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化学校治理体系之校长何为

2024-08-21 00:00:00孙进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4年7期
关键词:愿景师生理念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要求,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办好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初中教育,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联合江苏省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于2023年12月开展了主题为“构建新时代学校治理体系 推动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案例征集活动。全省各级各类初中围绕主题,积极申报,多方面展现了学校在推动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突出亮点和特色。“专题”栏目陆续刊发部分优秀案例,敬请关注。

2019 年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完善学校治理结构”的要求,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之路做出了指引。学校治理是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学校治理体系”和“学校治理现代化”日益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聚焦的重点课题。

要办好一所学校,笔者首先想到三个问题:要办什么样的学校?为什么要办这样的学校?怎样才能办成这样的学校?这是规划学校治理的根本和思考原点,与它们相对应着要规划三个治理系统,即:文化理念系统、组织架构系统和发展动能系统。由此,笔者根据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初级中学的学校特点,结合实践经验,规划了三个策略:谋划全局、优化布局、升维格局。

一、深谋远虑,做谋划全局的掌舵者

学校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学校全体成员的巨大力量。学校的发展在本质上是文化的发展,所以学校的治理在本质上也是文化的治理。因此,校长应规划好学校治理的文化理念系统,形成全体师生共同的目标愿景和价值观念,站在思想精神层面引领全局,这样才能带动学校发展。

而规划学校文化理念系统,需要决策者既有看准当下、分析准确的判断力,又有看清未来、目光长远的前瞻性。笔者在“基于领会国家的政策形势、基于发扬学校的历史底蕴、基于调研师生的愿景、基于活用专家的引领指导、基于审视自身的思考沉淀”五个“基于”的基础上,和全校师生共同确立了学校文化理念系统,其核心是:愿景为基、理念为核、文化为魂。

第一,愿景为基——以办学愿景为奋斗目标。笔者进校之初就和全体师生共同确立了学校的办学愿景,即“努力办好让学生向往与热爱、家长放心与满意、上级信任与赞赏、同行肯定与钦佩、自己自豪与荣耀的一流初中名校”。学校以此愿景为奋斗目标,唤起全体师生凝心聚力、同甘共苦的奋斗激情。

第二,理念为核——以办学理念为价值共识。在学校原来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笔者又提出了“让师生在奋斗中自由幸福地发展”的新办学理念,这一理念具有师生并重、路径清晰、价值彰显三大特点,突出师生的价值追求,不断涵养奋斗精神,凝聚奋斗共识。

第三,文化为魂——以学校文化为统领。我们以“和雅文化”为学校文化的核心,其意蕴是温润和谐,规范高雅,和而不同,雅而有致,并将其渗透于各项工作中,在实践中推动“和雅文化”生根、生长,让其成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精搭细建,做优化布局的设计者

教育治理的价值目标在于形成“高效、有序、公平、自由”的教育新格局,其核心问题是教育治理参与权、决策权的结构性调整,这包括学校内部的分权共治。学校的组织架构是一张纵横交错的复杂网络。为了保障学校各项事务能够流畅地运行,校长应优化布局,让适合的组织、适合的人来做适合的事,具体可从以下三点考虑。

1.架构健全有序

有序的组织架构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它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效率、凝聚力和竞争力。因此,笔者入校以后就健全了学校的组织部门。党总支是政治核心,教研室是教师教科研中心,都是学校工作的根基和保障,构建健全的学校组织架构刻不容缓。并且笔者适当调整了部分职权,如校医室原来隶属于教务处,现改到后勤服务处等,隶属关系更加合理。

2.制度精准高效

精准的教学管理制度能够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通过制定精准且高效的制度,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激励教师持续提升教学能力,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因此,笔者对学校管理制度设计精准,把控严格,力求高效。比如,学校设计了《食堂重点工作一览表》,从每学期、每月,再精确到每周和每天的重点工作,重视食堂卫生、安全等问题;出台了“小岗位晋升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并制定“教育教学量化考核标准”,明确了评分标准和审核部门,重视评比标准和规则,确保公平公正。

3.选人得当公平

人是组织架构系统的关键要素,而治理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治理者需要打造学校治理的核心团队,形成治理活动的骨干力量。因此,笔者注重管理团队建设的适切性。一方面,学校按需设岗,运用竞聘制做好纵向人才储备,从青年教师研习会、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优秀成员中选出德才兼备、众望所归的后备人才。另一方面,学校不断拓展团队成长的平台,让管理干部团队和省级重点培育的“和雅致美”好教师团队共同培训、研讨,相互学习、相互支撑,实施“双核驱动”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双向提升”的发展成效。

三、内驱自觉,做升维格局的驱动者

教师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基于自觉的学术创新。这需要教师发展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指向,以此激发教师主体意识,让教师能够主动寻求成长契机。因此,校长应升维格局,做好规划,让学校形成特有的氛围,让师生在其中濡染熏陶,产生强烈持续的驱动力,形成主动自觉的发展动能系统。

1.赋权,发展动能系统的底盘框架

首先,体现在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学校每学年定期召开多层次座谈会:通过教师代表座谈会,了解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让教师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通过行政人员座谈会,了解行政人员工作状态和工作难点;通过教研组长座谈会,了解教科研工作的困难。以此为依据确定工作重点。

其次,体现在重大问题的协商共议。学校在申报专项课题的选题、培育省级“四有”好教师团队、确定课程基地的建设方案等方面,都是在全体员工共同研讨和专家指引的基础上,再经全体成员投票通过的。

再次,体现在赋予基层治理自主权。学校进一步赋予年级部自主权。年级部管委会自主制定选聘办法,创设公平竞争机制,鼓励和督促全体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赋权发挥了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管理部门成为学校的“共筹者”,全体教师成为学校的“合伙人”。

2.赋智,发展动能系统的关键供给

教师的智慧是教学的灵魂,它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培养教师的专业智慧对于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以及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提升师生的审美智慧对于培养师生的综合素质,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的传承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学校坚持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作为重点工作,重视教科研,坚持开设示范课、讲座等,提升教师专业智慧;组建“专家联盟”,搭建“校际学科联盟”,拓展教师专业智慧;举办“读书分享会”,引导各教研组发布学科宣言等,共享教师专业智慧。在提升师生审美智慧方面,学校以“美成就师生积极而幸福的教育生活”为理念,请各学科组自主设计开发校园的各个场域,努力让校园每一处都充满美感。如生物组负责食堂与教学楼的偏僻空隙,改造为“雅芳圃”,以郑板桥《竹石图》、李公麟《兰亭修禊图》等为参照,再现古典艺术的意境,并种植四季花卉绿植,一季一主题,构筑“人行画中,体验四季,感悟自然与美”的文化场景。

3.赋能,发展动能系统的动力根源

学校注重塑造教师高尚师德,开展“美师美刻”主题活动,邀请学生填写点赞卡,收集毕业学生的点赞邮件,制作学生点赞教师的主题视频,塑造了“尊师爱生”的良好风气。同时,学校注重熔铸超越精神,努力打开全校师生“格局”,让师生对工作学习的品质永争卓越。以“雨花茶文化课程”为例,经过两年建设,从开始的踽踽摸索,到实现新超越。一是形成了完备的课程体系。从以往只在七年级的一个社团开设,到现在发展为全校三千名师生共同研习。二是创新了多元的学习方式。开创了学生种茶、采茶、炒茶、泡茶、敬茶、饮茶等实践性、浸润式的学习方式。三是落实了融合的课程理念。构建了“茶与人文、茶与科学、茶与健康、茶与生活”等课程模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这些课程如今已成为全市知名的精品课程,学校将继续努力,力争实现新的超越。

在探索新时代初中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征途中,校长既是一个奔赴教育山海的行者,倾听山风谷雨,明辨南北西东,求索立德树人;也是规划学校治理的掌舵者、设计者和驱动者,只有不断更新治理理念,提升治理能力,做好规划学校内部治理的“当局者”,才能与新时代同频共振,带领学校不断前行,走向教育更高远、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愿景师生理念
冬日的愿景(组章)
壹读(2022年12期)2022-03-24 06:46:52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金桥(2021年11期)2021-11-20 06:37:24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麻辣师生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
领导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9:06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00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