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汉语教学研究

2024-08-15 00:00:00陈旦
公关世界 2024年15期

过程,利用图式的作用与功能构建自上而下的“项目—任务”式的商务汉语教学模式,强化听说交际能力,提升读写能力:创设以商务交际“项目—任务”为主的情景图式,然后通过内容图式或程序图式提供一系列的行为步骤指导,再增强语言图式,由此提升商务汉语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图式理论;商务汉语教学;“项目—任务”式教学

引言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下,中国广泛参与国际经贸合作,商务汉语迅速成为国际商贸合作沟通的重要语言工具,其经济价值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而迅速提升。商务汉语教学研究有利于丰富国际中文教育的内涵,促进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到中高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影响教学效果。

一、商务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商务汉语教学中,学生到中高级阶段会出现语用问题、商务文化背景知识缺失、无法完成长段精准表达等情况,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也会影响留学生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一)语用问题

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先学习基础汉语,再学习商务汉语知识。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强调句式用法,未注重商务汉语的语用制约,导致学生不了解商务汉语语用行为中的“言外之意”,对句子的陈述、疑问、祈使等功能掌握不熟练,无法从对方言语信息中读取真实含义,即不能通过语用的评述来确定表达内容的实际意义[1]。

(二)学生缺乏汉文化特色的商务知识

学生对商务交际中可能产生的文化冲突缺乏有效的认知,例如,与中国人从事商务活动时,餐桌文化、酒文化必不可少,然而穆斯林学生有饮酒的禁忌,如何在商务活动中既不失礼又能避开宗教禁忌,是学生会遇到的现实问题。学生缺乏对中国商务文化的了解,无法化解一些文化冲突。

(三)学生无法完成长段精准表达

商务汉语的语句多以长句形式出现,且居中存在多项定语、多项状语,以追求缜密、精确的句意表达。但学习者因缺乏语言、词汇、句法的熟练把握,无法完成长段精准表达。

二、图式理论相关研究

1781年,“图式”(Schema)概念由哲学家康德(Kant)首先提出,“图式说”是先验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他认为图式是先验知性和直观感性之间的中介和桥梁。但皮亚杰的“图式论”和康德的图式论有本质的区别。皮亚杰认为图式不是先验的存在,而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建构而来,且不断发展和变化,图式的发展在形式和数量上没有限制。20世纪70年代,美国认知学家、心理学家鲁姆哈特(Rumelhart)对图式理论进行完善和发展。根据其观点,图式代表了一种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是过往经验和知识的集合。这些图式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即图式网(Schemata)[3]。图式对信息处理体系起着指导性作用,人们对新事物的解释与理解依赖于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输入新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匹配才能被理解和接受。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在学习者对已有图式进行增生、调适、重建的过程中产生。图式的功能主要包括建构、搜索、剪辑、预测及推理、迁移等作用。

第二语言的习得也是一个图式建构的过程。当语言学习者利用已有的图式完成对新信息的理解后,在大脑中就会形成新的图式,并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去进行新一轮的理解过程。来华留学生商务汉语的习得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循环、不断升级的图式建构过程。

三、商务汉语相关研究

商务汉语作为一种商务专业用语与交际汉语紧密结合的专用汉语,其特点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商务交际[4]。商务汉语作为一种跨文化经济交际载体的同时,还渗透着大量的中国文化因素和文化知识,具有庄重文雅的语言风格。沈庶英从课程性质、教育目标、教学重点3方面介绍商务汉语教学[5]:商务汉语教学具有跨学科交叉融合特点;教育目标包括语言能力提升、思维能力养成、商务业务能力发展三方面;教学重点包含通过国际商务活动锻炼商务口语语体的得体表达、通过阅读写作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商务问题的能力、通过商务文化掌握在中国从事商务活动的基本常识。在商务汉语教学中,学生前期学习商业相关的生活交际和礼节性交际用语时都比较容易掌握,但进入中高阶段学习口语语体的得体表达、协商洽谈等高阶交际技能以及理解商务文化时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教学实施中存在如何提高实效性的问题。目前研究商务汉语教学的论文有基于交际策略教学法的商务汉语口语教学研究[6]、基于翻转课堂的“三步十环节”商务汉语教学研究[7]、商务汉语中隐喻能力培养研究[8],但少有文献涉及商务汉语教学与图式理论的关系。本研究尝试分析商务汉语的特点并基于图式理论提出教学策略,以提高商务汉语教学的实效性。

四、商务汉语的特点分析

根据德国莱比锡大学L·Hoffmann专用语纵向分层理论,商务汉语属于抽象等级最底层的专用语,相较于理论学术研究及技术应用层面的专用语,商务汉语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实践层面、与普通汉语关系最为密切的专用语。

商务汉语在话语方式语体风格带有庄重文雅、谦逊委婉的特点。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些思想文化渗透在商务汉语中,使商务汉语带有庄重文雅的语言风格、谦逊委婉的话语方式。例如,在商务场合中,经常会使用敬辞与谦辞,例如“还望贵司海涵”“久仰”“承蒙厚爱”“寒舍”“鄙人”等。第二语言学习者在敬辞与谦辞的使用语境和适用对象上常常存在疑惑或错用的情况。另外,对于中国人委婉拒绝的表达,商务汉语学习者也经常理解不够透彻,如“如贵司做出让步,这项交易也许还有婉转的余地,还望贵司再三考虑”。这句话没有“不”字,是中国人习惯以礼相待而产生的婉转否定。汉语是属于低语境文化,根据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低语境并不注重语境作为交流的前置程序,在信息传递中依靠信息编码完成,在交流中重视语言的逻辑性,对语境的依赖性较低,因此低语境文化的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时常常坦率直接,不善于理解言外之意。因此,学习者需要了解商务汉语的话语特点,学会读懂话语中的潜台词。

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商务汉语学习过程中也应充分学习文化知识,便于化解跨文化冲突。比如,本研究对象90%以上都是穆斯林学生,穆斯林禁止饮酒,而酒文化在中国的商务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宴请喝酒是商务款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务汉语教学中,如何让留学生既不失礼又能避开宗教禁忌是教学的重点。学习者需要了解中国的酒文化,也应知道中国还有“以茶代酒”的说法,因此可以在“以茶代酒”“先干为敬”中化解跨文化冲突。

五、高职院校商务汉语教学需求分析

根据张黎关于商务汉语教学需求分析框架的研究,实施专门用途语言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是需求分析,包括目标情景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9]。本研究选取浙中地区高职院校商务汉语专业方向的来华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面对面访问等形式,就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进行数据收集。

(一)目标需求

根据张黎关于商务汉语目标情景中的商务汉语交际技能划分,汉语语言交际技能包含4个层次:(1)语言水平要求最低的礼节性交际技能;(2)生活交际技能;(3)商务信息交际技能;(4)协商、洽谈技能。本研究对象大多已掌握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语言交际技能,需求集中在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在“你认为哪些商务汉语语言技能是必须掌握的”调查中,75%的受访者认为“能够与中国货代公司进行有效的汉语沟通”是必备技能,66.67%的受访者认为“能够与中国客户、供应商进行有效的汉语交流”很重要,其次是“银行、财务(58.33%)”“介绍公司、说明产品、询问价格(58.33%)”“和中国员工沟通(50%)”“讨论合作、解决纠纷(50%)”“看懂产品目录和简介(50%)”等方面比重很高,由此可见在商务专业交际技能方面,物流运输、货物订单、金融服务、客户服务等最为需要。因从事的大多是交易性活动,对汉语能力的要求主要是以听说为主,其次是阅读,而对写作能力要求较低。

(二)学习需求

研究对象商务汉语学习需求分析方面。研究对象以全日制的学历教育为主,属于集中学习。58.33%通过汉语水平都在汉语水平考试(HSK)四级,41.67%通过HSK五级。研究对象未来从事的工作中,25%是和家人一起在中国开外贸公司;41.67%是自己在中国开外贸公司;8.33%是在外贸公司当翻译;25%是其他打算,例如,发展与中国的跨国经贸合作、在海外的中国公司就职等。

六、图式理论在商务汉语教学中的策略应用

图式理论认为图式由变量或空位构成,其基本建构方式是激活相应图式,空位被填充,学习者即可加速理解过程,达到认知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维度的教学需要不同的图式进行激活,从而加速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在中高阶段的商务汉语教学中,可以利用图式的作用与功能构建自上而下的“项目—任务”式的商务汉语教学模式,强化听说交际能力,提升读写能力:教学中教师创设以商务交际“项目—任务”为主的情景图式,然后通过内容图式或程序图式提供一系列的行为步骤指导,再增强语言图式,提升商务汉语教学的实效性。

(一)帮助学生建立情景图式

依据商务流程建立项目式教学内容,实现交际过程对接学习过程,设置“订单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客户服务”等项目,在每个项目中按照流程设置子任务,如“物流服务”项目可按照货代业务流程建立任务:询价、接单、订舱、做箱、报关、提单确认与修改、签单、结算、提单与发票发放、清算与售后。每一步流程建立一个任务,丰富情景图式,帮助学习者拓展社会交际的情境场合以及相应的适当行为的认识,使学习者识别并采取相应的适当行为来实现目标。

(二)帮助学生激活和巩固内容图式

每个项目的教学中,教师应提供必要的商务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以激活学生的内容图式。例如,订舱任务中可分“海运出口流程”“陆运出口流程”等子单元。在单元一“海运出口流程”中,教师需提供海运揽货、柜型柜量、装运期限、申请目的港免柜期等相关专业知识。掌握这些知识后,学习者可以在真实商务场景中预测可能出现的交际对话与内容,学习者可以利用大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进行应对。

关于具有汉文化特色的商务知识教学,也应在相应的“项目—任务”中进行,如,协商谈判的任务教学中,应结合汉文化的商务知识进行教学,让学习者了解中国含蓄委婉的话语表达方式,强调以礼待人,信奉“和气生财”,在商务洽谈中很少正面拒绝,而是用婉转地表达否定意义。

(三)帮助学生强化程序图式

程序图式和情景图式相连,是有序的步骤和行为形成的图式,掌握程序图式便可举一反三。例如,协商洽谈中就存在一定的程序图式,如关于价格洽谈相对固定的过程可能是报价、还价(关于价格本身)、反还价(利润或成本方面)、再还价(材质、工艺等质量方面)、接受或拒绝(售后服务方面)、庆贺或遗憾。学习者将这种系统的语义结构转化为良好的图式后,就可以针对价格洽谈协商这一类商务活动进行举一反三。

(四)建立语境下语言图式

商务汉语教学过程中,应从学习者熟悉的知识向外联想与扩展,强化知识与空位之间的联结。比如,在与股票相关的专业用语教学中,通过学生熟悉的“仓库”的“仓”,让学生先建立熟悉的储存货物的图式。再扩展出股票市场中账户如同仓库、股票如同仓库中货物的语义,联想“仓位”“加仓”“减仓”“满仓”“空仓”等派生词。从语义场的角度激活图式,提高学习者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结语

图式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它可以将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知识完整结构化、活化,知识图式的不断激活又能组成图式网,能够推理、易于剪辑、便于迁移,提高了学习者交际能力,提升商务汉语教学的实效性。

本文系2023年度浙江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课题《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汉语教学研究》(课题编号:FX202313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楼益龄.对外商务汉语的语用认知及其教学策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8(02):43-47.

[2]康立新.国内图式理论研究综述[J].河南社会科学,2011,19(04):180-182.

[3]宋玉萍,林丹卉,陈宏.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

[4]朱黎航.商务汉语的特点及其教学[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03):55-60.

[5]沈庶英,刘芳铭.疫情期间汉语国际教育在线教学反思[J].中国高等教育,2020,(09):54-56.

[6]张黎.交际策略教学法研究——以“商务汉语口语交际”课为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02):9-15.

[7]沈庶英.翻转课堂“三步十环节”班级教学模式构建探索——以商务汉语翻转学习为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9,(06):21-30.

[8]黄锦章.隐喻和隐喻能力在商务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当代修辞学,2010,(06):24-30.

[9]张黎.商务汉语教学需求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03):55-60.

(作者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