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内部管理要求的提高,企业绩效与预算管理的融合变得日益重要。文章探讨了企业绩效与预算管理融合的必要性,同时指出了当前融合过程中的意识淡薄、目标设定与预算编制脱节、评价与监督不到位以及跨部门协同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强化意识、优化流程、完善评价监督体系和提高协同信息化水平等策略,并总结了融合策略对企业竞争力的积极影响,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绩效;预算管理;融合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4)15-0040-03
企业绩效与预算管理融合的动因根源于多方面因素。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促使企业必须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以适应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保持竞争力并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内部管理需求也是推动融合的重要动因,包括资源的合理配置、成本控制、绩效的评价与激励等。将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融合在一起,意义重大。
首先,绩效与预算管理融合能够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通过对业务运营情况的及时评估和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管理层能够更加科学地制定战略规划和决策方案。
其次,绩效与预算管理融合能够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通过绩效评价和预算管理的协同作用,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分配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从而降低成本,提升效益。
此外,绩效与预算管理的融合还能促进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企业整体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绩效与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绩效与预算管理意识淡薄往往源于企业文化的缺失、管理层的不够重视以及员工对其重要性的忽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业绩增长,忽略了长期的绩效与预算规划与员工的绩效培训与激励。这种现象在管理层没有充分认识到绩效与预算管理对企业实施整体战略的重要性时尤为明显。
缺乏对绩效管理和预算控制的重视,直接导致企业不能准确地进行成本控制和效率优化,影响其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未能深入地理解和实施绩效与预算管理的企业,往往难以确保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分配,决策过程缺乏数据支持,战略调整缓慢且反应不够灵敏,使得企业在市场变化面前失去主动性。
这种意识淡薄还可能导致内部员工缺乏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动力,因为他们不了解自己的绩效如何与企业整体目标相连接,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预算管理为企业贡献更大的价值。长此以往,企业可能会陷入低效率和低收益的恶性循环,严重时甚至会影响企业的生存[ 1 ]。
(二)绩效目标设定与预算编制脱节
绩效目标设定与预算编制的脱节常常是企业规划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这种不协调导致了企业战略目标与资源配置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两者规划时的“信息孤岛”现象和沟通不畅。绩效目标通常聚焦于业务发展的量化指标,如销售增长率、市场份额等,预算编制则关注资源的分配,如资金、人力等。如果制定绩效目标时缺乏对可用资源的深入考量,又或者预算编制时没有充分反映绩效目标的期望,二者便很容易出现不一致。管理层可能过于乐观地设定绩效目标,而忽略了实际可用资源的限制,或是预算编制过于保守,导致资源无法支撑既定的绩效目标。
绩效目标与预算编制在时间框架上的不同步也是一个常见问题,比如,绩效目标可能已经在某个季度开始推进,而预算计划却迟迟未能更新以适应这些新目标。这种不同步会让部门在没有必要资源支持的情况下效率低下,甚至无法完成目标。企业在这种脱节的环境下运作,将难以形成有效的工作协同,员工可能会因为资源的不足而产生挫败感,管理层也可能会因为绩效目标的未达成而对团队产生不公正的评价,长此以往,企业的整体士气和市场表现都可能受到负面影响[ 2 ]。
(三)绩效评价与预算执行监督不到位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绩效评价与预算执行监督不到位通常是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关键因素。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缺乏有效性,导致管理决策不能及时响应市场和内部运营的实际变化。绩效评价如果不能全面反映员工、部门乃至整个企业的工作成果和业务成效,就难以为预算执行提供准确的导向和反馈。这种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不仅使员工难以清晰认识到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之间的联结,而且也削弱了预算作为管控工具的实际效力。
同时,如果对预算执行的监督不够严格,就容易出现部门或个人在没有受到适当约束的情况下过度消耗资源或进行非计划性支出,进而导致整个组织的资源配置失衡,不利于企业绩效目标的达成。
此外,监督不力还可能使得预算调整缺乏灵活性,当外部环境或内部条件发生变化时,企业不能迅速做出预算调整以适应新的情况,错失机遇或者延续已知的效率低下状况。
(四)绩效与预算管理跨部门协同不足
绩效与预算管理的跨部门协同不足表现在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这种缺陷导致了“信息孤岛”现象的产生和企业资源的浪费。企业作为一个复杂的组织结构,如果各部门都只按照自己的计划和节奏推进工作,而缺乏一个统一的框架来协调各自的绩效目标和预算安排,部门间将难以形成共识,各自为战不仅降低了预算资源使用的效率,还可能导致重复工作和相互矛盾的绩效目标设定。例如,销售部门可能为了完成销售目标不惜增加预算支出,而财务部门则致力于预算的严格控制,这种内部的拉锯战不仅消耗了组织的内部能量,还可能影响到客户体验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信息不畅通还会使决策者难以基于全局视角考虑问题,导致决策失误,进而影响企业的整体绩效。在资源配置上,由于不同部门未能基于整个企业的最佳利益来共享和优化资源,而是各自为政,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资源分配的不均和浪费。
(一)强化绩效与预算管理意识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强化绩效与预算管理意识是实施高效决策和合理配置资源的基础。员工作为企业运作的基石,其对绩效和预算管理重视程度的提高,直接关系到企业整体的执行力和竞争力。因此,企业需要系统地对员工进行绩效与预算管理培训,将这两项管理工具的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员工从成本意识、效率优化和责任心等多维度主动思考和行动。培训和教育的方法应当多样化,比如通过模拟决策游戏让员工在实际操作中了解预算编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利用案例分析让员工学习如何通过绩效管理来激发潜力和开展创新。
同时,企业可以举办内部讲座和研讨会,邀请经验丰富的财务和管理专家深入讲解预算编制的原则、绩效评估的方法以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强化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决策参与感。为了将培训落到实处,企业应在日常运营中不断强调绩效与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例如,在员工日常工作中将目标与预算相对照,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工作目标以及相应的资源限制,实现个人绩效与企业预算的同步优化。通过这种方式,员工可以直观地理解到个人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的一致性,以及预算对于实现绩效目标的导向作用。
此外,企业还应通过建立激励与反馈机制,让员工在绩效与预算管理方面的成就得到认可,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形成以结果为导向的工作理念。当员工意识到自己的努力能够对企业的财务健康和运营效率产生积极影响时,他们会更愿意主动参与绩效与预算管理[ 3 ]。
(二)优化绩效目标设定与预算编制流程
绩效目标设定与预算编制流程的优化关键在于打造一个紧密相连、反馈迅速的体系,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对接。在这个系统中,目标管理不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而是要与财务预算紧密集成,形成一个统一的框架。为此,企业需要从整体出发,打破部门间的壁垒,通过跨部门的合作与协同,确保信息流的畅通无阻,这样才能使得绩效目标与预算的制定更加精准,执行也更为高效。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集成的软件系统,可以有效地支持这一流程,实现数据的快速汇总、分析和共享,确保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降低人为错误。此外,还可以引入可视化工具,帮助管理者更直观地监控预算执行和绩效目标的进展,及时调整策略以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绩效管理不应只是一项定期的任务,而应成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以目标为导向的思维应贯穿于日常工作的每个角落。企业应建立起一套目标激励机制,确保员工在实现预定目标时能得到适当的认可。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团队的士气,还能够促进各个层级、各个职能间的目标一致性和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企业能在绩效目标的达成和预算的有效管理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长期的稳定发展。
(三)完善绩效评价体系与监督机制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与监督机制不仅是衡量组织和个人成就的尺度,更是推动企业持续改进和发展的动力。绩效评价体系要立足于企业的长远目标和战略规划,量化个人和团队的工作成果,同时也要考虑非量化的因素,如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等,构建一个全面、客观与公正的评价框架。而监督机制则需要着重于预算执行的跟踪与监控,确保各项预算的合理性和效率,要实时监控和分析预算执行中的偏差,及时调整策略和计划,防止资源浪费。
例如,某企业在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时,将关键绩效指标(KPIs)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该企业设定了与年度财务目标对齐的销售额、成本控制等关键绩效指标,将其与个人绩效挂钩。通过定期的绩效评审会议,评价个人和团队是否达成了预设的目标,结合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对未来的预算分配做出合理调整。监督机制则通过内部审计、财务报告和实时监控软件等工具,确保每个部门的预算执行符合既定的规划,在发现问题时,通过内部沟通机制和调整措施迅速响应。将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相融合,可有效提升决策的效率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在实践中,这种融合可帮助管理层理解不同部门和个人的工作表现与财务成果之间的关系,也让员工明白他们的工作成效是如何对企业整体目标产生影响的。这种明确的关联和透明的沟通,激励员工更加注重成本效益,同时也可为企业领导层提供根据实际绩效调整预算和分配资源的依据。
(四)提高跨部门协同与信息化水平
在企业的绩效与预算管理融合中,跨部门的协同作业和信息化建设是提升融合效果的关键。以格力电器为例,它通过建立一个集中的信息平台,打破了传统的部门壁垒,实现了流程的无缝对接和信息的即时共享。在该平台上,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和服务,各个环节的信息实时更新,使得管理层能够快速捕捉市场动态,同时也让工程师、销售人员及服务团队能够实时访问到他们所需的信息,促进了快速决策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格力在推进信息化战略的同时,也将绩效与预算管理紧密融合于协同平台之中,这使得预算的制定和绩效的评估都基于实时、准确的数据。例如,生产部门在完成订单时,系统会自动根据材料消耗、人工时数与能耗等因素计算成本,这些数据反馈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则根据这些数据调整预算,实时监控成本与预算之间的偏差,确保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而销售团队的业绩评估则与市场需求数据、库存水平和生产能力紧密相连,确保销售策略的及时调整,提高市场响应速度。
在跨部门协同的同时,格力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了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和预算管理的精细度。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格力能够精确预测市场趋势,制订更符合市场需要的生产计划,减少库存积压,优化资金流。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在客户服务中的应用,也提高了客户满意度,降低了服务成本。
综合来看,格力通过提高跨部门协同与信息化水平,不仅实现了部门之间的高效协作和信息共享,更通过这些措施强化了绩效与预算管理的结合,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决策效率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
企业绩效与预算管理的融合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策略。通过强化管理意识、优化目标设定、完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以及提高跨部门协同和信息化水平,企业能够更高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和战略决策。这种融合不仅提升了决策效率和资源利用的合理性,而且增强了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理念的更新,企业绩效与预算管理的融合将进一步深化,为企业带来更加显著的管理优势,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何为.企业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融合的策略探究[J].支点,2023(02):93-95.
[2]周葱.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相融合的策略探析[J].国际商务财会,2023(18):45-48.
[3]周杰.企业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融合应用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21(11):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