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爆炸式发展,数据要素活力被充分释放,以突飞猛进的势头融入社会不同领域,现代教育技术也进入新发展水平。职业教育被数字科技洪流所裹挟,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持续创新学科教育教学,绘制成外语教学的“数字教育星图”。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应乘借信息技术中的新交流媒介,密切关联“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全面实现“为学而教”,真正彰显信息时代“助教优学”优势。本文从现代教育技术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积极影响出发,洞察幽微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倾向性明显、应用手段较为单一以及教学评价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等顽瘴痼疾,以期守正创新提出教学创新的实践策略,构建新时期高职英语数字化、智慧化和个性化教学新生态,推动大学生英语综合素养持续提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职英语;教学实践
引言
现代教育技术将信息技术作为主要工具载体,被视为是涵盖信息技术、彰显数字化特征的教育技术手段而构成的系统,给学科教学改革带来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革新了教学方法与手段,促使教学管理和研究纵深发展;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使多媒体等信息化工具不再是辅助教学工具,而是成为能够为教学提供智慧化、个性化的定制服务的教学手段。受现代教育技术影响,高职英语教学实现从传统“以教为主”至“以学定教”“技术促教”的转变[1]。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积极影响
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现代教育技术正在以无与伦比的速度发展,从多媒体教室的电子白板,到智慧化个性化学习软件,再到运用增强现实(AR)等技术为学习者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彻底革新了现代课程教学模式。故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工具,能够推动整合资源,丰富英语教学内容;纵深空间,打破英语教学时空壁垒,对高效课堂构建产生积极影响,构建“英语+技术”的高效课堂[2]。
(一)整合资源,丰富英语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的加持之下,虚实资源日新月异、持续丰富,不断充实着教育教学的内容,助推着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开始向更多维、容量更大、教学目标价值更能充分彰显受教育者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虚拟空间微课等资源、智慧化分析学习者特征、个性化推送自主学习资源等能够更好地辅助英语教师在充分精准解读教材和课程标准、全面分析学生英语学情的基础之上,整合高阶英语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和革新教学评价,在虚实两大时空内实现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
(二)纵深空间,打破英语教学时空壁垒
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动下,课堂教学多元信息的传播路径发生了巨大转变,能够在多重空间满足不同专业大学生明确或潜在的学习诉求和需求,在自由开放的时间和空间中实现教师、学生与教育技术的交互。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使大学生接收外语知识和获取语言技能变得更为全面、独立、多触点,能够为其高质量完成英语学习任务提供更为个性化和便捷化的条件。故此,高职英语教师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媒介、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为中心,对大学生的虚实空间英语学习特征进行实时追踪、问题诊断,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智能化编辑、输出和管理,教学评价更具有科学客观性,从而有力提高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实践的质量,全面打破了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时空藩篱[3]。
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之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顽瘴痼疾
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帮助教师在更为广阔的虚实一体化教学空间,开展多样化、交互式和信息化的教学活动,助力教学质量持续攀升。由此可见,对高职英语教学而言,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够延展大学生外语学习的空间,纵深英语学习深度。但是,目前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仍存在形式主义倾向性明显、应用手段较为单一等顽瘴痼疾,制约着教学质量提升。只有厘清问题、定位原因,才能切实推动高职英语高效课堂构建,形成职业教育英语教学良好生态[4]。
(一)形式主义倾向性明显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有效帮助高职英语创新教学内容,促使英语学科与职业教育学科特性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弥补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高职英语教师普遍存在过于关注形式问题,如在课件播放过程中出现动画、音效等,而忽视英语教学的学科本质,致使大学生将注意力放至音视频、课件动图等之上。这种重形式创新而忽视学科特性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手段,导致教学目标和教学形式脱节、出现本末倒置,严重桎梏着英语教学的实效性,极大降低了大学生英语学习质量。
(二)应用手段较为单一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集合音视频、动画等信息技术优势,继而充分调动大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促使其在教育技术的加持下,获得更为良好的英语学习体验。然而高职英语教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仅仅将其视为辅助教学的基础工具,甚至是将智慧白板当做“电子黑板”进行使用,没有充分利用其中的智慧化、个性化功能,为大学生营造沉浸式、智能化的外语学习情境,导致大学生逐渐丧失英语学习内驱力,英语高阶思维无法形成。
(三)教学评价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评价的客观公正性;应协同多元评价主体,以确保评价的科学专业性。但是,目前高职英语教学评价没有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将大学生在虚拟空间的学习态度、价值等进行数据分析,仅以标准化测验为主,导致评价结果无法对教学革新产生导向作用。另外,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主体以课程教师为主,没有将多元评价主体如校内外专家、家长、单位和学生等纳入之中,导致评价结果无法精准定位教学核心问题,失去了职业教育评价结果的职业性和导向性[5]。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实践路径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践路径应是立足于学生之学,坚持教学活动的根本在于大学生外语学习基础以及个性化英语学习需求,关注且重视学生之间的英语综合素养差异,从而打造形式多样、虚实结合的外语学习任务,真正为提高英语教学达成度搭设桥梁和支架。现代教育技术正是契合这一改革下的最佳媒介,以互联网交互化、多样化、个性化以及智能化的优势,为英语教师创设多元、多维高职英语教学实践空间,持续提升大学生英语综合素养,从而构建新时期高职英语教学新范式。
(一)整合资源,合理革新学习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应积极整合网络平台中的隐形化学习资源,从而有机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将大学生外语知识的习得、英语高阶思维的养成以及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等贯穿其中。一方面,高职英语教师应理性认识到,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大学生网络行为频繁,偏好且善于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获取信息,因此可在网络中的有益内容整合至教学内容之中,以此拓宽学生英语学习视野,纵深外语教学空间。如在讲授“中西文化”相关内容时,英语教师可以将“Western Arabs”“American Factory”等纪录片融合教学内容之中,要求大学生思考“What aspects are cultural conflicts mainly reflected in?”“How should we deal with cultural conflicts?等”,从而以主导趋向强的隐性化文化产品引导大学生高阶英语思维能力的形成。
其次,微课(译自Microlecture),特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受教育者认知规律和知识习得规律,呈现碎片化教育内容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具有主题突出、目标明确、结构相对完整的优势特征。故此,高职英语教师可将中国大学MOOC、超星尔雅网络通识课平台、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以及EduCoder在线实践教学平台等微课资源融合教学内容之中,激励大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顺利实现外语知识迁移。
(二)形式多维,多元化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借助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优势为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方法革新提供了诸多手段,英语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不同专业的大学学生特征、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等为大学生创设合理多元的英语学习情境、布置多元化、差异性学习任务等,持续增强英语学科的工具性与语言性、人文性与综合性,真正形成“英语+技术”的教学新格局。一方面,在《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各学科教学应服务职业教育本质,提升学科教学合力,从而强化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故此,高职英语教师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大学生营造切合专业背景的学习情境,从而在情境教学中强化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另一方面,高职英语教师可结合大学生兴趣偏好,为其设置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任务,如创编英文诗歌、撰写英文小说、展开英文舞台剧等,并上传至Dailymotion、喜马拉雅、Instagram、Bilibili以及荔枝APP等平台;亦可以鼓励大学生自由组建小组,以“Cultural Conflicts”“Dream Jobs”“Personal Hobbies”等主题创建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以多样化的英语学习任务,促使大学生产生英语学习内驱力,减少外语学习的枯燥感和无助感,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6]。
(三)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实践性是其主要功能。故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贯通课内外、校内外,形成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提升的“多场域”。一方面,高职英语教师可联合校内外教老师开设EPW(English Practice Workshop)以及EWT(English Writing Tu toring)等线上第二课堂,重点在于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翻译等能力的锻炼,从而与英语课堂形成呼应,全面提升其英语综合能力。一方面,高职英语教师可在校内形成英语教学共同体,将校内外英语教师、外籍人士、第三方信息技术公司等纳入主体人,开发基于本校特色和专业群的线上英语学习平台,设计英语口语交际、视听、读写等基本模块,开发文化、音视频等文化素养拓展模块,叠加“英语I人”,嵌入大学生喜爱的“单词连线大王”“英语趣配音”“英语杀”以及“脑力单词”等小游戏,以此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实现英语实践的“多信息”、英语实践的“高密度”。
(四)优化教学评价,多元化评价主体
多元化教学评价提倡由不同主体共同参与,采取多重方式、多元视角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做出精准判断,其本质在于去单一化。故此高职英语教师应在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三大方面着力,形成完整系统的评价体系。(1)英语教师应革新评价内容。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加持下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性和人机交互等重要性凸显,那么英语教师应将这些内容纳入评价内容之中,与传统标准化评价形成一体;(2)英语教师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在后端收集整理大学生学习平台的英语网络行为,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定位其英语学习偏好、问题,勾勒客观科学的“数字英语学习者画像”;(3)英语教师可联系校内外专家、企业人员、家长以及第三方评估公司参与评价过程之中,形成评价主体的“多场域”,以全面评价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从而为英语教学革新提供数据支持,实现以评促新、以评促强和以评促改[7]。
结语
信息技术迭代升级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出现,带来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巨大变革。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优势为基础,在教学时空内提高了多元信息传播的速度、增强了师生交互性以及延展了教学时空,为英语课堂教学实践革新奏响了新的曲目。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应高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数字技术”优势,整合资源,合理革新学习内容,延展大学生英语学习视野;形式多维,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内驱力;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优化教学评价,多元化评价主体,使得职业院校英语教育“常改常新”,构建新时期英语育人新格局。
本文系2022年榆林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YGH2201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安欣,沈希,周颖,等.英语教师视角下人工智能与教学的融合发展:机遇、挑战与提升路径[J].现代教育技术,2023,33(02):71-79.
[2]陈淑维,陈聪诚.数字时代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进路——教育生态学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21):24-27+69.
[3]吴玲娟,张德禄.基于雨课堂的通用英语设计学习模式研究——兼论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03):78-84.
[4]王娜,张敬源.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深度融合之反思——基于技术融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18(05):3-7.
[5]潘正茂,唐智彬.论面向关键能力养成的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整合设计[J].职教论坛,2021,37(05):70-77.
[6]吴兰.智慧教学视阈下高职英语雨课堂教学探究——辽宁装备职业技术学院雨课堂教学分析报告[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5):7-8.
[7]谢倩.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2》Food单元为例[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35(01):48-51.
(作者单位:神木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