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定西市委市政府找准“国家所需”与“定西所能”契合点,自觉融入全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新格局,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00.1亿元,比上年增长6.6%。定西市税务局围绕全市“一目标三聚焦四强化六行动一抓实”总体思路,立足税收大数据,开展了对全市2023年度经济运行情况的关联研判。分析结果显示,全市主要税收指标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反映出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好于预期。
一、“进、增、升、放”的特点,折射定西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一)重点指标稳中有进。2023年,定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00.1亿元,比上年增长6.6%,市、县两级入库地方级税收收入17.81亿元,同比增长4.78%,占市级、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4.67%,税收收入对地方财政的贡献能力明显增强。从重点税源看,全市72户省级重点税源监控企业占税收总量的比重达到39%,实现销售收入232.8亿元,增幅0.34%,重点税源企业作为税收“稳压器”的作用有效发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6%,市委市政府的“一揽子”稳经济措施有效稳住了经济税收大盘。
(二)企业销售稳中有增。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全市企业开具发票618.5万份、增幅47.36%;全市三次产业销售开票金额分别增长56.77%、5.14%、27.22%,与全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5.5%、11%、5.9%——同比增长率,下同)同向;全市企业实现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为涉税经营主体销售开具增值税发票的金额,下同)一季度末增长1.93%,上半年增长3.89%,三季度末增长11.47%,全年增长17.26%,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大关(6.6%)实现同向增长。全市企业所得税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6.45%,增收0.29亿元,较上年提高9.48个百分点,税收贡献率14.43%,较上年提高2.22个百分点,反映出企业盈利状况进一步好转。以上数据反映出定西市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新动力、新动能持续释放,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趋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三)消费需求持续升温。全市消费需求(消费需求以批发零售、交运仓储、住宿餐饮、信息技术服务、金融、商务服务、卫生社会、文体娱乐等行业销售开具增值税发票金额为依据)总体增长26.08%,其中香烟食品饮料(51.4%)、日杂用品(20.39%)等实物消费开票金额复苏明显;医疗(59.76%)、住宿餐饮(54.51%)、居民服务(53.95%)、文体娱乐(53.02%)、交运仓储(8.58%)等服务消费开票金额稳步升温。定西市产品向省外销售开票金额比重为30.91%,较2022年提高3.44个百分点;企业在省外购进取得发票金额占比为28.32%,较2022年下降0.81个百分点;省外购销比由2022年的1:0.94提升到2023年的1:1.03。本组数据表明,疫情转段后全市经济船决复苏,效果超出预期,正在加快融入国内统一大市场。税务部门办理出口退税349.49万元,同比增长64.59%,国内国际双循环持续转好。
(四)红利要素充分释放。定西市税务部门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7.25亿元,有力助推全市宏观税负(5.57%)较2022年下降1.08个百分点;其中,包括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民营经济纳税人享受13.06亿元,占比75.71%。全市147户纳税人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16亿元,户数增长18.36%、金额增长22.78%,带动全市研发投入增长1.7%。以上数据表明,“一揽子”税费优惠政策有效助力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同期,税务部门累计帮助4985户中小微企业获得金融部门“银税互动”信用贷款51.11亿元,助力市场主体增强发展后劲。
二、“结构调优、动能积聚、消费升级”的优势,反映出新动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结构再调优,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定西市第三产业入库税收收入26.25亿元,同比增长2.61%,高于第二产业税收增幅8.5个百分点。其中,金融(11.92%)、租赁和商务服务(16.84%)、研究实验发展(109.98%)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合计入库税款6.56亿元,同比增长14.48%。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带动了定西市第三产业发展。
(二)新动能再积聚,高端制造和新兴产业税收增长较快。定西市聚力创新发展,对接“互联网+”,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工业结构也在调整优化。在高端制造业中,计算机通信设备(415.1%)、金属制品和机械设备修理业(190.63%)、金属制品(131.47%)、电气机械(64.45%)、专用设备(57.91%)、通用设备(48.96%)等行业的税收增长快于工业税收(38.56%)平均增速。在新兴服务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646.0%),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43.4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4%)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
(三)消费再升级,消费结构继续优化。传统消费行业税收增长保持稳进势头,批发零售业税收增长17.67%,比上年增幅高出1.21个百分点。文化艺术、体育等服务业税收分别增长76.45%、23.79%;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业、快递服务业、旅游饭店业税收分别增长273.5%、45.1%、34.6%,反映出市场消费持续恢复,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升级深入推进。
三、经济宏观面存在的问题
(一)商品房交易放缓。税收大数据应用平台对房地产交易环节税费监钡4数据显示,全年全市商品房销售套数、面积分别同比下降5.62%、5.16%,房地产企业发票开具金额下降3.89%,与其关联的土地增值税、契税同比分别下降27.59%、22.39%,减收0.60亿元和0.72亿元。随着国家和省市各项住房消费刺激措施的加力,全市房地产业低迷状态有所缓解但仍存在不确定因素,房地产市场总体恢复缓慢、占用土地减少及上年化解“登记难”形成的高基数,影响部分关联税种下降。
(二)重点投资增长乏力。从全市五大支柱产业税收看,批发零售业(增收1.08亿元)、制造业(增收0.71亿元)、房地产业(增收0.62亿元)、金融业(增收0.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67%、13.59%、11.65%、12.02%。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受房地产投资下滑,渭武、陇漳、通定等高速公路项目完工而总体投资下降,建筑业留抵退税还原后税收收入下降11.93%(主要为受公航旅办理留抵退税8.92亿元影响,当年税收收入转负减收9.88亿元)。
(三)部分行业下行压力较大。受金属期货价格持续震荡以及原材料价格下跌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全市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税收2.15亿元(-22.20%),降幅较大。此外,剔除留抵退税影响后,食品制造业(-6.89%)、采矿业(-8.97%)、造纸和纸制品业(-24.7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87.98%)的税收收入处于明显或急剧减收的不利局面。
四、促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资金状况预判。持续落实“税银互动”信用贷款机制,努力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减少企业资金链压力。用活用好留抵退税政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密切关注商品房交易市场量价走势,适时调整和更新政策工具,确保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二)着力强化有效投资。坚持“项目为王”,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贯穿经济工作全链条的重要抓手,着力提振投资信心、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效,加快推进政府投资、民间投资、直接融资,撬动经济发展回暖提速、整体好转。
(三)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扎实推进“强工业”行动,执行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一系列惠企政策措施,强力推动全国“两会”确定的“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全面落实,加快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拓展传统产业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