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高校思政课融合的实践与效果研究

2024-08-14 00:00:00白荣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7期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要求教育模式与时俱进,有效融入创新元素以提升教学质量。文章探讨新媒体与高校思政课融合的教育实践与效果,旨在全面理解和评估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及成效。考虑到互联网时代特征对高校思政教育产生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如发展速度快、资源丰富和交流方式多元化等,以及互联网时代给高校思政课程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文章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法,探讨新媒体与高校思政课融合的有效策略。研究发现通过构建多元互动的新媒体教学平台、提升教师应用新媒体的能力与素养、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与管理,以及促进校内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等策略,可以显著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互动性,希望能为高等教育中新媒体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也为传统思政教育的创新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新媒体;高校;思政教育;网络行为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7-0171-04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专项)一般项目“数字化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视频化传播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zsszsx095

一、引言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仅重塑了信息传播的方式,还深刻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新媒体的特点如实时性、互动性和广泛覆盖,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传播途径和教学方法。但是相对地,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也在这种快速变化的环境中面临着挑战。一方面,它需要适应新媒体时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信息接收方式;另一方面,它也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有效性。这种情况下,研究新媒体与高校思政课融合的方式,不仅对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还为理解和指导当前高等教育中新媒体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贡献新的思路。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

(一)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以及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的显著特征包括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多样以及网络交流方式的多元化。这些特征对高校思政教育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甚至表现为一系列挑战。

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信息量巨大,这使得学生面临信息过载的问题,导致他们对思政课程内容的关注度下降。网络上多样的信息和观点也引发了学生对传统思政教育内容的质疑,影响他们对课程的认同感和接受度。

其次,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促成了新的交流方式,学生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交流和学习。这种变化要求思政课程的教学方式也需要相应地调整,以适应数字时代学生的习惯。由于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多依赖面对面的授课和单向传播,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和反馈,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思政课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1]。

最后,互联网时代学生群体拥有更加多元化的观念。他们接触的信息更广泛,思想更为开放,这对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还要能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但这对于许多思政课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理解互联网时代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积极探索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这一时代。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的思想特征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的思想特征表现出独特的变化和趋势。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高速发展使得学生具有更加开放的思想和广阔的视野。他们通过网络接触到多元的文化和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形成较为广博的知识结构和更加包容的思想态度。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学生具有更强的信息筛选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他们习惯于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主地获取知识和信息。同时,这也使得他们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具有一定的判断力。然而,互联网环境也带来了思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高校学生在面对众多不同的观点和信息时,可能会产生价值观的摇摆和困惑。在网络空间虚拟性和匿名性的影响下,一些学生可能形成偏激或极端的思想观点。此外,网络泡沫现象也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他们可能会在网络社群中形成封闭的思维模式,不易接受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信息[2]。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学生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等鲜明的思想特征。这些特征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育者在尊重学生思想多样性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的思想道德体系。

三、新媒体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点

(一)利用新媒体平台提升思政课内容的传播力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程通过利用新媒体平台可以显著提升其内容的传播力。新媒体平台如微博、抖音短视频等,以其高度的互动性和广泛的覆盖面,为思政教育提供新的传播渠道。新媒体平台能让思政课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通过视频、图文、互动讨论等多种形式呈现,使教育内容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思政课相关案例,可以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新媒体的即时性和便捷性使思政教育的传播更为迅速和广泛。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最新的教学内容和信息,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讨论,这大大提高了思政教育内容的传播效率。此外,新媒体平台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也为师生互动提供了新的可能,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讨论、问答等方式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使思政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时代发展的趋势。

(二)结合新媒体特性优化思政课教学方法

新媒体的实时互动性、视觉呈现和个性化内容,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资源。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例如,通过在线论坛和社交媒体平台,教师可以实时回应学生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新媒体的丰富视觉呈现手段,如图表、视频、动画等,可以使抽象的思政理论变得直观易懂,易于学生理解。新媒体的个性化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资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3]。同时,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还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例如,通过线上课程和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学习课程。结合新媒体特性优化思政课教学方法不仅能强化教学效果,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为高校思政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三)通过新媒体加强师生互动与思想交流

新媒体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和便捷的互动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师生间的交流可以随时进行,这样的即时性和无界限性促进了思想的碰撞。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课程更新、思考题目或相关资料,学生则可以随时回应和讨论[4]。新媒体平台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为师生互动提供了更多形式和工具。通过视频会议、在线研讨会和虚拟课堂,教师和学生可以更灵活地讨论和学习,这不仅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还提高了课程内容的吸收率。同时,新媒体还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思想和观点的平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5]。因此,通过新媒体加强师生互动与思想交流,不仅能够强化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四、新媒体与高校思政课融合的实践与效果

当前,新媒体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实践显示出积极的效果,学生们通过互动式的新媒体平台,参与到思政教育中,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利用新媒体工具,教师能够更有效地传达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互动性[6]。新媒体的应用也促进了思政教育的创新,从而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山西某高校在新媒体与高校思政课融合方面的教育实践,展示了这一趋势的深远影响和显著效果。作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典范,山西某高校通过完善体系和综合改革,形成“大思政”工作格局,有效打通了思政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山西某高校通过实施“1+7”工作体系,构建了包含理论武装、学科教学、日常教育等7个子体系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这种全方位的体系强化了理论教育,通过主题党日、微党课等形式深入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增强了理论武装。山西某高校通过日常教育活动和大学生网络阵地建设,如君宇网和易班,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加强了学生的日常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中,山西某高校积极整合各方育人资源,推动课程育人、科研育人等十大育人工程,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思政工作的效果,还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时代发展的要求。通过这些创新举措,山西某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立心铸魂 励志成才 励行奉献”实践育人体系和“砺心、励志、力行”的精准资助育人体系被评为教育部精品项目。此外,山西某高校不仅重视传统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还注重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山西某高校成功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使其更加符合当代高校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山西某高校的实践充分展现了新媒体与高校思政课融合的深远意义和实际成效,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五、推动新媒体与高校思政课融合的策略

(一)构建多元互动的新媒体教学平台

构建多元互动的新媒体教学平台,应致力于打破传统教学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沟通模式,创造一个双向互动、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该平台需要整合不同类型的新媒体工具,如社交媒体、博客、论坛、视频共享网站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偏好。通过这些工具,教师能够发布实时更新的教学内容,包括视频讲座、互动式问答、在线讨论等,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7]。该平台应支持个性化学习。通过数据分析和学习行为追踪,平台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建议和资源,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个人学习需求。此外,平台应鼓励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如设立项目合作区、论坛讨论区,促进学生间的思想碰撞和知识共享。为确保平台的有效性,须定期收集用户反馈,持续优化和更新平台功能,确保其内容和技术与时俱进[8]。通过构建这样一个多元互动的新媒体教学平台,不仅可以提升思政课程的吸引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新媒体与高校思政课的深度融合。

(二)提升教师应用新媒体的能力与素养

教师是思政教育的主导者和传播者,他们应用新媒体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教育内容的有效传递和学生的学习体验。首先,需要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新媒体技能培训,包括如何有效使用社交媒体、博客等新媒体工具教学和发布信息。这不仅包括技术操作的训练,还在于如何设计出互动性强、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9]。其次,教师应该培养对新媒体趋势的敏感性和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师需要能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对学生有价值的内容,并有效地整合到教学中。再次,教师的新媒体素养同样重要。他们需要了解并遵守网络伦理和隐私保护原则,确保能够树立良好的榜样。进一步来说,教师还应该被鼓励在新媒体环境中进行教育创新。这包括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参与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设计等。通过不断提高自身应用新媒体的能力和素养,教师不仅能更有效地进行思政教育,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育活动的互动性,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政教育目标[10]。

(三)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与管理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学生在网络空间的活动日益增多,这既带来了学习和交流的便利,又伴随网络伦理、信息安全等挑战。因此,学校需要制定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遵守网络行为规范,确保其网络活动的积极和健康。高校应通过课程设置和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包括网络伦理教育、信息识别与处理能力的提升,以及网络安全意识的增强[11]。例如,重庆大学制定的《师生网络素养指南》,明确了网络行为规范,倡导师生共同遵守,以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这有效提升了师生的网络素养。通过这些教育,学生能够更加明智地处理网络信息,避免网络欺诈和不良信息的影响,同时也能学会尊重网络环境中他人的权益。高校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监测和指导学生的网络行为。这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监管,如使用网络行为管理系统,还包括通过辅导员和教师的日常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遵守网络行为规范[12]。同时,学校还应鼓励学生参与积极的网络活动,如网络志愿服务、在线学术交流等,引导他们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成长[13]。通过这些措施,学生不仅能够安全、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还能在网络环境中培养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促进校内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校内外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核心在于打破传统教育资源的界限,使新媒体平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为了将思政教学的理论内容联系实际,高校可以结合本区域的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专门的线上思政教育平台。这样的平台可以集成区域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料、红色经典故事、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等,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学习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在线上获得知识,还能深刻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和价值。进一步地,高校可以与社区内的中小学联动,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组织大学生走进区域内的中小学开展思政课巡讲活动。这样的互动不仅能够激发中小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还能让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实现知行合一。

同时,高校的图书馆资料、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等资源,一旦数字化,便可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高校可以整合校内的思政教育资源,设置对外部开放的数字化教育平台。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可以探索与外部机构,如其他教育机构、研究机构、行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14]。

通过建立校际合作网络,高校可以与其他高校共享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案例研究等;通过加强与政府、企业等的合作,可以引入更多具有实践性和前沿性的内容。利用社交媒体和其他新媒体工具,可以增强校内外资源共享的互动性和实时性。同时也能提升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和触达率。通过在线论坛、互动直播等形式,高校学生可以实时参与到实际问题的讨论和交流中,拓宽学习的深度和广度[15]。高校还应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融入新媒体环境中,如注册博客、微信公众号等,分享知识和经验,形成良好的学术共享氛围。

以上措施不仅可以丰富思政教育内容,还可以提升其吸引力和教育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深入的思政教育体验。通过整合和共享校内外资源,高校不仅能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六、结语

文章研究发现利用新媒体不仅能提升思政课内容的传播力,还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思想交流。新媒体的有效应用还需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养,同时对学生网络行为进行适当的引导与管理。与此同时,通过校内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可以极大地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增强其实效性。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新媒体与思政课融合的深层次机制,特别是如何在保持思政教育核心价值的同时,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高校学生的思想特征和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亚奇,保虎.“思政”何以“高效”: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效力探讨[J].衡水学院学报,2024,26(1):81-87.

[2] 陈全新.基于新时代大学生特点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4(4):37-40.

[3] 谭诚,刘素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胜任素质结构模型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24,26(1):32-37.

[4] 王萍.新时代百年党史融入高校思政课创新路径探究[J].中国军转民,2023(24):155-157.

[5] 高彩琴.基于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24(1):46-48.

[6] 张鑫.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立体化教学方式改革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24):80-81,88.

[7] 王艳.红色文化数字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困境及出路[J].特区经济,2023(12):157-160.

[8] 白鸿萍.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机遇与挑战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24):207-209.

[9] 李丹,刘烜廷.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情感德育路径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23(6):82-85.

[10] 任福义.基于效果导向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提升理路探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4):76-81.

[11] 王晓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育人的融合创新[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1):18-20.

[12] 匡法.信息化时代高校课堂思政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才智,2023(36):41-44.

[13] 王剑,刘成军.“民族复兴”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重逻辑[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23,28(4):95-99.

[14] 谢勇.学生主体归位:高校思政课主体性教学的主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47):48-50.

[15] 程慧敏,刘康.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进路[J].菏泽学院学报,2023,45(6):56-60.

作者简介 白荣,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