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思想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4-08-21 00:00:00马丹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4年7期
关键词:生物学新课标生活化

摘 要

将“知行合一”思想融入初中生物学教学,是贯彻新课标要求的有效途径,还可以推动初中生物学教学革新,从而重塑生物课堂模式,提升课堂实效,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

知行合一 初中生物学 理念应用

“知行合一”一词最早出自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思想体系。知行合一,即将“知”和“行”合为一件事,通过将认识与实践连接起来,达到统一,来改善知和行相互背离、相互脱节的情况。生物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实践性学科,对于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和培育初中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通过提升课堂的探究性,转变课堂学习方式,构建一个体现“知行合一”理念的初中生物学新课堂。

一、“知行合一”思想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落实新课标,重塑课堂模式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生物学课程应“注重探究和实践”“高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历”,要求学生“能够分析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并将“探究实践”列为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素养之一。“知行合一”思想重视实践过程,以及知识与行动的内在一致性。

2.深化知识理解,提升课堂实效

在秉承“知行合一”思想的初中生物学课堂中,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真实的生物学实验和探究活动,能在手脑并用、全身心投入的学习状态下,完整地经历生物学概念和获得知识的全过程。这不仅让课堂变得鲜活有趣、形象可感,而且也有效深化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上深度理解知识,提升了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3.助力学生发展,提高学习能力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合一”思想下初中生物学课堂是一个生本化、实践化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既是“知”的探求者,也是“行”的实践者。在“行”的实践中,学生会遇到各种挑战,在问题解决中构建新知,践行新知,继续发现新问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积累学习和实践的经验与技巧,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并最终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

二、“知行合一”思想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与实践

1.统筹分析,找准课堂知行教学点

构建符合“知行合一”思想的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师首先需要统筹分析,识别并确定课堂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最佳节点。在开展以“知行合一”为导向的教学活动前,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的目标和方向,以及课堂体验的重点内容。学生是知行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决定着“知行合一”的生物学课堂活动能否顺利推进。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新课标和教材,还要评估学生的基本学情,确定知行的起点,并结合这两者来确定教学活动的推进点和切入点。

以苏科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为例。学生已经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对生物有了初步了解,但他们的理解还停留在抽象层面,没有将生物放入环境背景中考虑。鉴于初中生已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经验,并对生物与环境的实际联系有一定的生活感知,因此,教师可以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探讨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如何影响环境,并讨论梳理二者间的相互作用。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还能培育学生的归纳分析、观察思考能力,提升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2.设计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学根植于生活,用于生活。要构建“知行合一”的初中生物学课堂,需密切关注生物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应基于明确的学习目标,汲取日常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设计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提升学习兴趣,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获得生物学知识,并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授“免疫”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有受伤流血的经历吗?在受伤流血后,伤口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流血到治愈的过程,正是人体免疫系统发生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体是怎么进行自我免疫的呢?人体又有哪些免疫防线呢?”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将课堂探究要点从生活转向科学认知上,让学生在真实经历的辅助下初步感知了免疫系统的存在,感受人体的不同免疫防线,系统地探析了人体的免疫系统。最后,教师提问:“在明确受伤后伤口的人体免疫流程后,你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伤口吗?”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将课堂中习得的生物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实践中,丰富了学生自身的生活技能。

3.回归生活,推动知识在行中践行

“知行合一”的初中生物学课堂是回归生活的持续化教学课堂。为确保学生能将所知转化为所行,在“知行合一”的初中生物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更新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实践的空间,也要关注课后实践活动,设计回归生活的实践性、综合性作业,力促知识在行中践行。在推进“知行合一”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实践时,教师需设计初中生物学知识的生活化拓展及应用训练任务,布置拓展性、实践化、综合性的生物学作业,带动学生对生物学课堂所学的社会化应用。

在基于“知行合一”思想的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将所得知识落实于行,还要检验学生“行”的质量,来确定学生“知”的程度。例如,在审核“为开心农场挑种子”课后作业时,教师以量表为依托,评价了学生的选种态度、选种质量、选种方法、创新思维水平等,在检验学生“行”的质量的同时,评估了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养成情况。

综上所述,“知”与“行”是古代哲学史上的重要范畴,对“知行关系”的探究和诠释历来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知行合一”思想作为王阳明心学体系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有较强的教育指导意义。在初中生物学教学活动推进中,教师需理清“知”与“行”之间的关系,做好知行目标确定、知行实践推进工作,构建生活化、生本化、综合化、持续化的初中生物学新课堂。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王阳明教育思想当代价值的学校行动研究”(课题编号:E-c/2021/45)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

猜你喜欢
生物学新课标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 09:34:35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