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模式下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运营方案

2024-08-18 00:00:00韩君冯素娟
职业 2024年14期

■摘 要:产业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深化,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邢台技师学院在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邢台市职业院校和制造类企业的优势,实现了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社会服务和信息交流的“1+N”功能。本文通过对产业学院现有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探究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运营方案。

■关键词: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运营方案

■课 题:本文系中国职协教科研课题“‘1+N’模式下技工院校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管理与运营的研究”(课题编号: 202218402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产业学院是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新模式,进一步促进了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的沟通和联系,实现了资源的最优化整合和利用,达到了共育人才、共研课程、共享科研、共建基地、共担教学、共助就业和共领发展的目标。为了促进产业学院的发展,邢台技师学院与企业达成初步意向,签署了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共建协议。

一、产业学院建设案例调研分析

为了确保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设和运营成功,邢台技师学院选派骨干教师组成教研团队,深入已完成产业学院建设的院校进行调研,分析其产业学院建设情况。调研之前先依据产业学院建设指南完成调研指标的设计,共提取出7个指标和22个要素。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该指标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方法、保障机制4个要素,所调研的10所产业学院有5所未完成培养方法的创新,有6所未完成保障机制的创新。

(二)提升专业建设质量

该指标包括专业集群式发展、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设、专业认证3个要素,所调研的10所产业学院有2所未完成专业集群建设。只有4所完成了专业认证体系构建,所有产业学院均未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三)开发校企合作课程

该指标包括校企合作教材/案例、开发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真实生产线3个要素,所调研的10所产业学院有4所未开发校企合作教材/案例,有5所未开发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有6所未建立真实生产线。

(四)打造实习实训基地

该指标包括实践教学和实训实习环境、实践教学平台、实训实习基地3个要素,所调研的10所产业学院中只有1所未进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其他产业学院完成了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所有内容。

(五)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该指标包括人事制度、师资培训、激励制度3个要素,调研的10所产业学院均未完成激励制度的创新,其他2个要素内容也各有1所产业学院未完成相关建设工作。

(六)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

该指标包括建设联合实验室、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成果及时引入教学过程3个要素,调研的10所产业学院中前2个要素内容均有3所产业学院未完成相关建设工作,第3个要素内容只有3所产业学院完成了相关建设工作。

(七)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该指标包括组织架构、治理模式、制度体系3个要素,其中前2个要素内容有2所产业学院未完成相关建设工作,有6所产业学院未完成制度体系构建工作。

在所调研的产业学院中,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提出构建“六维度”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体系计划;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精密制造产教综合体,构建了“3+1+N”平台,提出“三融三通”新机制。目前,各产业学院在运营过程中以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模式为主,构建了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协同的组织架构和多元化评价体系,为产业学院的运营和管理提供支持。总体来看,各个产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均完成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但是在专业建设质量和产学研服务平台的建设方面还较弱,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二、“产业学院”运营差距产生的原因

产业学院的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各参与主体的优势,实现教学和就业岗位、实习和就业的无缝对接,促进职业教育水平提升,为地方产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但是,从调研结果看,不同产业学院在运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邢台技师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运营也面临一些的困难。

(一)学校和企业发展目标不同

产业学院的建设是从地方经济发展视角入手,推动企业转型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属于政府宏观方面的战略。企业采用市场化经营模式,以盈利为目标。产业学院中人才的培养呈现出较强的公益性,要求企业承担部分教学和管理工作,这与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市场运行机制欠缺

“1+N”模式下的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不只承担着人才培养的任务,还承担着技术研发、创新创业、社会服务和信息交流等任务。由于缺乏运营经验,在各主体动态协调运作、资源共建共享和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内部治理结构呈现扁平化,严重影响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各项工作的推进。

(三)成本核算体系待完善

职业院校作为产业学院中教育资源的委托管理者,需要定期公布产业学院运营过程中资源的应用情况和收益情况等,确保所有参与主体了解产业学院的真实运营成本和效益,满足不同主体利益共享的需求。但是,产业学院涵盖主体多、涉及范围广,不论是收益还是支出,种类和数量都较多。同时,部分教育成本的核算方法存在异议,增加了核算难度,影响了核算结果的准确性。为此,产业学院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提高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四)激励机制不全面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运营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学校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共同承担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创新创业、社会服务和信息交流等工作,存在兼职兼薪的情况。各产业学院在运营过程中相关人员的薪资还是以各自单位为主,未制定兼职教师的薪资分配制度和职称晋升机制,导致教师在产业学院兼职的积极性不高,难以发挥其创新性。同时,也不利于产业学院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三、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运营模式

(一)组织架构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以机械工程系和电气工程系、邢台市制造类企业为主导,校企双主体共同构建内部组织架构。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设之初,邢台市制造类企业提供建设资金,确保筹建工作顺利进行。邢台技师学院机械工程系和电气工程系则加强跟学院的沟通交流,联合企业完成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设方案的制定,让学院领导意识到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设的优势和可行性,赢得学院的支持。同时,学院、政府和企业共同完成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设用地、建设经费等的申请,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成后,将机械工程系和电气工程系合并,联合邢台技师学院创新创业大学,为学生提供创业服务和平台。企业派驻管理人员和骨干技术人员作为兼职管理和技术导师入驻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全方位参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运营和管理,将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理念、实训基地以及设备、生产项目等引入产业学院,整合和优化原有教学内容,创新原有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实现毕业即就业。

(二)成果共享机制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要创建成果共享机制,如明确参建企业在人才选拔中享有优先权,可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选拔优秀人才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共同签订定向就业协议,解决企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匮乏问题。同时,企业拥有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科研成果应用的权力,改变原有生产模式和技术手段,以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员工还可以参加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相关课程的学习,提高企业员工知识和文化素质水平。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可将企业真实生产案例引入教学,丰富现有教学内容,完善原有课程体系;引入企业管理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可依托企业改造现有实训实习基地,为学生课程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教师也可利用企业先进的设备进行科学研发,扩大和丰富科研成果。

(三)产学研服务机制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根据邢台市经济产业发展环境,对现有专业进行调整,实现产业和专业的对接,创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实现学校教育资源、企业环境和设备资源的融合,以及校企师资、技术服务的融合,为邢台市制造行业提供技术服务、技能培训、技能等级认证和认证培训等,推动邢台市人才技能等级水平的提升。

(四)兼职教师管理机制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要进一步完善兼职教师管理机制,根据兼职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岗位等情况制定不同的绩效考评指标,并且将绩效考评结果纳入兼职人员聘任、晋升和奖惩中,提高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中专兼职教师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加快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创建校企合作共同体和产学研服务平台,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成效,推动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是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设的目标。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在运营过程中要秉持资源共享共建、人才共育的理念,不断优化产业学院专业治理体系和管理机制,确保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陈克正,吕万翔.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路径探索与实践研究[J].互联网周刊,2023(3).

[2]徐正丽,文益民.利益相关者视域下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J].高教论坛,2022(4).

[3]邓小华,付传.现代产业学院运行的知识逻辑及治理路径——知识基础理论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3).

[4]秦小云,秦福利,李健.地方高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23(5).

(作者:韩君,邢台技师学院机械工程系副主任;冯素娟,邢台技师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