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校园欺凌的产生受到外界因素和个体内在因素影响,被欺凌者和欺凌者一般具有糟糕的家庭环境、不当的教养方式、不良的社会环境与校园环境和特别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校园欺凌让学生产生心理阴影,影响其情绪、人格、社会化等。在防治校园欺凌时,学校应积极作为:成立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防治校园欺凌组织,以迅速干预危机;加强对校园欺凌各相关主体的分层分类辅导,以减少伤害;开设丰富多样的主题教育课,以发展学生的积极品质;强化校园欺凌防治宣传,以及时有效指导;深化校园欺凌课题理论研究,以提高应对能力;加强校园欺凌监管,以扎实推动工作。
关 键 词 校园欺凌;心理诱因;学校作为
引用格式 石丽媛.校园欺凌的心理诱因与学校作为[J].教学与管理,2024(23):10-13.
教育部等十一部门于2017年12月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中明确了中小学生欺凌的内涵,中小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目前,我国校园内外存在着一些或隐或显的欺凌事件。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中小学生中经常受欺凌的占到6.1% ,偶尔受欺凌的占到32.5%[1]。2016年以来,校园欺凌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MrwSDKQ0fRG716vD7nbN4w==点,相关论文数量激增。然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校园欺凌的学者不多,从具体心理干预的角度研究的学者更少。本文将从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心理特点出发,分析引发校园欺凌的心理因素,并阐述校园欺凌对被欺凌者产生的心理影响,进一步提出校园欺凌防治的学校作为。
一、校园欺凌的心理诱因
校园欺凌发生时,有的学生容易受到欺凌,有的学生容易欺凌他人,有的学生容易助长欺凌行为,这一情况通常受到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被欺凌者和欺凌者一般具有糟糕的家庭环境、不当的教养方式、不良的社会环境与校园环境,特别的生理与心理特点。
1.被欺凌者的心理诱因
(1)外界因素
在家庭方面,有学者发现:孩子受到虐待、忽视、冷落、暴力等不良对待和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如溺爱、过度保护、期望过高、严厉与疏远)[2],都会增加校园欺凌的发生率。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没有安全感、价值感和归属感,家庭没能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心理支持与心理滋养,或者因为家长的包办,孩子缺少机会锻炼,没有培养出应对问题的能力,耐挫力比较差,孩子对外表现出畏缩、不合群、社交能力差等。在学校方面,被欺凌的学生通常在遭遇欺凌时,不敢告诉家长或老师,也不敢或不会向其他同学求助,害怕再次被欺凌。然而,他们越是压抑自己,越是不能及时得到帮助,越是助长欺凌者的欺凌行为。而旁观者一般不敢干预,研究表明:现实中只有不到 20%的旁观者会选择主动干预[3]。如果旁观者煽风点火、围观或哄笑,激发欺凌者的表现欲,被欺凌的强度就会加大,欺凌过程就可能会延长[4]。被欺凌的学生一般处在轻视欺凌行为、不严肃对待欺凌的社会环境中,在学校又缺少朋友,通常被孤立、被排斥、被边缘化,同时学校对防欺凌工作忽视或草率处理,对学生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自我保护教育较少。
(2)自身因素
被欺凌者会受到生理因素、性格因素和人格因素的影响。一般生理上存在缺陷的孩子(如身体过于肥胖或矮瘦、身体行动不方便、身患疾病等)和软弱孤僻、胆小怕事、敏感多疑等性格的孩子都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这些孩子容易被人嘲笑、歧视,内心比较自卑。研究表明: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易与人发生矛盾和纠纷,也容易遭受欺凌[5]。还有一些人格上低自尊、情绪不稳定、高神经质的个体受欺负的概率较高[6],越是害羞的个体越容易遭受欺凌[7]。
2.欺凌者的心理诱因
(1)外界因素
欺凌者的攻击或暴力行为很多时候是从外在习得的。家庭成员暴力行为多或者孩子受虐、受罚较多,孩子会觉得暴力行为可以解决问题,于是习得暴力或攻击行为。“一些家庭失爱或者过度溺爱的中小学生心理偏激、攻击性强,易引发欺凌、暴力行为。”[8]另外,欺凌者可能从暴力网络游戏中习得暴力或攻击行为,或者从所处的团体中习得欺凌行为。
(2)自身因素
自尊心、嫉妒心和报复心较强的欺凌者,在受挫时往往会更容易发生欺凌。群体性欺凌组织者的个体精于算计、不择手段,缺乏同情心,并懂得操控权术来掌控同伴的行为[9]。欺凌者往往自我评价过高,并且通常具有较高的精神质倾向[10]。研究发现,三种人格特质的人容易产生攻击行为:易怒、沉思以及情绪敏感性[11]。欺凌者通过欺凌弱者实现权力、地位的满足或享受来自同伴的崇拜;通过对他人实施欺凌,使自己体验到掌控感、安全感,获得关注,提升自我价值[12]。
二、校园欺凌的心理影响
校园欺凌有几种类型:身体欺凌、言语欺凌、间接或关系欺凌和网络欺凌,还有性别欺凌和反击性欺凌[13]。在校园欺凌中,施暴者的行为方式有强烈的暴力方式(辱骂、推搡、扇耳光、脚踢等)和伤人的人格侮辱(道歉、下跪、自扇耳光、扒衣服等)。
校园欺凌给被暴力和人格侮辱过的受欺凌者罩上了厚重的心理阴霾。欺凌行为对被欺凌者的消极影响是长期的,18.4%的人一直伴有心理阴影,没有安全感[14]。有研究表明:欺凌易导致受欺凌学生形成消极人格特征、学业适应困难及出现社会化障碍,也易导致欺凌者形成不良人格、出现社会化障碍及攻击倾向[15]。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遭受校园欺凌的孩子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焦虑抑郁甚至恐惧、压抑情绪、没有安全感等情况。因为自身没有良好的心境,内在极其不稳定,他们内心感受到的价值感和存在感较低,存在深深的痛苦和绝望感,这就让其无心学习,人际关系也会受损,也可能会出现一些自残或自杀的极端行为。而被欺凌者的这些症状,影响着家长的情绪和行为,让家长焦虑不安、担心受怕、无心工作。因此,校园欺凌严重影响被欺凌者的身心健康与家庭幸福。
三、校园欺凌防治的学校作为
防治校园欺凌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合作、通力配合、综合治理。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过程中,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应该主动作为、积极施策[16]。根据校园欺凌的心理因素和心理影响,学校要积极开辟防治校园欺凌的教育路径,发挥应有的作用。
1.成立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防治校园欺凌组织
校园欺凌防治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和完善的制度。而家长作为学校事务的重要参与者,在校园欺凌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研究表明:家长参与欺凌防治宣传与学生欺凌、受欺凌现象存在负性关联;家长参与欺凌问题解决与学生欺凌、受欺凌现象存在正向关联[17]。学校不能只让涉及校园欺凌事件的家长参与欺凌防治工作,应让所有家长参与到校园欺凌防治中来。为此,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全体教师、学生和家长为组员的防治校园欺凌组织。防治校园欺凌组织成立的意义在于:一是及时止损。一旦发生校园欺凌,全体成员迅速联动,及时处置,扼杀欺凌念头或降低欺凌的影响,尤其是降低对被欺凌者的心理伤害,对于严重的欺凌,还要对其他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教育,防止欺凌影响进一步扩大。二是明确责任。防治校园欺凌人人有责,教师、学生、家长都是校园欺凌的监督者、防治者,是文明校园的创建者。防治校园欺凌组织让欺凌者思想上不敢放松、行为上不敢放纵。此外,学校还要制定防欺凌相关制度,并形成防治校园欺凌预案,以使校园欺凌发生后,防治工作能有行动保障和支持。
2.加强对校园欺凌各相关主体的分层分类辅导
校园欺凌发生后,被欺凌者和旁观者身心都可能会受到伤害,心理会产生阴影,如果不及时干预,这种阴影挥之不去,会成为他们的内心创伤,影响其今后的生活,因此,学校需要对被欺凌者和旁观者进行心理辅导。首先,学校要对被欺凌者进行个体辅导。被欺凌者一般会在事后产生害怕、恐惧、抑郁等情绪和退缩、逃避等行为。心理老师通过倾听、共情、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陪伴等心理技术,与被欺凌者建立良好关系,给予其心理支持,减少其负面情绪,让其获得安全感;通过角色扮演鼓励被欺凌者说出内心感受与想法,赋予其能量,之后及时跟踪了解。其次,学校要对校园欺凌的旁观者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旁观者一般会害怕同类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如果因欺凌而发生惨剧,旁观者内心会产生愤怒。学校要迅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明确辅导目标、过程与方法等,让每个人说出欺凌事件的整个过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旁观者们看到团队成员都有一些相同的感受,将自己的感受正常化,以减少害怕、恐惧等情绪,通过成员们的相互支持与陪伴,慢慢走出校园欺凌的消极影响。最后,学校要开展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社会情感能力、抗逆力等主题的心理社团活动。为了预防校园欺凌发生,学校要针对学生缺乏的关键能力进行培养与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3.开设丰富多样的主题教育课
通过对被欺凌者和欺凌者的心理分析发现,被欺凌者在社交、情绪、学业、耐挫力、适应力、社会情感能力、自尊、性格、冲突处理、应对方式等方面存在问题;欺凌者在嫉妒心、同理心、报复心、情绪控制、价值观、性格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一般的文化课涉及少,而心理健康课、班会课等主题教育课可以将其囊括其中。主题教育课内容贴近生活、形式多样,通过活动体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与故事等学生易于接受与吸收的方式,不管欺凌者还是受欺凌者都能从中获得感悟与成长,受到启发与教育。通过主题教育课,学生学会与他人交往、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处理人际冲突、学会体谅与宽容、学会倾听与共情、学会悦纳自我与尊重他人、学会情绪管理……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其情绪管理能力,提高其自信心,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班级风气等等,进一步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此外,学校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合作中体会积极情感,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公共精神,推动学生共情能力与公共品格的形成[18]。
4.强化校园欺凌防治宣传
校园欺凌防治宣传是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打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多主体、多路径、多层次、多维度地开展“全息式”校园欺凌防治宣传工作。首先,定期开展防欺凌法制讲座。校园欺凌防治难,很多时候是因为缺乏法制规范普及、缺少恰当处理。学校非以“零容忍”态度对待,而是“最大限度容忍”校园欺凌,倾向于将其当作学生间的普通争执来处理,从而避免对学校造成负面影响[19]。学校每学期可以邀请法治专家进校园开展1~2次防欺凌讲座,让学生知道校园欺凌立法的条件、具体惩罚制度、典型的校园欺凌处置案例、校园欺凌防御方法等,让学生懂法、知法、有法,树立反欺凌意识,让学校树立“依法治校”的理念。其次,定期开展防欺凌主题板报、手抄报等评比活动。学校政教处可以每个学期组织1~2次防欺凌评比活动,如黑板报、手抄报宣传,主题征文、主题故事宣讲等。通过多种形式的防欺凌主题活动,学生思想上有所触动、行动上有所推动。再次,定期开展防欺凌视频或影视展播。通过制作反映现实生活中校园欺凌的视频或播放有教育意义的抵制校园欺凌的电影,给学生以警示,让学生有所感悟,并将高尚德行内化于心,促其成长。也可以通过在班级或校园大屏幕播放网络防欺凌优秀短片,提醒并教育学生。最后,开展多方融合与渗透宣传。将法制教育与品格教育进行融合宣传教育,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宣传,通过课堂教学、国旗下讲话、社团、日常生活、网络平台等途径渗透法制教育,宣传防欺凌教育。
5.深化校园欺凌课题理论研究
出现校园欺凌事件,学校不仅要处理好当下各项事宜,维持校园稳定、给予被欺凌者和旁观者以精神支持,做好舆情管理,而且要及时复盘校园欺凌事件,从校园欺凌的起源到发展再到处理,以及之后的经验教训总结,都要做一次系统而完整、详细的梳理与反思。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欺凌的影响,并从源头遏制,就需要加强校园欺凌专题的研究,将校园欺凌干预与防治作为课题或项目来研究。比如:校园欺凌的起源、发展历史、诱发因素、产生原因、应对策略;“全息式”校园欺凌的防治体系建构;校园欺凌的危机干预体系建构;校园欺凌的治理问题;校园欺凌的立法与惩戒……学校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多机构来研究校园欺凌,通过家校社医法等多方联动、多学科渗透教育,加深对校园欺凌课题的理论认识,提升对校园欺凌的应对能力。
6.加强校园欺凌监管
校园欺凌防治组织成立之后,要发挥其监管作用,并建立长效机制。研究表明:基于“全校参与”的综合性欺凌防治模式在应对校园欺凌方面通常更为全面且长效,能够全员、全程、全方位对校园欺凌问题加以有效干预与预防[20]。该模式从个人、班级、学校、社区等不同层面以全校、全员、全面等方式治理校园欺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此,学校可以从“全校参与”的角度出发进行校园欺凌监管:第一,学校要把校园欺凌防治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并有专项计划安排。第二,学校要加强校园欺凌主题的过程管理,每个学期的相关活动从计划到实施再到反思,要有完整的材料并存档。第三,学校要将校园欺凌主题教育纳入部门年终考核,这样校园欺凌防治工作才会引起重视,才会扎实有效。第四,学校要建立校园欺凌报告制度。以班级为单位,选举出男、女各一名反欺凌委员,对班级出现的欺凌行为、欺凌对象以及欺凌影响、欺凌应对等向年级组汇报,年级组每周进行统计并上报政教处或学生处,政教处或学生处定期总结整个学校的校园欺凌事件,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第五,学校要建立家校互联平台。可以通过班级群征集家长有关防治校园欺凌的想法、看法与做法;也可以让家长走进课堂,给学生进行相关教育;还可以让家长参与校园欺凌问题解决,发出校园欺凌防治倡议等。总之,校园欺凌的监管需要多主体参与、多层面展开、多途径推进、全程有效监测。
参考文献
[1] 杜园春.近五成初中学生遭受校园欺凌后选择沉默[N].
中国青年报,2016-05-27(007).
[2] 赵莉,雷雳.关于校内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研究的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06):668-674.
[3] 张茂聪,李玉蛟.校园欺凌惩戒权的理性回归[J].教育科学研究,2020(01):60-65+79.
[4] 吴妮.旁观者群体对欺负行为影响的研究综述[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01):33.
[5][8][15] 章恩友,陈胜.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13-17.
[6][10] 谷传华,张文新.小学儿童欺负与人格倾向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3(01):101-105.
[7] 韩磊,窦菲菲,朱帅帅,等.羞怯与攻击的关系:受欺负和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01):81-83+115.
[9] Sutton J,Keogh E.Social competition in school:Relationships with bullying,Machiavellianism and personality[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0,70(03):443-456.
[11] 斯蒂芬.社会心理学[M].3版.葛鉴桥,陈侠,胡军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2] 曾玲娟,黎玉兰,旷乾.中小学生欺凌的决策心理分析与干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1(30):75-79.
[13] 林进材.校园欺凌行为的类型与形成及因应策略之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16(01):1-6.
[14] 薛玲玲,王纬虹,冯啸.校园欺凌重在多元防控——基于对C市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的调查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8(03):24-29.
[16] 刘晓楠.我国中小学生欺凌问题的研究阐释及启示[J].中国德育,2019(14):19-23.
[17] 郑雪萍.家校合作与小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23.
[18] 刘闰之,傅淳华.论竞争性关系中的儿童共情发展[J].中小学德育,2024(03):32-35+12.
[19] 蒋凌.校园欺凌法律规制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21.
[20] 纪沅坤.OBPP校园欺凌防治模式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化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9.
[责任编辑: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