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动导向的物流专业教学管理与服务创新

2024-08-15 00:00:00刘子瑞
公关世界 2024年15期

摘要:近年来,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已逐渐推广普及,受到我国教育学界高度重视。本文基于行动导向视角,辨析行动导向概念,分析我国物流专业教学现状,挖掘潜在物流管理问题,探索物流专业服务创新策略。我国物流专业教师应把握我国物流行业发展态势,结合物流行业特征,紧密联系现实实际,制定物流专业教学方案,应用前沿行动导向理念,开展课堂项目教学,辅以多元头脑风暴,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实践,强化学生管理能力。

关键词:行动导向;物流专业教学;物流管理;物流服务创新

引言

当前,因社会科技发展,我国物流行业已显著改变,急需新型专业物流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基于行动导向理念,创建物流专业教学课堂,有利于提升物流课堂教学水平,强化学生物流管理技能,培养学生专业物流管理素养。然而,在我国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现状中,仍旧存在教学理念陈旧、过度重视理论等问题,因此,基于行动导向理念,创新物流管理教学路径,具有现实与理论双重意义,值得广大物流专业教师深入实践。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概念辨析

作为教育理念行动导向,主张重视师生互动,整合教学与学习,形成课堂教学同步效果,加快学生知识理解效率,帮助学生掌握多元技能。该种教学方式符合当前时代发展进程,能够满足院校人才培养需求,有利于创建教师为辅、学生为主专业教学模式。具体而言,该种教学模式包含多元教学方法,如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在行动导向教学课堂中,教师可活用以上教学方法,开展专业教学指导,实时管理学生课堂学习进程,辅以多元课堂实践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以此提升行动导向教学质量,取得理想课堂教学效果。

二、基于行动导向的物流专业教学管理与服务现状

(一)教学理念陈旧

随着我国社会科技发展加快,物流专业应运而生。分析该专业特点,可发现其相对年轻化,尚未形成专业管理模式。因此,应重视物流专业教学开展,优化物流服务管理效果。然而,在我国高校内,虽已创建物流教学课程,却仍旧存在诸多不足,急需加以重视与改进。具体而言,在我国部分院校内,院校仍习惯于使用成就教材,教师亦尚未掌握前沿理论知识,并未结合当前时代发展,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可见,在我国部分院校内,课程教材缺乏实践设置,主要由案例与理论构成,难以有效辅助院校学生开展实践[1]。

此外,在我国部分院校内,教师并未结合班级学生特征,优化物流专业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缺乏多样性。在实际教学中,并未高度重视学生主体性,仅一味灌输理论知识,学生亦未开展自主思考,仅盲目听从教师见解,严重削弱学生探索兴趣,抑制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过度重视理论

通过分析我国物流专业教学现状,可发现在部分院校内,教师过度重视理论教学,轻视课堂实践环节,致使理论教学占比过重,难以实现理论实践转化。其中,在我国部分院校内,物流课程体系设置尚未完善,仅包含市场营销、管理概论等,实践课时被严重削弱。创建物流专业教学课堂时,教师常生搬硬套理论知识,并未融入课堂实践环节,致使学生知识理解过程遭到抑制,难以快速掌握课堂理论知识。长此以往,专业学生将失去理论知识实践能力,难以结合自身现实生活,开展理论知识实践,亦难以满足当前时代发展要求。

三、基于行动导向的物流专业教学管理与服务创新

(一)重视项目教学

基于行动导向视角,开展物流专业教学时,应高度重视该专业实践性,将项目教学法作为重要教学路径,全面优化教学管理流程,实现教学服务创新。具体而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握项目教学特质,增设课堂项目教学实践,多维讲解物流理论知识,帮助专业学生消化吸收。

一方面,教师可讲授物流知识,引导学生开展项目设计,以某物流配送中心为例,分析其实际运营情况,凸显项目设计主题,细化项目设计内容,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分析商品入库流程,开展多元实践模拟操作。若为常规商品存储业务,教师需细化业务管理流程,带领学生分解业务管理,如入库办理、货物验收等,基于学生视角,则应完成多元实践任务。(1)结合教师课堂教学目标,根据自身理论知识理解,制作商品入库思维图,明确商品入库位置;(2)标注多项注意事项,包括货物接运、货物提取等。专业学生需明确责任判定流程,结合课堂思维导图,思考教师课堂问题,深化自身理论知识理解;(3)开展货物验收时,专业学生需掌握货物单号处理策略,以便单号出现错误时,及时采取科学处理手段;(4)专业学生需知晓具体交接手续,了解货物单据保管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项目设计内容,开展项目设计讨论,营造良好沟通氛围,分享自身意见看法,逐步开展项目操作。基于行动导向视角,在物流专业教学课堂上,教师需凭借以上教学方式,大幅度增强学生参与兴趣,提升学生参与热情,强化学生综合素养,加快专业学生成长发展。

另一方面,在项目教学实践中,待项目结束后,教师需坚定学生实践信心,引导学生开展假期实习,有效对接当地企业,鼓励学生前往企业实践,深层了解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物流管理流程,开展良好校企合作,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自身能力与素养。

(二)开展头脑风暴

在物流专业教学管理课堂中,教师可活用头脑风暴法,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头脑风暴,面向单一课堂教学课题,加强课堂引导力度,激励学生发表自身意见,多维探索课堂教学主题。在学生探索过程中,教师应耐心倾听学生意见,创建良好师生关系,赢取专业学生信任,引导学生探索思维,适当给予鼓励支持。

(1)基于行动导向视角,专业教师应创建合作小组,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引导专业学生有序开展实践探索,强化学生合作互助联系,形成集思广益效果,激励学生发表意见,深层次思考课堂课题,凭借多维交流讨论,激发学生思维灵感。以物流教学为例,教师可选取经典物流管理案例,整合头脑风暴与案例分析,点明物流公司实际情况,挖掘潜藏管理问题,适当提出课堂疑问,引导学生凭借小组合作模式,全面开展课题探索。

(2)当学生提出自身看法后,教师需从多维度出发,开展学生意见点评,包括空间成本、配送效率等,有效总结学生意见,强化学生思维深度,引导学生记录课堂结论,形成良好课堂互动氛围,增强物流专业教学课堂感染力,锻炼学生创造思维。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科学评价学生想法,结合学生具体看法,阐释课堂评价理由,给予学生探索信心,激励学生持续探索,有效强化学生分析与探究能力[2]。

(三)确立教学任务

基于行动导向视角,创建物流专业教学课堂时,教师需结合教学目标,优化专业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认知特性,制定个性化教学任务。

(1)创建课堂学习任务时,需应用前沿教学理论,增设课堂实践环节。以物流服务管理为例,教师应多维分析管理流程,明确专业学生就业倾向,结合专业学生职业发展需求,讲解多元物流管理知识,帮助学生划分职业领域,引导学生开展学习任务实践。具体而言,教师可结合教学大纲,科学创建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完成入库作业,分析仓库内部构建,计算物流管理成本,改善物流管理流程,创建专业绩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增设多个课堂小测评,全面把握专业学生学习情况,掌握专业学生学习进度。

(2)以医药物流管理为例,教师可结合医药物流公司管理现状,提供公司仓库布局,鼓励学生开展任务设计,促使学生认知物流管理要素,分析物流管理流程,寻找物流优化策略。在医药物流管理案例中,首先,专业学生需分析医药公司药品种类,评估药品保存空间,确定药品储存地点,制定不同药品储存策略。其次,专业学生需明确药品出入库情况,全面了解公司物流管理作业量,计算公司药物提取速度,把握市场药物供需情况,基于此,总结该类物流管理经验,记录多项管理工作要点,优化整体药物管理流程。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基于行动导向视角,教师应观察学生实践实情,给予学生全面评价,分析各项任务开展情况,引导学生关注任务完成细节,凭借科学系统性评价,有效明确物流管理属性,加快专业学生理论知识理解效率,削减专业学生课堂学习难度,有效强化专业学生综合素养。开展一系列教学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兴趣,坚定学生职业信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工作习惯。

(四)强化学生互动

基于行动导向视角,开展物流专业教学,应强化学生物流管理意识,提升学生协同合作素养,引导学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物流管理工作。

教师应重视行动导向理念应用,构建科学物流专业教学课堂,鼓励专业学生开展多元合作,协同完成学习任务,有效强化专业学生职业能力[3]。在专业教学课堂中,教师可模拟物流管理情景,结合班级学生特质,科学划分学习小组,保证小组成员人数均衡,综合分析组内成员能力与素养后,选出小组组长,着重培养组长管理能力,引导组长创建工作情景,增强任务实践模拟效果,协同发展组员管理素养,合理分配组员管理任务。基于组长视角,则应实时观察组员实践情况,做好小组实践记录,标明小组实践问题,以便后期实践总结,引导组内成员开展物流管理分析,持续完善小组物流管理模式。基于组内成员视角,则应积极配合小组组长,完成自身任务模块,保持高度学习主动性,凭借任务模拟实践,消化吸收课堂理论知识。基于行动导向视角,在物流专业教学课堂中,创建班级学习任务分工小组,有利于培养学生物流管理意识,bc9a6da1786202b7176321d6d3e27711强化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加快专业学生组织能力发展进程。

(五)增设实践环节

基于行动导向视角,当教师创建物流专业教学课堂后,应明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教学实施方案,确认多项教学步骤良好落实,增设课堂实践环节,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凭借多元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1)在实践环节中,应根据学生具体能力,科学匹配实践任务,保证每位学生都能独立完成,亦能开展团队协作,创建轻松沟通氛围,引导学生及时交流实践进程,共同探索实践创新策略。以货物整理为例,教师应为班级学生分配小组,讲解货物整理流程,强化专业学生理论知识认知。首先,在每个实践小组内,选择一位入货人员,开展货物管理实践,科学扫描货物信息,高效上传货物信息[4]。其次,选择货物整理人员,保持数量为两名,结合入库货品信息,开展货物二次整理,结合货物商品类别,采取科学分类措施,保证货物整理整齐有序,在此基础上,强化货物盘点工作,增强货物整理效果。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特点,把握货物管理进展,实现管理职责组内调整,以便组内成员感受多个岗位,全面认知物流管理岗位价值,基于课堂实践维度,提升物流专业教学质量。

(2)为强化组内成员实操能力,提升组内成员实践专业度,教师应创建具体实践情景,优化实践工作安排,引导专业学生前往校内实验室,提供多元物流管理实物,以供小组成员开展物流管理练习。以物流中心模拟实践为例,教师应引导学生模拟物流中心管理流程,掌握下单、接单多个任务处理措施,鼓励专业学生全面分析订单信息,模拟售后客服情景,结合专业学生实践情况,细化专业学生实践感知。综上所述,凭借情景模拟实践,教师能够教授多种物流管理技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加快课堂教学进程,培养专业物流管理人才。

(3)教师可观察专业学生实践实情,创建物流专业教学实践评价体系,秉持公正客观态度,为专业学生实践进行打分,给予专业学生多元课堂实践反馈,以便学生认知自身课堂实践情况,了解自身课堂实践不足,及时采取课堂实践修正策略。基于学生视角,凭借课堂实践评价体系,专业学生亦能主动制定课堂实践目标,修正自身课堂实践缺点,持续增强自身实践能力。

(六)提升学生热情

基于行动导向理念,在物流专业教学课堂上,教师应积极改善教学方式,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以课堂教学目标为线索,分层设计课堂教学任务,促使学生根据课堂目标,高效完成课堂学习任务[5]。

(1)为创建专业教学课堂,教师应加强前沿教学理论学习,积极强化自身教学素养,优化课堂教学标准,耐心倾听学生课堂提问,给予学生有效知识反馈,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答疑解惑。具体而言,教师可参与学术研讨会,对接当地优秀企业,协同企业员工开展讨论,分析实际物流管理措施,探索多元物流管理问题。同时,在我国部分院校内,校方亦可邀请企业骨干,前往校园开展物流管理专业讲座,分析自身物流管理经验,回答学生物流管理问题,以此提升物流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物流专业学生专业素养。

(2)教师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应坚持实事求是理念,结合专业学生学习实情,制定物流课堂教学任务,保证其属于学生能力范围。设计课堂实践内容时,则应结合物流专业教学大纲,保证课堂实践综合性,让课堂实践为学生能力提升服务,有效设计科学学习任务。

(3)在专业教学课堂中,教师应重视仓库环节规划,以此开展课堂基础教学。具体而言,教师需科学安排任务,引导学生全面感知学习任务,分析物流管理背景知识,明确物流管理重难点,凸显物流管理实践项目目标,逐步渗透多元理论知识。当学生开展项目实践时,教师应强化学生探索目标性,以此增强探索乐趣,提升学生探索热情,将职业精神深植于学生心中,促使学生掌握多项物流管理技能。

结语

基于行动导向视角,我国物流专业教师应活用多元教学方法,如头脑风暴、项目教学等,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热情,明确学生职业发展方向,结合班级学生特质,创建课堂学习任务,深化学生理论知识理解,强化学生物流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秀虹.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应用策略研究[J].教师,2024,(01):111-113.

[2]费翔.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物流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6,(18):92-93.

[3]李凤梅.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09):51-52.

[4]王帅锁.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职物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11):114-115.

[5]谢安琪.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2):235.

(作者单位: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

(责任编辑: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