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报道的视角转换及受众参与空间的形成研究

2024-08-12 00:00席石杨逐原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9期

摘要:视角是电视新闻报道中能够选择的新闻事实观审方式,也是记者组织素材进行采访报道的基本路径。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电视新闻报道的视角选择和运用对叙事策略、报道方式以及报道者角色定位至关重要。当下,如何在保持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致的前提下,形成具有吸引力的媒介“看点”和“卖点”,是新闻媒体面临的一大挑战。

基于此,文章针对电视新闻报道的视角转换及受众参与空间的形成展开研究,认为媒体无论何时都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同时关注报道质量和传播效率。文章还指出,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挖掘新闻报道的新“看点”与“卖点”,意味着强调新闻报道的独特性和吸引力,赋予新闻报道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有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此外,新闻报道质量与新闻采编人员的专业素养密切相关,而报道视角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决定新闻能否正确反映现实并有效传达给受众,因而新闻采编人员要提升专业素养,使新闻报道具有故事讲述的“情趣”“理趣”和时代叙事的“韵趣”。

关键词:电视新闻;视角;观众参与体验;数字化传播挑战;多平台新闻再造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9-0007-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劳动:数字传播时代的网络用户劳动实践的变迁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3FXWB018

一、新闻报道要形成媒介自身的“看点”与“卖点”,更要具备媒介属性所界定的报道立场

新闻要用新闻事实说话,也不能离开新闻事实说话。但这并不等于新闻只能或只是描述新闻事实而不去表达观点。在坚持“党媒姓党”的原则下[1],在数字化传播时代,面对同一新闻事实,不同的传播角色定位和媒介特性势必会影响新闻使用事实的方式方法以及新闻叙事与叙述的个性化表达。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与纽带,电视新闻媒体要想在新的信息传播语境中发挥好媒介的职能作用[2],就必须提质升级,加强对信息语境的理解和阐释,强化对新闻事实的挖掘,拓展新闻信息的深度、广度,进而在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的基础上形成媒介新的话语和新的“看点”与“卖点”。

近年来,受众化报道赢得人们的喜爱,甚至“电视新闻的受众化视角已经成了一种风潮,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3]。但是,随着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国务院新闻网、学习强国平台等党政信息发布平台的普及以及各类自媒体、新媒体平台的增多,传统电视媒体的运作和新闻制作受到巨大冲击,单一的信息发布和转述已无法适应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跳出材料重新组织结构信息并从中提炼出新闻信息传播的“中心”和“重心”,把信源内容转化成受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的新闻话语,变得越来越重要[4]。这种方法不仅将新闻从依赖原始信源转向更深层次的再创作,赋予新闻时代性和引导性,还减少了信息的重复性,使媒体更加贴近受众,创造出既统一又多元的新闻叙述。当下各地电视台不断推出的电视新闻专栏化报道《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5]所展现出来的新闻报道视角转换以及媒介新闻报道意识,不仅体现了新闻行业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的新认知,还体现出“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谋划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工作要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前提,创造性开展工作,做到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6]的政治自觉。事实证明,只有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报道认知,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进而实现新闻报道的高质量发展。

从“新闻纸就是观点纸”到“政治家办报”,再到“党媒姓党”,无不体现出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政治属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挖掘新闻报道的“看点”与“卖点”,意味着强调新闻报道的独特性和吸引力,使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从根本意义而言,就是要打通特殊性与普遍性在哲学意义上的逻辑关系,“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关键是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相互依存,没有局部就无所谓全局,没有全局,局部也不可能存在”[7]。

二、新闻报道要夯实新闻报道素养,更要做到有效传播和高效传播

新闻报道是由新闻采编人员具体实施和完成的。新闻报道的质量受新闻采编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影响。如何把新闻讲好、讲得生动有趣、讲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可听性,并带给受众沉浸式体验和参与空间,一直是新闻业务探索与理论研究的重点。

随着新闻讲故事观念的建构和提倡,新闻要素如何提炼、新闻话语如何铺排、新闻结构如何缀连等问题的处理,直接体现和反映了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实操能力。

新闻用事实说话并呈现新闻的观点和立场,从根本上而言,是由新闻报道的视角及其视角选择与运用所决定的。“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要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主观因素来讲,关键在于人们能否坚持从实际出发,能否使主观符合客观。这既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根本立足点,同时也是媒介反映社会现实的根本出发点。”[8]

在电视新闻报道的演绎变化过程中不难发现,内聚焦、零聚焦日渐取代外聚焦,半知视角、内视角正在替代全知视角和外视角,电视新闻由记者主导的“他者”讲述也正在被受众参与的“我者”讲述所更换。在“人民至上”观念的引领下,“带关系”的主观视角的“跟背镜头”越来越难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续用和立足,客观视点(观众视点)的“建制镜头”[9]得以流行开来。“建制镜头”的流行使记者必须身临其境地参与新闻叙事,同时,摄像机作为记录工具的角色也转变为不干扰叙事,需要在报道中“隐身”。

在当下的电视新闻报道特别是“记者蹲点日记”类型电视新闻报道中[10],可以明显观察到一个趋势:显性的“画外运动”正在逐渐淡出观众视线。这种变化不仅减少了观众对摄像机存在的感知,降低了对新闻叙事的外部干扰,而且还允许记者更深入地融入新闻故事,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和叙事的关键线索。这样的报道方式不仅提升了新闻传播的有效性和效率,而且反映了新闻工作者在报道素养上的持续进步。此外,不限于传统“记者蹲点日记”报道的发展,近年来的趋势还显示了新闻发布会内容与新闻故事的结合、政府新闻发布与媒体报道的融合,这些都反映了与时代发展同步的传播动向,同样值得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三、新闻报道要有故事讲述的“情趣”和“理趣”,更要有时代叙事的“韵趣”

新闻既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也是人类发展的历史记录[11],“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12]。作为新闻,既要追求细节真实,更要做到宏观真实;既要从“小切口”[13]入手来报道新闻事实,更要能够展现“大主题”,以细节反映大背景,准确反映时代变迁的主流脉络和主流观念,让新闻与政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完美有机地统一起来。

新闻报道的存在,说到底不外乎内容涵盖与形式载体两个方面。电视新闻作为音效和影像的语言存在以及媒介产物,理当生动有趣,富有艺术魅力。众所周知,“情趣”指向一条新闻的语言是否有吸引人的情调、情绪、情感和力度;“理趣”指向新闻对叙事或叙述语言的提炼是否深刻和精辟,能否让新闻以及新闻的内涵富有哲理和对事理的阐释与分析;而“韵趣”则指向新闻中的视听表达,有无声韵之美、映像之美,是否具备新闻张弛有度的外在节奏和闭合流动的内在气韵。回溯各地电视台过往推出的电视新闻专栏化报道《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不难发现,诸多新闻不仅采用播前语的方式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相关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放置在视听新闻之前作为提纲挈领式的、编前语式的新闻引领和新闻导出,彰显出新闻报道时代叙事的“理趣”,而且通过对新闻事实的精心铺排奠定了故事讲述的“情趣”。这种摆事实、讲道理的专栏式新闻报道结构与新闻传播方式将政治理念与新闻事实有机结合起来,让新闻报道具备了有无相生、虚实相生、严丝合缝的“韵趣”。可以说,在信息碎片化、现象化的传播语境下[14],在新闻评论日渐彰显其重要性的媒介实践活动中,电视新闻报道正“述”“评”兼备,通过宏大叙事与微元叙述辩证有机的整合和传播,牢牢把握着舆论的主导作用和引领作用,改变着受众接受新闻的思维方式和事物认知习惯。

当前,“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传统的单向链条式结构逐渐转变为与‘计算机’领域类似的链状网络式结构。信息分布方式不再局限于单向流转,而是通过信息流传播的相互作用相互反馈,实现新闻生产的智能再造”[15]。面对新挑战、新任务、新使命,电视新闻报道不仅要实现多平台、多渠道、多形态的新闻传播,而且要再造新闻认知和新闻传播的内容与形式。

四、结语

在当今媒体环境中,电视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深度对于塑造公众意识和引导社会观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电视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选择和应用适当的视角,以及构建一个记者和观众都能共同参与的空间都至关重要。这是因为有效的新闻视角不仅塑造了新闻的叙事策略和表述方式,而且对于定义新闻报告者在叙事过程中的角色和参与程度具有决定性影响。这对于确保报道的客观性、深度和广度至关重要。

在新闻的采集和播报等环节,细致入微的观察和针对性的深入研究对于把握新闻事件的真实脉络极为关键。在具体的新闻实践,尤其是对特定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提升观察的细致程度,加强对相关议题的深入研究,并从中提取对新闻实践有益的见解变得尤为重要。这样不仅能够对当前新闻报道有更深入的理解,还能够为未来新闻报道的发展趋势提供有价值的、科学的、系统的分析、指导和预见,从而确立起一个能够全面掌控报道过程的认知框架。因此,在新闻实践中,深化研究和反思,从新闻事件和报道实例中提炼出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是一项基本而必要的工作。

综上所述,为使电视新闻报道工作达到更高的标准,新闻工作者必须关注每一个细节,从多角度深入探讨问题。通过综合性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提升新闻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最终实现新闻报道工作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 郑保卫.论党媒“姓党”的理论基础及现实要求[J].中国广播,2016(4):35-38.

[2] 陈新,李琛.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纪律性[J].新媒体研究,2015,1(16):64-65.

[3] 王玉谨.浅析电视新闻报道的受众视角[J].新闻世界,2011(1):46-47.

[4] 任生,任轩.多形式宣讲:让人民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J].人民之声,2022(11):18-20.

[5]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生动讲述奋进故事[J].电视研究,2022(12):1.

[6]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OL].新华网,(2022-10-26)[2023-07-27]. http://www. news.cn/politics/cpc20/2022-10/26/c_1129080499.htm.

[7] 魏安雄.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J/OL].学习时报/理论网,(2023-03-31)[2023-07-27]. https://paper.cntheory.com/html/2023-03/31/nw.D110000xxsb_20230331_3-A1.htm.

[8] 石革新.电视镜头的主观性与客观性[J].当代电视,2006(6):68-70.

[9] 梁丽成.作为媒介的电影:论电影对早期传播学科的影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9(9):102.

[10] 董兆瑞.电视新闻“蹲点日记”型报道的叙事话语分析:央视《新春走基层:小儿科无小事》系列报道谈[J].新闻窗,2016(5):40-41.

[11] 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N].解放日报,1943-09-01(833).

[12] 明铭.新闻与历史:关系的厘定[J].当代传播,2003(3):29-31.

[13] 李卫芹.小切口与大背景:论选题的境界与写作的角度[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3):27-28.

[14] 贺岭,于程媛.基于UGC和OGC传播范式下的信息碎片化现象研究[J]. 出版广角,2017(14):72-74.

[15] 杜立喜,祁童语,段艳红.智能再造,媒体嬗变格局下的新闻生产[J].新闻战线,2021(22):23-25.

作者简介 席石,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 杨逐原,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新媒体与社会发展。