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育结合对提升托育专业学生职业使命感的教学探究

2024-08-17 00:00:00吕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3期

[摘 要]托育师作为一种备受瞩目的新兴职业,对于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提升家庭的育人质量和推动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其人才培养机制随之也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传统的托育教育往往侧重于学生的技能培养,忽视学生职业使命感的培养,从而导致托育师仅将工作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并没有树立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的使命感。鉴于此,结合医育结合的教育新模式,探讨托育专业学生职业使命感的培养策略,期望以此提升托育服务质量,共同呵护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 词]高职教育;托育专业;医育结合;职业使命感;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4)23-0137-04

随着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家庭结构的多元化发展,社会对托育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高职院校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优化与完善托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加强相关实践教学的实施力度,旨在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托育专业人才。然而,高职院校现行的培养机制呈现学生专业技能出色,但职业使命感不强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托育行业的发展。医育结合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弥补其他教学模式的不足,为学生提供更专业、更全面、更科学的教育环境,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的同时,让学生拥有强烈的职业使命感,是值得在托育教育领域大力推广及广泛应用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一、医育结合教学模式概述

(一)医育结合的基本概念

医育结合是一种将医疗资源与教育资源相结合,为婴幼儿提供综合性服务和关爱的新模式,主要通过医疗专业人员和教育工作者的相互协作,促进婴幼儿在身体、心理和认知等多方面健康发展。将这种模式应用于托育专业教育领域,可以使学生掌握医疗保健领域的专业知识,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还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与深远意义,进而怀着对这一份职业的敬畏之心,专注且认真地投身于工作之中。

(二)医育结合的教育理念

医育结合模式强调医学知识与教育知识的相互融合,通过将医学、护理、教育等领域的知识相互交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婴幼儿的身心健康问题。同时,医育结合模式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通过参与实际托育工作和临床实习,能够有效提升对医学理论和婴幼儿教育的认知水平与实践技能,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也将得到同步增强。

此外,这种模式涵盖了医学、护理、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配备了包括医生、护士、儿童心理专家、教育专家等多领域的专业人才,从而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指导与支持,有助于学生跨学科思维意识的形成与综合素养的发展,使学生能够自如地应对各类复杂的托育工作情境,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医育结合的理念。

(三)医育结合模式的教育优势

托育专业的传统教育模式,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侧重于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等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仅有的实践教学环节,也只集中在学生毕业前的短暂实习阶段。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对知识的自主探索和实践操作的机会,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常感到力不从心,根本无法满足托育行业的发展需求。

而医育结合模式突破了学科之间的局限,实现学科教育的有效融合。这种整合式的创新教育模式,注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教学的训练,使学生能够从多个维度理解和掌握托育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实践教学环节更是该模式的一大亮点,学生不再只是在模拟环境中进行简单的操练,而是深入医疗机构和托育机构一线,参与实际工作的全部流程,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积累经验、增长技能,为未来在托育行业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医育结合模式也为社会培养了高素质的托育专业人才,推动了该行业的蓬勃发展。

二、医育结合模式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一)缓解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大与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家长在照顾婴幼儿方面存在诸多困难。而在医育结合模式下培养的托育专业人员,凭借其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能够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有效缓解家长的后顾之忧。作为专业人士,他们可以敏锐捕捉到婴幼儿的情绪变化与心理需求,及时发现婴幼儿存在的健康问题与安全隐患,进而通过预防及干预措施,或者指导家长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由此保障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同时,家长在面对婴幼儿的突发状况时,可能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而托育师则能够用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快速、冷静地做出正确的判断与举措,如此不仅保障了婴幼儿的安全和健康,还让家长感到安心和放心。

(二)提升托育服务的质量

传统的托育服务侧重于提供基本的照顾和看护服务,对婴幼儿的心理健康、早期教育和潜能开发关注比较少,在满足婴幼儿的全面发展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经过医育结合培养的托育人才,不仅拥有扎实的护理知识与技能,还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与心理素养,能够根据每名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制订个性化的成长方案,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发展潜能,从而为婴幼儿打造一个既健康又富有启发性的成长环境,有效弥补了传统托育服务模式的不足,推动托育服务向更优质、更专业的方向发展。

三、医育结合应用于托育专业的教学价值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使命感

通过在托育专业中应用医育结合模式,学生既能学习到婴幼儿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接触到医学与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进而促进学生构建更全面的专业素养。同时,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有效唤起学生心中强烈的使命感,使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行为将会对婴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以严谨、负责的态度认真呵护每一个稚嫩的生命。

医育结合教学模式将学生带入医疗机构、儿童医院等实习工作场所,使学生能够直接与儿童医学专家、医护人员进行互动交流,同时也会参与婴幼儿健康管理和医务护理工作,从而使学生有机会学习到更多医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如此学生便能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为儿童健康和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的实践工作经历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内心深处自然会萌发对职业的敬畏之情,会用实际行动诠释自己对这份职业的热爱。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托育专业能力

在医育结合模式的培养下,学生会接触到诸如婴幼儿常见疾病治疗、健康保健、疾病预防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样的学习经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婴幼儿健康管理能力,包括日常护理、健康监测、疾病预防等方面的技能,让学生更好地管理婴幼儿的健康情况,避免疾病的发生;还可以使学生在托育工作过程中,根据婴幼儿的具体表现识别婴幼儿身体健康状况,并且有能力给予婴幼儿紧急的治疗与及时的预防,进而保障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通过医育结合教学模式的培养,学生还可以学习并掌握包括心理健康评估、心理支持能力等与婴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等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洞察婴幼儿的心理需求,为婴幼儿的成长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当面对婴幼儿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时,学生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适当的干预与引导,以此为婴幼儿成长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

医育结合教学模式让学生接受医学、护理、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培训,使学生能够全方位了解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婴幼儿健康管理和护理的相关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关注婴幼儿的健康状况,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精准的判断力,及时察觉婴幼儿身心发展的任何异常,真正成为婴幼儿坚实的守护者。

学生身处医育结合的教学环境中,会自然而然地接触到很多与婴幼儿成长相关的医疗资讯与健康知识,参与到婴幼儿健康评估、常见疾病预防和处理等实际工作中,学生的思想意识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会深刻认识到自己身为托育专业人士的责任与使命。而这份认知会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与服务意识,进而以精湛的专业素养与贴心的服务,为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四)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能力

医育结合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医学、心理学以及托育等多领域的知识范畴,是具有多元化知识体系的创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参与医育结合的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能够获得全面且深入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实践技能与实践场景,有助于教师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与形式,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这使得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游刃有余地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此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医育结合教学模式也可以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感,使教师更加明确托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以更加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执着的敬业精神,精心设计并教授每一堂课,确保教学活动使每一名学生均有所收获与成长。医育结合教学模式还会提供很多实践机会和真实案例,能够使教师获得更多跨学科的实践技能,让教师能够将医学知识与托育知识相互融合,真正成为托育教育领域的多面手,为托育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医育结合培养托育学生职业使命感的现状

(一)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创新意识

现阶段,部分教师严重缺乏教学创新意识,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教师都不能将最新的医学知识与托育知识相融合,无法满足医育结合教学的需要;还有教师保持着固有的理论教学思维模式,无法给学生创造任何实践学习的条件与机会,导致学生不能进行医育相结合的实践学习,由此无法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本专业的重要性与使命感。总之,缺乏创新意识的教师,对医育结合的教学模式秉持着保守的态度,他们不愿打破原有的教学秩序与节奏,只愿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墨守成规。

(二)学生缺失必要的融合学习意识

实际操作过程较为生动有趣,能够轻而易举引发学生的关注和参与。而医疗理论知识学生感觉极其枯燥,使得学习兴趣极低,故而导致学生无法意识到医育结合的重要性。托育专业中会涉及与婴幼儿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处理的学习内容,由于学生缺乏对心理学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与理解,无法结合医学知识展开学习。学生这种缺乏学科融合的学习意识,造成了托育专业与医学知识学习的人为割裂,归根结底是他们对自己在托育行业中的专业责任和社会使命的认知不足,无法充分意识到医育结合对于提升婴幼儿健康与成长的重要性。

(三)缺乏必要的医学资源

开展医与育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教学机构却没有诸如专业的医学教材、医疗器材和实践设备等足够的医学资源作支撑,限制了学生对医学知识的实践学习,影响了学生对医学技能的掌握。同样,开展医育结合模式的教学活动,更需要具备相关医学背景和专业技能的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准确、全面且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培训。然而,师资力量的匮乏,使许多高职院校推行医育结合模式时举步维艰,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对医育结合理念的理解和应用,更影响了医育结合的创新发展。

(四)教学内容未能及时更新

在医学领域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医育结合模式更注重跨学科知识的整合,教学内容涉及医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范畴。但是部分教师往往过于重视传统的医学知识和教育知识的讲述,忽视了医育结合模式更需要的前沿医学知识,由此导致教学内容的滞后性,体现不出医育结合模式的优势。同时,这种局限性极大地削弱了医育结合模式应有的综合性与创新性,使得学生无法全面且系统地理解并掌握多学科融合的知识体系,难以具备当今托育行业所需综合素养与实践技能。

(五)教学形式过于陈旧

医育结合模式需要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与教育资源的协作,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实用的教学知识及心理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和各领域技能的相互渗透,如此支撑起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而部分教师在实施医育结合教学活动时,仍然坚持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无法将医学知识与托育实践有效结合,缺少教学应有的实践性和互动性。这种教学形式的弊端显而易见,使得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之间出现脱节,难以将所学的医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托育工作中,限制了学生对医育结合形式的理解。医育结合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多学科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与深远意义,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五、医育结合培养学生职业使命感的实施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医育结合模式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入,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让学生深刻体会自己的工作对于婴幼儿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的深远意义与价值,能够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投身于托育事业中。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理念,创设新型的医育教育模式,将医学知识、教育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综合性思维模式,并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与专业技能。

学校和教师还可以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托育工作中强化意识、增长知识、提升技能,接触到实际托育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类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与资源,创设相对自由且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开展创新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借此方式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与创新能力,使学生逐步具备勇于创新、乐于服务的珍贵品质,以此推动托育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挖掘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效果

高职院校的托育专业教学,必须有强大的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知识与技能作支撑,如此才能培养出理论素养与专业技能皆具备的优秀人才,才能让学生游刃有余地应对工作中各类复杂状况。故此,学校应该深度挖掘并开发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的优秀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学习到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进而可以全方位理解婴幼儿成长过程中所涉及的生理、心理以及教育等诸多层面的特点与需求。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搭建起全面而系统的知识架构,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准。

学校和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医疗机构、教育中心、婴幼儿教育机构等与婴幼儿成长相关的场所,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实际工作场景,直观了解婴幼儿在不同环境下的需求。学校可以打造医育结合的模拟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下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这样的模拟操作环境,既高度还原了医育工作的真实场景,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又减少了学生实践操作的顾虑,提升了学生实践的主动性,使学生不用再担心因操作失误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三)拓展融合边界,提升竞争力

高职院校在托育专业的教育方面,不应只停留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还应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医学知识与托育实践的紧密联系。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包括教科书、学术期刊、技术手册、案例分析等,这样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各专业最新的发展动态,从而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拓宽知识视野,紧跟行业发展前沿,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与职业使命感。

学校还可以拓展与医疗机构和托育中心等各场所的合作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还可以共同参与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医疗机构与托育中心的专业人士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专业的职业技能与精准的行业洞察力,能够将实际工作内容与行业的最新动态融入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增强课程的实用性与针对性。

六、结束语

通过对高职托育专业医育结合教学模式的深入探究,我们发现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知识体系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使命感,使学生认识到托育工作的重要性与自身的责任担当,从而以更加专业的姿态和全面的专业素养,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然而,这一教学模式仍有巨大的进步空间,相信在教师的不懈探索下,医育教育模式定当日臻完善,为托育行业培养出更多有着极高职业使命感与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蒋超.增强新时代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动力的研究[J].品位·经典,2022(14):108-110.

[2] 李勇,李蓬.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与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21):41-44.

[3] 姚敏.共生理论视域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12):24-27.

[4] 李晓芳,陈畅.新托育政策背景下高职院校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22):200-201.

[5] 蒋晓莉.高职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困境、对策[J].科教导刊,2021(14):78-80,84.

[6] 李文文.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究:基于托育机构对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7):129-131.

[7] 沈冬妮,汪海莲.托幼一体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孩子,2022(4):19-21.

[8] 李永静.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构建探究:以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J].赢未来,2022(11):83-85.

[9] 文瑚霞.高职院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0~3岁早期教养方向人才培养初探[J].教师,2021(34):59-60.

[10] 杨帆.婴幼儿托育需求视野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科技风,2022(20):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