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伦理在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2024-08-18 00:00:00王学强
职业 2024年14期

■摘 要:劳动伦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勤劳敬业、崇尚劳动、德艺双修、安土重迁的传统劳动伦理思想富含深厚的道德教育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本文从完善课程建设、营造文化氛围、提升教师素养、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提出相关策略,旨在发挥各方教育合力,为培养热爱劳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开辟新的路径。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劳动伦理;职业院校;劳动教育

■课 题:本文系2024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专项课题”(课题编号:ZXKT2024116)、聊城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度校级重点课题(课题编号:2024LZYR06)、聊城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度教学改革一般课题(课题编号:2023LZYJ22B)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的劳动伦理观念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劳动伦理是劳动过程中人与其他要素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劳动伦理强调勤劳、敬业、合作、创新等价值理念,与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目标相契合。将劳动伦理融入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价值观,抵制不良劳动观念的侵蚀,提升劳动素养和实践能力,促进社会良好劳动风尚的形成。

一、劳动伦理的内涵与价值

(一)劳动伦理的主要内容

劳动伦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1.勤劳敬业

勤劳是劳动伦理的核心价值之一。中华民族一直以勤劳为荣,强调通过辛勤努力来创造财富和价值。从春秋时代直到近代,中国形成了“劳动为富国之举”“劳动为生存之本”“劳动为发展之基”“劳动塑造理想人格”以及良好劳动家风的教育思想等。勤劳的品质使人们能够坚持不懈地工作,克服困难、不断进取。敬业精神也是劳动伦理的重要体现,人们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追求卓越。《论语》中“敬事而信”“言忠信,行笃敬”,强调一个人行为做事应该严肃认真,《朱子语类》里也讲,“‘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敬业对于个体提升劳动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崇尚劳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劳动充满了崇敬之情。劳动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行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尊重劳动者,认为劳动是光荣的,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赞扬。这种对劳动的崇尚促使人们积极参与劳动,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劳动能力。

3.创新进取

在劳动过程中,创新进取精神是推动进步的重要力量。劳动伦理鼓励人们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以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人们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追求更高的目标,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4.德艺双修

劳动不仅是体力或脑力的付出,还与品德修养息息相关。劳动伦理强调德艺双修,即劳动者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艺,还要有高尚的品德。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成为优秀的劳动者,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劳动伦理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它们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当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劳动伦理,将其融入现代劳动实践中,激励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在传承传统劳动伦理的基础上,还要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和需求,创新和发展劳动伦理观念,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在劳动中创造美好未来,传承和发扬传统劳动伦理。

(二)劳动伦理的价值体现

1.道德教育价值

劳动伦理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价值。

第一,劳动伦理强调勤劳敬业,劳动能够培养人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使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轻言放弃;敬业,让人们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项任务,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更能培养人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尊重劳动是劳动伦理的重要体现。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被尊重和珍视。这种观念有助于消除职业歧视,促进社会公平,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第三,劳动伦理还倡导合作互助。合作能够培养人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赢,增强社会凝聚力。

2.文化传承价值

劳动伦理具有深远的文化传承价值,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第一,劳动伦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伦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劳动的尊重和珍视,这种价值观贯穿于历史长河中,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

第二,传承劳动伦理有助于保持文化的独特性,能够让我们的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鲜明的特色,不被同化。

第三,劳动伦理对于塑造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勤劳、敬业、合作等劳动伦理品质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传承这些品质,能够培养人们的坚韧意志、奋斗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使民族精神得以延续和弘扬。

3.社会发展价值

第一,劳动伦理促进了社会的经济发展。勤劳敬业的精神激励人们努力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推动经济的繁荣。

第二,遵循劳动伦理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人们遵循劳动伦理规范,诚实守信、认真负责地工作,可以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三,劳动伦理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共同的劳动伦理观念使人们在劳动中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形成团结互助的社会氛围,提升社会的整体凝聚力。

第四,劳动伦理强调合理利用资源,注重环境保护,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中融入劳动伦理的现状分析

(一)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情况

第一,重视程度逐渐提高。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增加,职业院校逐渐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教学中给予更多关注。

第二,与专业结合更加紧密。一些职业院校将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第三,实践教学环节比重加强。职业院校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

第四,校企合作更加频繁。许多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

第五,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部分职业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在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劳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实践,“文化是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本质”,部分职业院校和教师将劳动教育简单等同于体力劳动或技能训练,忽视了其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一些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往往以零散的讲座或活动形式开展,难以让学生形成完整的劳动观念和技能体系,课程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和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吸引力和实用性。

第三,劳动教育实践环节薄弱。虽然很多职业院校强调实践教学,但实际的劳动实践机会仍然不多。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时间有限,实践内容单一,难以真正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价值。同时实践基地建设也不完善,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劳动实践需求。

第四,劳动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从事劳动教育的教师往往缺乏专业的培训和实践经验,对劳动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没有很好掌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具有丰富劳动经验的兼职教师,影响了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第五,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目前的劳动教育评价内容以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为主,缺乏对学生劳动素养和能力的全面、客观评价,评价结果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有限,难以真正调动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

三、劳动伦理在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一)劳动伦理融入课程体系

第一,课程设计与整合。在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劳动伦理的元素。可以将其融入不同学科,如在思政课上强调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在语文课上通过解读文学作品传达劳动的价值,在历史课上讲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精神。通过跨学科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感受劳动伦理。

第二,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运用丰富的案例来展现劳动伦理。可以选取历史上的劳动模范、工匠故事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劳动的艰辛与荣耀,也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组织实践体验。组织各种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比如开展农耕体验、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和意义。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劳动伦理中关于勤劳、坚持等品质的内涵。

第四,丰富组织形式。设计与劳动伦理相关的项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传统劳动伦理。

第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对劳动伦理的理解和实践纳入评价体系。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他们将劳动伦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总之,将劳动伦理融入课程体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策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劳动伦理的熏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

第一,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可以从环境布置入手。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布置与劳动相关的展示区,展示学生的劳动成果、劳动工具以及劳动模范的事迹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豪感,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魅力。同时,在校园建筑、墙壁上张贴劳动标语和宣传画,时刻提醒学生劳动的重要性,让劳动意识深入人心。

第二,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是营造劳动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劳动技能大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劳动技能,互相学习和交流;组织劳动主题的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对劳动的理解和热爱;开展劳动实践周、劳动体验日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各种劳动实践,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培养劳动习惯和实践能力。

第三,加强社团建设是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的有效途径。成立劳动社团,吸引对劳动感兴趣的学生加入,组织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和研究项目。社团成员可以共同探讨劳动问题、分享劳动经验,形成浓厚的劳动氛围。

第四,家校合作是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的重要环节。学校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劳动教育理念和活动安排,鼓励家长与学生一起参与家务劳动,共同体验劳动的乐趣,让家庭成为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的重要场所。

第五,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要注重长效机制的建立。学校要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保证劳动教育的持续开展。要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确保劳动文化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使校园劳动文化氛围不断得到优化和提升。

总之,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共同努力。通过营造浓厚的劳动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学会做人,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提升教师劳动教育素养

第一,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提升体现在对劳动教育内涵的深刻理解上。教师要认识到劳动不仅是一种体力活动,更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和价值的教育活动。通过劳动,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力、责任感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多方面的素质。教师只有深入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丰富的劳动知识是提升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关键。教师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劳动技能、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劳动安全知识等。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教师才能在课堂上进行准确、生动的讲解,为学生提供实际的指导。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劳动领域的变化,以便更好地适应教学需求。

第三,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升教师劳动教育素养的重要方面。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劳动教育。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教学资源等,也能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良好的示范作用是教师提升劳动教育素养的重要体现。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展现出对劳动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劳动的热情,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践行劳动精神。

第五,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提升劳动教育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等方式,教师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劳动教育的水平。同时,学校也应为教师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

(四)不断整合社会资源

第一,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是整合社会资源的关键举措之一。企业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场景,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平台。学生在企业中能够接触到真实的生产劳动,感受企业的文化和工作氛围,亲身感受劳动伦理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例如,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实际生产流程,学习工人师傅们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更好地将传统劳动伦理的内涵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第二,利用社区资源是整合社会资源的重要方式。社区中蕴含着各种劳动机会和资源,如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劳动,让学生了解社区的需求,为社区作出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社区中的长者、劳动模范等也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们的故事和经验可以激发学生对劳动伦理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第三,可以与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合作,开展各类劳动相关的活动和项目。行业协会可以提供行业动态、职业标准等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劳动要求。科研机构则可以为学生提供科研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通过与这些机构的合作,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劳动伦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

总之,社会资源整合是劳动伦理在劳动教育中得以充分运用的重要手段。通过与企业、社区、行业协会等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感受劳动伦理的魅力,提升自身的劳动素养和综合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贡献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海生.高校劳动教育的意涵、价值与实践:一种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21(1).

[2]王秀杰,邱吉.劳动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与价值创生进路[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

[3]蒋凤娟.叙事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策略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5).

(作者:王学强,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