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2024-08-14 00:00梁晓彤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7期

摘要:网络已广泛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容小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教育教学实践,体现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特殊环境下能够宣扬好中国精神,让大学生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共克时艰,为巩固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文章总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思政课教学实际,分析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教育主体信息化技术运用不熟练、教育对象网络学习主动性匮乏、教育内容缺乏规范性等困境,提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对策和建议。高校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的多元化、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作用,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打牢政治基础;建立优质教育队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实效;加强网络教育内容建设,提高教育内容质量和规范性;创新教学工作载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支持,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技术;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7-0187-04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山东省青年工作研究课题“大学生基层农村就业创业社会融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3SNG012;2019年度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JKH20190900SZ

一、疫情时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的启示

2020年初,全国高校在疫情影响下均采用网络教学方式进行思政课授课[1],积极寻求与钉钉、学习通等线上教学平台合作,充分利用QQ、微信、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实现大学生在不同地域同一时段的同步学习。

同时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积极利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自媒体积极开展理论课教学之外的思政教学,有效利用疫情期间的思政资源向学生传达好健康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宣扬好中国精神,让大学生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共克时艰。

疫情期间,西方国家屡屡出现不和谐的声音,阴谋论、“甩锅”言论层出不穷,借助无处不在的互联网络,影响着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为有效帮助大学生甄别信息、提高警惕性,全国各大院校积极展开大规模思想政治教育线上教学,多元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疫情期间巩固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主体信息化技术运用不熟练

思政课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者,其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对思政课信息化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政课信息化教学要求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环节数字化,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现代化教学理念和应用新型教学方法,要在观念、技术、设备等方面都实现信息化运用。当前,多媒体教学在高校的普及表现为电脑、投影仪等设备的使用,多数思政课教师对于较为复杂的电脑软件(如录屏软件、视频编辑软件、直播软件等)不甚了了,影响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化开展。

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技术运用不熟练[2],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校管理人员缺乏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3]信息化时代,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大,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都较强,需要思政课教师与时俱进。教师信息化技术能力的提升需要高校给予支持,但当前高校信息化培训并未形成系统的体系。另外,思政课教师自身未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中老教师占比较大,对信息化教学并不擅长,接受度较低。

(二)教育对象网络学习主动性匮乏

从整体上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理论课的网络教学和理论课之外的思政教育。疫情期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网络教学主要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通过QQ、钉钉、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等APP以直播的方式进行理论授课,直播授课要求学生打卡签到,到勤率相对较高,教学较有成效。高校课堂学生人数较多,相较于线下面对面授课,网络直播不能实现师生之间普遍的面对面全视频交流,对大学生缺乏约束力。

第二种网络教学则是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思政课教师在课前布置任务,学生通过中国大学MOOC、知到或者高校自身建设的网络课程平台等学习线上课程。

相较而言,第二种学习方式给了大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但也缺乏约束力,学习时间自主安排,缺少了教师实时监控,学生的主动性较差,且容易受周边环境以及网络环境的诱惑,是否真正认真学习难以评价,较多的学生只是机械化地完成时间要求,学习效果较差。

除理论课的网络化教学外,网络上蕴藏着丰富的优质信息,各高校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以及众多官方机构的自媒体账号发布的信息等都包含着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但是大学生对这些内容兴趣泛泛,多数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之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会选择主动了解和学习。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规范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网络教学与传统思政课堂相比是教学形式的转变,教学内容都会经过思政课教师的精心设计,有较强的系统性与规范性。

理论课之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一是教育工作者有规划地发布的内容。该部分内容积极向上,符合大学生的思想需求,但是高校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发布的信息缺乏系统性,同一平台的内容或不同平台的内容之间联系不够密切,呈现出一种松散化、片面化的状态,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呈现出一种断点式的接受状态。

二是网络本身传播的内容。网络信息纷繁复杂且呈现泛娱乐化[4]的特征,教育工作者难以实现对全部网络信息的筛选,大学生自身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不强。某些西方国家从来没有放弃对我国大学生的文化渗透,有目的有计划地散播负面信息,冲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这也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不少难题。

随着网络的广泛普及,大学生逐渐成为各网络平台竞相追逐的目标,各大媒体平台会根据个人喜好推送信息,而这些信息是否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无人把关,其中低俗的信息会对大学生价值观造成冲击[5],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路径

(一)发挥高校党委在思政工作中的全方位引领作用

推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就必须发挥高校党委在思政工作中的全方位引领作用,为高校发展打牢政治基础。

第一,高校党委要将管党治党、办学任务有效落实[6]。从学校整体规划到校园管理、从师资引进到教师管理、从课程建设到教材选用、从学生管理到课堂教学,都要把好政治关,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高校党委班子应当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党的领导贯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要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基层党建工作[7],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党员师生的先锋模范作用,既要做好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加强对非党员师生的思想引领。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能力和党建引领力,实现高校各部门的发展以基层党组织为中心,协同高校思政课教师共同完成本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领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立德树人工作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建立优质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8]。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思政课教师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对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效具有直接影响[9]。

第一,强化党对思政教师队伍的领导。学校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在重要议程,定期开展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了解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态度,引导正确的政治方向,提升政治站位。

第二,高校要明确思政课工作队伍的主体,严格分工,落实责任。

首先,高校党委领导班子要带头进课堂,走近学生,同时又能为高校思政课堂注入活力。领导班子讲思政课,与学生线上交流,能够极大地激发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其次,要配齐配强思想政治工作专门队伍。思政课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流砥柱,高校思政课要确保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均衡[10],改善大班制教学的现状。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要保证数量也要保证质量,“数量”保障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序开展,“质量”保障思政课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最后,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意识引领。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时间更长、与学生联系更加密切,对大学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11],其政治意识和政治站位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专职辅导员配备要达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辅导员队伍思政工作的培训,增强辅导员的政治意识和价值引领能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

第三,提高思政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水平。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和最前沿,思政课教师队伍要因时而异,在确保传统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互联网这个新的“教育战场”。高校要建立常态化的培训机制,定期展开技能培训,保障教师的信息化水平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12]。思政教师自身要与时俱进,更新对大学生的认识,在寻找共同语言的过程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

(三)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教学,教育内容的规范性和系统性都有所保障。网络课堂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要进一步规范,确保符合教育的方向和目标,符合建设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

第一,高校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的官方账号[13]所发布的内容除了包括学校基本制度、学校发展动态、学生管理等,还应有计划地发布关于思政理论或者强化学生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高校社交平台所发布的思政内容应当系统化,拒绝散乱无计划的片面内容,如全国两会期间,高校社交平台账号管理者应该对两会的相关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分时段发布,让大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够实现“点线面”的结合,通过片段化的信息形成系统的认识。高校媒体平台管理人员要具备思政专业知识,完善思政元素的内容体系,提升思政内容的专业性。高校网络媒体发布的内容既要具有吸引力,又不能一味迎合学生的“口味”而脱离主题“自娱自乐”,弱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在发布内容时,可以选取网络实时热点话题,深入剖析,引导学生对事物本质进行探究,进而说理,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话题中学习思政知识,增强思想意识。

第二,高校信息技术部门要加强校园内网络巡查。当代大学生已经“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网络是大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大学生互动交流与情绪发泄的主要阵地。加强对高校信息技术部门教师的思政培训,树立政治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加强对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站、学校贴吧、微博账号、QQ账号等社交平台的网络巡查。一方面要巡查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及时处理,避免产生不良影响;另一方面要巡查本校学生的异常行为,发现学生出现极端情绪要及时反馈给学校相关部门,保障学生精神及身体健康安全的同时,防止舆论事件的产生。高校信息技术部门要协助党委领导班子、思政课教师一起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打造环境优良的校园网络空间。

(四)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

要不断创新教育载体[14],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才能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支持。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学常态化,线上线下教学相互联动。各高校要吸取疫情期间网络教学的经验与教训,与钉钉、腾讯会议、超星学习通等学习平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思政课网络教学常态化,线上线下协同教学,相互补充,共同达成教学目标。高校积极对接相关平台,双方通力合作,打造特色化服务。网络教学常态化既能保障传统课堂的教学实效,也能为思政课的“三教”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将网络平台的优质资源纳入日常思政课教学规划。高校思政部门要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知到、学习强国等平台发布的优质课程资源以及各省市出品的省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作为大学生自学的思政课内容,同时,建立针对自学内容的考评机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校外优质教学资源自主学习。

第三,高校各部门信息平台的思政元素相互呼应。高校领导班子和思政工作队伍应协调各部门,制定系统化的网络内容方案,协助各部门微信公众号管理员定期发布思政相关内容,实现全校各部门微信公众号内容的相互呼应,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四,合理利用学生管理的具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当前,“表白墙”等高校大学生自媒体账号在校园内颇有影响力,主要用于服务本校学生。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加强与此类账号管理者的交流与沟通,引导其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

(五)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

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性建设,深化高校思政工作改革创新,有利于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第一,深化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升思政工作者的科研水平。理论研究落后于工作实践时,教学会缺乏新意。加快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建设,各高校应加快建立自己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思政课教师进行思政工作创新研究,强化评价指标导向,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工作评价指标,推出一批有影响力、说服力的研bcf1b7bc6dfde245498fe694c66aa763究成果。建立成果分享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分享优质科研成果,通过研究成果“落地”带动教学水平和教学实效的提高。

第二,提高思政课教师服务社会实践的能力。大学生走出校园应当具有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思想觉悟和能力。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中应当将思政课教师的社会服务项目纳入其中,作为思政课教师的一项考核指标,鼓励思政课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为思政课教师提供参与社会治理的机会,增强社会服务意识与社会服务能力。为人师表者,以自身行动、切身体会感染学生,比纸上谈兵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四、结语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是教育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要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剖析当前面临的挑战,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推动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真正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柴葳.讲好战“疫”故事 增强必胜信心: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多种方式如期开课[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0-02-22)[2023-11-28]. http://www.moe.gov.cn/jyb_xwfb/ s5147/202002/t20200222_423066.html.

[2] 刘杨.试论高校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24):39-41.

[3] 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6(24):5-7.

[4] 王少.网络“泛娱乐化”对青年价值观的危害及应对[J].中国电化教育,2022(9):69-76.

[5] 张昱.快手中土味短视频内容低俗现象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22.

[6] 王定华.履行好高校党委领导职责[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1-12-31)[2023-11-28]. http://www.moe.gov.cn/jyb_ xwfb/s5148/202112/t20211231_591650.html.

[7] 教育部司局机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7(Z2):51-54.

[8] 本报评论员.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N].人民日报,2019-03-19(001).

[9] 陈士勇,王文静.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样态与实践进路[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5(4):82-85,93.

[10]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9(9):2-7.

[11] 周垠硕,季志刚.新时代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路径探析[J].辽宁开放大学学报,2022(4):109-112.

[12] 李香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升路径探析[J].教育观察,2018,7(23):36-38.

[13] 邓丽霞.社交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4):4-6.

[14] 安琪.智能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的实现路径[J].经济师,2023(10):176-177.

作者简介 梁晓彤,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