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与发展策略研究

2024-08-14 00:00赖文丽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7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时代正式拉开帷幕,深刻改变着信息传播格局,给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了新闻传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电视新闻不再受限于传统的单一传播平台,而是能够通过互联网、移动应用等多样渠道实现更广泛的传播。这一变革拓展了电视新闻的传播空间,使电视新闻编辑能够更灵活地适应观众多元化的需求。基于此,文章聚焦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与发展,着重探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创新策略。首先,文章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机遇,包括更广阔的传播平台、更多元化的内容形式以及更高效的互动机制。然后,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包括忽视观众诉求、编辑视角单一、内容呈现方式陈旧以及编辑内容与新媒体传播需求不符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接着,文章提出了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策略,包括综合考虑观众诉求、从不同视角切入编辑新闻、创新新闻呈现方式以及与新媒体进行融合传播等方面的建议。最后,文章强调了传统电视新闻编辑的多元化发展,包括转变编辑思维、扩大创作范围、创新工作内容等的重要性。深入研究这些方面,旨在为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在新媒体时代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编辑;新媒体;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7-0109-04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凭借独特的传播方式、广泛的覆盖范围和高效的互动性,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新媒体环境为传统电视新闻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平台和更多元化的受众群体;另一方面,传统电视新闻编辑的理念、方式和方法也受到了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亟须进行创新与变革。而电视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信息传播、舆论引导和社会监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新媒体环境的需求,不断创新与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新闻编辑面临的机遇

其一,更广阔的传播平台。新媒体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电视新闻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应用等多种渠道进行传播,意味着传统电视新闻不再局限于电视这一单一平台,而是可以触达更广泛的受众群体[1]。其二,更多元化的内容形式。新媒体环境下,视频、音频、图文等多种内容形式相互融合,为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创新的可能性。编辑人员可以利用这些多元化的内容形式,制作出更加生动、有趣的新闻节目,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其三,更高效的互动机制。新媒体平台赋予电视新闻实时互动的功能,观众可以通过发布弹幕、评论等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为电视新闻编辑提供了及时获取观众反馈的渠道,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观众需求,调整编辑策略。

三、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观众诉求

新媒体时代,观众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接收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接收信息,而是希望能够主动参与新闻传播过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然而,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袭以往的工作模式,将观众视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对观众诉求缺乏关注[2]。具体来说,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在主题和报道角度选择等方面往往过于主观,很少考虑观众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例如,一些新闻报道过于注重宣传,而忽视了观众对于生活、娱乐等方面的关注。

(二)编辑视角单一

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往往采用单一的视角进行新闻报道,即官方或专家的视角,这类视角虽然权威性和专业性较强,但也容易导致新闻报道片面和主观。其原因在于从官方或专家的视角出发,往往只能关注到某一方面的信息,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信息和观点[3]。例如,在报道时政新闻时,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往往只关注政府或相关领域专家的观点和立场,而忽视了普通民众的声音和需求;在报道社会新闻时,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往往只关注事件本身的影响和意义,而忽视了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单一的视角不仅限制了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也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和质疑。新媒体环境下,观众对于新闻报道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希望能够了解到更加全面、客观、多元的信息和观点。因此,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必须打破单一的视角限制,从多个角度切入新闻报道,呈现出更加丰富和多元的内容[4]。

(三)呈现方式陈旧

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往往采用陈旧的新闻呈现方式和手段,如文字、图片、视频等。文字报道往往冗长、枯燥,难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图片报道往往缺乏动态感和现场感,难以引发观众共鸣;视频报道往往过于注重画面和声音的呈现,而忽视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5]。

(四)编辑内容与新媒体传播需求不符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效率明显提升,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观众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参与信息传播过程。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在制作新闻时,必须充分考虑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和需求,制作出符合观众口味的新闻产品[6]。然而,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在制作新媒体新闻时,往往只是简单地搬运和复制传统电视新闻的内容,而没有考虑到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和需求。例如,一些电视新闻节目在新媒体平台上的播放量很低,原因就在于它们的内容过于冗长、枯燥,缺乏吸引力和互动性。此外,一些电视新闻节目也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功能和特点,如实时互动、数据分析等,导致新闻传播效果不佳。编辑内容与新媒体传播需求不符的做法,不仅影响了新闻的传播效果,也阻碍了电视新闻的创新发展。其原因在于,新媒体时代观众的新闻需求和信息接收习惯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电视新闻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就会失去观众的关注和支持。

四、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策略

(一)综合考虑观众诉求

新媒体环境下,观众诉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接收传统媒体传递的信息,而是希望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主动选择、参与和互动。因此,对于传统电视新闻编辑而言,深入了解并综合考虑观众的诉求变得至关重要。

首先,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全面了解观众的需求和兴趣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市场调研,如问卷调查、观众座谈会、社交媒体互动等渠道,编辑人员可以收集到大量关于观众喜好、观看习惯、信息需求等方面的数据[7]。例如,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了解观众对于新闻内容的偏好,是更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大事,还是更关心社会民生问题;通过社交媒体互动,可以观察观众对于不同新闻话题的讨论热度和情感态度。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大量收集和深入分析这些数据,洞察观众的真正诉求。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观众对于某类社会新闻事件的关注度较高,那么在后续的新闻选题和报道中,编辑人员可以适当增加这类新闻的比重,满足观众的诉求。同时,数据分析还可以帮助编辑人员发现观众需求的变化趋势,从而及时调整新闻制作策略,保持与观众需求同步。

除了市场调研外,电视新闻编辑还需要注重与观众的直接互动,可以通过设置观众反馈渠道、定期举办观众见面会等方式实现。通过与观众直接交流,编辑人员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观众对于新闻报道的看法和建议,从而更加精准地把握观众的诉求。例如,有观众反馈某次新闻报道过于冗长、缺乏重点,编辑人员就可以在后续的报道中注重内容提炼、突出重点,进而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

(二)从不同视角QS0yaSLPr6FxaFNR9+JX3g==切入编辑新闻

电视新闻编辑在新媒体环境下报道新闻时,必须打破单一视角的限制,从多个角度切入,呈现出更加丰富和多元的内容,尤其需要从不同视角深入挖掘发生新闻事件的深层次原因以及从多元化的视角出发来解读新闻[8]。

一方面,需要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社会背景和原因。只关注事件本身的报道不仅无法让观众深入了解事件的本质和意义,也容易导致新闻报道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因此,电视新闻编辑需要从社会结构、文化背景等角度入手,深入分析事件产生的根源和影响 [9]。例如,在报道一起冲突事件时,除了关注冲突本身,还需要探究冲突双方的利益关系、文化背景等因素以及是如何导致冲突发生的,进而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同时,电视新闻编辑还要深入分析和报道新闻事件的社会影响。例如,在报道一起自然灾害时,除了关注灾害本身情况和救援进展外,还需要关注灾害对当地经济、民众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政府和社会各界如何采取措施来应对和减轻这些影响。

另一方面,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视角来解读新闻。电视新闻编辑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同一新闻事件。例如,在报道一则经济新闻时,可以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市场动态等多个角度来解读数据和信息。宏观经济角度可以关注国家政策、经济形势等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微观经济角度可以关注企业经营状况、行业竞争态势等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市场动态角度可以关注市场供求变化、价格波动等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此外,电视新闻编辑还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报道方式来呈现新闻[10]。例如,在报道一起社会新闻时,可以采用访谈、调查、评论等报道方式相结合的形式来呈现新闻,通过访谈可以了解事件当事人的观点和态度;通过调查可以揭示事件背后的真相和原因;通过评论可以深入分析和解读事件。

(三)创新新闻呈现方式

新媒体环境下,观众对于新闻呈现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能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获取新闻信息。因此,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创新新闻呈现方式,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

其一,采用多媒体元素来丰富新闻报道的形式。例如,在报道社会新闻时,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元素来呈现现场情况和人物形象;在报道科技新闻时,可以使用动画、图表等多媒体元素来展示科技原理和数据信息。恰当运用多媒体元素可以让新闻报道更加生动、有趣[11]。其二,需要注重新闻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例如,在报道重大事件时,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与观众实时互动,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可以设置话题讨论、投票等环节,让观众参与新闻传播过程,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其三,注重采用新颖的报道形式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例如,可以采用故事化的报道方式呈现新闻事件,也可以采用直播报道的方式让观众实时了解事件进展和现场情况等,新颖的报道形式能让观众对新闻报道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四)新闻传播融合新媒体

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各个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和受众需求。例如,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用户更加注重实时性和互动性,因此,可以采用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发布新闻,并设置话题讨论、投票等互动环节,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参与。而短视频平台上的用户则更加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创意性,因此在制作新闻短视频时可以采用幽默风趣的解说方式、加入特效和音乐等元素,提升视频的观看体验。

其次,需要注重调整和优化新闻内容。由于不同平台的受众群体和传播方式存在差异,因此在将新闻内容发布到各个平台时,需要根据平台的特点和受众需求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在将电视新闻内容发布到社交媒体平台时,可以将其精简为短视频或图文形式,突出重点和亮点,方便用户快速浏览和分享[12]。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平台的用户反馈和数据分析结果,持续优化和改进新闻内容,强化其在各个平台上的传播效果。

最后,电视新闻可以与社交媒体平台合作。例如,可以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建立官方账号,发布最新的新闻报道和活动信息,吸引用户关注和转发。也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的广告投放和数据分析功能,对新闻报道进行精准推广和效果评估。也可以短视频的形式展示电视新闻内容,并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发布,吸引更多年轻用户的注意。也可以利用视频分享网站的推荐算法和热门话题功能,提升短视频的曝光率和点击率。还可以与视频分享网站上的创作者合作,共同制作和推广新闻类短视频,提升双方在受众中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五、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新闻编辑的多元化发展

(一)转变电视新闻编辑思维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新闻编辑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思维,要摆脱单一的、线性的编辑模式的束缚,形成更加多元、开放和互动的思维模式。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往往以线性的方式组织新闻内容,强调新闻的客观性和权威性,但在新媒体时代观众对新闻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更加注重新闻的时效性、互动性和个性化[13]。

因此,电视新闻编辑需要转变思路,以观众为中心,从观众的需求出发,提供更加多元、个性化的新闻产品。同时,电视新闻编辑还需要树立开放和共享的理念,摒弃传统的封闭性思维,积极与其他媒体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合作,共享新闻资源,提高新闻报道的效率和影响力。

(二)扩大电视新闻创作范围

传统电视新闻编辑的生产范围往往局限于时政、经济、社会等领域,但新媒体时代的观众对新闻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他们希望了解更加广泛、深入的信息。因此,电视新闻编辑需要扩大创作范围,涵盖更多领域和话题,可以关注科技、文化、教育、娱乐等领域的发展动态,挖掘其中的新闻价值。例如,可以报道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创新故事,展示人类智慧的无穷魅力;可以关注文化现象和艺术作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报道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实践,推动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提升;可以关注娱乐产业的热点事件和明星动态,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14]。

通过扩大生产范围,电视新闻编辑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满足观众的多元化需求,同时也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创新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内容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新闻编辑需要不断创新工作内容,编辑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新闻素养和编辑技能,还需要掌握新媒体技术和传播规律,实现新闻编辑工作的数字化转型[15]。首先,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合理运用多媒体元素,新闻报道中加入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元素,丰富报道形式和内容。例如,可以使用无人机拍摄高空视角的画面,或者使用VR技术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新闻观看体验。其次,电视新闻编辑需要注重与观众互动,调动观众参与新闻传播的积极性,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收集观众的反馈和意见,及时调整报道策略和内容。最后,电视新闻编辑需要注重数据分析和运用,通过分析观众的行为数据,了解他们的兴趣偏好和观看习惯,为个性化推荐和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支持。

六、结语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迎来了巨大发展机遇,但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的创新策略包括综合考虑观众需求、多角度编辑新闻、创新呈现方式以及与新媒体融合传播,同时新闻编辑在个人发展中需要转变思维,扩大创作范围,创新工作内容,实现数字化转型。如此一来,才能推动传统电视新闻编辑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满足观众需求,促进行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朝阳.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和融合能力探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1(5):86-88.

[2] 高师范.坚持新闻生产原则优化电视新闻创新:评《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与制作创新研究》[J].传媒,2022(4):103.

[3] 杜波,苏书杰.全媒体时代新闻编辑融合思维转变的逻辑与路径[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6):92-100.

[4] 玉小倩.融媒体时代如何提升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和融合能力[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20):167-168,171.

[5] 邱伟军.论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创新[J].中国报业,2021(24):98-99.

[6] 朱秀文.浅谈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后期编辑与制作[J].今传媒,2021,29(7):59-61.

[7] 宁雅秋.试析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和融合能力[J].新闻传播,2021(18):54-55.

[8] 郭圣啸.探析新闻编辑的融合能力与创新意识[J].记者摇篮,2021(6):103-104.

[9] 赵晓娟.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节目后期制作与编辑探究[J].电视技术,2022,46(2):123-125.

[10] 李泠.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和融合能力[J].采写编,2021(3):73-74.

[11] 傅健.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与业务创新[J].传媒论坛,2021,4(22):83-85.

[12] 宋冬青.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路径分析[J].文化产业,2022(1):25-27.

[13] 刘转红.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后期编辑与制作[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2):201-202.

[14] 肖敏,刘大庆.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采编模式创新探究[J].新闻文化建设,2022(4):97-99.

[15] 李永辉.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业务素质的提升路径微探[J].中国新通信,2022,24(5):124-126.

作者简介 赖文丽,编辑,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