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视角下高职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探赜

2024-08-21 00:00李钊
成才之路 2024年22期

摘要:从政策背景契合度、教育本质耦合性、新时代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需要等角度开展动因分析发现,高职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是落实职业教育改革、贯彻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确保职业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现实召唤。针对高职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存在的现实问题,如融合程度不深、师资力量不强、教材教法不配套、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高职院校可从“认知融合、师资融合、教材融合、教法融合”四个维度融合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

关键词:三教改革;高职院校;专业教育;双创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22-0005-04

创新创业教育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深化专业教育改革、推进育人方式变革的特色举措。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路径并不清晰,融合效果并不理想,存在“重形式、轻内涵”的情况。因此,深入研究高职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现实动因、存在问题、具体原因、解决对策,对解决好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困境,构建有效融合路径,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现实动因

1.落实职业教育改革,贯彻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国家十分重视高职教育“三教”改革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二者在政策背景上同频共振、同向而行。基于现实需要的“三教”改革是保证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有效融合势在必行也迫在眉睫。2019年1月,国务院颁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强调,“三教”改革将成为促进高职院校“双元”育人的重要抓手,是培养应用技能型和复合创新型人才的有利保障。高职教育必须通过“教师”“教材”“教法”的推陈出新,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实际需要。与此同时,“创新创业”已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国家持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为双创教育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1];2021年3月,国家将“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纳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双创教育”正式纳入国家长远规划[2]。2021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强调“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3]。由此可见,确保“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有效融合”已成为保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2.确保职业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高职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在教育本质上存在耦合性,既相互影响又紧密联系[4]。一方面,两者在教学理念、育人目标、能力培养等方面存在共性。“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都需要引导学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发展。另一方面,在教师培养、课程设计、管理模式、实践平台等方面,二者需要相互补充,融合发展。“专业教育”是基础,培养的是具体的技术技能,“双创教育”则更侧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双创教育”需要以“专业教育”作为载体,“专业教育”也需要通过“双创教育”丰富内涵。唯有将二者有效融合,才能保障职业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此,高职院校应加快构建“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用创新创业赋能专业教学,以专业技能带动创新发展。

3.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现实召唤

当前,我国经济发生深刻变革,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生产方式系统变化,复合型岗位日益增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攀升,行业产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发多元[5]。如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高职教育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宏观角度讲,职业教育“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有效融合”能够积极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技能支撑。从中观层面说,“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有效融合”丰富了高职“专业教育”的内涵,拓展了“双创教育”的展现形式,有利于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效赋能”。从微观角度而言,“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意识、技能,又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所以,围绕教师、教材、教法推进“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全面、持续提高学生能力、推动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高职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仍不够深入,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重创业轻创新”的问题,集中表现为认知理念落后、师资力量不强、教材教法陈旧、保障机制不健全等,融合效果亟待提高。

1.认知理念落后,融合程度不深

部分高职院校在推进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过程中,存在认知偏差、课程脱节、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一是顶层设计不够完善,并未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具化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双创教育中没有充分融入专业教育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浮于表面,想实践却又没有相关专业知识作为技能支撑。二是课程设置严重脱节。专业课程与双创课程“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完整闭环。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落后,对双创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刻,认为双创教育就是教授学生如何创业,重理论讲解,轻实践指导,并未与学科专业有机结合,二者融合始终浮于表面。三是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型教学资源匮乏。专业教学资源涉及的双创理念、创新精神、创业知识十分有限,无法满足“融合育人”的客观要求。教学实施中,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等方面塑造远远不够,长期忽略职业价值观及品质素养的培养,对个性特点和创新潜能挖掘不足,严重制约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效果,影响了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2.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指导不够

部分高职院校缺少专门的“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型教学团队”,双创教育师资力量捉襟见肘。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兼具专业教学能力和双创指导能力的教师十分紧缺,双创教育大多由辅导员兼任。双创教育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授课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应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具备较高的创新创业指导能力。而双创教育的教师队伍实践指导能力普遍不高,重理论,轻实践,照本宣科多,声情并茂少,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操能力。

3.教材教法陈旧,课程效果不佳

一是教材融合度不高,标准体系不统一。缺少系统化的融合设计和规范化的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教材,专业教材的职业性、规范性较强,但知识运用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不足,导致学生在专业课上不易得到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一味把专业技能作为专业课程的学习目标。二是教学方法单一,授课过程乏味。高职双创教育始终沿袭传统的教学思路,并未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去设计课程、选择教法。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以讲授为主,枯燥乏味,陈旧单一,已无法满足师生共创、创学结合的教学要求。长此以往,学生的品质素养、能力本领无法得到质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飞速发展变化,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育人目标难以实现。三是课程地位不突出,评价体系不完善。部分高职院校未开设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课程,传统的专业课所涉及的双创元素少之又少,不能实现学生素质、能力、素养的全面提升。有的院校虽已开设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课程,但并未依照先进的理念和学科专业的特点予以实施。此外,未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课程评价的合理性、实用性、可推广性仍有待商榷。以传统试卷为代表的考试方式,已不能实现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教学的全过程考查和对学生能力水平的全面测评。

4.保障机制不健全,成果转化率不高

部分学校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不够,缺少有效的实践平台和保障机制。虽然高职学生思维较活跃、动手能力较强,但受限于学习能力,往往对政策敏感度不高,市场认知力和竞争力较弱。这就需要更加专业和系统的指导,才能有效促进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实施。高职学生筹集资金渠道十分有限,主要靠父母资金支持,即使获得家庭的鼎力相助,但受限于经济条件等因素,项目实施落地仍然步履维艰。此外,缺少展示创新创业项目的平台,使高职学生获得“风险投资”和“行业帮扶”的机会较少,很难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高职院校提供的创新创业实践条件有限,除创业指导老师外,创意项目很难获得行业资深人士的专业指导。虽然各大高校已设立了创业园,但孵化能力有限,对创业项目也设置了相应门槛,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有时很难得到有效的支持。

三、高职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具体路径

1.融合认知理念,完善顶层设计,优化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要认识到“双创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必然环节、点睛之笔,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首先,转变育人观念,侧重能力、素质、品质。从技能培养到综合能力,要实现创新创业素养的全面覆盖。全体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从事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要认识到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本质是培养复合型高素质创新人才,应更侧重培养学生“敢于打破常规、乐于尝试”的精神,让学生拥有“敢于挑战、勇于质疑”的勇气。其次,成立“高职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指导委员会”,统筹规划、指导“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系统性工作。高职院校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实施细则,出台指导性文件,使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最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应结合各专业的发展特点,细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育人体系,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内涵细化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

2.整合多方优势,打造师资队伍,加强专业指导

高职院校应联合“校、企、政、行”等多方力量,丰富教学资源,共同参与育人过程。首先,打造素质过硬、本领够强的“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型师资队伍”。邀请政府、行业专家和知名工匠担任兼职教师,进入课堂为学生讲授双创课程,丰富师资队伍构成。定期派专任教师赴企业、行业进行实习、调研、培训,提升理论指导实践能力,推动专业教师尽快转变为“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型教师”,完善专任教师培训体系。其次,持续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加强专业技能指导。高职院校应让专家“走进来”,让学生“走出去”,定期开展讲座、报告会,让学生熟悉行业、认知岗位,还应带领学生到企业考察,使学生了解前沿动态,获取行业资讯,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灵感,并结合学生的创意,加强技术指导,为行业、企业增加创新价值。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各自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的作用,实现多方共参、共建、共享。

3.开发教学资源,融通教材课程,创新考核模式

高职院校应邀请政府、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发教学资源。首先,开发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教材。一方面,统一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教材编写标准。高职院校应结合各专业特点与当前双创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突出学科重点,注重创新能力,侧重行业需求,系统制定教材标准,打造“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型”教材体系。另一方面,丰富教材内容。高职院校应整合“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教学资源,将双创理念、思路、案例融入专业学科的每一个知识点、技能点。其次,打造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示范课程。高职院校应对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重构课程体系,将双创教育理念思路植入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最后,创新课程考核模式。高职院校应打破传统试卷测试的考核思路,增加综合型应用与实践设计等考核方法,鼓励采用方案设计、创新性实践、个人汇报和团队展示等方式进行考核,注重学生能力测评和学习全过程考查,侧重考核创新创业认知、素质、兴趣以及思辨能力等。

4.丰富教学教法,搭建实训平台,打造实践基地

首先,鼓励教师采取更具创造性、更能激发学生潜能和求知欲望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通过策略性、情境性的教学模式引导,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可以用混合式教学取代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头脑风暴、分组讨论、项目路演、企业课堂等,并辅助网络平台,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鼓励教师通过实践训练、“以赛促学,赛课联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职业素质。其次,搭建实训平台,强化校内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展示。高职院校应成立校内创新工作室,建设双创演练室、沙盘室、智慧教室等能够激发学生双创思维的教学设施与场所,将企业“生产线”搬到学校“实训室”,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实际操作的全过程。还可引入优质网络资源,如职业生涯规划、创业训练营直播等,开阔学生的视野。最后,多方共建创新创业基地,提升双创项目成果转化率。高职院校应常态化开展创新创业指导工作,为高职学生创业提供软硬件支持和孵化服务,帮助创业项目落地实施。搭建大学生创业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并对接创新创业大赛成果,鼓励获奖项目通过路演等方式筹集资金实现企业化运营。还可搭建校企、行业协会“零距离”服务平台,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全流程配套服务,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双创教育为高职专业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通过“教师、教材、教法”的深度融合,探索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高职院校要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EB/OL].(2015-05-13)[2023-08-15].http:// 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 _9740.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13)[2023-08-15].http://www. 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EB/OL].(2021-10-12)[2023-08-15].http://www.gov. cn/zhengce/content/2021-10/12/content _5642037.htm.

[4]姜华斌,任修霞.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其改进建议[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3,14(01):141-147.

[5]赵长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内涵、政策演进与时代变革[J].继续教育研究,2022,276(08):72-78.

Explor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Textbooks, Teaching Methods Reform

Li Zhao

(Tianjin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Tianjin 300350,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olicy background fit, educational essence coupling, and the practical need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composite talents in the new era, it is found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le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ensure high-qua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 practical call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composite talents in the new era. In response to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the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uch as the lack of deep integration, weak teaching staff, and mismatched teach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inadequate guarantee mechanism,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integrat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rom four dimensions: cognitive integration, teacher integration, textbook integr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 integration.

Key words: reform of the teachers, textbooks, teaching methods; vocational colleges; professional educ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ersonnel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