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劳动教育直接决定大学生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当前大学生存在劳动精神面貌萎靡、劳动价值取向偏差和劳动技能水平偏低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究其原因,对大学生劳动素养的界定尚未形成一致观点,对劳动素养缺乏有效的科学评价体系,劳动教育无法进行衡量和评价,劳动教育的开展缺乏合理的方向引导,“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在现有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开展到什么程度才能适合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劳动教育的成效如何反馈和衡量”等问题一直困扰劳动教育的开展。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尝试理清大学生劳动素养的内涵与外延,并据此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构建评价体系对劳动素养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为劳动教育在各教育阶段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期全面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
[关键 词]大学生;劳动素养;模糊理论;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4)23-0013-05
一、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由此可见,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刻不容缓。但目前大学生劳动教育开展存在劳动素养概念认识不统一、评价体系和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准确界定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概念,科学构建评价体系,广泛开展评价与分析工作,建立健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素养提升机制,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有利于鼓励大学生不断提高劳动素养,为健全和完善德、智、体、美、劳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提升机制提供支持。
二、研究现状
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具体目标。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国内外研究围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评价”“劳动素养评价”“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劳动教育思想”“劳动教育价值”“劳动教育理论”等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关于劳动教育内涵的探索,宋莹莹等(2019)认为“劳动教育大多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提并论,其概念内涵尚未有统一的界定”。关于劳动教育现状与对策的研究,总体认为:我国现行劳动教育存在工作体系不健全、发展不平衡,劳动教育认知存在偏差,劳动与教育相脱节等问题。部分研究面向劳动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包括顶层设计、教育内容、评价方法等具体措施和办法。部分研究针对高校劳动教育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展开,丰富了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和工具。对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评价的研究,从劳动能力、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观念四个维度构建新时代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助力劳动教育课程的体系化建设。关于劳动素养评价的研究,蔡瑞林等(2021)认为劳动素养是“衡量特定劳动者胜任某项真实社会劳动的综合能力”,提出从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5个维度对劳动素养进行评价,并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的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构建劳动素养评价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综述,宋莹莹等(2019)认为当前阶段劳动教育研究经历“重新反思劳动教育重要性、审视劳动教育与学生素质发展、明确劳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三个阶段”,提出已有研究聚焦“育人目标”不足的问题。赵长林(2019)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劳动教育思想进行梳理,提出了未来劳动教育“需要回归到培养国家实现现代化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目标上来”的建议。
国外关于劳动教育主要围绕某个或者几个特定的教育学家对劳动教育或者素质教育的定义开展研究,包括对苏霍姆林斯基和马卡连柯的“劳动和劳动集体”思想、裴斯泰洛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思想的研究。从搜集到的文献资料来看,国外虽然对劳动教育的有关研究开展较早,也产生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成果,但系统性不强,加之国情差异显著,部分成果不适宜在我国推广。
综上所述,深入开展劳动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是“牢固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培养新时代劳动精神和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的要求,已成为学术界和教育主体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共识。已有研究为大学生劳动素养概念的准确界定和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劳动素养提升工作机制的构建提供了必要的借鉴。截至目前,研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对劳动素养概念的界定尚未形成一致意见;二是现有劳动素养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结果存在一定争议;三是劳动素养评价的有效程序和方法及劳动素养提升的工作机制尚待探索。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劳动教育的规划设计与深入开展、劳动素养评价的推广和导向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劳动素养的界定
大学生劳动素养的界定必须服务于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大学生实现成长成才,离不开教育培养的各种形式工作载体,更需要在培养、教育、提升的活动和训练过程中增强体认,积累一定的经验和能力。上述界定,一方面没有把劳动素养放在大学生“身心整体发展”的视域,关注大学生劳动经验积累和能力提升的形式、内容及质量效果;另一方面劳动教育效果呈现出量的不断积累的动态变化过程,上述界定未体现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劳动经验的积累和劳动能力的提升的水平、层次和结果,不利于持续激励大学生提升劳动素养。因此,有必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劳动素养进行重新界定。
由此,我们对劳动素养做出以下界定:为不断提升身心素养、更好适应社会和满足个人需要,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开展系列身心参与的活动或者训练,对活动或者训练的认知认同、价值认同、行为认同,逐渐培养出的劳动习惯、劳动品质,以及由此获得一定的经验或者能力,共同构成个体的劳动素养。
四、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掌握一定的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力,其完成则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或者脑体劳动相结合的劳动实践,不断在体认劳动中获得认识提高、观念完善和能力提高。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大学任课教师、辅导员、团学工作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和学生等的调查,确定了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的5个一级评价指标和25个二级评价指标作为对大学生劳动素养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
(一)对劳动教育的认知认同
大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劳动教育,熟练掌握有效从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方法和技巧,并且实现自身精神世界的改造和提升。具体包括:高效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能力与方法;保持身心健康和体力精力充沛的体力体能训练方法和技术;比较完善的生活自主能力和自我管理约束能力;激发对未知开展探索的旺盛求知和高度敏感的方法和技术及有意识奉献祖国服务社会志向的引导培养技术与方法;感受世界真善美并以此使自身属于身心愉悦和满足状态的能力与方法。这些能力、方法、技术都需要大学生个体在探索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尝试、体验,才能最终变成自身的长期记忆,并最终转化成为成长经验和能力。
(二)对劳动教育的价值认同
“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价值认同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应然要求,以劳动价值观的确立为重要标志。”大学生需认识到并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知识的获取需要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勤奋学习的实践,健康的体魄来自适当的锻炼方法和持续的锻炼,完善的生活自主能力和自我管理约束能力来自自我管理实践经验的积累,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需要审美水平提高和审美实践积累,开拓创新能力和敬业奉献精神的训练养成,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石,通常遵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训练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的积累才能最终获得提升,真正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并且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
(三)对劳动教育的行为认同
大学生在对劳动教育认知认同、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内化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进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形成行为认同”。包括劳动纪律、学习纪律、竞争规则、规则意识等。大学生全面发展、个人成长各项经验的获得和能力的获取遵循各自的规律,在一定的制度规范和规则下实现,大学生忽视这些制度、规则,往往很难实现经验能力获取的目标。
(四)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养成
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大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养成高效实现个人发展目标的训练方法和行为模式,进一步影响个体的成长发展,我们把这种训练方法和行为模式策划称为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包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诚实守信、合法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勤于实践、持之以恒等习惯品质。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是其劳动素养稳步提升的重要基础,也为其成长成才提供了重要保障。
(五)劳动经验的获取(或能力获得)
大学生劳动经验的获取(或能力获得)是指大学生通过学习锻炼实践获得的支撑个体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的五类经验和能力。一是学习能力,包括领悟、理解、记忆、应用知识的能力等。大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主要通过课程考核评价的方式进行。二是自主生活能力,包括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的能力,以及自我身体素质的管理能力。各个大学往往通过学生组织管理的形式以及体育课程和体质监测推动相关能力的培养。如学生会组织对学生宿舍、教室、活动场馆学生自我管理情况的考评督促,提升自主生活能力。三是组织协调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既包含合理调整安排自己更好适应学习发展的需要,也包括通过策划、组织、沟通协调自己与其他人的关系,共同协作完成训练活动。主要体现在个体为完成学业和发展任务,合理分配和管理时间;在学习期间,大学生为锻炼提升自己,选择完成负责、主要负责、参与、关注或者回避全部群体活动。四是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人际标准是人际关系和谐,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个体通过沟通交流等形式实现建立和维持相对稳定人际关系的状态。五是实践创新能力,包括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与成效,参与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的能力。部分大学构建了完善的第二课堂评价系统,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竞赛等进行衡量评价。
五、劳动素养的模糊综合评价体系
模糊综合评判是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查德(L. A. Zadeh)教授于1965在模糊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构建隶属度函数对多因素影响无法定量评价的现象和问题展开评价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大学生劳动素养内涵丰富,影响和制约因素较为复杂,有必要依据模糊理论,对影响劳动素养的各层级主要因素进行评价,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即个体的大学生劳动素养在多大程度上属于某一评价等级。
现根据大学生劳动素养的内涵和评价要素,对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的5个一级评价指标及25个二级评价指标分别进行界定并且分配对应权重(如表1)。
依据模糊理论原理,首先确立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的两级指标体系。大学生劳动素养的评价因素为两层级集合,分别是一级评价指标C=(C1,C2,C3,C4,C5),二级评价指标Ci=(Ci1,Ci2,Ci3,Ci4,Ci5)(i=1,2,3,4,5)。其次确定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的评语集V,将各项评价指标等级分为强、较强、中等、较弱和弱五个等级,即 V=(5,4,3,2,1)。再次确定两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A,则有:一级指标权重集A=(A1,A2,A3,A4,A5),二级指标权重集Ai=(ai1,ai2,ai3,ai4,ai5)(i=1,2,3,4,5)。最后确定模糊关系矩阵Ri,对单因素进行模糊评价。单独对二级指标Ci进行评价,确定评价对象对评价集V的隶属程度,进而得到单因素模糊关系矩阵Ri以单因素评价结果Bi,即Bi = Ai · Ri。将参数带入后表示为
由此针对一级指标C建立综合评价矩阵R,即综合评价模型。
同理得到大学生劳动素养综合评价结果为B,可以表示为
以某大学一本科生为例,由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专任教师、专业课专任教师、学校学工部和共青团专职干部、双创教育中心管理人员、美育中心管理人员、教务管理人员、辅导员、班主任、院系班级学生干部代表等为代表的11人评价小组,单独对表1中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然后通过加权平均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得到各指标权重向量分别为:
A=(0.195,0.185,0.185,0.185,0.250),
A1=(0.265,0.225,0.175,0.185,0.150),
A2=(0.235,0.215,0.205,0.180,0.165),
A3=(0.195,0.185,0.210,0.185,0.225),
A4=(0.195,0.220,0.175,0.225,0.185),
A5=(0.245,0.205,0.175,0.185,0.190)
对二级指标进行评价,由评价小组对表一中的二级指标进行评价,评价等级依据评语集V=(5,4,3,2,1),得到二级指标综合评价结果(如表2)。
归一处理后得到二级指标所对应的模糊关系矩阵为:
由此得到二级指标综合评价结果为:
按照评语集V=(5,4,3,2,1),得到大学生劳动素养综合评价结果如下:
计算结果为B = (0.056,0.191,0.329,0.293,0131)
所以,大学生的劳动素养综合评价结果为F=B·V=2.748,该生劳动素养接近良好,准确判定为中等,这与辅导员、班主任日常观测到的学生思想及行为状态基本一致:该生学习成绩中等偏上,自主生活能力基本满足大学需要;该生身体素质中上水平,满足体育运动基本需要,体育竞技水平较差;该生主动开展学习方法探索、投身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动性不高。热爱文艺活动,对自己的生活学习状态比较满意,集体荣誉感较强,但是持之以恒投入克服困难的勇气、毅力不足等。
六、展望
本文对大学生劳动素养进行了界定,并以此为据提出了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为客观衡量大学生劳动素养水平提供了便捷的操作模型。同时,该评价指标体系所有涉及的评价标准均来自评价主体的主观评价,评价指标体系本身也无法克服评价信息,诸如考试成绩绝对分数差异等与评价结果实际不相一致的现象。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还有赖于完备系统的课程教育体系,才能在实践中确保教育环节的落实和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持续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的评价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03-20)[2024-04-10].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 495977.htm.
[2] 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2020-07-09)[2024-04-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 t20200715_472808.html.
[3] 宋莹莹,万恒.21世纪以来我国劳动教育的研究内容及热点演进[J].教育参考,2019(4):13-20.
[4] 蔡瑞林,花文风.基于混合研究方法的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教育,2021(11):81-86.
[5] 赵长林.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劳动教育思想的演进与劳动课程的变迁[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 (6):9-17.
[6] 陈斯琪.从“身”出发:劳动教育的逻辑起点[J].基础教育,2019(6):12-18.
[7] 徐海娇.劳动教育的价值危机及其出路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0):22-28.
[8] 涂丹霞.苏霍姆林斯基与中国的劳动教育[J].教师教育论坛,2019(8):79-82.
[9] 刘伟亮,谢红.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综述(2000-2019)[J].高教学刊,2020(10):133-136.
[10] 高展望,姚福义.劳动价值观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1(7):100-105.
[11] 张亮,丁德智.新时代高校立体化劳动教育体系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4):45-47.
[12] 于秋叶,于兴业.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质量评价的四重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2):39-42.
[13] 严云洋,孙国红,乔斌.本科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23(Z1):75-79,120.
[14] 贺阳,张中华,柳雁勇.德国学校劳动教育:发展历程、课程模式、现实困境与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8):12-15.
[15] 刘澈,杨亚玲.高校四维一体劳动教育目标实践路径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9):60-62.
[16] 梁健,于恩浩,赵舒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高教学刊,2024(12):70-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