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广电媒体记者型主持人传播能力建构研究

2024-08-14 00:00李丹阳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7期

摘要:记者型主持人作为集记者、主持人于一体的综合性内容生产者,通过全程参与新闻报道的各个环节,集采、编、播于一体,把握新闻事件的发展脉络。他们是内容生产的主力军,也是广电行业的中坚力量。记者型主持人的传播能力建构有利于广电媒体智能化转型发展以及智媒时代的传播力建设。目前,关于记者型主持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优势分析、角色定位、发展趋势等方面,基于智媒时代总结记者型主持人传播能力建构相关经验的研究有待深化。

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以广电智能化发展趋势为背景,梳理当下广电媒体面临的新闻真假难辨、内容同质化、交互水平与传授新模式难匹配的挑战,剖析了记者型主持人在新闻信息把控,个性化内容生产、人机交互等方面的优势。

为助力记者型主持人在智媒时代内容创新,拓展记者型主持人职业发展空间,文章提出了记者型主持人传播能力建构路径:在传播认知上适应人机协同,强化现场把关;在传播形象上以用户体验为本,打造社交属性;在传播语言上提升交互能力,重构视听话语。

关键词:智媒时代;广电媒体;记者型主持人;传播能力;人机协同;社交属性;交互能力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7-0106-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4年度河北省教育厅在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资助项目“智媒时代广播电视媒体记者型主持人的传播能力建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XZZSS20241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实施智慧广电固边工程”“推动四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等,这从国家战略高度为媒体深度融合指明方向。

各地“十四五”规划也先后出台,围绕技术、产业、人才交叉融合促进智能成果转化,加速“智慧广电”体系建设[1]。

2021年,中央、省、市、县四级媒体迈向了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于一体的全周期升级。智能媒介技术让广电媒体的信息采集能力大幅度增强,“媒体大脑”“AI主播”等的应用,让广电媒体的内容生产呈现出新的特点,以智能媒介技术为基础的新的内容生成和传播模式,使记者型主持人的传播能力面临新的挑战。

由此,研究智媒时代广电媒体记者型主持人的传播能力建构,有利于推动广电媒体融合智能化转型发展以及智媒时代的传播力建设,为记者型主持人的发展指明道路。

一、智媒时代广电媒体面临的挑战

(一)人工智能带来的虚假新闻风险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数字化媒体的发展提高了新闻业的不确定性。著作权法对人工智能所生产作品的版权保护缺乏明确规定,侵权责任如何认定尚未明确。若虚假新闻泛滥,会持续影响公众判断[2],使公众陷入庞勒所描述的群氓状态——被技术、情绪蒙蔽双眼而不自知,长此以往传媒信息市场会被扰乱。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让造假方式层出不穷。智能化生产下,机器容易成为辅助虚假新闻生产的工具,并提高其传播效率;媒介形态的丰富让虚假新闻的形式更加多样,AR、VR等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这对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和道德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技术产出速度快,内容同质化严重

内容创作阶段,一个媒体发布的新闻内容成为平台热点后,同款视频便会不断出现。其内容相似度高,不仅缺乏创新,也易造成版权纠纷。内容分发阶段,算法推送会根据受众喜好分发内容[3]。由于人们只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或与自己看法相似的人群,接收的信息同质化,导致“信息茧房”出现。在这种传播模式下[4],用户将“私域”(某圈层)的事物和观点等同于“公域”(全社会)的事物与观点。当圈层外的意见与观点带来冲击时,用户会感到迷茫或在认知与表达上走极端。不仅如此,内容表达和分发模式的趋同容易让媒体丧失优势,尤其是新闻内容的同质化会直接导致媒体被淘汰。没有思想和观点上的创新,媒体就无法发出强有力的声音,就很难发挥社会功能和喉舌作用,最终导致影响力和公信力被削弱。

(三)交互水平与传受新模式难匹配

在智能技术搭建的交互场域中,媒体从业人员和受众之间的交互方式多元,传播模式从传与受转变为双方平等对话。不过,部分媒体从业人员对智能时代的交互场域无法适应,仍保持传统媒体时代单向传播的表达方式,仅作为传递者传达信息,忽视了与受众的交流,导致广电媒体生产的内容无法与平台受众形成情感联结[5]。传播场域多元化的冲击、交互方式的转向等,让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力不断被分化。

二、记者型主持人传播能力建构对广电媒体转型的意义

(一)智能化新闻传播当好“把关人”

把关在传统新闻生产中十分重要,新闻内容发布前,报道选题、新闻写作等会由编辑和记者进行把关。当下,广电媒体要避免新闻智能化生产中出现虚假信息、导向失误等问题,不能仅依靠人工智能审核校对。记者型主持人要在话题设计、内容深加工等方面当好“把关人”[6]。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通过事实核查、源头追溯等方式避免虚假信息产生,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二)个性化内容生产延伸媒体影响力

记者型主持人可以形成以个人为中心的内容生产模式,在智媒时代凸显人格化优势。算法生成的新闻内容缺乏主观判断与深入调查,文字风格单调、枯燥,缺乏情感和人性元素[7]。记者型主持人能够深入新闻一线进行信息搜集,凭借个人专业能力、工作经验等编辑信息并报道,个性化内容生产延伸媒体影响力。在灾难报道、人物专访中,记者型主持人能通过话语中情感元素的流露或现场报道时副语言的运用,引发受众共鸣,从而增强广电媒体的影响力。

(三)交互赋能广电媒体“对话”新模式

记者型主持人作为媒体与受众交流的桥梁,在与人工智能协同创新的背景下,能助力广电媒体的话语体系建设。人工智能写作存在情感体验、创造性及价值观塑造缺乏的问题[8],而记者型主持人可以发挥个人化优势规避人工智能带来的内容趋同和情感缺失,形成以人为主、以技术为辅的内容生产模式,使内容创作及语言表达为受众所喜爱,通过人机交互和人际交流共同赋能广电媒体与受众“对话”的新模式。

三、智媒时代记者型主持人的传播能力建构

(一)传播认知:适应人机协同,强化现场把关

1.明确人在协同中的主体地位

人机协同的合作深度与媒体融合的不同层次相对应[9],记者型主持人需要找到共存关系中的最佳定位,在内容智能化生产下,强化自身主体优势。浙江日报按“传统记者+程序员+数据分析员+设计人员”的跨学科合作形式进行探索,传统记者和技术团队、运营团队共同开发出了类型更丰富的媒体产品。在这一生产模式中,技术和运营围绕记者开展工作,记者的主体性得以凸显。记者型主持人的工作是意义与价值观的表达,要以内容为导向运用技术工具,发挥智媒技术优势,而非以技术工具为导向解构内容和人的价值。

2.提升新闻智能化采写中的把关能力

记者型主持人在智能新闻生产中提升把关能力,履行“把关人”的职责[10],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时刻以人民为中心,确保传递的信息符合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因此,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日常工作之外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不依赖智能化设备,保持创新意识,以生产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产品为目标。

(二)传播形象:用户体验为本,打造社交属性

1.延伸跨屏叙事能力,多平台进行创作

广电媒体多平台布局的内容矩阵中,记者型主持人应具备传统媒体平台、新媒体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等不同领域的跨屏叙事能力,根据平台特点灵活转换语言样态和形象风格,不断增强个人影响力。主持人康辉在央视《新闻联播》的形象庄重严肃[11],而“康辉Vlog”用熟悉的“播音腔”与平易近人、诙谐幽默的反差人设带受众穿梭在台前幕后,这种反差正是跨屏叙事能力的体现。对记者型主持人而言,打造个人形象在台前和幕后的不同优势,适应不同平台的传播方式,使大小屏内容形成联动,不仅能增强个人粉丝黏性,也能助力广电媒体内容分发。

2.凸显叙事者角色,打造IP属性

个人IP是从个体生产的内容影响力视角对主体的界定,指代的是能够生产具有跨平台影响力和个人标识的内容产品个体[12]。

当前,受众不满足于从记者型主持人身上获取信息,而是期望他们是能与自己产生情感共鸣的“朋友”。记者型主持人的IP化转型是拓展其传播能vxR6OjWe5nVz+79aAVEgMQ==力、适应传播环境的必然选择。央视充分开发主持人、出镜记者资源,在内容传播矩阵中孕育出“央视boys”“网红记者王冰冰”等具有代表性的个人IP品牌[13]。这些IP账号以优质内容和个性化输出在受众当中形成价值观引领。

需注意的是,记者型主持人的IP打造要随着媒体发展不断更新,持续输出优质内容,赋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

(三)传播语言:提升交互能力,重构话语表达

1.个性话语突破常规表达

越来越多的主流媒体在传播中突出“人”这一元素,创新媒介情境下的新闻表达方式[14]。记者型主持人能凭借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快速与受众建立情感联系,形成个人标识性特征,让内容创作呈现出个人风格的表达样态。“张扬两会Vlog”中,张扬将现场信息娓娓道来,这一段被网友称为“温柔的新闻”。个性化表达是记者型主持人应对智媒环境的优势所在,但记者型主持人也要注意个性化表达的专业性和文化性,避免走入过度娱乐的误区。

2.交互话语展开关系建构

智能技术下的社交场景是以人际传播为核心的传媒生态[15]。因此,交互话语建构是记者型主持人在这场社交中达成内容传播目的的关键所在。王冰冰在B站发布的内容透露出“萌”“二次元”等元素。分享穿搭心得时,王冰冰感叹“我的行李箱真不止这一件衣服啊喂”,带有圈层文化特质的交互话语拉近了传播主体与受众的距离。记者型主持人只有将交互意识融入传播思维,根据场景的变化不断更新交互话语,才能真正与受众产生共鸣。

四、结语

在广电媒体智能化演进过程中,记者型主持人的传播能力建构需要在传播认知上适应人机协同的工作模式,强化自身主体地位,提升现场把关能力;在传播形象上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以用户为本,打造具有社交属性的媒介形象;在传播语言上进行话语重构,注重交流互动,使语言表达更贴合新的智能化场景。作为广电媒体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力量,记者型主持人要不断进行自我重塑,持续推动自身适应当下新的媒介环境。

参考文献:

[1] 中国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21-2022)[R].中国社会科学文库,2024-01-11.

[2] 喻国明,苏健威,杨雅.行为传播学:未来传播学学科构型的核心范式[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76(2):32-44.

[3] 凯斯·R.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毕竞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04-105.

[4] 厉业强.算法推送机制下“信息茧房”效应的思考与对策[J].新闻论坛,2020,34(4):40-43.

[5] 沈正赋,袁华.阐释与理路:智能媒体场域中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51(6):149-157.

[6] 张逸群.探析智媒时代新闻记者核心能力的构建[J].传媒论坛,2020,3(11):51-52.

[7] 卜洪漩.智能时代新闻传播的伦理思考、价值遵循与制度保障[J].皖西学院学报,2022,38(1):103-107.

[8] 郭琪.“AI+记者”:智媒时代人机协同写作模式的局限性与可能性[J].出版广角,2019(24):67-69.

[9] 沈浩,袁璐.人工智能:重塑媒体融合新生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7):8-11.

[10] 刘娅兰.党刊记者应牢固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J].新闻传播,2018(14):55-56.

[11] 胡良婷,贺先林.融媒体时代播音员主持人在现场报道中的创新:以“康辉Vlog”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22,43(24):186-188.

[12] 潘雪,果磊,段艳文.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伦理的挑战与应对[J].青年记者, 2023(24):56-58.

[13] 张砥.浅析IP与个人IP的内涵[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1):116.

[14] 周莹.短视频时代新闻人格化传播策略:以《主播说联播》为例[J].青年记者,2022(12):104-105.

[15] 战令琦.智媒时代社交场景中用户的自我建构与符号传播[J].传媒,2022(18):91-93.

作者简介 李丹阳,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