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

2024-08-17 00:00:00张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3期

[摘 要]人工智能时代,信息素养成为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提升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对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简要分析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然后阐明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变革与教师面临的挑战,接着重点对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和研究分析,并针对调查研究结果提出了加强信息意识,巩固并提高信息能力以及守住信息伦理道德底线的提升策略。以期职业院校教师可以在人工智能时代,不断提升信息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质量。

[关键 词]人工智能;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4)23-0054-04

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教书育人的教育行业也正在被人工智能带来的信息革命所影响。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使用书本在课堂面对面授课,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虽然通用却显得僵化,不合时宜,尤其面临突发事件无法线下授课时,更凸显传统教育模式的诸多不足,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对职业院校而言,学校和教师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操能力,这对职业院校的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职业院校教师应当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解决自身信息素养不足的问题,全面提升自身信息素养。

一、人工智能时代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一)概念来源

信息素养指的是在信息化社会中能够处理运用信息的综合适应能力。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早在1974年被提出,当时信息化知识的获取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在图书馆中通过阅读纸质书获取知识的方式,随后便提出了“信息素养”这一概念。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对信息素养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解释,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可以认识到为什么需要信息、怎样获取信息、在哪里获取信息以及何时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被提出将近五十年来,不断地被运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涉及安全工程、教育、商业等多个领域,帮助这些领域在规划、改革、发展、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众多成果。在信息素养与教育的结合方面,我国学者谢德荣第一次对职业院校教师提出了信息素养的要求;金国庆研究出了适合国内教育环境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型。随着越来越多学者对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视,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已经逐渐成为其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二)概念内涵

结合国内外对“信息素养教育”模型的研究,本文在信息素养的内涵界定上主要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与文化三个大方向阐释其内涵。

第一,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当人们面对信息时的意识,主要包括信息识别和信息判断。通过信息识别和判断才能筛选出有效、可用的信息。对职业院校的教师而言,拥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可以帮助教师更好、更快地识别和判断市场中对学生发展有利的信息,因此,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一个关键内容,信息意识的提升可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在培养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时,需要让教师对信息社会、信息教育形成充分正确的认识,这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以此展开教学中的学术研究,在获取科研信息方面也会比之前的速度更快。

第二,信息能力。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搜索、评估、管理和发布能力。高职院校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从信息平台获取教学资源,并且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和实践内容。这样的课堂会更加贴近学生,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专业知识和初步掌握职业技能,这需要高职院校教师拥有更加多元化的信息应用能力。

第三,信息伦理与安全。在平时利用信息技术时,需要遵守信息道德。高职院校教师形成信息素养的前提是拥有良好的信息道德,这样才能正确地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教学起到模范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有责任意识,对自身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负责,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加以培养,只有让学生拥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具备良好的品行,才能够保证学生不被不良的信息所影响。

二、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信息素养评价体系

在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关于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评价的标准体系,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教师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如《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欧洲教育工作者数字能力框架》以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等,形成了本文的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指标,见表1。表1中的七个指标可以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与安全三个大方面对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进行多方面的概括。

(二)数据选取

结合综合评价后得出的信息素养评价指标进行问卷设计,给予每一个评价指标相应的评价标准,采取李克特五点计分法进行计分(1=非常不熟练,2=较为不熟练,3=适中,4=较为熟练,5=十分熟练)。采取线上发布问卷的方式邀请职业院校的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并邀请一部分职业院校学生对教师信息素养程度进行打分,以便于更加客观、公正地展现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问卷共发放500份,其中发放给教师自评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7份,发放给学生评价共100份,回收有效问卷56份,共423份,问卷有效率约为85%。

在所收回的调查问卷中,被调查的男性教师和男性学生共177人,占总回收问卷人数的41.8%,女性教师与女性学生共246人,占总回收问卷人数的58.2%。

(三)结果分析

1.描述性分析

运用SPSS 25.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见表2),在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方面,评价最高的是信息评估能力,均值为3.42分,这表明职业院校教师在评估信息的可用性能力上较强。其次是信息管理能力和信息发布能力,而评价较差的是信息判断能力与信息伦理与安全,这表明职业院校教师在判断何种信息可以用于教学、何种信息适应市场对学生的需求方面存在不足,并且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不够尊重他人的知识成果,可能有意无意中构成知识产权方面的侵权。

2.相关性分析

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的结果显示(见表3),信息搜索能力、信息评估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和信息发布能力这四者之间互相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信息伦理与安全则与信息判断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如果能够清晰判断信息的来源和用途,可以更好地避免产生信息伦理与安全隐患。同样,那些在信息伦理与安全方面做得较为妥当的教师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其他各个评价指标之间则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表明所选取的用来评价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指标大部分是互相影响的,评价教师的信息素养需要进行综合判断,才能更为全面地评价教师的信息素养。

3.主成分分析

在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首先对变量进行KMO和巴特利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KMO值接近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原有变量越适合作主成分分析。变量KMO取样适切性量数的值为0.739,表明本文所选变量比较适合做主成分分析。同时,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统计量为493.886,相应的概率Sig为0.000,表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再一次验证了所选变量可以做主成分分析。

在KMO和巴特利特检验的基础上,对所选取的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前两个特征值累计贡献率已达52.45%,说明这两个主成分基本包含大于半数变量所具备的信息,由于变量间相关性较强,因此取前两个特征值通过对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可以得到表6的主成分矩阵。

在第一主成分中,第三、第四、第五、第六项指标的系数较大,这四项指标起主要作用,可以把第一主成分看成是信息搜索、信息评估、信息管理和信息发布能力所反映的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能力的综合指标;在第二主成分中,第二项和第七项指标对第二主成分影响较大,可以把第二主成分看成是主要由信息判断和信息伦理与安全组成的,且这两项指标远远大于其他指标,可看成是受信息判断和信息伦理与安全共同影响的综合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的两个主成分可知,除了信息识别这一指标外,其余指cda6a2d7c4c5674e1528716bb6ed2851e89f9d75eabadc98c61cd2d76e8c1ffa标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cda6a2d7c4c5674e1528716bb6ed2851e89f9d75eabadc98c61cd2d76e8c1ffa素养。

(四)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职业院校教师与部分职业院校学生的调查分析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情况,并选取合适的指标进行评分,对得到的数据加以处理,可以看出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现状。

1.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意识一般。信息意识中,信息识别的平均分为2.75,信息判断的平均分为2.48,这表明被调查的教师和学生认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对信息的获取、查找和判断的能力一般。而在具体的评分当中,信息识别方面,只有60位教师和学生认为教师能够认识到自身教学过程中缺乏的学术知识和应该获取的信息。信息判断方面,只有16名被调查者认为教师能够判断出教学所需的信息,这说明职业院校教师对信息的接纳度是较为一般的,无法精准识别有效、有用的信息。在主成分分析法下,可以看到信息判断对教师信息素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被调查的评价却显示出教师在信息判断方面的不足,因此教师在信息判断方面的意识需要重点加强。

2.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能力较强。在信息搜索能力、信息评估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和信息发布能力方面,当前职业院校的教师表现较好,平均评分均在3分以上,这表明大部分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能力较符合评分标准。其中信息搜索能力打分4分以上的共187人,信息评估能力打分4分以上的共219人,信息管理能力打分4分以上的共193人,信息发布能力打分4分以上的共173人,大部分被调查者都认为职业院校教师在信息能力方面“十分熟练”和“较为熟练”,这表明职业院校教师的各种信息应用能力较强。且在主成分分析法中,信息能力下设的四个指标能够包含大部分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这表明信息能力对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影响较大。

3.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伦理觉悟较为一般。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对信息伦理与安全的评分平均为2.54,这表示教师与学生中大部分人的信息伦理道德观不明确。具体评分中,在信息伦理与安全中打五分的被调查者为48人,仅占被调查者的11%,这表明大部分教师在尊重他人知识成果方面存在不足之处,而主成分分析得出的结果表明信息伦理与安全对于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具有较大作用,因此需要切实加强职业院校教师的学术道德规范修养和职业道德操守。

三、人工智能时代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首先,加强教师自身信息意识。在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化网络资源数量急剧增加,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涉及信息的识别和判断。然而,根据调查和研究结果,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教师过度依赖传统的信息获取途径,从书本上获取信息,存在畏难情绪,从心理上抵制学习最新的信息技术。因此,必须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意识。教师在浏览信息的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有效识别和判断有用的信息。在实践中要不断提高教师信息的批判性的判断选择能力,并且对能够准确识别和判断有效信息的教师加以鼓励,使教师在培养信息能力的初始阶段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其次,巩固并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目前的信息能力。在调查和研究中,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能力较强,且信息能力对教师养成优秀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因此,必须不断巩固现有成果,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例如,在信息搜索方面,要提高教师对信息的重视程度,引导他们在信息搜索时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搜索,学习一些计算机知识,例如Python语言等。在信息评估和管理方面,需要对信息进行反复斟酌,分门别类之后,找出对科研或教学有用的信息。在信息发布发面,可以构建一个与其他教师交流的平台,在平台上分享最新的信息技术应用成果、信息技能等,创建有利于提升职业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环境,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能力。

最后,守住信息伦理道德与安全的底线。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应当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信息伦理道德,在信息搜集运用发布等环节,要始终注重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环节的依法依规操作。教师需要不断严谨修身,以发挥好表率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海玲.提高教师职业素养适应教育信息化新要求[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9):103-104.

[2]于晓雅.人工智能视域下教师信息素养内涵解析及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8):70-75.

[3]魏东平.基于现代化视域下高中数学名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启迪与智慧(中),2020(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