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清初宁古塔地区的发展

2024-08-21 00:00郑悦
西部学刊 2024年15期

摘要:清初统治者基于宁古塔地区的社会现状,向该地区派遣了大量的中原民众。这部分人口在与当地居民的生产交往中传播中原地区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多样的瓜果蔬菜,当地的农副产品和生活用品逐渐增多,商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文化交流方面,传播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提高了宁古塔地区的教育水平;在社会生活方面,中原人民与当地居民交流程度的深入,促进了宁古塔地区医疗、服饰习俗、饮食习惯、社会交往和婚俗礼仪的融合与发展。

关键词:宁古塔;文化交流;社会融合;清初

中图分类号:K2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15-0105-04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inguta Region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Zheng Yue

(Colle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136000)

Abstract: The rulers of the early Qing Dynasty sent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to the Ninguta Reg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social situation in the region. This part of the population spread the advanced farming techniques and various fruits and vegetables in Central Plain through their produc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the local residents. In terms of cultural exchanges, the advanced culture of the Central Plain has been disseminated, and the education level of the Ninguta Region has been raised; in terms of social life, with the further deepening of the exchanges between the Central Plain people and the local residents, it has promoted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care, clothing customs, diet habit, social interaction and wedding customs and etiquette in the Ninguta Region.

Keywords: Ningguta; cultural exchanges; social integratio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东北地区作为满清的龙兴之地,受到历代清朝统治者的重视。宁古塔(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作为清代东北边防的重镇之一,是清前期宁古塔将军的治所和驻地,同时也是管理黑龙江、吉林等地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其战略地位和社会安全十分重要。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带走大量原本居住在东北地区的劳动力,“沃野千里,有土无人,全无可恃”[1],东北地区人口规模迅速缩减。虽然土地肥沃,却无人耕种,东北地区的社会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边疆不稳,屡遭侵扰。

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清初统治者整编部分东北边远地区人口派往宁古塔,这部分人在生活生产中逐渐与当地人融合并形成新的宁古塔居民共同体,即“新满洲”;另一方面募民垦荒,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颁布《辽东招垦条例》,希望用奖励地方官吏的方式来增加东北地区的劳动人口;政策上犯人流放地点向自然环境恶劣的东北地区倾斜。在上述措施的共同作用下,宁古塔地区涌入大量人口。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生活经验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与宁古塔地区的居民长期共同生活中相互学习,并深刻表现在生产交往、文化交流与生活交融等各个方面。

一、宁古塔地区的生产发展情况

(一)农业

一是耕作方式精细化。东北地区的开发历史较短,由于自然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一直以游牧、渔猎为主,清初宁古塔地区仍然存在刀耕火种的游农混合经济形式,农业发展较为滞缓。“一岁锄之,犹荒也,再岁则熟,三四五岁则腴,六七岁则弃之而别锄矣”[2]109,生产方式较为粗放,当地居民不懂得休耕轮作、恢复地力等科学的耕作方法。即便是肥沃的黑土,耕作几年过后也会变得贫瘠,于是不得不另垦荒田,生产效率极低,也不利于生态平衡。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极大地束缚着宁古塔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以汉族为主的中原人民带来了关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休耕轮作法取代了东北地区原始的火田法,并逐渐得到推广。这种耕作方式提高了土地的生产效率,有利于保持土地肥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提高了粮食产量,大大解放了劳动力,间接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形式的转变,由游农混合型经济逐渐转变为农耕经济,推动了社会转型。

二是种植种类多样化。在产量增加的同时,各种谷物、瓜果、蔬菜等作物逐渐传入。“宁古处穷发之地,古谓惟黍生之。”[3]53宁古塔地区气候恶劣,原有的谷物种类较少,粮食品类单一。随着与中原人民的交往进一步加深,原产于中原地区的谷物逐渐传入,丰富了宁古塔地区的粮食种类。到了康熙年间“菽、麦、黍、稷、豆、粱、梯、稗、麻、苇”[3]7皆已传入,并逐渐普及。可见这一时期宁古塔地区的谷物种类已经比较丰富,几乎与中原地区相差无几。

清初宁古塔地区种植的蔬菜种类单一,并没有普及,主要的蔬菜种类为小根白菜和小葱、辣椒,此外山间野菜作为补充出现在当地饮食中。虽然“凡宁古山川土地,俱极肥饶,故物产之美,鲜食之外,虽山蔬野蔌,无不佳者”[4]256,但是由于季节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山间野菜是时有时无的。随着中原人民的涌入,他们从中原带来蔬菜瓜果种子及其种植技术,在康熙初年蔬菜的种植逐渐普及,“其疏菜则有葱、蒜、韭、芥、苣、蕨、扁豆、白菜、黄芽、莱菔、茄子之属”[3]7,宁古塔地区的蔬菜种类开始变得丰富多样。“近日迁人,比屋而居,黍稷菽麦以及瓜蓏、蔬菜,皆以中土之法治之,其获且倍。”[3]54由此可见,宁古塔居民采用中原的蔬菜种植方法,并引进多样的物产种类,生产成效大大提高。中原丰富的物产种类和先进的种植技术传入宁古塔地区之后,使得当地居民原本单一的饮食结构更加丰富,饮食搭配更为均衡。人们在饮食方面相互影响,这是社会融合的具体表现。

三是农副业获得了发展。清初宁古塔地区的农副业发展水平较低,如舂米主要依靠女子的手工劳作,“手不碾而舂,舂无昼夜,一女子舂,不能供两男子食。”[2]112“近有碾,间橐粟以就碾”[2]112,来自中原的舂米工具——碾子的传入,极大地提高舂米效率,使得一个人的舂米量在供食家人后还有一定余粮,宁古塔地区的粮食加工与制作更加便捷。

与此同时,中原地区的日常生活用品及其制作方法也逐渐传入。每逢喜事,来自中原地区的人们会使用蜡烛,宁古塔当地人渐渐效仿,蜡烛作为一种新的照明用品逐渐得到普及,成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必需品。中原人民教会当地居民煎熬蜂蜜,“土人不知养蜜蜂……其蜜无数,汉人教以煎熬之法,始有蜜”[4]246。流人吴兆骞采玫瑰制作成玫瑰糖,并将有关技术传授给当地人,“五月间,玫瑰始开,香闻数里。予家采为玫瑰糖,土人奇而珍之”[4]238。这些生活用品和副食品的引入与普及,丰富了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了宁古塔地区的社会联系。

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经验、工具在宁古塔得到广泛传播,提高了宁古塔地区人民的生产水平和生活质量。各民族人民在共同生活、劳作的过程中加深了了解,增强了合作,促进了民族融合,共同推动了宁古塔地区的社会发展。

(二)商业贸易

宁古塔距离北京数千里,冬季冰雪载道,夏季沼泽泥泞,路途崎岖,音信难至。清初宁古塔地区的商业发展水平较低,仍处于以物易物的阶段;交换的商品类较为单一,多为牲畜和生活必需品。中原人民到来以后,教当地人民认识新作物,传授贸易经验,带动了商业发展。

一是商业规模逐渐扩大。中原人民的到来客观上扩大了宁古塔地区的商业贸易规模。清初宁古塔地区的人并不认识小菱和莲子,流人方拱乾教当地人认识、采食。于是当地人将其采摘下来,流通于市场,以此交换生活物资。此外,还有松子、榛子、荸荠、莲藕等,都是中原人民到来后,将有关辨识、采摘、食用知识教给当地满族人,再引入商品贸易领域的。商业规模的扩大不仅丰富了商品交换种类,同时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二是流人带动商业活动。许多流人在宁古塔经营店铺,直接进行商业贸易,流人店铺的比例甚至超过半数。在这种商业环境的影响下,宁古塔当地人也参与到商业贸易过程中,该地区的商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流人杨越将宁古塔地区特产运到关内贩卖,再将关内的布帛等生活必需品运送到宁古塔地区,以此谋取利益,维持生活。中原地区商人地位有限,而宁古塔地区由于气候条件恶劣,需要靠商业交换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商人促进了中原与宁古塔地区的经济交流,这也成为宁古塔居民敬重中原人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成为地区商贸中心。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宁古塔地区辐射力逐渐增强,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商人在此进行贸易,鱼皮、黑觔等部落成员也常带着特产前来交易,并且与邻国也有频繁的贸易往来。“宁古塔交易,银数不计奇零。如至两则不计分厘,至百十则不计钱分。”[5]107当地人性格豪爽、不拘小节,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宁古塔逐渐成为东北地区货物云集、商业发达的贸易中心和交通枢纽,从此人烟密集、商旅不绝。

二、宁古塔地区的文化教育

东北地区开发历史短,人们尚武艺、精骑射,文化发展程度不高。在中原汉族民众到来以前,宁古塔地区的居民基本上不识文字。中原民众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他们兴办教育,传授知识,提高当地人们的文化水平。

(一)文化教育的发展

“流人通文墨,类以教书自给。”[6]流人群体中文化水平较高的,如李召林、吴兆骞、杨越、陈敬尹等人在当地进行私人讲学;吴兆骞更是受到宁古塔将军巴海的礼遇,被聘请为私人教师;杨越在宁古塔创办学堂,满汉学生一同上课,既在课堂上传播了汉族经典,又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了中原与宁古塔地区的文化交流;当地的百姓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崇尚儒学,讲究礼仪。流人兴办学堂、传授知识,提高了当地百姓的文化素质,推动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当地“彬彬乎冰山雪窖之乡,翻成说礼敦诗之国矣”[4]257。

文化流人在讲学之余,创办诗社,传播戏曲和音乐,推动了宁古塔地区文化发展。吴兆骞与张缙彦等文化流人,诗酒酬唱,结文字之交,称七谪之会,这也是东北地区早期的文人诗社。吴兆骞的诗集《秋茄集》收录诗作300多首,以第一视角描绘了他在东北地区观察到的民风民俗。张缙彦将中原地区的戏曲传进宁古塔,使当地的文化娱乐形式更加多样,也让当地人更加主动地接纳中原先进文化,激发创作的热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文人共同创作、赏鉴,促进了中原与宁古塔地区文化的发展与深度融合。

(二)中原文化的传播

中原民众带来了经典古籍,推动了两地文化的进步与融合。清初宁古塔地区文化水平低,书籍罕见。流人杨宾曾说“宁古塔书籍最少”[5]113,只有他父亲从中原带来的一些书籍,如《五经》《史记》《汉书》等。吴兆骞携带了很多书籍,用牛车载运万卷有余。他们带来的书籍,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广为传阅。当地居民主动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吸收中原文化,推动了宁古塔地区的人们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三)地方史志的编纂

文化流人编纂宁古塔地方志,为后世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流人方拱乾编撰了《宁古塔志》,吴兆骞之子吴振臣编撰了《宁古塔纪略》,杨宾编撰《柳边纪略》。这些方志细致地描述了东北地区的山水风光、社会风尚、经济发展状况等,记录了他们在宁古塔地区的所见所闻,是研究清前期宁古塔地区发展状况的重要史料。

三、宁古塔地区社会生活的变化

随着生产交往和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宁古塔地区百姓在生活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一)医疗水平逐步提高

在医疗方面,流人群体推动以宁古塔为代表的东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走上一个新台阶。清初东北地区医疗水平较低,没有专职医生。原住民病轻时会服用土方药,病重时则是请萨满跳神,缺乏对医学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认知。随着中原人民的进入,部分世代从医的人,如流放宁古塔的陈志纪,出于谋生的需要行医治病,并将药方传授给当地人,客观上将中原地区的医学引入了宁古塔地区,使得当地居民医疗意识逐渐增强,促进了人们对医药的科学认识和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二)改进完善了服饰

“天寒曳护腊,地冻著麻衣。”[5]152清代早期宁古塔地区早期以渔猎采集与农耕的混合型生产方式为主,生产力水平较低,受气候条件影响,缺乏中原常用的衣料,当地人所穿着的服饰多用鱼皮和兽皮缝制而成,即便是稍富裕者也只穿着麻布衣。流人等群体的到来,带来了中原的织布制衣技术,布衣逐渐代替了兽皮、麻布,并逐渐普及。几十年后,宁古塔已是“衣食粗足,则皆服绸缎矣,惟贫者乃服布”[5]84。这是宁古塔地区居民衣料结构升级的具体表现。同时,中原人民出于御寒需要,也接受并改进了兽皮衣物。

(三)饮食趋于科学合理

宁古塔气候寒冷,农业发展水平有限,百姓饮食以肉食为主,谷物比重较小;烹制过程较为简单,以烤煮为主;炊具器皿较为原始,多为木制,“如盆、盎、碗、盏之类,皆刳木为之”[5]110。受到炊具材质的约束,烹饪方法较为单一。多种谷物和蔬菜的引入,优化了饮食结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中原地区烹饪技术的传入和推广,木制餐具逐渐被瓷器替代。同时,中原民众也学会了宁古塔地区特色的饮食制作方法。谷物蔬菜和烹饪方法的传入,宁古塔地区逐渐由渔猎农耕的混合经济转向农耕经济,当地人潜移默化地改变了饮食习惯,这也是社会生活交往交流的具体体现。

(四)社会关系和睦融洽

宁古塔地区民风淳朴,与中原人民和睦相处。当地人注重诚信,“路不拾遗,颇有古风”[4]245,社会治安良好,即使“夜不闭户,无相窃也”[3]52。旅人出行,即使未携带盘缠,经过之处都会得到热情招待,“人马俱供给”[4]243。值得注意的是,文化流人在当地得到优待和尊重。有才能的流人也能得到地方官吏的礼遇,如吴振臣在《宁古塔纪略》中提到其父吴兆骞在流放期间被吉林将军聘请,“是岁,乌喇将军忽遣人邀予父,将以为书记,兼管笔帖式及驿站事务”[4]251。当时该地的社会关系极为和谐,甚至天气变暖,满洲人认为这是中原人民带来的福照,“近来汉官到后,日向和暖,大异曩时。满洲人云:‘此暖是蛮子带来。’”[5]114

(五)婚俗仪式相互影响

清代初期宁古塔地区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婚嫁仪式简单,不注重婚礼的仪式和过程。后来在婚俗方面吸收了中原的婚娶文化,注重礼节和仪式感,如在婚嫁仪式中增加了“问名”“合婚”“相看”等环节。在下聘时,不注重钱财,“婚以牛豕,不贵货也”[3]52。居住在此地的汉族民众婚嫁过程中也增添了满族婚俗色彩,如增加了“换盅”礼。中原人民与当地人在长期交往中逐渐出现了通婚的现象。

四、结语

由此可见,清前期宁古塔地区的社会交往交流交融深刻表现在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清初,基于政治和经济原因,宁古塔地区流入了以中原地区为主的民众,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技术和生活经验,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在交往交流的过程中,打破了因地域和文化带来的壁垒,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相互帮助、互相学习;在思想文化上互相借鉴,提高了宁古塔地区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水平。这加深了人民之间的互动与交往,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政权,提高了民族凝聚力,对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有着一定的历史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清圣祖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65.

[2]方拱乾.绝域纪略[M]//徐宗亮,等.黑龙江述略:外六种.李兴盛,张杰,点校.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3]张缙彦.宁古塔山水记·域外集[M].李兴盛,校点.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4]吴桭臣.龙江三纪:宁古塔纪略[M].周诚望,董惠敏,赵江平,校点.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5]杨宾.龙江三纪:柳边纪略[M].周诚望,董惠敏,赵江平,校点.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6]西清.黑龙江外记[M].梁信义,周诚望,注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79.

作者简介:郑悦(2001—),女,满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单位为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为清史。

(责任编辑:朱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