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

2024-08-21 00:00吴常兵
成才之路 2024年22期

摘要:随着社会对健康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护理行业作为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中职护理专业是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具备良好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护理人员的重任。在中职护理专业教育实践中,教师应积极构建全新的职业素质教育模式,助力学生职业技能的高效化训练,保障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成效。文章阐述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内涵,提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面临的问题,探讨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改进策略,旨在全面提升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其未来职业竞争力,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护理专业;职业素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22-0137-04

在中职教育的广阔舞台上,职业素质教育不仅是铸就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坚实基石,更是提升其职业胜任力与适应力的核心驱动力。因此,中职学校应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精心设计并高效执行职业技能教学活动,确保护理专业的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既要精通专业技能,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日后顺利融入并胜任护理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一、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内涵

学生的职业素质,是学生未来职业生涯成功的基石,它涵盖专业技能、职业操守、精神风貌等多个方面。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内涵。(1)专业技能。学生需精通护理基础理论,掌握扎实的实践知识,熟练运用各种护理技术。他们应能准确理解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无论是独立作业还是与医生合作,都能提供科学、专业的护理服务。(2)沟通能力。与不同患者、家属及医疗团队成员建立有效沟通,是学生必备能力。通过积极倾听、清晰表达与同理心,学生能够构建互信关系,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关怀与支持,促进康复进程。(3)职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感和敬业精神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要求。学生应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负起责任,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护理服务,这种精神体现在对患者的尊重、关爱与无私奉献中。(4)心理素质。面对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学生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情绪稳定性、抗压能力、自我调适能力以及面对挑战时的积极态度。在高压环境下,学生能够保持冷静、乐观,有效应对紧急情况,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安全的护理[1]。

二、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面临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部分中职护理教育存在培养目标定位偏差,过分聚焦于技能训练的表面层次,却忽略职业道德、职业心态及人际交往等深层次职业素质的培育。这种失衡不仅会限制学生职业经验的积累与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还会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遭遇沟通障碍,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支撑,难以胜任复杂的护理岗位工作,进而会阻碍学生的个人成长与护理行业的发展[2]。

2.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课程结构是实施教育计划的关键,其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然而,中职护理专业的部分课程结构设置存在不合理之处。首先,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失衡,过多的理论知识传授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实践机会。其次,部分关键课程如人文社科、沟通技巧等被边缘化,导致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素养得不到有效提升。最后,部分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在毕业后已经过时。

3.职业技能竞赛训练不到位

职业技能竞赛是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但其训练成效却受资源的限制。部分中职学校及教师对竞赛训练的重视度不够,资源投入有限,导致学生参与度低,难以获得充分的锻炼机会,这不仅会限制学生的个人成长,也会削弱行业内的综合训练氛围,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冲击[3]。

4.实训教学指导缺乏系统性

实训教学是护理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但部分中职学校的实训教学指导存在系统性不足的问题。部分实训指导教师缺乏系统的教学计划和指导方法,加之实训设备落后,难以适应现代医疗需求,导致学生学到的操作技能过时或不规范,这不仅会增加学生未来工作中的纠错成本,也会影响职业技能训练的高效性与专业性,制约学生的长远发展[4]。

5.校企合作实习机会较少

校企合作是中职护理专业教育实现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然而,部分中职学校与医疗机构的合作不够紧密,学生实习机会较少且实习质量参差不齐。一方面,由于医疗资源的紧张和教学安排的冲突,部分学生难以获得足够的实习时间和机会。另一方面,部分医疗机构对实习生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门的带教计划和指导人员,导致实习效果不佳。

三、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改进策略

对中职护理专业而言,核心职业素质培养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具备出色岗位胜任力和良好责任心的高素质护理行业服务人才[5]。因此,在中职护理专业教学中,针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面临的问题,必须积极探索和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以推动学生职业素质的科学提升。

1.面向市场人才需求变化,重设护理职业素质目标

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护理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现代医疗环境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拥有出色的人文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专业技能方面,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各种医疗设备操作、护理技术和急救技能,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医疗环境。在人文素养方面,和谐的医患沟通、冷静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尤为重要。同时,随着医疗技术和护理理念的不断更新,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为此,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变化,中职学校可对护理职业素质培养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如可以将专业技能目标设定为“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护理专业技能,包括基础护理技术、专科护理技术、急救技能等”;可以将团队协作能力目标设定为“通过丰富的团队活动和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能够与医生、护士、患者及其家属实现有效沟通,从而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可以将人文素养目标设定为“借助多样化的人文课程和活动,提升学生的沟通技巧、人文关怀能力及心理素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和患者心理疏导能力”;可以将终身学习目标设定为“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和课程设置的优化,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习惯和能力,使其能够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和进步”[6]。在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过程中,精准定位职业素质目标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够强化目标的指引作用,推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创新,还能实现学生职业素质的高效培养。

2.基于护理专业岗位需求,重构护理专业课程群

在护理专业教学中,中职学校可以从岗课结合的角度,深入探索护理专业课程群的建设与实施,以体现教学活动的时代性。为此,中职学校需根据护理专业岗位发展及职业技能训练的需求,开展广泛的调研。具体来说,可通过对医疗机构、养老院、社区护理中心等护理岗位进行详尽的调研,收集相关数据,并深入分析这些岗位对护理人才在知识技能、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以及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中职学校要积极探索护理专业课程群的全面建设,以确保护理专业教育的合理实施。首先,在专业基础课程方面,可以开设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课程,深入阐述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从而为临床疾病的护理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其次,在专业核心课程方面,可以开设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可帮助学生学习护理的基本理论、技能,以及内科疾病的护理理论等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职业道德观念,并提升其临床护理能力。再次,在专业实训课程方面,可以将护理技能实训和临床实习作为核心内容。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护理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实践操作训练,并安排他们在医院或实训基地进行临床护理实习,以确保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有效解决临床护理中遇到的问题。最后,在通识课程方面,可以开设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可引导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探索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规范及决策方法,从而提升他们的护患沟通能力,并引导他们树立起患者至上的职业价值观。通过重构护理专业课程群,中职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指导,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7]。

3.把握护理专业技能训练,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活动

在中职学校护理专业教育过程中,构建职业技能大赛训练体系至关重要,这不仅能让学生在激烈的竞赛环境中锤炼专业技能,更能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掌握护理专业的核心知识。因此,中职学校应从岗课赛证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全面、专业的职业技能训练,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护理专业的最新知识,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专业课程内容,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以培育出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

例如,在教学“心肺复苏”这一关键职业技能时,中职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相关的职业技能大赛,来加深学生对“心肺复苏”技术要点的掌握,同时强化他们的职业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这样的竞赛,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心肺复苏”的最新知识和技术,还能提供一个与其他学校师生交流学习的平台。在筹划职业技能大赛时,可以将赛事命名为“守护生命之心———护理专业心肺复苏技能竞赛”。竞赛的目标可设定为强化学生的心肺复苏操作技巧,提高他们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关怀和职业素质。在明确竞赛内容和要求时,应着重考察学生对心肺复苏基本理论、操作规范以及急救流程的掌握情况。竞赛中,学生需根据模拟场景对模拟人或设备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包括判断意识、呼救、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关键步骤的实操训练。此外,通过设定突发情境来检验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增设职业素质评估环节,以全面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展现的医学人文关怀。通过这一系列的筹备与实施,职业技能大赛可为学生打造一个集技能训练、职业素质提升于一体的综合平台,进而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4.引入“1+X”证书制度,设计综合技能实训项目

在中职人才培养中,推动“1+X”证书制度的实施并开发综合实训教学活动,能够显著增强学生的实践效果,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护理专业教育实践中,中职学校应深刻把握“1+X”证书制度的核心要求,积极探索并设计护理专业的综合技能实训项目,以期全面提高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的实训能力得到实质性提升。同时,中职学校要及时对实训项目活动进行创新,进一步细化项目任务,并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仿真的护理实训场景。这样,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参与综合实训,增强对未来职业角色的认知,从而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持续提升。

例如,在教学“各种置管病人的护理技能”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综合实训项目,并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开展实训模拟活动,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高效化的训练。教师可以结合该课程内容,设计一个置管病人护理的综合技能实训项目。此项目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对置管病人的全面护理流程,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在实施这一实训项目时,教师可以首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构建一个真实的医疗环境,其中包括病房、手术室、护理站等关键场景。通过模拟真实的医疗流程,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整个护理过程。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1+X”证书制度的要求,将实训内容细化为多个具体任务。如任务一是“术前准备”,包括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准备手术所需物品等;任务二是“术中配合”,学生需要模拟在手术过程中与医生的紧密配合,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任务三是“术后护理”,涉及对患者的密切观察、记录生命体征、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通过完成这些细化的任务,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置管病人护理的专业技能,还能够培养团队协作、沟通能力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5.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多元化实习锻炼平台

为了更有效地培养护理专业人才,深化与医疗及相关行业企业的合作尤为重要。校企合作办学不仅可以将学校的理论教育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实际和前沿的学习内容。中职学校可以利用医疗机构的丰富资源,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和教学设备,这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的实践机会,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临床操作技能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同时,中职学校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实习平台。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手段,模拟真实的医疗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这种线上实习方式,不仅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可以有效降低实习成本,提高实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一课时,中职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一次生动而深入的学习体验。首先,利用共建共享的实训基地,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合作医院进行实地参观和学习。在医院的专业人员指导下,学生可以亲身观察并了解到医院感染控制的各个环节,如消毒流程、隔离措施、医疗废物处理等,这样的实地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加深记忆。然后,结合线上实习平台,学校可以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为学生模拟一种真实的医院感染控制场景。在这种虚拟环境中,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医护人员、患者、清洁工人等,体验并学习如何在不同情境下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护理专业是培养护理人才的摇篮,它不仅能够为医疗行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还能为社会培养一批具有爱心、责任心和专业素养的护理工作者。为了全面提高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中职学校要面向市场人才需求变化、重设护理职业素质目标,基于护理专业岗位需求、重构护理专业课程群,把握护理专业技能训练、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活动,引入“1+X”证书制度、设计综合技能实训项目,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多元化实习锻炼平台,以此全面提升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曹志勇,李艳萍.“技能甘肃”背景下中职护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3(30):35-38.

[2]邢思超.加强医德教育,提高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J].教师,2014(22):9.

[3]孙金晖.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身体素质能力培养现状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9):221-223.

[4]邢世波,石少婷,孙振龙.SP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实训中的实施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06):98-100.

[5]王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的职业道德素养在中职护理专业课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1(02):138-139.

[6]侯纯妹,谢漫,黄家晔,等.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中职“护理职业素养”课程构建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3(12):4-8.

[7]方瑞迪.中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研究综述———以护理专业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03):14-17.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Vocational Quality Training for Nursing Studen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Wu Changbing

(Bijie Tongxin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Bijie 5516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health services in society, the nursing industry,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healthcare system,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an important base for cultivating nursing talents, the nursing profession in vocational schools bears the responsibility of delivering nursing personnel with good professional qualities and skills to society. In the practice of vocational nursing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establish a new guidance model for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education, assist in the efficient training of students’ vocational skills, and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nursing talent cultivation. The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proposes the problems faced in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and explores improvement strategi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The aim is to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enhance their future profess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provide society with more high-quality nursing talents.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schools; nursing profession;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 cultivation;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