的频率;其次,“亲”“清”政商关系会提高对企业的资源的获得性,这种获得效应可以激励企业更为关注经营活动,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从亲近角度而言,亲近的政商关系使政商之间互动亲切、真诚交往,政府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公共服务和更易获取的公共政策,企业对资源的获得性增加,经营效率提高,促进了地方发展,形成一种政商交往的良性循环。综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新型政商关系能减轻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
(二)所有权性质对新型政商关系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
由于国家对国有企业具有所有权和控制权,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往往较为密切。作为对政策风向更为敏感的国有企业来说,顺应政策发展,保全自己的政治地位相较于通过盈余管理手段获得更高的绩效评价的行为更容易被采取。因此突出假设2。
假设2:与非国有企业相比,新型政商关系对国有企业盈余管理水平影响较大
三、样本选择和实证设计
(一)数据选择与数据来源
以2017年为界,衡量“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确定研究期间为2017年至2020年。所使用的新型政商关系数据来自《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以201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二)变量说明
(三)模型构建
为了检验假设1,本文构建以下模型(1)和模型(2):
AEM=α0+α1CCi,t+α2SIZEi,t+α3LEVi,t+α4ROEi,t+α5GROW
THi,t+α6EPSi,t+α7LOSSi,t+α8TOP1i,t+ε
(1)
REM=α0+α1CCi,t+α2SIZEi,t+α3LEVi,t+α4ROEi,t+
α5GROWTHi,t+α6EPSi,t+α7LOSSi,t+α8TOP1i,t+ε" (2)
为了检验企业所有权性质所产生的调节效应,即假设2,设定以下模型(3)和模型(4):
AEM=α0+α1CCi,t+α2SOEi,t+α3CCi,t×SOEi,t+α4SIZEi,t+
α5LEVi,t+α6ROEi,t+α7GROWTHi,t+α8EPSi,t+α9LOSSi,t+ε" "(3)
REM=α0+α1CCi,t+α2SOEi,t+α3CCi,t×SOEi,t+α4SIZEi,t+
α5LEVi,t+α6ROEi,t+α7GROWTHi,t+α8EPSi,t+α9LOSSi,t+ε (4)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放在“计”①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企业应计盈余管理水平AEM最大值为0.351,最小值为0.001,平均值为0.062,标准差为0.064,真实盈余管理水平REM最大值为0.68,最小值为0.002,平均值为0.129,标准差为0.128,说明所选样本的上市公司普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盈余管理。在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上,由于真实盈余管理相较于应计盈余管理更为隐蔽与灵活,企业更加倾向于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另外,其他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本文的变量取值是较为合理的,可以减轻异常值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二)相关性分析②
对相关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之前,本文先采用变量之间的简单线性关系来对各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初步判断,经过对主要变量进行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发现,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与亲清政商关系总指数、亲近指数、清白指数显著正相关,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与亲清政商关系总指数、亲近指数、清白指数呈正相关,但不显著,初步判断,新型政商关系能加强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与假设1不相符。此外,除成长能力与亲近指数显著相关以外,其余控制变量与亲清政商关系总指数、亲近指数、清白指数的关系均不显著。调节变量所有权性质与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均为显著相关,初步支持了假设2所有权性质的调节效应。
①②篇幅所限检验结果省略,备索。
(三)实证结果分析
1.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
为检验假设1,按照模型(1)、模型(2)对“亲”“清”政商关系和盈余管理水平进行了回归分析,具体见表3。模型(1)~模型(3)是以应计盈余管理ARM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模型(4)是以真实盈余管理REM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模型(1)~模型(3)的回归结果表明,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水平与政商关系总指数、亲近指数和清白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000327、0.0000114、0.0000637,均无法通过显著性水平测试。究其原因,可能是相较于真实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具有更易实施的特点。同时,在人们的关注程度上,学者们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关注和研究相较于真实盈余管理进行得更早,相关的管控措施较为健全。真实盈余管理被人们普遍认为具有更隐蔽、更难以实施的特点,并且近年来才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管控措施的健全程度不如应计盈余管理。
模型(4)的回归结果表明,“亲”“清”政商关系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这个结论在政商关系总指数、亲近指数和清白指数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中都成立,假设1得到部分支持。
2.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为检验假设2,按照模型(3)、模型(4)对亲清政商关系和企业盈余管理水平进行了回归分析。
模型(1)结果显示,企业的产权性质与政商关系总指数的交互项的回归系数为负值但并不显著。这表明,受到产权性质的影响,新型政商关系与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呈负相关的关系,但同时却与真实盈余管理呈显著正相关,从侧面支持了假设1。
模型(2)结果显示,企业的产权性质与政商关系总指数的交互项的回归系数在10%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产权性质在新型政商关系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水平中存在调节作用,有待进一步分组检验。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201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新型的“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亲”“清”政商关系有效抑制了真实盈余管理,但是对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的作用不明显;企业产权性质会影响 “亲”“清”政商关系作用于盈余管理的效果,相较于非国有企业,新型“亲”“清”政商关系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政府应该继续大力推进“亲”“清”政商关系的构建,为企业良性发展保驾护航,并且应该加大对非国有企业的关系构建,发挥民营经济的活力,助力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金资助: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新时代政商关系视域下企业盈余管理研究”(2022KY1197)。]
参考文献:
[1] 刘晋飞.亲清政商关系研究进展与前瞻[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04):67-71+94.
[2] 吴才唤.新型政商关系研究综述[J].党政论坛,2017(06):55-58.
[3] 郑善文,高祖林.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治理向度[J].理论导刊,2021(10):65-71.
[4] 管考磊.亲清政商关系会影响企业创新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19(06):130-141.DOI:10.13676/j.cnki.cn36-1030/f.2019.06.012.
[5] 周俊,张艳婷,贾良定.新型政商关系能促进企业创新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外国经济与管理,2020,42(05):74-89+104.DOI:10.16538/j.cnki.fem.20191107.003.
[6] 江炎骏.新型政商关系与企业竞争优势[J].产业经济评论,2020(05):48-62.DOI:10.19313/j.cnki.cn10-1223/f.2020.05.005.
[7] 邓联繁.“亲清指标”与“亲清指数”[J].方圆,2017(21):33.
[8] 聂辉华.从政企合谋到政企合作——一个初步的动态政企关系分析框架[J].学术月刊,2020,52(06):44-56.DOI:10.19862/j.cnki.xsyk.2020.06.004.
(作者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广西南宁 530000)
(责编:吕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