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振兴乡村教育的背景下,需要不断正视乡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空间挑战。从空间的视角切入发现,乡村小规模学校在乡村场域中发挥着独特的空间价值,在教育性上表征为突破常规的教育空间使用策略,实现空间资源的优势利导;在文化性上表征为传承发展乡村文化,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乡村少年;在社会性上表征为促进乡村社会稳定和保障弱势群体教育公平的双重意义。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乡村小规模学校表现出“向城性”“离土化”和“边缘化”等表征。为促进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价值的发挥,在尊重城乡教育空间差异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性上的空间优势;树立文化自觉观念,在正确认知乡村文化的基础上激活乡村少年的“空间想象力”,实现文化性空间的发展;重建社会关系,构筑共生共享空间,促进社会性空间价值的实现。
关 键 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价值;教育性空间;文化性空间;社会性空间
引用格式 赵丽娟,王飞.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价值的表征与发挥[J].教学与管理,2024(23):6-9.
空间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通常指一切物质存在和运动所发生的地方,对人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是人类存在和可利用的资源[1]。学校教育活动同样需要在空间中进行,空间是学校教育的现实存在表征,为教育活动的开展和顺利进行提供了基础和先决条件。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空间范围不仅包括教室和校园在内的学校空间,而且还超越学校围墙辐射所在的乡村场域空间。乡村小规模学校应该积极拓展其空间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在乡村场域中所具有的广泛空间功能,既将空间价值的挖掘作为突破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困境的突破口,也将其作为实现整个乡村场域文化复兴和社会繁荣的重要切入点。
一、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价值的表征
乡村小规模学校是乡村空间场域的特殊存在,通过空间位置和空间营造凸显其教育功能,是教育性、文化性和社会性等空间价值表征的综合体[2]。
1.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价值的教育性表征
广袤开阔的乡村地区拥有充足的可利用空间,同时多数乡村地区都保留着诸多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彰显着自然界的多样性和自然美。身处这一特殊场域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因此拥有着宝贵的天然教育资源,具备实施自然教育的独特优势[3]。乡村小规模学校借助乡村为少年儿童提供的接触自然、亲近自然的条件实现了教育性的实质在场,使得学生能够将濡染其中的自然环境与知识相联系,习得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观和人生观。除了学校外部空间,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内在空间也有独特的教育性表征。其一在于教室空间中班额的缩小有利于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变革以往“秧田型”的座位排列方式,采用小组围坐式等具有合作、共享倾向的聚拢性桌椅空间形态,教师也从讲台空间走近学生群体,由此产生的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学生活距离的缩小,是一种小班教学所存在的教学空间优势[4]。其二在于校园空间的多效使用是属于乡村小规模学校独有的符号性空间理解[5]。音乐课、体育课等常规课堂教学和早读、作业讲评、升国旗等集体性活动可延伸至校园空间,突破原有空间功能区划分。其三在于乡村小规模学校已然成为探索与总结小规模学校管理、小班化教学、全科教师使用管理等经验和模式的天然场所[6],能够为未来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现实经验。
2.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价值的文化性表征
乡村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和孕育根源,携带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优秀文化基因。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乡村形成了带有地域性和乡土性的乡村文化,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7]。乡村小规模学校通过综合实践、劳动教育活动、课外教育活动等具有教育性质的活动组织学生进入某一具体文化场域,教育的在场能够让学生对附着在物理性载体上的物质文明的文化内涵获得更深刻的印象和感悟。乡村小规模学校通过对乡村精神文明的积极建构,能够唤醒乡村学生内化于心的乡土记忆、固化其精神根基,有利于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乡村少年。基于此,作为乡村中沟通城乡的文化高地,乡村小规模学校是促进现代知识和传统知识融合的关键阵地,通过对乡村精神文明进行符合时代进程的发展和创新,实现乡村精神文明的历久弥新。
3.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价值的社会性表征
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难点,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作为乡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小规模学校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实质所在,身处乡村特殊空间场域,其功能的发挥具有独特的社会性表征。其一,乡村小规模学校是乡村教育机构,承担着教育本村和周边村落适龄学生、促进乡村少年实现个体化和社会化发展的职责。其二,乡村小规模学校是安全稳定乡村建设的强心剂。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方面,乡村已从“熟人社会”发展至“半熟人社会”,长久以来形成的自成体系的道德伦理价值观的影响力式微;另一方面,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乡村知识分子群体聚集的高地,可以适当拓展教育的范畴,践行教化民众、移风易俗的使命。此外,在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乡村小规模学校是适切于社会弱势群体需求的、有生命力的学校形态,它的存在是中国实践教育公平的现实表征,是对乡村中“走不掉”群体教育权利的维护。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价值的阙如
乡村小规模学校在乡村场域所具有的空间价值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被遮蔽,乡村教育习惯性地放大城市教育的客观优势条件,忽视自身天然具备的特色优势。
1.“向城性”思维取向,忽视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性空间的异质性
城市化快速发展产生的虹吸效应使得乡村逐渐成为市场裹挟挤占的空间,城乡空间分化中更多表征出对城市空间的趋向。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为乡村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性的倾斜,但城乡空间分化中对城市的追逐使得城市教育逐渐演变为教育的隐形标尺,乡村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中纷纷开始了对城市教育的简单模仿,城乡教育性空间的同质化不仅遮蔽了多元教育性空间需求,而且忽视了空间的多元用途。
国家标准化学校建设政策出台后,乡村小规模学校各项建筑和设施逐渐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立足于乡村场域空间,多数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整体建筑及其空间功能划分与使用存在对城镇学校简单模仿的嫌疑,表现为忽视自身教育性空间的异质性。首先,最直观的表征是学校的围墙与大门,高高的围墙与紧锁的大门无声地宣告着学校拒绝与外界交流,且不容外界“入侵”的态度。门和围墙的存在不仅是对空间、身体的限制,更是对意识的控制。其次,教室空间表现出固有聚合惯习。作为一项公共事业,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但乡村小规模学校内部教学空间明显表征出对规模效益的盲目追求,面对小班化带来的空间上的恐慌感,学校惯常采取的行动是将学生简单聚集到一个空间内,采取形式上的空间积聚,以获得视觉上空间饱和的满足感,不能认识并发挥小班化教学、个性化教学的天然优势。最后,学校在进行空间规划时,通常都会依据功能划分诸如教学区、宿舍区、活动区等,类别化的区域划分为教学管理提供了便利,但也忽视了各区域间空间交流的重要性,淡化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2.“离土化”价值观导向,遗失乡村小规模学校文化性空间的精神底色
乡村学校“文化性”的本质是“乡村学校的乡村性”,乡村学校只有“在乡”才可能有“文化”,没有了“在乡”也就没有了“文化”,独属于乡村学校的文化优势也将随之消失[8]。但在城镇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影响下,当下的乡村场域存在文化空间解构的危机。身处该场域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本应发挥其“文化高地”的空间价值,承担起传承发展乡村文化的责任,但在现实情境中,受“离土化”价值观的影响,学校教育空间中充满了城市阶层的精英化符号与想象,学生所接受的文化熏陶从其所处的在场化空间环境中脱落出来[9]。
乡村学校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石。乡村小规模学校融置于乡村之中,具有强烈的乡村文化性,是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场域[10]。但当前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悬浮于乡村空间场域,并对乡村文化表现出消极回避甚或鄙夷的态度和行为。其一,在学校环境层面,乡村小规模学校围墙背后的权力意志阻隔了师生主动进入乡村场域,了解和利用乡村物质或精神文明的可能性。另外,学校空间内充斥着各种现代化要素,乡村本应拥有的历史传统和本土气息的文化形态已无处安放,其空间生产出的关系更多地反映着工业文明的文化特征,以致乡村文化的独特品位和精神底色被挡在校园围墙之外[11]。其二,在学校教学层面,乡村小规模学校不能正确认识乡村文化的价值,认为乡村文化代表的只有落后和愚昧,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也严重脱离本土实际生活实践空间,教育成为了既远离乡村生活,又远离儿童实际生活经验的存在。
3.“边缘化”角色定位倾向,弱化乡村小规模学校社会性空间的建设性
身份定位是决定人或组织行为的深层次因素,身份定位不同,个人或组织处理事件的态度与方式也会存在差异[12]。虽然近年来有关乡村教育振兴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状况,但他们仍然与其他类型的学校在生源、师资、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差距。面对这些客观存在的状况,很多乡村小规模学校并未积极采取行动,以求获得内生发展力量来突破困境,反而一味地将其他类型学校的教育优势放大化,导致自身认同度不断下降,逐渐形成“边缘化”的自我定位。
作为公共教育供给的重要形式,乡村小规模学校理应发挥其社会性,促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达成。但当前“边缘化”的角色定位导致乡村小规模学校不仅丧失了办学积极性和能动性,衍生出消极办学行为,而且公共服务意识和能力也普遍性丧失和退化。首先,在学校空间实践层面,乡村小规模学校高高的围墙隔绝的不仅是来自乡村空间场域的丰富的教育资源,也阻断了乡村和村民通过与学校的交流和交往获得教育资源的渠道。“边缘化”的角色定位在演化为学校自我放弃的结局时,也透露着乡村小规模学校“悬浮”于乡村,不愿对乡村和村民开放教育空间、共享教育资源的特征。其次,在学校表征空间层面,乡村小规模学校具有超越学校围墙、建设乡村社会的职责,但当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忘却了自身肩负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职能,只在乎教育功能发挥的特点。最后,在乡村表征空间层面,虽然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教育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但在乡村发展的现实实践中,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这一行动选择导致乡村小规模学校即使有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的意识和能力,也难以真正进入乡村场域实行相关公共事务的商议和表决,最终导致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价值的社会性进一步“边缘化”。
三、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价值的发挥
面对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价值发挥的真实样态,乡村教育的发展仍需要从空间的角度挖掘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特色和优势,实现由劣转优。
1.尊重空间差异,积极发挥空间优势
乡村小规模学校需树立空间的差异性认知观念,改变“向城性”的固化认知和行为惯习,根据自身空间的特点和特色拓展校外广域空间,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实施差异性发展。校外空间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实践课堂,拥有更加广阔和自由的空间以及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是激发学生生命潜能和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的重要实践场地[13]。与其他类型学校所处场域空间不同,身处乡村场域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拥有更加广阔的校外空间和更加丰富多样且独特的校外空间教育资源。在充分分析校外可用资源的基础上,乡村小规模学校可建设开放的教育系统,让学生大胆走出校门,走进自然,在解放和保护学生自然天性的同时释放学业压力。
为更好地利用校内空间,乡村小规模学校需创新教室空间和校园空间的使用策略,形成自身空间利用的特色。在教室空间利用方面,要突破对规模效应的盲目追求,大胆创新教学空间组织形式。需改变对大班额教学的盲目效仿,变形式上的空间积聚为基于学生主体的差异化教学,可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诸如小组合作、项目式、探究式等实现教室空间的有效利用。在校园空间方面,变革常规的功能区划分策略,满足灵活性、多样化的空间需求。除了教学和办公的专用空间外,乡村小规模学校可开辟综合性空间和公共空间,为学生交友、活动等提供便利条件。通过分层教学和跨年级教学,打破“外廊式功能布局”造成的教室与教室之间的区隔,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加强学生集体感的培养。
2.建立正确的文化认知,营造文化想象空间
乡村小规模学校应创造性转化乡村文化,以显性外化或隐性浸染的形式表征于学校空间,营造文化育人的空间氛围。校园空间和教室空间作为学生在学校场域中的主要活动场所,空间的设计以及空间要素的装饰和布局都在一定程度上预设和隐藏着特定的价值观。乡村小规模学校可以通过创造性地转化乡村文化要素,比如,在校园布局中融入乡村特色文化或在教室空间中悬挂和张贴富有哲理性的民俗故事图画等形式,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乡村文化的感知和想象。此外,乡村小规模学校也可通过开发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或开展文化活动、成立文化社团等形式,让师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乡村文化知识的增补和情感的融合。
乡村小规模学校还应该重视对乡村少年精神根基的建构,激活其对乡村文化重构的“空间想象力”。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乡村少年不再是乡村文化意义上的少年,但他们同样不是城市文化意义上的少年,他们成了一种在文化精神上无根的存在,成了文化的荒漠中人[14]。承担着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任务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有责任唤醒乡村少年的文化记忆。此外,乡村小规模学校在传授开阔学生眼界、帮助学生适应现代化生活的普遍性知识时,也应当充分引导学生了解和感知周遭的乡村世界,让他们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增强对乡村文化的想象力,以此唤醒乡村少年对家乡的归属感,激发乡村少年对家乡文化的自信和传承、创生家乡文化的责任意识。
3.重视空间社会性,构建共生共享空间
空间实践蕴含着内生性变革的力量。身处乡村这一特殊场域,乡村小规模学校须定位于乡村大地上,深刻把握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认识到自身在时代发展中使命的不可替代性和艰巨性,主动了解并融入乡村空间,在此基础上立足“大教育观”的立场,积极承担应有的使命与责任,有效发挥乡村场域的空间功能,实现社会价值。乡村小规模学校应当从意识层面摆正自身的身份定位,消除“边缘化”的不当认知。
乡村小规模学校中各主体还应深刻体验乡村生活,并用积极的态度去主动了解乡村场域的空间关系。此外,乡村小规模学校在对内建立良好空间关系的同时,也应主动向外与其他类型学校建立交流合作的关系。在合理预测学龄人口分布以及学校可服务半径的基础上,构建乡村小规模学校与其他类型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网络,打破学校之间的边界和壁垒,通过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在获取外部支持性资源的同时,通过自身的创造性发展,获得应有的认可和尊重。
参考文献
[1] 屈跃宽.疫情背景下学校教育空间的分析与价值审视[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10):35-40.
[2][11] 薛小平.从区隔走向共在:乡村学校建设的“空间立场”[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24):28-33.
[3] 周晔,徐好好.乡村教育优势及其精神价值的彰显[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5(01):58-65.
[4] 毛清芸.圈层下的群聚、流动与封闭:乡村教师教学生活的空间社会学研究[J].基础教育,2021,18(06):51-60+71.
[5] 毛清芸.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空间实践:现实表征与优化治理[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11(01):57-66.
[6] 王烽.乡村学校的时代定位与振兴之路[J].中小学管理,2023(02):31-33.
[7] 吕宾.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困境与路径[J].求实,2019(02):97-108+112.
[8] 薛晓阳.乡村学校“在乡性”的危机与应对——以“乡村文化教育”作为一种应对战略[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1(01):84-95.
[9] 朱镕君.走出乡土、文化脱域与城乡融合——农村教育精英的社会流动张力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1(06):11-19.
[10] 欧阳修俊,谭天美.乡村小规模学校整体变革:动因、机理与实践进路[J].中国教育学刊,2021(08):56-60.
[12] 费孝通.美好社会与美美与共:费孝通对现时代的思考[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
[13] 吴萍萍.乡村学校教学空间的困境与出路[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3(04):154-158.
[14] 刘铁芳.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J].书屋,2006(10):45-49.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