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出版产业国际化发展趋势下,我国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国际化背景下,培养编辑出版人才面临着复杂的局面,须把握好人才培养导向,提升编辑出版人才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发展。文章基于国际化背景,分析编辑出版人才应具备的素养,并分析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现状,围绕宏观、实践、教育和服务四个方面,深入研究编辑出版人才培养导向。在国际化背景下,要建立宏观导向,树立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人才应该以民族发展为己任,立足于未来国际化新发展,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实践导向,积极融合编辑出版教育和出版产业,通过产教融合培养编辑出版人才的实践能力,编辑出版教育应该与产业紧密结合,深刻意识到实践教育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作用;要建立教育导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入了解国际出版的动态,让教师拥有相应的能力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编辑出版人才,为培养编辑出版人才提供有力的师资队伍保障;要建立服务导向,遵循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编辑出版人才,助力文化强国和出版强国建设。
关键词:国际化;编辑出版;人才;培养;导向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9-0203-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4年度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科研计划项目“科技期刊学术质量优化与影响力提升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YKT-009
出版产业的发展以创新为核心,因此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在国际化背景下,出版产业需要更多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出版人才,实现出版产业转型升级。
在国际化背景下,优秀的编辑出版人才应该具备业务全能、动态能力、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等素养,这样才能促进出版产业可持续发展。然而,目前编辑出版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总编辑队伍建设较为困难、数字出版人才紧缺、编辑出版教育不够理想等。提升编辑出版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深入研究人才培养导向,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国际化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的要求。
国际化时代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运输成本下降,二是通信成本下降。得益于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世界各地的信息交换和文化交流得到促进,但这一过程也凸显出各种问题。
如今国际化发展仍在继续,科学技术的革新与进步为国际化的新发展带来了无尽的潜力。在这一背景下,文化传播显得极为重要,我国出版业大有可为,也应有所作为。出版产业在国际化时代需要不断转型升级,内容、形式、流程以及质量都要全面提升。由此,就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编辑出版人才,提高人才培养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为出版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贡献人才力量[1-2]。
(一)业务全能
在国际化背景下,借助互联网技术以及大量的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数量大幅提高,同时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交互性和时效性更加显著。作为一名编辑出版人才,要在海量的信息中精准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并深入挖掘信息的价值。编辑出版人才应具备全能业务素养,行动能力、信息敏感度、速度等缺一不可,既要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拥有扎实的编辑基本功、文字编辑能力,还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懂得运用不同的媒体平台和不同的信息传播渠道与方式,扩大传播范围[3]。
(二)动态能力
在市场竞争中,动态能力是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企业在市场快速变化之后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编辑出版人才作为出版的重要力量,也要拥有动态能力。除了基本的编辑素养和技能之外,还要cFI+5SVmLrPplFotI7fOY96ElM5zmmLQsLU7i/Bj11Q=以用户的动态需求不断创新,通过良好的动态能力,迎接时代对编辑出版的新挑战[4]。
(三)国际视野
当今时代背景下,编辑出版的文化传播功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作为一名优秀的编辑出版人才,不仅要重视职业能力的锤炼,更要培养前瞻性视野和国际化战略眼光。拥有国际视野不仅能够帮助编辑出版人才科学策划选题,而且有助于数字出版的对外交流,实现本国文化向其他国家输出[5]。
(四)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类发展前进的原动力,任何一个行业产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都要持续创新。在国际化背景下,编辑出版人才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更新出版理念的同时树立融合新思维,基于已有技术和读者需求进行延续性创新,塑造颠覆性创新思维和能力[6]。
(一)总编辑队伍建设困难
目前,编辑出版人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产学研各界对总编辑人才队伍的建设重视度不足,导致我国目前出版行业的领军人物不多,难以满足时代的新要求。虽然政府在人才建设规划中提出要开展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培养,但具体有效的针对性措施不多。部分出版机构也缺少明确的概念,总经理和总编辑的关系模糊不清,导致编辑出版人才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数字出版人才紧缺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种先进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行业升级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助力。要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优势,需要相应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这就需要培养更多具备信息素养的数字出版人才。目前,在数字出版人才培养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如设备落后、资源不足、理念传统等,导致出版行业很难跟上时代的发展,无法应对时代的新挑战[7]。
(三)编辑出版教育不够理想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现代化的出版编辑教育体系,但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重理论轻实践。此外,还存在教育和产业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对人才培养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建立宏观导向,树立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文化传播越来越重要,而在文化传播中,编辑出版活动起着关键性作用。文化传播的效果可以被看作一个民族强盛的标志,文化传播效果越好,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越强,那么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就越高[8]。
当今时代,世界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作为出版活动的主体和文化宣传工作者,编辑出版人才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编辑出版活动的效果。纵观华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优秀璀璨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离不开编辑的不懈努力。而在现代,编辑出版人才成为文化传播的指引者、把关人,在促进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因此,在培养编辑出版人才时,要建立宏观导向,树立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重视长期的文化传播效果。
在宏观导向下,培养人才应该以民族发展为己任,立足于未来国际化新发展,树立大编辑、大出版等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从而实现出版行业长久发展[9]。
(二)建立实践导向,融合编辑出版教育和出版产业
编辑出版人才培养与出版产业之间的联系极为紧密,基于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可以发现实践教学在编辑出版人才培养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编辑出版这一工作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基于这一特点,在建立现代教育体系之前,培养编辑出版人才依靠的是师徒制,由经验丰富的老编辑心口相传培养年轻人才。到了近现代,出版单位牵头举办培训班,该模式直接和产业发展对接,体现出极强的实践性。
在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出版产业开始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向数字化出版转型,为了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培养具备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编辑出版人才。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要建立实践导向,将产业和教育相融合,培养既具备高理论素养又拥有高水平实务操作能力、既了解出版规律又具备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编辑出版人才。
如今,我国出版行业不仅需要出版理论人才,更需要出版实践人才,依靠高水平人才应对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出版业面临的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10-11]。编辑出版教育应与产业紧密结合,深刻意识到实践教育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作用,教育内容应覆盖出版的全过程[12]。
(三)建立教育导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质量对培养编辑出版人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结合编辑出版在文化传承方面有着巨大影响力这一特性,学校应对编辑学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拥有高学历的师资队伍。同时,院校可以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水平[13]。
“引进来”指的是院校可以聘请具有高学术造诣的编辑出版专家,来学校举办知识讲座或者开展学术交流,并组织教师交流学习,开阔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学术水平。
“走出去”指的是组织现有的教师队伍走出校园,在外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例如,指派教师到知名出版社、国外相关院校或者出版机构交流学习,深入了解经济国际化背景下国际出版动态,让教师拥有相应的能力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编辑出版人才。
(四)建立服务导向,强化编辑人才培养
在培养编辑人才的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其个体发展,以促进编辑全面发展为导向和终极目标,为每一个编辑人员设计符合其个性特点的培养模式[14],使其建立完备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提升编辑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其次,在编辑出版教育中应该融合广博深厚的文化内容,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储备丰富的复合型人才,应结合经济国际化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融合相应的知识内容,提升人才培养的实效性[15]。
出版产业国际化发展趋势下,我国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国际化背景下,要重新建立人才培养导向,提升编辑出版人才的综合素质;建立宏观导向,树立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实践导向,积极融合编辑出版教育和出版产业,通过产教融合培养编辑出版人才的实践能力;要建立教育导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培养编辑出版人才提供有力的师资队伍保障;要建立服务导向,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编辑出版人才,为文化强国和出版强国建设提供人才助力。
参考文献:
[1] 李建伟,董彦君.“新文科”框架下编辑出版学专业发展指向[J].出版广角,2020(16):28-30.
[2] 张英,李时群,徐建华.论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发展策略[C]//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7:351-354.
[3] 王福.图书出版编辑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方法[J].视界观,2021(19):1-2.
[4] 姜汉忠.在国际化时代如何当编辑?[J].对外传播,2020(2):34-36.
[5] 艾云,张威,郭娟.科技期刊青年编辑需具备的素质[C]//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第7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15:83-84.
[6] 莫沉.编辑角色的专业回归:重述作为“文化中间人”的身份体认[J].中国出版,2021(3):70.
[7] 汪于祺,周俊华.“新全球化”背景下数字出版编辑的融合发展素养研究[J].大学,2021(41):85-88.
[8] 戚德祥,孙红.中国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基于人才,品牌,渠道维度的思考[J].中国编辑,2022(11):38-44.
[9] 李立. 从“大编辑”理念看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趋向[J].现代出版,2012(5):67-68.
[10] 杨心语.阿歇特出版集团国际化发展战略[J].出版与印刷,2021(4):57-62.
[11] 林荣.超前意识与重大题材的选题策划[J].中国出版,2003(6):52-53.
[12] 李建伟.国际化背景下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四个导向[J].编辑之友,2006(1):38-40.
[13] 李昶.新形势下图书出版对图书编辑的要求[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4):168-169.
[14] 范业婷.出版社编辑市场意识培养对策[J].科技风,2020(9):237.
[15] 梁徐静.数字化时代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新闻知识,2016(3):68-70.
作者简介 张航,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工作的创新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