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认知情绪。应从小引导孩子感知各种情绪:激动、失望、自豪、孤独、期待等等。孩子能识别出的情绪越多,他就越是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处理情绪的开端。
接受孩子的消极情绪。对于孩子的消极情绪,家长不要去否认、压制、贬低、怀疑,而是要帮助孩子去接受、识别,再教给他处理的办法。让孩子明白,消极情绪是他认识自己、提高情商、学习成长的一个好机会,可以把它当作一阵风,控制好,甚至利用它去“发电”。
给孩子自己处理消极情绪的机会。不必急于让情绪消失,而是要尽量给孩子机会,让他感受、识别,同时自己锻炼着平复下来。每自己平复一次,他的情绪控制能力就得到了一次锻炼,接纳能力、抗挫能力也更强。
对成长感的识别和强调。进步、提高、成长,这是最能体现孩子自身价值的。随时抓住时机,发现具体的进步,告诉孩子,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更优秀。对于孩子来说,成长是他们的全部,所以更加重要。
一起品味美好事物。遇到一些温暖的情景、生活中的小确幸,刻意指给孩子看,经常跟孩子一起回顾这些美好的瞬间。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刻意引导孩子多去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给孩子增加积极、乐观的成长底色。
给孩子“日记疗法”。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让孩子写感恩日记、好事日记、开心日记。借助日记,可以让他回顾这一天值得感谢的事、让自己自豪骄傲的事。这种做法看似普通,却能起到重要的心理按摩作用。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编辑"乔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